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超英陳柔縉寫的 宮前町九十番地(十週年紀念版) 和野島剛的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矢板明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矢板明夫(日语:矢板明夫/やいたあきお Yaita Akio ,1972年10月-),日本知名記者、作家、外交專家、時事評論員,栃木縣矢板市人,生於中國天津市,现为產經新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聯經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施正權所指導 揭仲的 中共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爭議(2012-2014)」中的強制外交 (2014),提出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釣魚台、強制外交、擱置爭議、中(共)日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王梅霞所指導 陳珏勳的 神、佛與日本人\n—東京淺草地域的宗教儀式與社會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淺草寺、淺草神社、生活宗教、祭典、三社祭、氏神、氏子的重點而找出了 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本now】郭台銘買夏普不像台灣流?日人嘆:手法像中國流則補充:但那之後郭台銘就開始拿這偶發債務來殺價,根本日本產經新聞指出,郭台銘是要 ... 讀賣新聞直說「鴻海翻弄夏普,因為財務風險的弱點被抓住不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宮前町九十番地(十週年紀念版)

為了解決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作者張超英陳柔縉 這樣論述:

  開卷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各級學校推薦閱讀書目   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耗時十二年完成   【重磅作品十週年紀念版】      他跟所有的政治人物一樣,新聞的第二天,都會成為過客。   政治的熱鬧跟謊言,只是換不同人扮演。   我們受惑於位置,誤以為位子高的,才是功勞大的。      當你回頭用很長的時間,來看張先生的時候,會突然覺得,   好像在長長的隧道裡面,有微微的光,就在那個隧道的盡頭。──陳柔縉      張超英──戰後台日關係的傳奇人物,   沒有他,將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他比一般人想得高、想得純潔,不覺自己位置渺小;   因為這樣單純的執著,竟能湧出巨大的能量。

  不管是當時他所做的工作,或後來我們看到的這本書,   都散發出和他的地位不相當的光芒。    名人推薦      ☆這本書記載的,不只是張家的家族史,毋寧也是台灣的一頁近代史!……讀者不妨從書中,體會一下那個過去的時代,台灣人的風華。──李昂(名作家)      ☆《讀賣新聞》記者戶張東夫曾對我說:「日台關係中應該特別列出張超英時代的一個章節,有張超英跟沒有張超英,日台關係其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即使其後有些現實政治干擾,我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張超英可以在沒有舞台的地方創造出舞台來,這是他偉大的地方。──劉黎兒(資深媒體人、作家)      ☆十幾年來,無數輕鬆或嚴肅的談話裡,我從來

沒聽過張先生一聲怨,怨權力者沒回報他更高的位子。我採訪過不少大小官員,十個有九個自認懷才不遇。轉頭過來看張超英,沒浸染半點官僚味,頗有權力名位於我何有哉的天真。他會抱怨、生氣、惋惜的都是事情沒做好,台灣沒辦法更有尊嚴、更進步、更民主。十幾年來,我有更長的時間檢視張先生的人格和成就,因而更容易流淚;他那麼淡然,那麼快意,反讓我幫他懷著委屈。   我們受惑於位子,誤以為位子高的,才是功勞大的,他們說的話才值得一聽,歷史是他們創造的,他們的身影才值得留在歷史。張先生讓我恍悟自己錯亂了甚麼是大、甚麼是小。我無意把張先生捧成大人物,但他絕非小人物。他那種要盡一己之力,不媚當道,讓台灣更好的純粹念頭和不謀

權位的純情行動,值得大家體會與學習。──陳柔縉(本書作者)    作者簡介 張超英/口述   台北人,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二月出生於東京。   戰前居於台北市宮前町九十番地。畢業於建成小學校、台北州立第二中學(今成功高中)、香港Royden House英文書院、日本明治大學政經系。戰後曾先後任職於紐約新聞處與東京新聞處,長年擔任駐日代表處新聞組長,在台日交流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七年三月,病逝於美國紐約。 陳柔縉/執筆   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記者,現為知名專欄作家,專事歷史寫作。   主要著作有《總統的親戚》(一九九九)、《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二○○

五,榮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宮前町九十番地》(二○○六,榮獲中時開卷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二○○九,獲頒新聞局非文學類圖書金鼎獎)、《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二○一一)、《舊日時光》(二○一二)、《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二○一三)、《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二○一五)等書。   相關著作   《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 ◎推薦序1 世家子弟──阿舍.黑

狗兄/李昂 ◎推薦序2 超越時代與國境框架的自由人/劉黎兒 **彩照** ◎自序/張超英 ◎張超英大事年表(拉頁) 1 台灣首富「一碗麵」的故事 2 祖父開煤礦致富 3 像托洛斯基的抗日學生 4 開蔣介石座車去海邊玩 5 母親坐月子私動手術早逝 6 祖母跪求上帝讓我康復 7 我是阿公阿嬤的鑽石孫 8 去鐵道旅館喝咖啡吃布丁 9 日本同學叫我蝴蝶 10 用手把馬糞按進土裡 11 戰火上海初嚐可樂 12 門前死了人蓋著草蓆 13 騎紅色速克達兜風 14 美聯社記者太太教我英文 15 和未來的日本皇后跳舞 16 新聞局只有四個台灣人 17 絕不勉強說台灣是民主國家 18 艾森豪訪台行程分秒不差 19

拍紀錄片在法國得獎 20 蔣家皇孫醉酒開槍 21 被誣從越南帶嗎啡回台灣 22 柳暗花明改派紐約 23 美國名主播告知台美將斷交 24 紐約大街上有我專用車位 25 目睹蔣經國遇刺 26 尼克森朝我走來跟我握手 27 買回安東尼奧尼的「中國」 28 新聞處開灌水證明好租房子 29 登報賣二手冷氣 30 選妻條件「一定要凶」 31 搭計程車密訪台獨人士 32 王昇問我兩次「府上哪裡」 33 拒絕當國民黨眼線 34 幫反對運動出點子 35 太太說贊成中國美國建交 36 殺到威廉波特給金龍隊加油 37 拯救病危的謝聰敏 38 紐約新聞處樹倒猢猻散 39 初到東京當「流氓頭」 40 和文部大臣的四代

交情 41 日本人一起闖紅燈就不怕 42 很高興來了五個記者 43 日本簽證兩週到兩天的內幕 44 《讀賣》小林社長密會嚴家淦 45 跟中國打新聞戰 46 蔣經國要宋楚瑜多來日本 47 旅館裡有藏姨太太的密室 48 安排巧遇日本首相 49 如櫻花灑落瞬間飄離 50 回紐約當錄影公司老闆 51 特殊職員陳文茜 52 賭城贏BMW百萬跑車 53 五十九歲學開小飛機 54 公視籌創問題多多 55 和總統府有祕密熱線 56 劉黎兒說我能呼風喚雨 57 台灣總統首度登上日本報紙頭版 58 日本外務省裡的中國幫 59 強拉辜振甫見日本記者 60 李登輝在日本名氣全面打開 61 不分黨派幫助陳水扁 62 建

