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曹常成寫的 中小企業重大職災特性探討-黃100年度研究計畫S318 和曹常成、謝賢書、蔡永銘的 製造業職災情境分析與致災行為研究IOSH99-S316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輔英科技大學勞動場所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也說明:員及為因應採購或承攬業務在本校工作場所作業時需要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亦訂 ... 位與人員協助確認製造廠商提供之規格、安全作業程序或標準,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陳鴻瑩所指導 王昇文的 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認知之探討 -以某金屬製造公司為例 (2021),提出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安全衛生的認知。

而第二篇論文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蔡百豐、鄭世岳所指導 蔡嘉弘的 營造業感電危害情境之探討 (2018),提出因為有 營造業、感電、危害情境、改善對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則補充:及本工作守則規定,應即制止改善或暫停作業,並通報負責本校職業安全衛生 ... 生管理之單位與人員協助確認製造廠商提供之規格、安全作業程序或標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小企業重大職災特性探討-黃100年度研究計畫S318

為了解決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作者曹常成 這樣論述:

  台灣是一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國家,中小企業佔全國企業體之九成七以上,且雇用本國就業人口約七成。但根據勞委會檢查資料顯示,重大職災有87.3%發生於中小企業,故本研究彙整2002-2009年共2,834筆重大職災進行統計分析,以暸解中小企業重大職災概況,並以大型企業為對照組。 本研究發現中小企業重大職災具有以下特性:   (1)近年職災件數有下降趨勢,但降幅較大型企業緩慢;發生時間以「11-12點及16-17點」及「夏季」最多;罹災者以「年資1年以下」及從事「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的勞工最多;罹災事業單位以「營造業」及「一級承攬」為最,且罹災事業單位「未設置安衛人員」、「未實施自動檢查」

、「未辦理安衛教育」及「未訂定安衛守則」皆高達6成以上;災害特性則以「墜落、滾落」災害類型及「營建物及施工設備」媒介物最多;致災原因以不安全行為之「危險作業行為」及不安全狀況之「工具用具不良」為最常見。   (2)致災情境方面,以「營造業」進行「專業工程作業」、勞工以「營建物與施工設備」進行「專業工程作業」、及以「建物與施工設備」進行作業導致「墜落、滾落」職災有顯著相關。   (3)發生重大職災之中小企業可分三大集群:「小型(1-9人)、未實施安衛管理之營造業事業單位」、「中大型(10人以上)、有實施安衛管理之製造業事業單位」及「中型(10-99人)、未實施安衛管理之事業單位」;   (4)「

一級承攬」之「中小型營造業」雇用「年資未滿1年」勞工,以「營建物及施工設備」進行作業而發生「墜落、滾落」災害有顯著關連性;「無承攬關係」之「中小型製造業」雇用「年資未滿1年」且「未接受安衛教育訓練」之勞工而發生「被夾、被捲」災害有顯著關連性。   本研究建議勞委會、工業局等進行中小企業安衛輔導計畫時,將提升勞工的危害意識列為輔導目標之一,藉此減少勞工因「危險作業行為」及「個人防護具使用不當」而發生職災;建議檢查機構於夏季加強輔導、宣導及檢查之頻率及範圍,尤其是颱風或豪雨後的搶修工程,同時加強營建物及機械設備等之防護措施檢查,確認雇主已採取防止「墜落、滾落」及「被夾、被捲」災害之措施;建議事業

單位強化新進勞工之安衛知能與態度。另建議將來應對微型企業(1-9人)進行更深入的防災探討研究。

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認知之探討 -以某金屬製造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作者王昇文 這樣論述:

我國歷年來職業災害統計,相較於先進國家,如: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仍然屬於發生機率高、失能傷害嚴重率高,事故的原因調查也呈現是安全衛生認知不足。本研究以某金屬製造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以統計分析瞭解員工對於安全衛生守則的認知,以其能藉由瞭解該公司的安全衛生狀況,可做為降低職業災害的參考依據。分析資料處理的方式,是以敘述性統計、單一性因子變數分析,來瞭解共同工作守則、各項作業工作守則、教育訓練及事故處理,增加勞工對於工作環境安全衛生之觀念,希望降低職業災害勞工人數,減少職業災害的發生。本研究結果為,不同年齡、不同年資、與不同教育程度對於共同安全衛生守則認知之差異分析,有顯著差異,且年齡高、年

