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凱昕,張美盈,于毅聖寫的 誰偷走了他們的青春:24年的法庭輪轉人生 一部活生生的法稅教材 和吳鴻麟的 一生平安的保險規畫:教你分齡買對保險,兼顧理財和保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寄東西回臺灣課稅也說明:答: 網路購買國外貨物應注意事項–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四)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且非 ... 之外,最讓大家擔心的就是課稅的問題,自己買的貨物不知道稅金是多少,稅金又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正大出版社有限公司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楊仕樂所指導 楊凱植的 喚醒臺灣沉睡的左派:臺灣民眾政黨傾向的調查研究 (2016),提出超過2000課稅多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左派、勞工、政黨、族群認同、社會運動、一例一休、七天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金融學系 張興華所指導 陳星樺的 電子加密貨幣的發展—以比特幣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降低交易成本、比特幣的流通性、監管挑戰的重點而找出了 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解答。

最後網站ez way 總完稅價格則補充:單次總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就會需按全額課徵進口稅費。 ... 月)分別可享有6次免稅,一年共有12次進口免稅優惠,如當年海外網購超過次數,無論金額多少都會被課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超過2000課稅多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誰偷走了他們的青春:24年的法庭輪轉人生 一部活生生的法稅教材

為了解決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作者趙凱昕,張美盈,于毅聖 這樣論述:

一件刑事假案衍生稅案,糾纏人民24 年, 我們愛的國家竟然傷我們最深, 淚已哭乾,人事已非,不再妥協, 勇敢揭開鬼打牆的行政救濟制度, 台灣稅務制度的黑洞。   不信公義喚不回, 不容真理胡成非, 期盼台灣成為真正重視人權的國家, 孩子們能夠生活在真正自由民主的土地上! 三十位專家學者真心聯合推薦     這是一本記載漫長法稅冤屈的辛酸血淚史,但是你不要覺得跟你沒關係,因為這也是一面司法及稅務、行政執行的照妖鏡,在法稅制度還有改革空間的此刻,你我都可能因為無知而受害。當你閱讀此書,你可以當別人的故事來看,但是其中有不少事件,運氣好別碰上,萬一

碰上了,最好有點常識可以自保。畢竟行走江湖,最好帶著法稅常識,才可以自助助人。      是誰偷走了他們的青春?不是歲月流失,而是國家。正如本書許多故事的主角歷經太極門冤假案迄今24年,案件發生時有人還是學生,現在卻已經為人父母;有人當時正值青壯,現在已是滿頭花白,甚至撒手人寰,他們背後代表的其實是所有太極門案件的受害者,他們用生命成就了這本書。     從刑事的平反打到行政官司的纏訟,持續走了24年,若非有堅定的信仰公理正義的執著,一般人絕對無法承受長達數十年的訴訟及萬年稅單一再打擊,以及無數次法庭輪轉的日子變成日常。     正如前司法院大法

官兼副院長城仲模表示,太極門案是一個指標性的案子,政府不能繼續消極漠視﹑怠慢置放不理,宜請立即徹頭徹尾去反省整個制度面及人事精庸雜混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一個明確的冤案經過二十幾年還不能解決而曝現了台灣另面的政府之無能失職,這是非常羞恥的弊政情事。       中華人權協會榮譽理事長/律師蘇友辰肯定太極門「青春不留白」 ,將空前可能絕後的「法稅冤案抗爭」能夠轉換為「法稅改革」正能量,除了帶動法律人良知的覺醒外,也成功推動促成《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立法。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更直指太極門案是「賦稅正義的試金石」,中華人權協會歷任多位理事長,皆曾大力投

入協助太極門案件爭取應有的司法正義與人權維並於2011年「台灣賦稅人權白皮書」將太極門案列為重大稅務冤案,繼而成立「賦稅人權委員會」,推動政府於2016年制訂通過《納稅者權利保護法》、2017年施行,為我國賦稅人權的保障,樹立新的里程碑。     太極門案突顯了我國稅法上許多不合理亦不符時宜的落後規定,太極門師徒從偵查至今所遭受的人權侵害,非任何賠償所能彌補,亦不容政府聊以個案視之,誠應以本案的平反為台灣賦稅人權的試金石。     此書除了記錄太極門冤錯假案的個案始末之外,還記錄了一些你我會覺得匪夷所思的案件,卻真真實實發生在你我身邊,其中政府迫害人民的手法與太

