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日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討論日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薇薇夫人寫的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博客來獨家作者簽名版) 和薇薇夫人的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不小心當了日文翻譯?新手譯者的教戰守則 - MoMo購物也說明:不過我知道還是會有更多讀者寫信去出版社敲碗抗議,然後我就會礙於壓力不得不附上翻譯(唉)。 因此我決定成立一個臉書社團,相關的翻譯討論就在社團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林慧君所指導 江宛軒的 存在様態のシテイル文について —格体制変更の現象から— (2016),提出討論日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格體制、格體制變更、存在樣態、-teiru、名詞句階層、連語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語言學研究所 何萬順所指導 王維的 界定日語中的分類詞 (2014),提出因為有 分類詞、日語、量詞、中文的重點而找出了 討論日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我是遊客、所以日文不好」日文怎麼講#22 - 日文自學網則補充:我是外國人,所以的日文不好② すみません阿,抱歉ゆっくりお願(ねが)いできますか能不能拜託說慢一點私(わたし)は外国人(がいこくじん)なので我是外國人日本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討論日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博客來獨家作者簽名版)

為了解決討論日文的問題,作者薇薇夫人 這樣論述:

  ▂▃▄ 送妳一份愛的禮物 ▄▃▂   她是閨蜜、是哥兒們,始終走在前頭,   把所有熱情和苦難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妳聽。     ◆「一輩子都有好奇心的人生是快樂的、豐盛的,而獨處時也不可缺。」   身為一個「好奇老寶寶」,薇薇夫人總是用豁達心胸去理解家庭的疑難雜症,26年來憑藉專欄陪伴許多人走過人生幽谷,成為許多婦女的偶像。她更是人際關係的導師,為廣大女性朋友解開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疑惑。   ◆「我一直希望用畫筆畫布來表達我所見所知的女人,心中常常浮現為追求愛情而犧牲了尾鰭的美人魚。因為有些女人真的像美人魚,愛情是生命中的唯一;但尾鰭是掌握方向的,一旦失去,生命

當然沒了方向。而有些女人被放在不該放的地方,就像一條美人魚或坐在樹上,或放在盤中,或囚在重窗之內,或躺在紅木床上,但是遙遠的大海總在靈魂深處呼喚著。」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她,看見女人會敬佩、會羨慕、會喜愛別的女人,當然也會嫉妒、批評別的女人,正因為女人的情緒多樣性,所以女人的世界多采多姿。   ◆「女人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她們有了方向,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就會讓生命完整而圓滿地在人生的大海中遨遊。」   對於那些還在茫然尋找方向的「小女朋友們」,薇薇夫人要與妳分享,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價值觀如何改變,都能「樂・活・人・生」的感思。 名人推薦   方梓│王榮文│田新彬│宇文正│吳靜吉

│封德屏│殷允芃│郝譽翔│陳文茜│陳怡蓁│陶晶瑩│番紅花│廖玉蕙│劉靜娟│簡靜惠──溫馨推薦 好評推薦   「每一次讀完樂阿姨的來稿,總在心裡輕輕讚嘆:她的觀念比我還前衛!   這本散文集,從〈情書〉到〈輕舟將過萬重山〉,是一本她寫給女人的『情書』,如此溫暖,又如此灑脫的祝福之書!」──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她不像阿姨長輩,她像一個經歷過萬重山水,卻只輕鬆說「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年長朋友。她把所有熱情與苦難都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你聽。你聽到她的原意也好,最好還聽到她的言外之意,那麼你腦中那條細縫就會再開展一些,再多注入一些資訊,你的前路或許就更寬廣些。 凡是女人不只需要閒談

私密的閨蜜,更需要這樣一位擁有無限人生智慧、貼心又溫暖的成熟的女朋友。」──陳怡蓁,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薇老大幫』不是等閒的江湖幫派,是美貌和智慧雙重期待的正向拉幫結派。她要我們稱呼她『薇老大』,我們服膺『所有事老大說了算』,但老大不常說話。 她寫的書,雖言簡意賅不囉唆,卻切中女人的心事。 薇老大作風不老大,她像風吹薔薇,一逕香風細細,芬芳不自覺。」──廖玉蕙,作家  

討論日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SUBSCRIBE TAMA CHANN HERE- https://goo.gl/2Ow1zA
動画を視聴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SEE MORE...】