資高、與教育程度高的均優於較低者;不同職務與兩年內接受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時數,對於共同安全衛生守則認知之差異分析,則無顯著差異。各項作業工作守則認知之差異分析,僅不同年齡層與各項作業工作守則認知之差異分析結果有顯著性差異,年齡高的表現優於較低者,其餘則無顯著性差異。教育訓練及事故處理分析,不同部門有顯著性差異,安全衛生室優於運籌部門,其餘則無顯著性差異。

製造業職災情境分析與致災行為研究IOSH99-S316

為了解決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作者曹常成、謝賢書、蔡永銘 這樣論述:

  我國製造業職業災害件數居全產業之冠。為具體剖析製造業職災之關鍵致災因素,本研究透過「重大職災資料庫」與「勞保資料庫」,蒐集彙整91至98年製造業職災案例,利用相關及殘差分析,探討職災事故之特性、趨勢及致災之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狀況。並針對國內安全管理績效良好的企業進行個案研究,分析其成功的途徑,歸納出成功的關鍵因素,編撰「職場安全方案實務彙編」。   研究結果發現,製造業重大職災致災不安全行為以「危險作業行為」發生次數最多(417件,55.2%);致災不安全狀況以「機械、設備不良」發生次數最高(207件,27.4%)。另重大職災與勞保資料庫災害特性分析結果同時顯示,罹災時間以在「4–6月

」、「星期一」及「下午14–16點」居冠;罹災勞工以「男性」、「25–34歲」、「工作年資1–5年」、「未接受過安衛教育訓練」及「機械操作工」為主;災害發生單位以「金屬製品製造業」、「規模1–9人」、「沒有實施自動檢查」、「未訂定安衛守則」與「未辦理安衛教育訓練」最多;作業類別以「機械設備作業」最高;媒介物以「動力機械」及「裝卸運搬機械」居冠;災害類型則以「墜落/滾落」及「被夾/被捲」為主,受災部位以「頭頸」、「全身」最多。   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致災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況與「作業類別、媒介物」有顯著相關;「災害類型」與「致災媒介物、受災部位」有顯著相關。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政府及事業單位發展

安全介入、實施安衛教育訓練、訂定檢查重點之參考。編撰完成之「職場安全方案實務彙編」則可提供事業單位作為推動安全管理之實務手冊,以落實自主安全管理。

營造業感電危害情境之探討

為了解決製造業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的問題,作者蔡嘉弘 這樣論述:

營造業發生感電重大職災的頻率,在全產業是最為嚴重的,因此探討營造感電事故原因及面臨的問題,為本研究之動機所在。本研究之目的為瞭解勞工於各作業情境的感電經歷及現場改善所遭遇到的困難,並探討及制定相關的改善對策,以減少重大職災發生的頻率。研究問卷發放28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07%。研究結果發現:現場勞工觸電比例最高(92%),且多為臨時工 (34%);主要由於從事電力設備作業造成觸電(22%);大部分是手部觸電(42.7%);使用之手工具以電鑽居多(20%);防護措施缺失主要為未穿戴絕緣用防護具(23.1%)和使用絕緣防護器具(21.5%)。多數集中在人數30人以下之單位(83%),且未

執行或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74%)及安衛管理單位未設置(65%)與電氣作業標準程序缺乏(97%)亦是因素之一。顯示上層管理能力不足,及對勞工安全的不重視等,不良的管理政策及作為,是造成職災事故發生的關鍵。故 應加強電氣安全宣導及實施相關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並建立安全作業標準及訂定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若因缺乏相關之專業技術而無法改善時,則應開發或引進相關的技術與訓練教材,或委外聘請相關之專業人員授課講解,以及政府或主管機關適時的介入,派員檢察與輔導及加強宣導,才能有效預防感電事故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