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 證 掃描 在 同一 頁 PDF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國文化大學 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 葉明德所指導 張家琪的 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國家形象塑造的媒體因素之研究─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為例(1999-2009) (2012),提出身分 證 掃描 在 同一 頁 PDF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中國大陸國家形象、聯合報、自由時報、敵人形象、對手形象、朋友形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身分 證 掃描 在 同一 頁 PDF,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國家形象塑造的媒體因素之研究─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為例(1999-2009)

為了解決身分 證 掃描 在 同一 頁 PDF的問題,作者張家琪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旨是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為研究途徑,探討台灣《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兩大報在李登輝提出兩國論至馬英九執政一年之後,對於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的情形(1999-2009)。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瞭解台灣兩大報對中國大陸形象的建構,是否是因媒體自身的「理念」(idea)與「社會意識」使然,或者還是受到外在因素(兩岸政策、國際對中國大陸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兩大報對於中國大陸形象的建構,依據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而言,其所建構的敵人、朋友、對手的形象是否是國家身分(identity)形成過程中,成為國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經本研究以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與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兩大報對於中國大陸與兩岸新聞的報導上,《聯合報》皆視中國大陸為競爭稍偏朋友的形象與關係;《自由時報》則視敵人的形象與關係。不論「敵人」或「朋友」形象,都源自於兩大報的各自理念,進而建構了行為主體(agent)的身分和認同,並與身分和認同一起共同塑造國家利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這些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同時也不斷被它們強化,在經過兩岸關係一系列的事件和事件累積的效應與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形成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共有的理念」(shared ideas)與「共有的知識」(shared k

nowledge)。經強化與固化後,他們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會視中國大陸為友好的國家,對手或朋友的形象;反之視中國大陸為不友好或敵人的形象。而共有的理念會成為國家利益的導向,產生了溫特(Alexander Wendt)所說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的無政府文化的結構,也說明了媒體在建構主義國內層次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認為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來解釋媒體對於國家形象的建構,頗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