極門案件如出一轍,法稅學者與實務界專家,也都表明太極門案件是這些迫害手法的集大成者。生長在號稱民主法治的時代,卻親身經歷種種不民主、無法治的迫害手段,因為深刻感受到人民面對國家機器的弱勢,對於法律竟然不是保衛人權,而是反被「懂法者」拿來剝削人權,感到憤憤不平,不想一直被當成愚民、被侵權得理所當然;不希望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只能告訴小孩「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體制就是這麼黑暗」,所以決定整理太極門案件中的受害故事,和相對應的法稅常識,集結成書,公諸於世,希望能夠透過更多人民「知」的力量,減少類似的迫害,給自己和小孩一個比較公平和安全的未來。   本書特色     1.

記錄一件長達24年法稅冤屈的辛酸血淚史,一部活生生的法稅教材。   2. 由個案引申出來很多相對應的法稅常識,可供讀者學習,作為保命秘笈,自助助人。   3. 讓更多人擁有「知」的力量,減少類似迫害,讓自己和孩子們有公平和安全的未來。   三十位專家學者聯合推薦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 城仲模   中華人權協會榮譽理事長/律師 蘇友辰   前臺灣高等法院法官兼庭長兼任審判發言人 溫耀源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 趙子榮     法稅、財經學者專家   前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陳志龍   財團

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許添財   前南投縣長 彭百顯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黃俊杰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 高思博   真理大學法律系所副教授 吳景欽   德國Osnabrück University 駐台教授 連福隆   台灣北社理事 陳逸南   前高雄國稅局簡任稽核 黃坤光   新北市新世代扶輪社社長 蔡維杰   宗教文化及社會觀察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   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 明光法師   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邱榮舉   真理大學教授 張家麟

  前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 郭正典   太平洋日報社長 張寶樂   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理事長 吳進生   社團法人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理事長 黃國彰     律師界   前臺南縣長/律師 蘇煥智   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律師 張靜   前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律師 李永然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前監察人/律師 林天財   求是力鼎律師事務所合署律師 張振興   台灣永社理事長/律師 黃帝穎   律師 陳祖祥   誠遠商務法律事務所律師 吳俊志

喚醒臺灣沉睡的左派:臺灣民眾政黨傾向的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作者楊凱植 這樣論述:

  在當代民主國家之中,主要政黨往往在政治意識形態光譜上是一左一右,有較站在資本家一方,並以族群認同、民族主義為主要號召的右派政黨,與站在勞工一方,以無產階級的利益為依歸的左派政黨,但這個現象在台灣卻不存在。「台灣根本沒有左派!」,是許多長年投身勞工運動者的感慨,左派的政治語言只在選舉時被當作口號,但選舉完之後勞工的權益仍繼續被漠視。2016年大選後,關於勞工工作時間與休假的「一例一休」爭議,尤其可謂是寫照。勝選執政的民進黨長期以來被認為站在勞工這一邊,但首次完全執政後卻在這個直接攸關勞工權益的議題上,背離了他長期以來的支持者。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引起如同2014年太陽花學運一般的大規模抗爭活動

,似乎顯示廣大的勞工仍默許民進黨這樣的行為。甚至,其他泛綠政黨在這些攸關勞工權益的議題上也是迴避閃爍,並未與民進黨有所區隔。究竟,長年支持民進黨與其他泛綠政黨的勞工群眾,是否會因此而變其政黨傾向,轉而支持真正的左派政黨?還是說仍然會在台灣人挺台灣人的右派語言下,繼續含淚投票給民進黨與其他泛綠政黨?對此,本研究主張,透過問卷的引導與提醒,可以喚醒台灣沉睡的左派,改變他們的政黨偏好;至於無論如何仍不改其志,自願犧牲自己身為勞工的權益的民進黨與泛綠政黨死忠支持者,則是有強烈台灣認同者。