❤♐影片目的♐❤
學日語的單元
邊聽邊學日語日常會話
訓練聽力和理解能力

【影片中日文】
1.このブランドのカバンって高いですよね
2.高級ブランドですからね
3.持っている人が多いから、以前ほどは敷居が高いイメージ
はなくなりましたけど
4.そうですね。でも、平凡なサラリーマン・OLのお給料ではなかなか手が出ないですよ
5.ええ、何か記念日なんかに買ってもらいたいですよ
6.あ、クリスマスも近いですし、彼氏にねだってみてはどうですか
7.どうせねだっても、夜市の偽物しか買ってもらえませんよ
本物は絶対に無理です
8.コピー商品ですね、最近のコピー商品はよくできているからいいじゃないですか

【尋找字幕組小夥伴】
https://goo.gl/wcMJ71

❧❧❧❧❧❧❧❧❧❧❧❧❧❧❧❧❧❧❧❧❧❧❧❧❧❧❧❧❧❧❧❧
✉✉ ♋【个人媒体连接 CONTACT INFO】 ♋✉✉
Facebook脸书专页- https://goo.gl/HPOvIF
Twitter 推特- Tama.Yokky
WeiBo微博 - Yokky熊
Instagram - yokkyjc

♈♈♈♈------SUBSCRIBE FOR WEEKLY NEW VIDEO------♈♈♈♈
➊➋➌➍➎➏➐➑➒➓【订阅看影片!每周更新】➊➋➌➍➎➏➐➑➒➓


TAMAの关键词|keywords
馬來西亞女生,日语教学,学习影片,howto,日语基础,日语教学,日本,日本发音,学习日语,发音基础,马来西亚,外来语,日语写法,日語會話,母音字音,简单日語,简单上手日語
,日本字,日本挑戰,恐怖料理,日本旅游,臺灣,Taiwan,Malaysia,Japan,中文,TamaaaTV,TAMACHANN,日本美食,看日本,初級日語,台湾女生,闽南话,福建话,搞笑挑战,初級日語,日本流行,日本介紹,日本動漫,日本文化

存在様態のシテイル文について —格体制変更の現象から—

為了解決討論日文的問題,作者江宛軒 這樣論述:

存在樣態的「シテイル」―「從格體制變更」現象出發―摘要 在現行的研究中,大多以「動作持續」,或「結果存續」的觀點,來討論日文中「シテイル」形式所表達的動詞動貌。但在福嶋(2004)的研究中,發現藉由將原本不自然的句子「池に鯉が泳いだ」中「泳いだ」改為「泳いでいる」,「池に鯉が泳いでいる」不僅將成為自然的句子,更提升了對助詞「ニ」格的容忍度。福嶋認為,這種改變動詞格體制的「シテイル」形式,就是野村(2003)研究中所指的「表現存在樣態的シテイル」。本研究將運用野村(2003)的觀點,論述福嶋(2004)中,改變動詞格體制的「シテイル」形式,對整體句構所造成的變化,與其代表的意義,並從語料

庫中收集文例並分析,從名詞面、動詞面等不同的面向,來討論並歸納這種由改變動詞格體制的「シテイル」形式所構成的句子之特徵。 本研究的結論為以下三點:(i)在由改變動詞格體制的「シテイル」形式所構成的句子中,「ニ」格代表的是「存在場所」而非「動作場所」或「結果存續的場所」。也就是說,藉由改變動詞的格體制,將句子「存在的靜態面」前景化,「シテイル」形式表達了主體的「存在樣態」,而非主體動作的持續或結果存續,句子在整體文章段落中的功能傾向描述景色的靜態用法。(ii)透過文例分析,並運用Silverstein 名詞句階層的概念,能夠發現階層中位置越低的名詞,如動物名詞或無生物名詞,越容易出現在該種

句構中。由此可推論,階層中位置越低的名詞,其生物性(活動性)較低,越容易成為靜態景色描述的對象,因此能夠出現在靜態的景色描述中。(iii)觀察文例,能夠發現在「シテイル」形式分別代表「動作持續」及「結果存續」時,出現在該句構動詞傾向的不同。「シテイル」形式為「動作持續」時,其出現動詞多為「樣態性移動動詞」,此時透過改變動詞的格體制,可將句子的動作動態面背景化,引出句子的存在靜態面。而「シテイル」形式為「結果存續」時,其出現動詞多為「瞬間動詞」,此時透過改變動詞的格體制,可強調句子靜態的結果存續面。