議李登輝爭取諾貝爾和平獎 63 找到松下幸之助自傳執筆人 64 「綁架」李登輝三天 65 李登輝的側面 66 《台灣的主張》出版幕後 ◎後記/陳柔縉   推薦序1 世家子弟   認識張超英先生多年,他如此精采的家世與生平,讓我都想用筆記錄下他的故事,可惜彼此忙碌,未能如願。   現看到陳柔縉女士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完成此書,張超英先生種種有趣、特殊的事蹟躍然紙上,我一面看一面想:   真比小說還精采。   很少人有像張超英先生這樣的家世,在此先簡單做個陳述。第一代張聰明先生白手起家,靠礦業成為鉅富,時值日本時代早年。第二代張月澄先生,研究台灣近代歷史、文化的人,都會知道這位抗日人士

,為追求台灣的自立自治被抓被關。   好不容易二戰日本敗戰,張月澄先生像當年企望祖國的台灣菁英分子,等到的是二二八殘酷的鎮壓與屠殺,雖未失去生命,家族花了極大的代價將他救出鬼門關,但從此幻滅,鬱鬱以終。   第三代便來到了張超英先生,他就是本書的主人翁。當然是含著金湯匙長大,本書最精采的部分是看著他娓娓道來如何十三歲與台灣當時首富吃飯,富貴如這位台灣商業鉅子,吃的也不過是一碗切仔麵,而且隔天中午即因病驟逝。   這給了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張超英先生很大的啟示:   「我開始隱約感覺擁有很多錢的虛無,覺得知道怎麼賺錢並不重要,知道怎麼花錢才是人生更重要的事。」   這幾句話無疑道出了一位「

阿舍」的真正心聲。張超英出生時家族已富到第三代,生在日本,在香港求學、住過上海,在東京受完大學教育。小時候便見過最繁華的大都市裡的大排場,以及都市邊緣人飢餓、凍死路邊的慘狀。這些,都像「大觀園」裡的「賈寶玉」,很容易參透人生的無常吧!   童小到青少年的回憶,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本書部分。我們看到一位富過三代的「阿舍」,而且是位十分善良、有點柔弱易感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長得文秀而好看。我常和張先生開玩笑,如果他生在今日,不知會引來多少女性的主動追求呢!   這位既是「阿舍」又是「黑狗兄」的世家子弟的生活,兩代獨子當然倍受寵愛,尤其母親早逝,沒被寵壞多半來自他本性純真善良吧!   我們看他坐

上卡車踩油門就往前開;有第一部台灣的速克達,在二戰物資匱乏時,從上海帶來值四、五百塊美金呢!當然也讀到他怎樣在上海喝到第一口可樂,感嘆「怎麼有這樣好喝的東西」,而後,一輩子最愛的飲料便是可樂。   我認識張超英先生時,看到他年紀不小,但還像孩子一樣地嗜喝可樂,真覺得這位可愛的「黑狗兄」,一輩子真的是個「阿舍」。   「阿舍」形容的是張超英先生的氣質,他絕非我們刻板印象一事無成的「了尾仔」。隨著二二八之後家道不如以前,張超英先生靠著自己的能力在新聞局工作,拍紀錄片獲獎,開工作室,而且最重要的,在時代的洪流中,見證到了幾個重大的歷史片刻。比如蔣經國在美國遭刺殺未成那次,他在現場。中國進聯合國後

台灣成為外交孤兒;張超英先生藉著家中累積的日本關係、人脈,讓宋楚瑜能在高爾夫球場「偶遇」日本首相,都充分展現他的能力。   而且,張超英先生與賢慧能幹、同樣家世良好的太太顏千鶴女士結婚後,生育出色的孩子,有的還在科技界頗有成就,打破「富不過三代」這樣的說法。   從祖父靠礦業成鉅富,父親是日本時代聞人張月澄先生一代,在日本讀書時坐自家黑頭車,請有祕書,學生有此排場,到花了大把的錢抗日。到張超英這一代,年輕時代享盡榮華富貴的生活,這本書記載的,當然不只是張家的家族史,毋寧也是台灣的一頁近代史吧!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仍然是這個有點害羞、十分可愛的「阿舍.黑狗兄」。畢竟,像張超英先生這樣的

家世子弟,隨著過去的台灣,不會再以這樣的方式重現了。   那麼,讀者不妨從書中,體會一下那個過去的時代,台灣人的風華吧! 阿舍.黑狗兄/李昂(名作家) 推薦序2 超越時代與國境框架的自由人   我一九八二年到日本,二○○四年離開新聞界,目前依然住在日本。張超英二度派駐日本當東京新聞處處長而大顯神通時,我是見證人;許多的功績和張超英這個人,也是我離開新聞界之後,更能客觀地來下定論,以及確認自己受了張超英先生什麼影響。   我到日本不久,接任《工商時報》特派員(後來才出任《中國時報》特派員),張超英便馬上要我加入日本記者俱樂部,他認為不僅是外交官,台灣特派員加入關鍵性的組織,也是增

加台灣發言權的做法,但要成為會員需要兩家日本報社推薦,張超英為我安排了他關係深厚的《河北新報》,以及《長崎新聞》(前身為《長崎日日新聞》)當我的推薦人,讓我順利入會,協助台灣的特派員大量加入日本記者俱樂部,也是張超英的功績之一,不過跟其他的功績比較起來,連提都不值一提吧!但最初沒邦交而能打下這塊地盤,也是靠他了解日本人,又擁有日本人較為脆弱的新聞自由、民主自由的理論武裝,才能理直氣壯去爭取到的吧!   當時我對日本圓的扁的都還搞不清楚,不僅跟日本全國性大報關係稀薄,對地方報更是無知,只是對《河北新報》的「河北」覺得有趣。當時還未開放到大陸探親、觀光,地理課本上讀的河北居然在日本邂逅到,奇妙無

比,要等日後我在栃木縣的那須有個家,常去附近的白河等小鎮玩,才知道原來河北是指白河以北的日本東北(陸奧)地方;因為當初加入不易,即使離開新聞界,但還為報紙、雜誌撰寫時事評論,至今我都還維持日本記者俱樂部會員身分。   張超英第一次到任後,便很積極展開對《產經新聞》以外報社的交流,尤其是推動《朝日》、《讀賣新聞》等的關係,日本新聞界是比肩看,尤其是兩大報報導的話,其他報也都會積極跟進,但如此做法引來有人批判張超英「大小眼」,其實這與日本媒體習性有關,亦即擒賊擒王,「大小眼」是一種權宜措施,而且要「大小眼」很不容易,因為大的地方很難攻破,日本媒體人士都有輪調制度,張超英到任當初,除了《產經》之外