一生平安的保險規畫:教你分齡買對保險,兼顧理財和保障

為了解決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作者吳鴻麟 這樣論述:

該不該買保險?買多少才夠? 保險金融達人吳鴻麟,教你買得省、買得對, 打破10大迷思、5大週期分齡規劃, 選中CP值最高保單,小錢就能擁有大保障!   根據統計,台灣每個人擁有超過2.3張的保單,人壽保險滲透率更高居世界第一,但是真的搞懂自己買什麼保險的人卻相當有限。把整疊保單拿出來檢視,不是同質性過高,就是萬一發生事故,保障有限,甚至無法理賠!當然也有人堅持不買保險,可能是因為自身或者親友有過不好的保險經驗,因而對保險反感。但是,風險之前人人平等,別再避買保險啦!要防患的是會騙人的「不肖保險業務員」,而不是「保險」本身。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迷思篇」   「保險都是騙

人的,多存點錢比較實在?」「政府已經開辦長照2.0,不用再買長照險?」   保險,有很多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言論,這一部分將整理出十大拒絕買保險的理由,並逐一分析解答讀者心中的疑問,認清保險的本質與功能,避免「人云亦云」輕忽自己可能面臨的風險,而耽誤了投保的黃金時間,造成家庭或個人無法彌補的傷害與損失。   第二部分「規畫篇」   ●人生五大週期與需求   從人生不同階段必須肩負的個人與家庭責任,來分析不同的理財與保障需求,再從需求中探討如何透過「風險規畫」、「理財規畫」及「資產規畫」來達到保障、創富及資產傳承目的。   ●CP值最高的保單規畫   教大家如何依自己的經濟能力,利用C

P值最好的保險產品組合,來達到不同階段的需求與規畫目標。建構完整的保險防護網,讓保戶能擁有一生平安的保險。   套句一句流行廣告詞:好險,有保險。但是,你的保險買對了嗎?這是想買、剛買、或滿手保單的人想要了解的問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怕的不是風險,而是風險來臨時,自己架的防護傘不夠大,因為走太快、活太久或走不掉而拖累家人,成為一生的遺憾。 本書特色   1. 金融保險專家現身說法   作者擁有30年金融保險經驗,兼具法律與銀行保險專業背景,更能釐清外界對「保險」似是而非的概念,深入淺出各險種特色與獨特性,提供購買保單前的不同思考方向。   2. 真實案例+試算說明深入

淺出   無私分享保單案例,教大家選對保單、買對保險,將小錢發揮最大效用,規畫CP值最高保單。 專家推薦   吳澔如(法巴銀行首席營運官)   李正之(台名保經董事長)   李佳蓉(磊山保經首席顧問)   李崇言(法巴人壽中國區總負責人)   李淑芬(錠嵂保經董事長)   李傳晧(精联保經董事長)   張烱銘(中國人壽保險資深副總經理)   莊中慶(君龍人壽總經理)   陳文勇(台灣人壽副總經理)   曾覺民(巨擘保經董事長)   黃志明(倍安保經董事長)   鄭祥人(保經公會理事長)   戴朝暉(法巴人壽台灣區總經理)   薛淑梅(第一金投信董事長)   作者簡介 吳鴻麟   現

任捷安達國際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   畢業於政大法律系,之後在政大保險研究所、台北大學商學院、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進修,並取得財務金融及商學碩士學位。   曾任元大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元大保代總經理、第一保代總經理、安聯人壽副總、全球人壽副總等。精通法律、財務金融及商業行銷管理。   具有美國壽險管理師(FLMl)、美國客服管理師(ACS)、美國註冊財務策畫師(RFP)、台灣壽險管理學會正會員、考試院人身保險經紀人、財產保險經紀人、不動產經紀人、華語領隊及導遊、英語領隊專門職業人員考試合格等專業資格。   目前同時是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台灣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台北金融

