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頻感測器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劉省宏所指導 賴邵恒的 以脈波參數實現無臂帶式血壓測量 (2018),提出踏頻感測器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光電容積描繪法、體阻抗容積描繪法、多維度回歸模型、多層類神經網路、血壓測量。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踏頻感測器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脈波參數實現無臂帶式血壓測量

為了解決踏頻感測器ptt的問題,作者賴邵恒 這樣論述:

由於穿戴技術的進步,許多生理監測儀器逐漸轉變為可穿戴式裝置。但是,血壓監測的儀器在目前消費市場中,依然採用臂帶的測量方式。現在,基於脈搏傳遞時間(PTT)的理論,開發了臂帶血壓測量技術,但其準確性並不好。根據心臟血流動力學理論,血壓與動脈特徵有關。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光電容積描繪法與體阻抗容積描繪法,測量脈搏波,並擷取其特徵,利用多維度回歸模型與多層類神經網路估測血壓。經過評估後發現多維度回歸模型的測量誤差較小。有20名受試者參與實驗,並且透過運動來改變受試者的血壓。光電容積描繪法結果顯示,以最好的參數組合透過多維度回歸模型估測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其平均的均方根誤差分別為 5.877mmH

g和4.334 mmHg,均優於單一參數脈波傳遞時間,7.796 mmHg和6.039 mmHg。體阻抗積描記法結果顯示,其平均的均方根誤差分別為 5.387mmHg和5.528 mmHg,均優於單一參數脈波傳遞時間,6.324mmHg和6.480 mmHg。透過多層類神經網路,其最好光電容積描繪法的參數組所估測的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值為 8.080mmHg和4.620mmHg,均優於單一參數PTT, 8.214mmHg和4.648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