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為了解決討論日文的問題,作者薇薇夫人 這樣論述:

  ▂▃▄ 送妳一份愛的禮物 ▄▃▂   她是閨蜜、是哥兒們,始終走在前頭,   把所有熱情和苦難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妳聽。     ◆「一輩子都有好奇心的人生是快樂的、豐盛的,而獨處時也不可缺。」   身為一個「好奇老寶寶」,薇薇夫人總是用豁達心胸去理解家庭的疑難雜症,26年來憑藉專欄陪伴許多人走過人生幽谷,成為許多婦女的偶像。她更是人際關係的導師,為廣大女性朋友解開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疑惑。   ◆「我一直希望用畫筆畫布來表達我所見所知的女人,心中常常浮現為追求愛情而犧牲了尾鰭的美人魚。因為有些女人真的像美人魚,愛情是生命中的唯一;但尾鰭是掌握方向的,一旦失去,生命當然沒了方向。而有些

女人被放在不該放的地方,就像一條美人魚或坐在樹上,或放在盤中,或囚在重窗之內,或躺在紅木床上,但是遙遠的大海總在靈魂深處呼喚著。」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她,看見女人會敬佩、會羨慕、會喜愛別的女人,當然也會嫉妒、批評別的女人,正因為女人的情緒多樣性,所以女人的世界多采多姿。   ◆「女人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她們有了方向,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就會讓生命完整而圓滿地在人生的大海中遨遊。」   對於那些還在茫然尋找方向的「小女朋友們」,薇薇夫人要與妳分享,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價值觀如何改變,都能「樂・活・人・生」的感思。 名人推薦   方梓│王榮文│田新彬│宇文正│吳靜吉│封德屏│殷允芃│郝

譽翔│陳文茜│陳怡蓁│陶晶瑩│番紅花│廖玉蕙│劉靜娟│簡靜惠──溫馨推薦   好評推薦   「每一次讀完樂阿姨的來稿,總在心裡輕輕讚嘆:她的觀念比我還前衛!   這本散文集,從〈情書〉到〈輕舟將過萬重山〉,是一本她寫給女人的『情書』,如此溫暖,又如此灑脫的祝福之書!」──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她不像阿姨長輩,她像一個經歷過萬重山水,卻只輕鬆說「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年長朋友。她把所有熱情與苦難都化作輕言細語,述說給你聽。你聽到她的原意也好,最好還聽到她的言外之意,那麼你腦中那條細縫就會再開展一些,再多注入一些資訊,你的前路或許就更寬廣些。 凡是女人不只需要閒談私密的閨蜜,更需要這

樣一位擁有無限人生智慧、貼心又溫暖的成熟的女朋友。」──陳怡蓁,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薇老大幫』不是等閒的江湖幫派,是美貌和智慧雙重期待的正向拉幫結派。她要我們稱呼她『薇老大』,我們服膺『所有事老大說了算』,但老大不常說話。 她寫的書,雖言簡意賅不囉唆,卻切中女人的心事。 薇老大作風不老大,她像風吹薔薇,一逕香風細細,芬芳不自覺。」──廖玉蕙,作家   作者簡介 薇薇夫人      本名樂茝軍,曾任《聯合報》「薇薇夫人專欄」執筆人、華視「今天」節目製作及主持、《世界日報》家庭版主編、《國語日報》文化中心主任、副社長、社長,以及《康健雜誌》顧問。她為《聯合報》專欄

執筆多年,對於情感、家庭問題等的獨到見解,使她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作家之一;長期投身兒童教育工作,所主編的多套兒童及青少年叢書,則開拓兒童文學的一番新氣象。   著作除連續六年高踞暢銷書排行榜的《一個女人的成長》之外,還有《一個男人的成長》、《一個女人的成熟》、《輕鬆自在做女人》、《從中年出發》、《生活裡的詩情畫意》、《美麗新生活:樂在退休》等十多本書。   自序 前言 女朋友之必要   一、 樂在其中的那些情愛 01情書 02初戀與求愛的滋味 03戀愛容易分手難 04年齡絕不是問題 05如果老公外遇了 06不婚也可以很快樂 07宿舍裡的兒女大小事 08別當「媽寶」