發展中心、各大學金融專業課程講師。   推薦序︱保險,保你和家人一生平安│鄭祥人 推薦序︱保險,是民生必需品│李佳蓉 推薦序︱保險工作是利人又利己的事業│莊中慶 共同推薦︱ 前言:有保險,有保庇? 一張圖看懂保單分類 Part Ⅰ迷思篇:保險真的能保一生平安嗎? 迷思01︱保險都是騙人的,多存點錢比較實在! 迷思02︱我已經買好幾張保單,不要再找我買! 迷思03︱我一個人沒有家累、衣食無虞,不需要再買保險! 迷思04︱孩子還小沒賺錢,不需要買保險! 迷思05︱投資型保單不保證收益,一條牛被剝好幾層皮! 迷思06︱保單應回歸保障功能,不該當定存買! 迷思07︱年金險種類多又

複雜,綁約時間長、不划算! 迷思08︱有全民健保就夠了,何必再買醫療險! 迷思09︱政府已經開辦長照2.0,不需再買長照險! 迷思10︱買保險可以節稅,是富人專利! PartⅡ 規畫篇:分齡保險術,買對需要兼顧理財規畫 規畫01︱學齡期保險需求及商品規畫 ● 學齡期CP值最高保單組合 ● 學齡期保險規畫常見問題: Q1. 15歲以下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無法理賠? Q2. 跟團出遊有「責任保險」,就不用「旅行平安險」? 規畫02︱青年期保險需求及商品規畫 ● 青年期CP值最高保險組合 ● 青年期保險規畫常見問題: Q1. 為什麼年輕族群適合買投資型保單? Q2. 該買癌症險,還是重大疾病險? Q3

. 重大疾病險、特定/重大傷病險,哪種最「保險」 規畫03︱壯年期保險需求及商品規畫 ● 壯年期CP值最高保險組合 ● 壯年期保險規畫常見問題: Q. 投保醫療險,住院開刀就理賠? 規畫04︱空巢期保險需求及商品規畫 ● 空巢期CP值最高保險組合 ● 空巢期保險規畫常見問題: Q1. 我有勞保退休金,為何還要買年金險做退休準備? Q2. 很夯的纇全委保單,到底能不能買? 規畫05︱退休期保險需求及商品規畫 ● 退休期CP值最高保險組合 ● 退休期保險規畫常見問題: Q1. 如何選購長照險? Q2. 如何運用保單節稅 Q3. 身故保險金給付不能免遺產稅? 結語 後記:一個優秀保險業務員的養成

附錄: 人壽保險金依實質課稅原則核課遺產稅案例及其參考特徵   前言 有保險,有保庇?   為什麼這時候要談保險?有3 大理由:   理由一、台灣經濟成長趨緩   台灣有句俚語:「生吃攏嘸夠,擱有通曝乾?」意思是指種植生產的蔬果欠收,要現吃都不夠了,怎麼可能還有多餘的食材可以曬乾、醃漬,留著以後食用。   所以,很多人會認為現在的經濟環境不好,收入不穩定,應該要量入為出,保險並非民生必需品,「當省則省」。換句話說,買保險會增加個人或家庭支出,是不是等經濟寬裕些再考慮?有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   種種數據顯示,經濟疲弱不振的現況,短期內似乎看不出有好轉跡象,最直接影響的是上班

族的薪資停滯,甚至基層勞動者的工資倒退到20年前的水準。   就業機會愈來愈少,加上物價上漲,上班族或勞工階級在都會區辛苦打拚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小套房。於是我們常聽到衡量生活品質不滿意的「痛苦指數」也愈來愈高。在這種經濟壓力下,要民眾省吃儉用再擠出一些錢來買保險,確實相當辛苦。   在這樣的環境下,網路、媒體出現不少名嘴、保險達人,傳達一些似是而非的聲音與觀念,灌輸、提倡民眾不需要買保險的言論。這些「專家們」可能連保險的基本知識都沒有,但卻一直在宣導「自保」比「買保險」重要,只要把身體鍛鍊好,有「健保」+「保健」就夠了,不需要浪費錢去買保險。   我很憂慮這樣「眾口鑠金」、「以訛傳訛」