,其他媒體的名單都是失效的陳年名單,早已換了不知道多少輪,一切從零開始去衝刺。在美國工作一、二十年的張超英也注意到,歐美媒體派駐東京的單位總控整個亞洲的報導,因此跟派駐東京的歐美特派員打好交道,也等於控有全世界媒體,東京新聞組的作用因此可以發揮到極致。   在二十幾年前,我剛到日本時,日本關於台灣的報導只有女人來賣春與走私毒品等,形象很差,認識很有限、荒謬,甚至有日本人還認為台灣人是生活在熱帶雨林裡吃香蕉等;張超英告訴我,他的原則是只要日本記者願意去台灣,他不會以任何條件來束縛的,果然開始在一些雜誌、綜藝節目等也都開始出現台灣的相關鏡頭,從軟性到硬性消息,「台灣」兩個字開始在日本媒體上登場。

  許多大報記者都跟我說:「因為去過台灣,我們是用我們的肌膚來感受台灣的民主,實感到與中國的不同!我們跟報社內部已經成為化石的老左派不一樣。」因為平時不斷積極與日本媒體建立關係,在關鍵時便見真章,如一九九二年廣島亞運時徐立德代替李登輝出席,按理「徐立德」三個字的日文發音很聱牙,但日本電視主播都不得不學會念這三個字,其後一九九五年辜振甫出席大阪APEC等,台灣出席問題均成為日本報導焦點,每天見諸頭版頭條,因為新聞操作成功,因此代理出席比李登輝本人出席效果要好千萬倍,最後集大成是一九九六年張超英促使二十幾位日本記者跟李登輝訪美,這樣的成果在當時根本是破天荒、難以想像的。   單單這三大次新聞

操作,換算成廣告價值至少是上兆日圓計算吧!在張超英時代,日本媒體有關台灣的報導與日俱增,新聞局駐日的新聞組也開始能每年彙整出一本厚厚的統計與重要剪報,張超英並沒有強調這點,或許也是無意將功績全部算在自己身上。   張超英發現在日本要宣傳台灣,打李登輝牌是比較容易做的,不僅李登輝訪美,還有積極拉線促成的《台灣的主張》日文版賣了二十萬本以上,擴張了李登輝在日本的影響力,也是讓李登輝被北京視為首位罪魁的原因。   張超英的手法也讓我學習模仿過一次,亦即二○○一年十一月我得知剛卸下巨人職棒監督職務的長島茂雄有意到台灣觀看世界盃的日本隊的比賽,正好自己跟讀賣集團有關係,便安排當時駐日代表羅福全跟讀賣

人士一起去拜會長島茂雄,並邀請他訪台,長島快諾,因為長島到台灣,日本電視(NTV)便轉播了日本隊在台灣的比賽,而且共有百位記者同行,大概是台灣連續出現在日本電視鏡頭上最久的紀錄,我暗自竊喜。   不過正如我自己牽線的這次經驗一樣,做的是日文所謂的「裏方」(編按:うらかた,在背後出力的人)的幕後黑子的工作,如果今天沒寫出來,誰也不知道,張超英做過千萬件比我規模、影響力更大的幕後工作,但若非他這次自己用回憶錄形式道出,或許天下人很快就會忘懷,而且加上他曾經不斷幫他覺得有知遇之恩的宋楚瑜,更惹上額外的政治恩怨,讓他更沒機會得到應得的正面評價;也讓我覺得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其實是占盡便宜,寫什麼都讓天

下人知道,不像張超英這樣應該在日台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的人,至今華人世界對他並不大清楚。   日本外務省主管中國政策的官員曾經對我說:「妳對張超英那麼肯定,可是在我們看來他未免太『強引』了,不像在做外交!」「強引」就是強硬、蠻幹的意思,我內心想:「以當前日台現狀,不稍微強硬些,台灣就什麼國際地位都爭取不到的!日本也不會主動給台灣的!」而且我也知道,張超英是超出外交框架在做事,但絕不是蠻幹,他深知日本人講求人脈關係,他在日本曾經住過文化學院創辦人西村伊作家裡、又跟曾任文部大臣及《朝日新聞》客座主筆的永井道雄是世交等,關係赫然,加上本身涵養、談吐都有魅力,在日本自然很吃得開。我也因為他的關係認識了

某些日本媒體人士,如《朝日新聞》著名的「天聲人語」(編按:《朝日》始刊於一九○二年的著名社論專欄)作者的白井健策等,後來也代張超英去出席白井感人的喪禮!   書中提到的《讀賣新聞》記者戶張東夫,當年也曾經對我說過:「日台關係中應該特別列出張超英時代的一個章節,有張超英跟沒有張超英,日台關係其實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當時我同意他的看法,即使其後有些現實政治干擾,我的看法現在也沒有改變,張超英這樣的人可以在沒有舞台的地方創造出舞台來,這是他偉大的地方。當然有些或許是時代讓他很容易去打拚,例如「為台灣」、「台灣民主化」的價值,在一九八○年起的二十年是比較容易認同的,也會讓在海外的人有衝勁,不顧一

切地奮身前衝,但二○○○年之後就是認同等都逐漸比較困難的時代,要有如張超英的神力不可能的同時,要單純地衝刺也不容易。一九八○年代起到亞洲經濟危機為止,經濟看好的台灣在亞洲的發言權也很大,或許也助長了台灣各種國際宣傳工作的聲勢,亦即那時的台灣說話可以比現在大聲多了,或許也有時代幫了張超英一把的小因素存在吧!   不過最主要的是,我到現在才體認到張超英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人,沒有非常強烈的意識型態,對現實利害並不計較,才能跳脫官式框架乃至時代、國境的框架,或許也跟他優裕的成長背景有關係;有許多餘裕的大少爺才能不計較的,或許這正是我這種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所難及的。   我生平最不喜看自圓其說的回憶錄,

但張超英的敘述精確平實,加上陳柔縉深厚的日治時代史學素養,算是我自己第一本可以接受的回憶錄,讓我很羨慕張超英有一個可以如此敘述的精采人生。真正自由人的他直呼高官權貴的名字,我也想仿效,只稱他為張超英,就算當著面這樣叫他,他也不會生氣吧! 劉黎兒(資深媒體人、作家) 自序   「宮前町九十番地」是我老家舊址,即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台灣水泥公司的對面,佔地一千多坪。這個地址在台灣近代史上有兩個特殊意義。   日本時代,我父親張月澄(又名張秀哲)以象徵性的一圓日幣租給中華民國駐台領事館,他的本意是「能讓自家屋頂上飄著中華民國國旗」,不亦樂乎。當時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是二等國民,滿腹的壓抑,能