製作人 09做兒女的知心朋友 10愛他們就祝福他們 11婆婆不是媽媽 12就算是閨蜜也不能太甜蜜 13從益友到臉友 二、 活在當下的那些趣味 01有朋歡聚,不亦悅乎 02交會 03一種消失了的樂趣 04大怪獸來了   05看屋記 06她的一天 07掉下一隻小蜘蛛 08有一天真的沒有紙本書了嗎 09愛風(iPhone)與愛派(iPad) 10神花朵朵開 11野草不記仇 12被冷落的樹花 13忠犬與寵物 三、 人想獨處的那份自在 01我的一人旅行團 02享受孤獨時光 03要獨處不要孤獨 04活著的滋味 05有能力獨處的人是幸運的 06培養興趣,趕走寂寞 07魔幻大自然 四、 生命謝幕的那份灑

脫 01弱者,你的名字是老人 02我懶得再說老 03我接受逝世如意 04愛.慕──生命中最難跨越的終點 05我不要套餐 06當你離去之後 07輕舟將過萬重山   序   退休後過著讀書、繪畫、看經典老電影的閒閒愉快的日子,真正感受到「夕陽無限好」,而且我不在乎「只是近黃昏」。弘一法師臨終時說一生「悲欣交集」,我覺得無論是悲或欣都是對人生的體會,是人生的滋味,能細細品嘗就沒白活。我有幸活到八十八歲, 每天起床都感謝,然後高高興興過一天。只是有時會慚愧這日子過得太舒適了,會不會是浪費人生?我還能做點什麼嗎?   有一天,我的老東家「遠流出版公司」的總編輯林馨琴對我說:「你的人生經驗那麼多,

應該寫出書給年輕女性看看。」我很懶,一直推拖,不久她居然把書的大綱章節都抓出來了。這個編輯真厲害,她讓我想起戲劇裡有些編輯如何為作者規劃、籌謀;日劇中常有編輯跑到作者家中等稿,有時還要鼓勵情緒不好的作者如何振作,原來編輯不是被動地等作者來稿,真的是主動協助作者動筆呢。   終於我被推出來了,很多往事和今事,很多人物的故事就像電影在腦中播放。我相信自己不是個落伍的人,雖然人不在江湖,但依然關心江湖事。儘管年輕人的觀念,甚至行為有很多改變,不過在機器人還沒完全取代人類的今天,人類的生活和價值觀仍然有很多是恆常不變的。也許我的人生經驗對年輕女朋友還有參考意義。而且我發現自己在很多很多場合,都是年齡

最長的,是個身心健康的快樂老人,也是個「好奇老寶寶」,我對現代年輕人的種種都感到好奇,也常常有話想說,既然重出江湖,就把這本書取名為《給比我年輕的女朋友》。   我一直欣賞女人,欽佩女人。在悠長的女人被歧視的歷史長河中,女人沒有被壓扁、倒下。儘管時代在改變,我盼望比我年輕的女朋友可以活得更有自我,更能發揮自己。   女朋友之必要     寫了二十六年以女性議題為主的「薇薇夫人專欄」,讓同樣身為女人的我對女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與關懷。女人會敬佩、會羨慕、會喜愛別的女人,當然也會嫉妒、批評別的女人,就因為女人的情緒多樣性,所以女人的世界多采多姿。   我一直希望用畫筆畫布來表達我所見所知的女人,

心中常常浮現為追求愛情而犧牲了尾鰭的美人魚。因為有些女人真的像美人魚,愛情是生命中的唯一;但尾鰭是掌握方向的,一旦失去,生命當然沒了方向。而有些女人被放在不該放的地方,就像一條美人魚或坐在樹上,或放在盤中,或囚在重窗之內,或躺在紅木床上,但是遙遠的大海總在靈魂深處呼喚著,於是我置一把樂器在她們身旁,權作她們的精神寄託。   女人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她們有了方向,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就會讓生命完整而圓滿地在人生的大海中遨遊。   記得是剛結婚的頭兩年吧,有位比我早婚兩年的朋友約我們幾人到她家聚會。在大家都窮的年代,她算是中產階級。先生在企業界,彬彬有禮,很周到也很熱忱。大家爭看她家的陳設,

彼此嘲笑,活脫是個土包子。老朋友的好處就是相處自在,不必裝模作樣,談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人和事。不知為什麼她講的一句話多年來常在我的記憶當中:   「有些話只能跟朋友講,不能跟先生講。」   年輕時糊裡糊塗,也沒深問,還有點擔心她的婚姻是不是有了問題。人生歷練多了之後,才懂得這句話說的就是一般婚姻的常態,非關感情,也不是抱怨。夫妻本來就是不同的兩個人,各有各的性格和志趣。而能成為好朋友的都是臭味相投的人,尤其是經過時間「過濾」的朋友。朋友越老越有話講,夫妻越老越相對無言。除了真正有相同的興趣,或各有不同嗜好但喜歡和對方分享的夫妻之外。   朋友甚至是「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五倫中的一