的傳播力量,萬一讓真正需要保障的家庭或個人因此誤信而忽略了保險的重要性,等於是把自己一步步推向危險的斷崖。   理由二、國際政經風險增加   2007 年美國爆發「二房事件」債券危機之後,緊接著2008 年全球四大投資銀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破產清算,全球金融體系出現空前危機,成為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導火線。緊接在後的冰島破產、歐豬五國(PIIGS,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五國的英文字首縮寫)的國債無法清償,也開始攪亂整個歐洲市場,剛從2000 年亞洲金融風暴中脫身的亞洲各國,馬上又面臨重擊,骨牌式效應幾乎無一倖免,真的應證了「世界是平的」理論。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為了拯救美

國經濟危機,實施一波波的「量化寬鬆(QE)」政策,此舉也引發全球央行進行貨幣競貶,形成另一樣態的世界大戰,只是這次使用的武器是「貨幣」,而不是導彈,但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和破壞力卻比導彈大上千百倍,尤其對依賴出口貿易的國家更是嚴峻考驗。   俗語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繼經濟問題後,各國政治局勢也呈現不穩定狀態,引領全球政治經濟政策的主要國家領袖,先後在大選中落敗,主張保護主義的候選人脫穎而出,2016 年甚至出現市場上最大的兩隻「黑天鵝」,即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緊接著,2017 年約占歐盟經濟40%的歐洲主要國家,也即將舉辦大選,保護主義候選人一樣占上風,歐債問題可能再捲土

重來,政治風險讓往後3 至5 年的全球經濟發展,更增添不確定性。   這些看似與我們不相干的國際政治、經濟問題,事實上牽一髮而動全身,因為台灣的經濟仍然高度依賴出口貿易,保護主義將對台灣產業相當不利,進而影響到政府的歲收、產業發展,以及民眾的所得等,導致薪資倒退、失業率升高、就業率偏低、通貨膨脹、利率下滑、匯率波動、股市交易清淡等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旦個人或家庭因突發事故出現收入中斷,或增加無預期的費用支出,將會嚴重衝擊原本的生活與計畫,這些恐怕都不是憑我們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   理由三、人口結構老化衝擊   除了受全球政治、經濟問題影響之外,台灣還即將面臨社會結構人口老化

及少子化的衝擊,由於養兒育女的責任壓力增大,使得許多新婚夫妻不願多生小孩,甚至不敢生。   台灣的生育率創全球新低,2017 年起14 歲以下幼年人口將少於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少子化問題使得台灣的「人口紅利」4 已不復存在,未來的老人安養、照顧與醫療問題,對個人與家庭也會是沉重的負擔,這樣的時間表已經迫在眉睫。   早在1993 年,台灣就邁入「高齡化社會5(aging society)」,2018 年將成為「高齡社會」,到了2026 年就是「超高齡社會」,總人口中20%為65歲以上。也就是說,走在街頭的每5 個人就有1 個是老年人。   台灣從「高齡社會」進展到「超高齡社會」,只有短

短的8 年時間,比日本的11 年、美國的14 年、法國的29 年、英國的51 年快上許多,但也表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更少,未來高齡人口可能面臨的健康、醫療、安養、照護問題,如果不及早準備,嚴重性將更甚於現在遇到的經濟困境。從「搖籃到墳墓」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經過的歷程,不同的人生週期,每個人有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責任負擔,但無可避免,每個人也都必須面對始料未及的三大風險:「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會先到來」的「走得太快」風險;因為「錢花完,人還沒走的」的「活得太久」風險;「久病臥床,無語問蒼天」的「走不掉」風險。任何一種風險發生,就可能毀掉我們辛苦建立的家園,失去我們摯愛的親人,以及我們寶貴的健康

與生命,甚至連累我們的家人與子孫,尤其在經濟上的損失與負擔,恐怕是大部分人無法獨力承擔的。   本書要肯定的告訴讀者,的確「有保」有「保庇」;「沒保」……只能「賭運氣」。但也不是「有保(險)」就一定沒事,錯誤或不適當的投保規畫,不但沒有幫助,還可能適得其反,增加自己的財務負擔,甚至造成無謂的損失。   因此,保險不是「有買」就好,本書要讓讀者從「需求分析」角度,了解自己是不是「買對」、「買到CP 值最高」的保障,透過這些保險規畫能不能讓自己和家人免除「走得太快」、「活得太久」、「走不掉」的風險,更能確保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安」。   迷思篇︱保險都是騙人的,多存點錢比較實在! 「你在做保