看到「祖國」的國旗在自家飄揚,不免也是一種紓解。   祖父當時是台灣煤礦界的資產家,雖然表面親日,但私底下也不反對父親的決定。為了提供這棟自宅,祖父特地在同址後院加蓋一棟一模一樣的洋樓,我們一家人就從前院搬到後院。   家父學生時代(一九二○年代)靠著在台灣的祖父無限制的經濟支援,致力於反日運動,在廣州組織「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並出版《台灣先鋒》,鼓吹中國革命「勿忘台灣」。這一群台灣學生夢想著藉由中國革命成功來解救台灣人民脫離日本統治,現在看來真是「頭殼壞掉了」。更諷刺的是,二二八事件後不久,家父也與一般台灣知識分子一樣遭受國民黨逮捕,在死刑前獲救,夢碎也心碎。   二次大戰後,國共鬥

爭,蔣介石節節敗退,他手下的情報首腦毛人鳳奉命先來台灣布署,毛人鳳的落腳地也是我家。這次,屋頂上不是飄著國旗,而是架設各式各樣的無線電天線,院子裡更擺著準備隨時給蔣介石使用的三部美國產的豪華大轎車,一字排開,頗為壯觀。   我的母親甘寶釵是彰化名紳甘得中的長女,彰化女中第一屆畢業,也是當時女孩子到日本留學的先鋒之一,就讀於至今仍享有盛名的日本女子大學。在一九二○年代,她因深受日本西化的影響,自由、平等、人權的理念深植心中,主張女子剪髮,投入社會服務。剛好父親也在報上呼籲提高婦女人權,兩人有相同的革命理念,相互傾慕,而結成連理。   身為他們的獨子,體內或許也流著相同的熱血,一心所想,就是本

於自由、民主、人權,要提高台灣人的尊嚴與地位。在我人生歷程中,經過了日治時代、威權時代、李登輝時代以及現在的本土時代。在各階段中,為了反對不自由、不民主、不公義而迸發出不同的火花,也為了執著於這個理念,在我人生各階段,有人說我是「漢奸」,也有人說我是「台奸」,有人把我歸為「宋派」,更有人指我是「只會花大錢的公子哥兒」,對這些指稱,我總是一笑置之,從不放在心上。   記得二○○○年那次選舉前,我公開發表「同時支持李登輝與宋楚瑜,對我來說並不矛盾」,引起很大議論。其實,我的信念只有一個,凡是為自由、民主、公義理念而奮鬥的人,我都會無條件支持。可惜二○○○年以後,兩人都偏離了這個理念,使我無法接受

。   回顧參與國內國外大大小小事件,不計其數,引以為傲的是我始終沒有參加國民黨。在公務員三十一年生涯中,始終以超然的態度,努力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追求符合自由、民主和公義的事。一九五八年進入新聞局,一九六二年升任國際處第三科科長,到一九九八年退休時任駐日代表處顧問兼新聞組組長,三十年從科長到組長,職階相差無幾。也許我的名字使我太超然,從來不計較地位和金錢。生命中只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爭取台灣人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而這個職場正提供了我這個舞台,讓我很是感念上天的恩寵。也許在一般人眼中,我太「天真荒唐」,就如我父親早年參加中國革命的「天真荒唐」。   如果能藉著我對往事的回憶而激發讀者少一

點功利主義,多一點超然客觀,少一點藍綠色彩,多一點回饋社會的熱忱,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這本書得以完成面世,我要感謝柔縉,她不但文筆流暢,記憶力更是驚人。她在考證與整理上,花了好大精力與時間,彌補了我的粗枝大葉,當初能請得到她執筆,實在幸運,在此特別致上萬分的感謝。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內人千鶴,由於她一路參與、犧牲與支持,我們才能共創本書的片片段段。我們既是夫妻,更是同志。這本書也將是我夫婦留給家瑜、得瑜、致瑜三個孩子的禮物,希望他們能體會我們對台灣的愛,了解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張超英 17. 絕不勉強說台灣是民主國家進新聞局不久,國際處聯絡室主任虞為注意到我這個人打字很快

,日英語流利,聯絡室缺乏人才,就把我借調去當聯絡官。早年,新聞局和外交部在對外工作分工明確,凡是有邦交國的人員來訪,歸外交部,無邦交國則歸新聞局。一九六○年代,國際的大局勢基本上是中美同盟共同對抗共產世界。實際合作的關係落實到新聞局國際處的層次,就是美國中情局給台灣國際宣傳的經費,以「自由中國」為主軸,向國際極力宣揚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國際宣傳工作中,台灣為了鞏固聯合國席次,對新興國家數目最多的非洲特別使力。有一次,非洲迦納的國家廣播公司總裁安喬洛來台灣訪問。他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能因為在美國生活過,對黑人被歧視的處境深有體會,對於什麼是正義不正義、什麼是種族歧視,有很多個人的哲學

。和他接觸令我印象深刻,也讓我覺得,千萬不要輕視非洲國家,非洲也有很多聰明人。接待外國記者採訪也是聯絡室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工作不易。例如有一次,外國記者來,指名要採訪非國民黨的省議員「郭大砲」郭國基,我們馬上請示要不要帶外國記者去,或者准不准拍攝畫面。那時正當選舉,郭國基立刻對外宣傳說,美國記者要去採訪他。警備總部馬上打電話來罵新聞局說:「我們警總拚命要擋住他,你們新聞局怎麼捧他場!」就是因為這類「熱線電話」,在下面做事非常難為,弄不好被扣「通匪」罪名不是沒有可能,至少也會被列入思想有問題的名單。保命之道就只好層層往上請示。一九五○、六○年代的新聞局,我們的「上面」依理應該是局長沈錡,但他還兼

中央黨部第三組(文工會前身)主任,新聞局的事他不大管,多委由主任祕書龔弘掌握決定。沈錡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每天接蔣介石老總統下山,在車上念報紙給他聽。所以,唯一的副局長朱新民主管對外公關及聯絡室的運作,是我們國際宣傳工作的第一個「上面」。但上面還有上面,在朱新民之上,還有前《中央日報》總主筆陶希聖。當時,這類有觸犯政治禁忌之疑的事情,最後裁定人就是陶希聖。陶希聖為蔣介石所著的《蘇俄在中國》背後執筆,深受蔣的信賴。

中共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爭議(2012-2014)」中的強制外交

為了解決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作者揭仲 這樣論述:

當日本政府在2012年4月17日拋出可能對釣魚台進行「國有化」,還多次表示「國有化」後將在島上「派駐公務員」和「建立設施」,以體現對釣魚台的「有效管理」。面對此一情勢發展,中共認定日本政府決心推翻1972年雙方所達成的「擱置爭議」共識,若中共繼續姑息,日本將會得寸進尺,遂決定對日本發動「強制外交」。由於日本和美國具有同盟關係,使中共「強制外交」的對象不僅只有日本,而是美國和日本的聯盟。 為了遂行「強制外交」,中共採取了包括海上執法武力維權執法和解放軍軍力展示等手段的武力威脅,搭配若干非武力措施,向日本和美國施壓,結合外交談判來追求下列四項目標:一、要求日本改變政策,停止在釣魚台派駐

人員;二、要求日本承認釣魚台主權存在爭議;三、要求日本默認釣魚台周邊海域共管;四、要求美國約束日本並勸說日本妥協。 其中,中共海上執法武力在爭議海域的「常態性巡邏」、甚至進入釣魚台「領海」巡航等措施,有效挑戰了日本對釣魚台的控制,創造了對中共有利的「新既成事實」。解放軍也規劃執行經過設計的軍力展示,以顯示中共的決心,並對日本和美國施加長期且逐漸升高的壓力,以支援外交談判。而透過「強制外交」,中共的第一個目標完全達成、第三個和第四個目標則是「大部分達成」。第二個目標在經過近二年的談判後,最後以日本所提的「爭議各表」模式收場,因此可說是「部分達成」。整體而言,中共在此次爭議中,透過「強制外交

」獲得直接的收益。 透過對中共在此次爭議中實施「強制外交」的研究,不僅增加了對中共運用「強制外交」的理解,有助於研判中共日後遂行「強制外交」的動向。更因為中共在此次爭議中的「強制外交」,在形態上是「以寡擊眾」和「以弱凌強」,與絕大多數的案例形態明顯不同;因此,對中共在本次爭議中所實施「強制外交」的探討,也充實了「強制外交」的理論。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

為了解決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作者野島剛 這樣論述: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  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了什麼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朝日新聞》記者、「中華圈的專家」野島剛,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爬梳了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本書深度揭露:  .政治權力運作下兩個故宮分合的複雜過程  .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改造」的真相  .「故宮南院」何去何從?  .故宮「日本展」功敗垂成的背景  .

台北故宮夢幻設計的難產  .故宮文物的漂泊與回流   兩個故宮,與其說是外型相似的雙胞胎,還不如說是一張分裂的地圖。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出中華世界的未來。   本書作者野島剛是少見對於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具有深厚理解的日本人,他不僅有記者專業背景,還非常善於說故事。他在《兩個故宮的離合》這本書裡,以客觀第三者的記者角度,或者說以「為了台灣人好」的角度來解讀、說明東亞近代史的產物「兩個故宮」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簡單來說,「兩個故宮」正是因為「兩個中華」而誕生。   野島剛從北到南走訪了瀋陽、北

京、京都、南京、上海、重慶、台北、香港、新加坡……,蒐集了各種參與故宮重要變遷、故宮的活字典寶貴「那志良」等人的證言,也訪問了台北歷任故宮院長:杜正勝、林曼麗,現任院長周功鑫等人,查閱了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集結了有關故宮學的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在日文版出版後,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情勢,在中文正體字出版前,反覆修改增補,並特別為台灣讀者增寫了後記,追蹤了故宮「日本展」的最新情況。   野島剛撰寫本書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故宮歷史,從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在中台日等三地都已經有許多口述歷史及史料作品。但對於1

965年台北故宮在台復館的過程、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回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台灣幾乎仍未有系統性的介紹,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兩個故宮的離合》共分為8章,第1章將介紹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的「故宮改造」計畫。第2章談到辛亥革命前後,故宮文物流出的情況。第3章分別說明日本進攻中國時,故宮向南方和西方運送計畫的過程。第4章則談論故宮文物移送台灣的1949年前後,檢視政策決定的過程。第5章解說兩岸分裂後興建台北故宮,兩個故宮因此誕生的背景。第6章則試圖解析散落世界各地的故宮文物「回流」中國的現象。第7

章預測「兩個故宮」的未來。 作者簡介 野島剛(Tsuyoshi Nojima)   1968年出生,自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展開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佐賀支局、西部本社等,2001年起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著有《伊拉克戰爭從軍記》(朝日新聞社出版,2003年)。其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2007年至2010年擔任駐台北特派員。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目前擔任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近期作品有《迷之名畫.清明上河圖》(勉誠出版)、《銀輪的巨人GIANT》(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譯者簡介 張惠君   197

0年出生,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漢尼拔戰記》。 序章 什麼是故宮?什麼是文物?二十年前對於台北故宮的不協調印象蔣介石決定把文物運到台灣受到中國近代史翻弄的故宮命運與世界博物館的不同之處變革的季節開始日本展的啟動故宮大廳被大陸客淹沒 第一章 民進黨未完成的夢想--故宮改革希望改變定位與表現改革精神的電影相遇陳水扁起用的院長被華夷思想拋棄的島被釘在南部的改革之鑰--「故宮南院」「第三位院長」是女性文化行政的主導權拉開女人的戰爭國民黨的阻止行動之前陳水扁的密訪「被中華中心主義的銅牆鐵壁阻擋」 第二章   文物流失--是喪失?還是獲得?中國朝代的盛衰與文物文物流

出的主角--末代皇帝香港展出溥儀的首飾文物流出傳播中華文化至世界在關西地區開花結果的中國藝術沙龍 第三章 漂泊的文物九一八事變改變了命運首次海外展覽極為成功在大陸往西再往西南京和北京迄今仍「互不相讓」 第四章 文物到台灣遍尋不著蔣介石對故宮的想法國共內戰急轉直下的文物命運與文物一起渡海的人第二批文物也包括世界最大規模的叢書《四庫全書》是「造反者」?還是英雄? 第五章 兩個故宮的開端為何稱為「中山博物院」?台北故宮建築與當時的國際情勢現在已經荒廢的北溝倉庫遺址探究設計者的秘辛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浪潮中日本人積極寄贈文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故宮」的進展 第六章 中華復興的浪潮--國寶回流香港出現圓明園的