倫,多麼重要的人際關係啊。曾聽一位男士嘆息:「很後悔年輕時沒經營幾位朋友,年紀大了交朋友就難了。」但世事不穩,能從童年玩伴變成老友是幸運的。青少年是狂飆的年代,能一直維持友誼很不容易。成熟後交成朋友的,我覺得反而最能成為知己,大家都性格穩定了,最能成為「友直、友諒、友多聞」的益友吧。   「薇老大幫」的小友們雖常在「賴」上歡讀,但從未同寢同食同行去國外旅行。有天一位老友說:「旅行最能考驗人,你們回來後還是朋友的話就是真朋友啦。」     結果一星期的旅程中,我享受到被照顧的幸福。因為我最年長,幾位小朋友處處為我著想。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們偷偷地提前為我慶生。悄悄勘察最合適的餐廳,兩道菜以後,突

然燈光變柔,燭光呈現,大家向我舉杯,我還茫然地問怎麼啦?她們笑說祝妳生日快樂!當時我真的體會到友情是多麼地觸動心靈。   最好的是我們都是「她如果沒有書日子怎麼過」的書迷,她們更經常送書給我。這樣的好朋友可以終身交往。   我也的確碰到旅行後從朋友變成「普通人」的經驗,因為發現對方以往不曾看過的言行,朋友就交不下去了。也許她也看不慣我,只是沒朝夕相處不知道吧。   我剛成為職業婦女時,除了同事沒有朋友。有天一位女士到辦公室來找我,非常乾淨俐落,膚色健康、兩眼明亮,有一張美麗的嘴。她說讀我的專欄後,很想認識我,正好在我辦公室附近辦事,就來找我。那時電話很少,更沒手機,直接登門找人不奇怪。或

許是緣分吧,後來我們成了知己。   她的學歷不髙,但靠自修日文可以譯書,後來更可以口譯。我們常討論日文作家,喜歡誰不欣賞誰。假日把孩子交給先生,兩人騎車在基隆路上飛駛,看遠山頂上的雲像瀑布一樣流淌在山頭。當我住的宿舍要被收回時,她陪著我滿處找房子。比價、講價,我都「陪」在一邊不講話,因為實在沒那本事。後來我們用我僅能付的兩萬元買下時價三十萬的房子,還有特優的分期付款,外加進口的洗衣機。如果沒有她我絕辦不到。她燒得一手好菜,每次來我都乖乖地把菜刀、鍋、鏟交給她,只當副手。雖然前幾年她病故了,卻是我終身難忘的好友。   有兩位當年的同事阿幸和阿町,在我退休以後我們成了知己好友。她們從不忘記我的

生日,我搬家時阿町還包「安厝費」,替我處理一些雜事。而做得一手好菜的阿幸,每次做了佳餚就提著上捷運來為我加菜,帶營養品來為我進補。我已不是主管,我們之間沒有利害關係,我們有的只是相同的價值觀,有朋友緣。   至於幾個定期聚會的老友,相交半世紀了,那更是無話不談,誰開個話頭立刻就能接下去,一個眼神,大家就心知肚明。有會唱的,大家陶醉聆聽,興致來了合唱一首,扯得臉紅脖子冒青筋,唱完轟然大笑!大家可以分享喜怒哀樂。   另一位有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朋友有難絕對盡力幫助,出錢出力從不抱怨。她曾為一位孤身在國外病逝的朋友,特地從台北飛去處理喪事,為對方的老母親解決很多難題。我已把後事交給她。  

 還有幾位平時不常聚,卻默默地關注你,在必要時伸出援手,幾十年不變。像是老友允芃在我退休二十年之後,約我寫定期的專欄。這和興致來了或有感而發寫稿不同,每月定期交稿是種壓力,但我相信這樣的壓力有益。稿的內容不能跑離專欄性質太遠,每月要想主題,這種磨練讓我的「髙齡頭腦」維持活絡,相信一定能預防失智。這就是友情的關注,她是我的女朋友。   不過朋友還是男女不同,男朋友可以談天,女朋友更可交心,深談感情細節,甚至男性不一定了解的情緒波動。這樣的女朋友可以幫助自己平服心情的煩躁,理出問題的癥結。   曾經有位朋友在要不要離婚中掙脫,我們三個女朋友和她反覆討論,一次次的要她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我們

