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貸照會公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東海大學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曾俊堯所指導 黃為展的 外商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風險評估之研究-以C銀行為例 (2017),提出車貸照會公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小企業授信、信用管理、授信風險評估、授信品質、羅吉斯迴歸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瑞晃所指導 陳人杰的 以存活分析法探討現金卡之貸後管理 (2007),提出因為有 Kaplan-Meier法、現金卡、卡債風暴、存活分析法、Cox比例危險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車貸照會公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車貸照會公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外商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風險評估之研究-以C銀行為例

為了解決車貸照會公司的問題,作者黃為展 這樣論述:

授信業務是銀行主要業務之一,亦為銀行收益之主要來源,授信內容之優劣影響銀行經營之健全性至鉅,銀行一方面要確保存戶及股東之權益,維持穩定成長收益,另一方面要配合政府政策發展經濟,台灣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之97%,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比率超過60%,顯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中流砥柱,由於以往中小企業授信評估相關文獻探討,以本國銀行居多,外商銀行甚少,且授信評估因素,偏重在財務指標,而外商銀行鑑於中小企業之財務報表無法表達實際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故本研究目的針對中小企業特性設計出一套中小企業授信專案,其中包括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期能找出外商銀行影響中小企業授信風險評估之因素,

並建立授信風險評估模式,以提高授信品質。 有鑑於此,本研究係針對C銀行於2017年已貸放之中小企業戶共368戶,資料包含正常戶290戶、違約戶78戶,以授信戶之授信批覆書及客戶篩選原則,根據卡方檢定與t檢定,結果發現影響授信風險的因素有「授信期間、事業別、目標市場、財報依據、供應商照會、借保戶名下持有不動產、授信戶評等、成立年限、淨值、營授比率、金融負債比」,再利用羅吉斯迴歸建立授信風險模型,其中「事業別、目標市場、供應商照會、借保戶名下持有不動產、授信戶評等、成立年限、營授比率、金融負債比」對中小企業授信品質具有顯著影響力,結果模式之預測正確率達93%。

以存活分析法探討現金卡之貸後管理

為了解決車貸照會公司的問題,作者陳人杰 這樣論述:

現金卡於1999年自日本引進臺灣後,隨著卡債風暴的產生,銀行陸續緊縮發卡政策甚至停辦,現金卡市場逐漸萎縮,逾放率也逐漸攀升,現金卡從過去的金雞母,變成銀行積極丟棄的燙手山芋。銀行也從過去開發新客戶為主,轉而以維護既有客戶為重點。銀行對既有客戶定期進行在職、在宅、聯徵信用狀況的照會,以檢視其還款能力及信用狀況的變化,對可能發生違約的客戶實施控管,但選擇適當的控管時間及控管方式,攸關維護現金卡資產品質的成敗,有鑑於此,本研究首先利用存活分析法中的Cox比例危險模型,建立能預測不同時點違約機率的存活模型,藉以找出適當的控管時機後,再利用Kaplan-Meier法針對兩組分別採用積極控管措施與消極控

管措施之樣本,建立其存活表,從每月之存活率遞減情況,比較兩種控管措施對維持正常繳款的效果,另外,為了進一步瞭解採用積極控管措施對提升現金卡客戶維持正常繳款的助益程度,利用先前所建立的Cox比例危險模型,預測採用積極控管措施發生違約的機率,再與實際發生違約的情況作比較,以從中瞭解採用積極控管措施後,對提升現金卡客戶正常繳款意願的助益程度。研究結果發現:1、以Cox比例危險模型預測34筆實際為違約戶樣本的逾期時點,其中有23筆預測逾期的時點早於實際發生逾期的時點,當銀行獲知客戶可能發生違約的時間點後,可有充分的時間對該客戶進行控管,以降低銀行的授信風險。2、利用Kaplan-Meier法建立兩組採

用積極控管措施與消極控管措施樣本之存活表後發現,採用消極控管措施組之存活率,隨著時間增加而遞減的幅度,大於採用積極控管措施存活率的遞減幅度,且利用Cox比例危險模型預測採用積極控管措施組發生違約的機率,發現有13.11%的現金卡客戶預測為違約戶,但實際卻是正常戶,此狀況可解讀為,這13.11%的客戶採用積極控管措施後,從原本在觀察期限結束前應該會發生逾期的情況,改變為至觀察期限結束為止仍然繼續正常繳款,從中可瞭解,銀行對可能發生違約的客戶控管後,積極的採取減免本金或調降利率等優惠措施,將比消極的不採取任何優惠措施,更可激勵客戶維持正常繳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