掠奪品參與回流的特殊人士是重量級人物的女兒一掃圓明園遺恨的人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巴黎鼠像拍賣會要求返還文物的中國國內動向歸還運動的結果 第七章 故宮會達成統一嗎?記者會上兩位故宮院長的反應兩岸關係改善後台北故宮的「反向操作」「南院」的命運如風中之燭另懷心思的展開交流下個目標「日本展」喚動李登輝的司馬遼太郎平山郁夫有志未竟成民主黨政權的混亂引發再度觸礁秘藏在文物裡的中華民國價值觀 台灣版後記 本書主要人物故宮以及中國、台灣、日本之主要大事參考圖書、新聞報導一覽表 序章 什麼是故宮?什麼是文物?   故宮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博物館。   兩個名稱一模一樣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台灣兩個地方,雙

方如果向對方提出商標權訴訟,也非新奇之事。然而「兩個故宮」互不否定彼此的存在,也沒有誰高喊「我才是正宗」。雙方默默地使用相同的名號,展示著雷同的中華文明文物,同樣肩負著代表「國家」的觀光景點名號,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   故宮是收藏與展示中華文明的藝術品、裝飾品及圖書文獻博物館。   依據2011年五月所蒐集的資料可以知道,北京「故宮博物院」(以下稱北京故宮)的收藏計有一百八十萬件,包括書畫、陶瓷器及圖書文獻等,其中八十五%是清朝留下的文物。   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稱台北故宮)收藏品比北京故宮少,只有六十八萬件,其中清朝留下的文物超過九成。   兩岸故宮基本上收藏品的形態相當類

似。原來1925年故宮成立之初就是一個博物館,這是理所當然之事。1949年故宮的文物運到台灣而造成「兩個故宮」的狀態,即使過了六十年,兩個故宮仍都固守原本的收藏原則,未曾改變。   一言以蔽之,這個收藏原則就是「集合中華文明的精華」。   那麼,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究竟哪個比較好呢?   這個有趣的話題經常在中國文物專家及愛好者之間論戰不休。從收藏品的數量和多樣性來看,北京故宮勝出,但從質的角度來看,台北故宮略勝一籌。這是一般普遍的看法。   就博物館的建築而言,北京故宮的展示場所是明朝、清朝皇帝的居所紫禁城,建築物本身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台北故宮就是一般的博物館建築,與北京不能相提並論。紫禁城

也是北京故宮的展示品之一,從整體的優越性來看,北京故宮自然是當仁不讓。支持台北故宮的論者也會毒舌批評:「北京故宮不過是個空殼子」,但這麼說似乎也有些言過其實。近幾年的收藏逐漸蓬勃發展,加上考古上的新發現,北京故宮的收藏品也充實提升了不少。   我撰寫本書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我的專才不在於文化、藝術,而在於政治、外交。透過採訪的經驗,我看到某件瓷器可以想到大概是什麼年代或哪個窯廠出品的,不過到底還是門外漢。本書將以專業記者的角度與眼光,探討「兩個故宮」存在的原因及各自的發展。   中國和日本是東亞近代史的主角,「兩個故宮」可說是這部近代史的產物。

日本引發的戰爭衍生出後續中國內戰的結果,因此產生了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台灣的「中華民國」兩個思維不同的國家,這個分裂造就了「兩個故宮」。   本書最大的目的在於試圖追溯錯綜複雜的過程,探究現在仍千變萬化的故宮背後,究竟串聯了什麼樣的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領袖的思維判斷。我想透過故宮,描繪出政治權力與文化之深層共犯結構的樣貌。   有關故宮的歷史,在中國、台灣及日本等地已有諸多故宮元老及學者寫過專書或論文,記述了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相關人士的口述歷史及史料,大致也已挖掘得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對於1965年台北故宮在台復館的過程、台灣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

、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回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台灣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中國和台灣幾乎仍未有系統的介紹,這些將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然而故宮議題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我也將在本書藉由史料、相關人士的證詞、親身採訪等,用一定篇幅來介紹說明。 台灣版後記   對日本來說,中華文明有著特殊意義的存在。日本歷史上,文化面受到中華世界的影響相當大。繪畫、書法、陶瓷器等代表日本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是以中國為基礎及範本,加上日本人獨到的特色發展而成的。   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中華文化最令人感到親切的地點是哪裡呢?當然就是故宮博物院。到台北或北京觀光,首選造

訪的地方就是故宮,曾經去過故宮的日本人可不少。   然而觀光客可以慢慢欣賞故宮文物的時間或是空閒並不多,因此在日本得以好整以暇欣賞故宮珍品的「故宮展」,是個體驗中國文化的絕佳機會。光是「故宮展」這個名稱,就讓展覽魅力倍增。   過去日本的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都曾強烈希望主辦台北故宮的赴日展覽,這在書中提過。2011年六月時,日本新潮社出版日文版後,故宮赴日展覽此事在日本社會引發討論,故宮問題正持續發酵中。   在台灣版後記中,我想說明2011年六月以後故宮赴日展覽的最新動態,也要談談故宮問題在台灣的後續發展。   在日本的藝文界有個不成文的習慣,每當舉行大型藝展時,一定是由美術館或博物館與報

社或電視台共同擔任主辦單位。有關選擇展品、製作目錄、安排會場展示,及與藝術相關的專業工作等,都由博物館或美術館方負責。而跟保險、運費、入場券收入等財務事項及宣傳有關,就由媒體方負責。   博物館、美術館把不擅長的「經營」、「涉外」部分交給媒體,專注於辦理專業的大型藝文展覽。另一方面,對媒體而言,如果展覽成功不僅有收入進帳,同時可向社會大眾宣傳、展現熱心文化事業的形象。   2011年五月朝日新聞晉訪馬英九總統,我因為也是採訪團隊之一,從東京飛來台北,手上握著一封信和一份中文翻譯。這是朝日新聞社社長寫給馬總統的信,希望台灣方面將台北故宮的赴日展覽交給朝日新聞社主辦。   2008年馬總統執政後,

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一改過去中國和台灣的冷卻情況,兩岸故宮一同到日本舉辦展覽的可能性大增。基於這樣的期望,由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郁夫、朝日新聞、NHK、電通公司等為主體,著手企畫兩岸故宮展。雖然如此,我一開始對於兩岸故宮展實現的可能性就抱持懷疑的態度,原因是對於中國來說,與台灣故宮一起聯展或多或少有利於統戰工作,但是對於台灣而言,在日本聯展只是與中國並列,並不能達到台灣方面期望的「提高日本社會對台灣的關心」。   在日本,一般而言低估了兩岸關係的複雜度。兩岸故宮展的計畫雖與我的工作沒有直接相關,但現在事後來看,日本的確對於台灣故宮問題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敏感度。   如我所預期的,台灣方面對於兩岸故