參加意見。這種時候只能是純女朋友陪在身邊,她才能盡情傾訴。   我曾說過:「女人可以沒有男朋友,但一定要有女朋友。」因為女朋友能貼心,就像有人說「女兒是媽媽貼身的小棉襖」,女朋友也是。真正知己貼心的朋友不可能會有很多,有緣得到時,一定要珍惜。   要獨處不要孤獨 我一直認為獨處和孤獨完全不同,孤獨是寂寞的,是無奈的,也是自憐的。而獨處即使一個人生活,也不會有那種情緒,心靈是豐富的,滿足的,自得的。獨居不等於孤獨,最常被人提起的《湖濱散記》作者亨利・大衛・梭羅,一個人在華爾騰湖獨居兩年多,留下很多心得,常被人引用。我最欣賞的是他說「珍貴的時刻只會在他獨自一人時發生。」和家人朋友相處當然也有

溫馨快樂,但這些時光人無法深入思考,不能觸到心靈深處。事實上梭羅不是隱士,他關心人,他反奴役,呼籲廢奴,關心自然生態。他只是要過最簡單的生活,要獨處思考。安靜的思考,就是珍貴的時刻。 每次讀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會想像詩人在享受他獨處的快樂。舉杯邀請明月,在月光下唱著舞著,也許正在構思下一首詩,也許什麼都不想。還沒醉時享受月亮、影子、我三人對舞的快樂,醉了就忘了吧。能獨處的人喜歡自己,情緒上不倚靠別人,會獨立思考。能獨處的人也有好奇心,開放的心,不是孤僻的冷漠的。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在享受獨處。籬邊水邊多一人都不行,兩位詩人一定是在獨處時寫下

這傳誦千古的詩句。孤僻冷漠的人不會熱愛大自然,他們無心看山看水。 據說現在台灣每三戶有一戶獨居,有些是老人,有些是年輕人。因為女性有了經濟能力,可以不婚獨立生活,再加上通訊方便。尤其住都市生活機能好,獨居者可以自給自足。有業者開辦單人房旅館,單身女性一個人旅行不成問題。很多女性一個人上餐館、看電影,連銀髮族女性都有這「膽量」了。 可是正像台諺說的「一種米養百種人」,有人享受獨處,有人害怕落單。在不得已要獨居時,被孤獨嚇倒了,自憐自艾。輾轉認識一位從東部來到北市的年輕小朋友,租屋獨居。她寫賴給我說:「下班回到屋裡,這不是我的家,⋯⋯一切都是冷冰冰的,甚至連床都不溫暖。窗外是燈火繁華的都市,但是我

只覺得像住在沙漠裡⋯⋯可是我必須住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因為我要這份工作⋯⋯我的家人需要這份收入,我不能任性⋯⋯,很羨慕那些可以按自己意願生活的人⋯⋯」

界定日語中的分類詞

為了解決討論日文的問題,作者王維 這樣論述:

日文與中文一樣,皆是使用分類詞的語言。長久以來不乏學者討論日文的量詞,然而,對於界定何者為分類詞、如何區分助數詞、量詞和分類詞等議題,卻缺少統一的定論;一方面是因為語言學上對於分類詞的定義缺乏一定的標準,另一方面,傳統日文文法書中的概念,往往僅用「助數詞」一個詞類就概括了所有數量詞後面的詞類。本篇論文最主要的目標便是依照一個統一且清楚的定義,來界定日文的分類詞。此次研究先參考了四位語言學者的研究,和四本文法書中的分類詞列表,共整理出前人所列出673個可能的分類詞,之後再透過JpWac和Google Search蒐羅實際語料,對這673個詞逐一進行句法和語意測試,最後界定出其中只有115個是真

正的日文分類詞。在此之後,為瞭解日本人對於名詞的分類和意識,便從這115個分類詞由底層到高層建立一項名詞的分類整理。最後,再由出一份問卷請以日文為母語的日本人填寫使用頻率,初步了解現代日本語中分類詞的使用狀況。結果顯示,僅有27個分類詞堪列為現代日本語中常使用的分類詞,期望這些真正的分類詞能成為日後臺灣在日文教學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