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 - 中央氣象局也說明:觀霧 遊憩區的海拔高約1,800公尺,是觀賞大霸尖山的最佳起點與必經之處。目前新竹林管處將此規劃為森林遊樂區,建有多條森林步道,可通往樹齡2000多歲的檜山神木 ...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喜育所指導 薛兆翔的 雪見地區植物開花結實物候及特殊低溫事件之影響 (2016),提出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開花物候、結實物候、颱風、極端低溫事件、阿里山月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 邱祈榮所指導 林建融的 台灣植群多樣性組成及分布之探討 (2008),提出因為有 集成樣區、群團分析、植群分區、垂直分帶的重點而找出了 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的解答。

最後網站花蓮景點怎麼玩,一日遊行程介紹 - 小兔小安*旅遊札記則補充:花蓮景點快把七星潭風景區打包! ... 花蓮富源森林遊樂區可以享受泡溫泉,. 還能漫步森林小徑, ... 微涼的天氣喝一口蓮花茶,香氣撲鼻滿口清香超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雪見地區植物開花結實物候及特殊低溫事件之影響

為了解決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的問題,作者薛兆翔 這樣論述:

區域性植物物候資料提供植物相在時序上的反應,可以瞭解植物生長、發育及繁殖過程中形態變化和氣候間的相互關係,是研究昆蟲、食果動物等群聚生態的基本資料。本研究於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每個月在雪見地區進行植物開花與結實物候調查,分析植物物候與氣候關係。此外,亦針對區內林下豐富的阿里山月桃為研究對象,比較天然林與人工林2種不同生育地環境的假莖生長與開花差異。共調查開花結實植物83科197屬329種 (含種下分類群)。2015年度整體開花數量呈現2高峰 (5-7月與10至翌年1月),2016年高峰期為4-12月;2015年結實種數在夏季6-8月和秋冬季10-翌年1月出現高峰,2016年結實物種

數高峰期為6-12月。每月開花與結實物種數與溫度呈顯著正相關,與降水相關性不顯著。開花模式可大致區分成持續型、多次型及年度型3類,其中以年度型開花模式的物種數最多,大致反映在溫帶氣候環境特色。植物體傳播果實之策略於本研究分為自然過程傳播與動物傳播2大類,兩傳播方式皆與溫度有顯著關聯。開花結實植物種數前5名的科依次為菊科、薔薇科、蕁麻科、茶科、樟科。菊科物種在研究區域內全年皆有開花現象,開花類型大致可區分成持續型開花與年度型開花,年度開花種類多集中在秋冬季開花。薔薇科略有集中在春、夏季開花的情形,而蕁麻科物種開花規律並無一定的規律性。颱風、低溫等極端氣象事件造成開花結實種數降低的趨勢,2015年

8月蘇迪勒颱風穿越臺灣造成開花結實種數明顯下降。2016年1月24日出現極端低溫 (-4.7℃) 事件,此一極端低溫是26年來 (1991-2017) 少有的極端低溫事件;2015年秋冬季溫度較過去歷史記錄高,長時間高溫導致部分植物芽體提早開始發育而開始展葉、開花;此極端低溫事件的侵襲,導致雪見遊憩區部分植物開花、展葉發生寒害。寒害選定54種觀察物種,其中有81%的物種受到低溫所影響,部分花部遭受損害為35%,經損害後無恢復開花為46%,植物在繁育階段遭受物候事件中斷可能會造成當年沒有果實產出的情形。極端低溫亦可能對植物的營養生長產生影響;阿里山月桃因寒害導致花部敗育而抽出更多的新芽,正常葉片

的數量則有減少的情形。

台灣植群多樣性組成及分布之探討

為了解決觀霧森林遊樂區天氣的問題,作者林建融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除了探討台灣植群於海拔梯度上分化的趨勢外,也試圖探討水平位置是否也會影響台灣植群組成與分布位置。爲了使樣區能有效地代表區域性的植群特性,因此以集成樣區的概念配合調整水平及垂直梯度的解析度加以分析。本研究發現海拔2500 m以上山區之植群沒有明顯的區域分化,而海拔2500 m以下依照不同流域物種組成的相似程度,可以將台灣區分成北區、中區以及南區三個植群分區,再以中央山脈為界,中區可以在細分成東亞區與西亞區,而南區也可以在細分成東南亞區與西南亞區。中區位於北區與南區的過度位置,物種組成的獨特性偏低;而南區由於屬於熱帶氣候,因此物種組成與北區有明顯的差異;其中北區與東南亞區受東北季風影響

,冬季降雨較多,特殊的氣候條件也導致其獨特的物種組成。沿著海拔遞增,可將主要植群區分成1.榕楠型:分布於中區海拔300 m以下以及南區海拔500 m以下區域,北區沒有分布; 2.楠櫧型:位於北區海拔1200 m以下、中區300-1400 m以及南區500-1200 m山區; 3.櫟林型:位於北區海拔1200-1900 m、中區1400-2000 m以及南區1200-1900 m山區; 4.鐵杉-檜木型:位於北區海拔1900-2500 m、中區2000-2700 m以及南區1900-2900 m山區; 5.冷杉-鐵杉型:位於北區海拔2500-3200 m、中區2700-3300 m以及南區290

0以上山區;以及6.冷杉-香青型:位於北區海拔3200 m以上以及中區3300 m以上山區。若是在去細究各亞區植群帶的分布位置,可以發現北區與東南亞區的植群帶海拔分布位置平均較其他區域約沈降了200 m,推測是由於東北季風導致溫度下降、雲霧帶降低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