宮聯展不感興趣,計畫受挫,改為台北故宮單獨辦展的方向處理。為了要在日本舉辦台北故宮展,日本各家媒體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向台灣方面遊說,希望能獲選為主辦單位。   馬總統在接受專訪時也提到故宮問題,他說:「故宮博物院文物到日本展覽,如果一切順利,故宮方面認為2013年應該是一個適合的時機。文物蘊含歷史文化的意義,有助於雙方深度瞭解。如果日本博物館的文物也可以同時來台灣辦展的話,效果會更好。這是我個人熱切希望達成的。」專訪順利結束後,我就把社長的信親手交給馬總統。   台灣方面對於故宮展的時間及辦理的形式,當時還沒做決定,甚至連決策的架構都還沒形成。不過有趣的是,我們獨家專訪馬英九總統後,刺激了其他媒

體。就在朝日新聞晉訪後,日本經濟新聞社的會長、讀賣新聞社的最高顧問都接連訪問台灣,晉見馬總統,形成了「朝日新聞V.S.日經+讀賣」的態勢。不僅如此,向來與台灣關係深厚的產經新聞也表達強烈的意願,加上東京中日新聞、每日新聞等數家媒體,都開始關切台北故宮赴日展覽的事情,呈現「台北故宮爭奪戰」的態勢。   2011年時台灣駐日代表馮寄台成為日本媒體鎖定的對象。馮代表是馬總統身邊的人,2008年總統選戰時擔任國際事務的顧問,2008年奉派到日本,馮代表也強烈希望促成故宮赴日展覽,曾交給我一篇投稿的文章,題為〈在日舉辦故宮展,必須通過免除假扣押法案是必要的〉,後來刊載在《朝日新聞》的意見版專欄「我的觀點

」。   當時日本國會遲遲未審議海外文化財免除假扣押的法案,馮寄台也期盼盡早通過。在這篇投稿中,馮代表提到:「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無法實現在鄰國日本舉辦故宮展覽。台灣和日本雙方並非不期盼舉辦故宮展,反而是熱切期待的。馬英九總統在兩年前就任後不久,就提出希望在日本舉辦故宮展覽。目前實現故宮展覽的唯一障礙,就是免除假扣押的法律問題。」其後,終於在2011年春天,日本國會通過了延宕多時的免除假扣押法案。   依據內部消息,台北故宮將在2014年六月至八月間赴日展覽,地點就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此外,也計畫在日本的九州國立博物館、東北地方的仙台等地巡迴展出,其中也帶有鼓舞東日本大地震受災災民之意。媒體間

的競爭更為激烈,但我個人希望所有媒體一起組成「All Japan」,共同擔任主辦單位,作為最適切的解決方案,不知道是否可行?   另一方面,日本在2012年一至二月間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北京故宮的展覽。過去日本也曾辦過幾次北京故宮的展覽,例如1985年時,在東京的西武美術館舉辦過「故宮博物院展──紫禁城的宮廷藝術」。   但是這次的「北京故宮博物院200選」和過去的北京故宮展有些不同。   主要是展示文物的水準特別高。這次從北京故宮挑選書畫、陶瓷器、青銅器、漆器、琺瑯、染織等兩百件文物,其中有一半是中國的「國家一級文物」。皇帝的收藏蓄積了中國悠久歷史,當然是相當讓人賞心悅目的展覽。尤其是中國書

畫的黃金時期宋代(960─1279)至元代(1271─1368)間的四十一件書畫來到日本展覽,依據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館方的說明,中國對於這兩個時代的作品到海外展覽,有著嚴格的限制,這次算是「大手筆」破例出展。   其背後是有原因的。由於中國政府的戰略,北京故宮在這幾年積極與世界各國的重要美術館結盟,透過「故宮」這塊國際品牌向國際社會強調中華文化。   北京故宮副院長陳麗華2011年十一月到日本舉行記者會時,她是這麼說的:「這次的展覽是空前的,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元及宋的文化對日本影響很大,透過展覽宣揚中國文化,促進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對於歷經大地震後的日本,也別具意義。」   陳

副院長的這段談話,特別強調故宮的「對日文化外交」。   進一步說中國方面也意識到,台北故宮將在2014年赴日展覽之事幾乎已成定局。未來台北故宮赴日展覽難免會被拿來和這次的北京故宮展覽一較高下,因此這次北京方面卯足全力將珍品送展,以免日後輸給台北故宮。   另一方面,故宮在台灣仍是熱門話題,2008年啟動的兩岸交流,從2009年舉辦的「雍正大展」起,2010年將分隔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展覽。此外,同一年,兩岸故宮相關人員循著故宮文物在中國顛沛流離的歷史,實現了故宮文物之旅。在兩岸文化交流範疇中,兩岸故宮的交流可說是最為順利的一項。   此外,民進黨政權留給馬英九國民黨政權的「負面遺產」──故

宮南院問題,至今仍呈現不明狀態。本來應該在2008年完工的南院,馬英九總統在2008年就任時曾表明「2012年正式開幕」,但是因為「八八風災」等因素延宕工期,周功鑫在2012年三月下旬公開表示,將以「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之名,正式於2015年十二月開館。這比原訂計畫晚了七年之久。 2015年開館能否實現,仍有不少懷疑的聲音。「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是否會冠上「故宮」的名稱,目前尚難判斷。依據目前故宮方面的規畫,將在南院設置四個主題公園。事實上,南院未來是以「觀光」還是「文化」為重點,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2015年完工的時點,正好是馬英九總統第二任任期當中。台北故宮和馬英九總統究竟會將多少台北故

宮的貴重文物運往嘉義,或是如何定位台北故宮的「分院」,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課題。   最後,此次出版台灣版,我想向協助採訪及調查的台灣各界人士表達最高的謝意。一個國語說得很不標準的外國人,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如果沒有親切的台灣朋友耐心回答,本書是不可能完成的。尤其是台北故宮的歷任院長:杜正勝、林曼麗、周功鑫三位院長瞭解我想撰寫故宮問題的心情,願意多次接受我的專訪,提供莫大的協助。對於媒體的採訪,能有如此開闊心胸接待的國民,我想不出來還能在哪裡遇到。透過歷史,接受各種異國文化而形成台灣人的寬大與包容力,這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無形資產。   本書提到多位政治人物及諸多的政治問題,但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個

人寫文章對於台灣問題的切入點,完全沒有任何的政治立場,而是站在一個記者的第三者角度來觀察。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要說我有立場,那就是「為了台灣好」。我的解讀和說明的方式,必然有人持不同的看法,當然這本書也會受到批評或批判。如果內容錯誤或有不正確之處,全都是因為我的能力有限。   本書是我擔任朝日新聞駐台北分局長任內,從2007年至2010年間累積採訪所完成的,我想向當時在台北分局工作的助理陳素玲、林巧姿、陳冠敏、葉雅婷等夥伴致謝。一般的新聞採訪是不需要把採訪錄音全文做成逐字稿的,由於當時心想將來有可能出故宮主題的書,因此拜託她們詳實記錄,增加了比平常更多的工作負擔。由於他們的辛勤努力,我才得以寫