險?當朋友可以,但千萬不要向我推銷保險」、「保險都是騙人的,多存一點錢比較實在」,「我三餐都吃不飽,哪有閒錢買保險」,偶而會在一些場合會聽到這些拒絕談保險、買保險的言論。 我總會好奇追問對方,為何會有這種想法?結果大約有八成的人根本沒買保險,只有兩成左右是因為自己或親友有不好的投保經驗,主要原因不外乎:申請理賠被拒賠、繳不出續期保費、人情保、被判定為拒保件,有健康問題(次標準體)被限制承保的內容或被要求增加保費、聽聞親友不愉快的投保經歷等等因素,因而排斥保險。 前者從未買保險,所以是「莫須有」的理由拒絕保險;後者則可能業務員沒有為保戶做最適當的保險規畫,以及充分說明保險內容,或者沒有做好售後服

務,導致客戶埋下「心結」,拒絕再談保險。要拒絕買保險很容易,一個理由就可以把業務員擋在門外,但仔細想想,是不是保險業務員不出現,風險就不存在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風險不但不會消失,一旦發生,再來後悔就為時已晚。 投保關鍵在於承擔風險能力 到底需不需要買保險?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承擔因為危險事故發生的損失或責任。 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世界第一每5分鐘18秒就有人罹癌每11分鐘22 秒有1人死於癌症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每5人就有1位老年人每年增加失能人口2至3萬人平均壽命80.2 歲創新高 從上述的資料中可以清楚發現,雖然突發意外事故造成的危害很大,但因長壽所衍生的醫療、安養、長期照顧問題更大

。 而且這些事故發生與否及時間,都非人力所能掌控,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有能力承擔這些風險嗎?萬一發生,如果只靠自己賺錢、存錢真的夠用嗎?會不會造成家人的負擔和困擾,甚至拖垮整個家庭?如果我們自覺沒有多餘的錢買保險,哪會有多餘的錢可以承擔這些事故發生所必須花費的錢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能再存在著「我不需要保險」的心態,而是必須更積極的尋求專家協助規畫合適的保單,並隨著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與責任,定期檢視保單並調整,以確保自己的健康狀況或年紀,免得到了無法投保的時候,才後悔「要是」當時的保險業務員能再堅持一些該有多好。

電子加密貨幣的發展—以比特幣為例

為了解決超過2000課稅多少的問題,作者陳星樺 這樣論述:

近年虛擬貨幣蓬勃發展,種類超過1000種,其中代表為比特幣,比特幣的市值佔所有虛擬貨幣市值加總的九成多,因此本研究以比特幣為研究對象,運用個案分析研究法,輔以數據分析,介紹比特幣的誕生始末、比特幣的特徵與運用的技術原理以及比特幣的發行、獲取和交易,分析比特幣的價值暨流通情形,探討各國對比特幣的監管,並提出建議的監管方式。本研究得到結論為比特幣起源於人民對法定貨幣的不信任,其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健壯性、稀缺性、專屬所有權、不可逆性、透明性和全球流通的特徵,係屬於貨幣的一種。比特幣具實際的流通量,全球比特幣的用戶數突破1000萬、接受比特幣的地區有9283個、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超過10萬家,

且比特幣的用戶數和接受比特幣的商家數都持續增加中。比特幣亦有真實的價值,可以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若國際匯款從傳統方式改走比特幣系統,一年估計可以省下424.091億美元,若支付從傳統的刷卡改用比特幣系統,一年估計可以省下2,060億美金,相當地驚人!而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對比特幣並沒有統一的看法,但在多數國家內比特幣是合法的,趨勢也逐漸為認可比特幣合法的地位。而無論是否禁止比特幣,都無法由外部關閉,囿於無法強制關閉,較佳的作法為賦予其合法的地位後,將它納入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