出故宮問題的著作。 序 章 什麼是故宮?什麼是文物? ◎ 二十年前對於台北故宮的不協調印象二○○七年至二○一○年,我在台灣擔任報社的特派員。我想從位於台灣的台北故宮開始說起。首次造訪台北故宮是一九八○年代末期的事情。當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參加了台灣方面舉辦的國際青年交流活動,在兩週內走訪了台灣各地。當時蔣經國總統已經臥病在床,我在歡迎宴會上曾與副總統李登輝握了手,猶記得第一印象是「李登輝是個個子很高的人」。受邀參加活動的人,多半是來自與台灣有邦交的中南美洲、非洲、南太平洋等國家,我與這些鮮少有機會認識的各國年輕人結為朋友。活動行程中聽到了不少台灣的政治宣傳,那一趟旅程整體來說收穫不大。

在那趟不是很有收穫的旅程中,我也去了故宮,當時對故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果事隔二十年,採訪故宮成為驅動我好奇心的發源地,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台北故宮和市中心有點距離,位於山丘與平野交錯的「外雙溪」。博物館背後靠著山,展館是中國宮殿式的建築造型,穿過漫長的入口階梯,進入博物館建築內,第一個感覺是大廳燈光昏暗令人吃驚。展覽室的天花板偏低,有種莫名的壓迫感。導覽員穿著的制服就像政府機關的公務員,表情動作透露著意興闌珊。相較於傳說中世界極品的展示品,我對於導覽員毫無活力的態度反而覺得有趣。還記得導覽員所說的一段話:「蔣介石前總統考慮到故宮文物的安全,因此在山裡面蓋了故宮。山挖空了做成倉庫,就算中共的砲

彈打下來,也不會傷到文物。」他大致是這麼說的。當下心裡有個疑問:擁有這麼棒的展示品,為什麼不能好好地陳列出來讓參觀者一飽眼福呢?現在的故宮在二○○七年重新整修後已煥然一新,入口處改為透明屋頂採光建築,整體變得明亮通透,展覽室的氣氛和職員的應對態度也大幅改善了。第一次到故宮,所知當然有限,後來因為採訪而瞭解到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先在這裡陳述,那就是設立台北故宮的目的,並非像一般博物館想要提供給參觀者啟蒙、教育,而是為了保管文物而建。或者可以這麼說,與其說是博物館,台北故宮更像一座倉庫。台北故宮不像其他世界級的博物館,過去並不重視陳列的美觀及參觀者的需求。現在想起來,這正是我第一次到故宮時感到疑惑的

原因吧。重視收藏勝於展示的博物館,這也是故宮不可思議之處。◎ 受到中國近代史翻弄的故宮命運從字面的意思來看,故宮就是「old palace」,也就是「古時候的宮殿」。這個宮殿是中國最後的王朝—清朝的宮殿,現在是指設置中國人民共和國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紫禁城,或是皇帝書房兼辦公室的「離宮」圓明園,都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象徵清朝擁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版圖的財力和權力。這些文物是清朝的東西,也是皇帝的私人物品,只有皇帝有權自由把玩。順便一提,事實上,清朝歷代皇帝中最積極用心於收集文物的,當屬乾隆皇帝。他對書畫骨董造詣深厚,本身的書法水準也很高。北京紫禁城有個乾隆皇帝建造的房間叫「三希堂」,現在開放給一般觀

光客參觀房間的外觀。二○○九年二月台北故宮周功鑫院長首度訪問北京,我以隨行記者的身分一同進去參觀。三希堂的空間比想像的小,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這個休息場所似乎有點單薄,但是每天在寬闊的大殿接見臣子,也許回到較小的私人書房,才是能讓乾隆皇帝回到文人身分的舒適空間。

神、佛與日本人\n—東京淺草地域的宗教儀式與社會之研究

為了解決讀賣產經新聞台北社長的問題,作者陳珏勳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以日本東京聞名之觀光勝地—「淺草」地域為例,來分析淺草人群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宗教信仰的概念,以及其所展現出來交織在宗教祭典儀式與社會生活中「神聖」與「世俗」之間的關係。以日本的「宗教儀式」與「社會組織」之關係為研究對象,藉此深入理解日本人對於神、佛之觀念,並探討日本社會文化之特質以及其背後運作之一套獨特的宇宙觀為目的。 淺草是一個既傳統且現代的街市區域,同時又具有十足觀光化的特性,外表既是聞名全世界之東京首屈一指觀光景點,但是另一方面,其內在由於特殊的歷史發展,卻又保有日本傳統的江戶時期村莊具有之獨特人際網絡交往的關係,是一個「人情溢&;#12428;&;#12427

;町」(充滿人情味)的區域,而由於淺草地域承載著此種雙重兩面的獨特性質,因此其祭典也同時保留著傳統與創新的特質。淺草的傳統之力量起於其自身具有千年以上之悠久的歷史,觀看其從往昔至現今之繁華興盛沒落的交織過往,十足保存與代表著江戶至東京庶民文化發展的記憶及縮影,淺草不僅只是庶民的信仰地,而同時也具有見證江戶至東京轉變的文化、歷史之象徵意義。而其中所隱含之現代社會的人、佛、神三者關係,是圍繞在當地住民、淺草寺與淺草神社之間,呈現出日本文化之獨特性。 本論文透過以淺草為研究事例,筆者認為,當地人對於宗教的概念,顯現出是在生活之中的實踐,神社、佛寺在其日常觀念中,並不是以頭腦深入思考所謂的具有宗

教教義的信仰,反而是以身體力行實踐之,且已經轉化成為一種日常的生活習慣,可以稱之為「生活宗教」。另一方面,本論文指出,祭典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由祭典作為切入點,是得以深入日本人群團體,觀察平時隱藏於內面之日本人的自我的時機。祭典創造出地緣性之認同的象徵,而使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以互相重新確認共有之一體感。透過三社祭儀式每年重複不斷地舉行,淺草人重新連結起土地與人、新住民與舊有居民的牽絆,藉由祭典的繞境巡町,連結起人與神、人與佛之關聯性。當地人在祭典期間,經由實踐、體驗的一連串過程裡,讓人們理解、經驗身為人,並藉由氏神—氏子、祖孫代代間的聯繫,將人的觀念持續內化到身體之中,持續傳承下來。綜言

之,筆者認為日本的宗教祭典儀式不僅只連結建立起同一時空的橫向之內群/外群、町會住民/外來同好會之間交錯的人際社會關係,同時也聯繫了縱向的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死者/生者、祖先/子孫以及神、佛與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