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柏南克寫的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限量柏南克親筆藏書票版) 和柏南克的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今周刊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陳櫻琴所指導 蘇振國的 問題金融機構退場機制之研究-以2008年修正銀行法為中心 (2009),提出農業金融局紓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問題金融機構、金融安全網、退場機制、立即糾正措施、2008年修正銀行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陶儀芬所指導 張珈健的 官僚自主性與金融改革表現—台灣金融自由化的歷史制度分析 (2008),提出因為有 國家自主性的雙重面貌、金融改革、網絡化金融統御、組織一致、派系制衡、獨立、自律.的重點而找出了 農業金融局紓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業金融局紓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限量柏南克親筆藏書票版)

為了解決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作者柏南克 這樣論述:

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唯一自傳  中英文版全球同步上市   獨家揭露二○○七至○九年金融危機、聯準會的作為, 以及量化寬鬆政策最不為人知的內幕與詳情     柏南克 在任8年,他的每一步,都撼動世界。   他帶領全球安度金融海嘯,但航向卻飽受爭議:   他為何沒察覺房市泡沫的前兆,一上任就三次升息?!   二○○七年次貸風暴爆發,他為何會低估其影響,讓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呢?!   為何他前後救了貝爾斯登和AIG,卻獨漏雷曼呢?!   危機時刻,他為何大膽推出QE?   到底他是拯救世界經濟的舵手?還是歷史的罪人?     柏南克曾說,「當國家的經濟福祉需要我們採取強勁而有創意的應對措施時,我

在聯準會的同仁,包括制定貨幣政策的理事與其它同事,即使面對嚴厲的批評與指責,也都能鼓起做該做的事情的道德勇氣。我感謝他們。」      2006年,柏南克獲得提名,出任聯準會主席。他從南卡羅萊納州小市鎮力爭上游,創造傑出學術名聲後,最後意外攀登頂峰,前往華府的權力中心,擔任重要公職。   然而,他還來不及慶祝就面臨2007年房市泡沫化,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將全球金融系統推至崩潰邊緣。柏南克和聯準會同事們竭盡心力,從拯救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內爆,到推動規模空前的保險巨擘美國國際集團緊急紓困案,不眠不休,在阻止金融危機蔓延的戰役中,動用所能掌握的所有工具,對抗危機,維持美國與世界經濟免於滅頂

。   面對國會眾多派系的批評、和華爾街惡行所激發的民眾怒火,聯準會和美國財政部的同僚密切合作,在兩任美國總統的支持下,成功地安定了岌岌可危的金融體系。他們發揮創意與決心,防止了規模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進而創造非正統的解決方案,協助振興美國經濟,成為其他國家的學習典範。   本書描繪出十分精彩且豐富的決策細節、人物特寫和紀錄,並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衰退,提供最不為人知的內幕與詳情。 名人推薦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吳中書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林全   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勝正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梁國源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許嘉棟   金融監督管

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銘宗   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 鄭貞茂   今周刊發行人 謝金河 作者簡介 柏南克 Ben S. Bernanke   2006-2014年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曾為普林斯敦大學經濟學教授。時代雜誌評選他為2009年度風雲人物。 譯者簡介 顧淑馨(譯第一篇)      台大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業餘從事翻譯工作近二十年,主要譯作有《樂在溝通》、《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反挫》、《全球弔詭》、《競爭大未來》、《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合譯)等。   劉道捷(譯第二篇和結語)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現專事翻譯。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翻譯作品包括:《祖魯法則》、《這次不一樣:800年金融危機史》、《2014-2019經濟大懸崖》、《投資大師羅傑斯,人生、投資養成的第一堂課》、《善惡經濟學》、《大逃稅》等。   陳重亨(譯第三篇)      淡江大學國貿系畢業,曾任《財訊快報》、《經濟日報》編譯,譯作散見於財信、皇冠、時報、遠流、臉譜、麥田、新星球、聯經、今周刊等出版公司。譯有《獲利的法則》、《自食惡果:歐債風暴與新第三世界之旅》、《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失控的撙節》、《正如身體駕御意識》。 自序 前奏 我仍然來得及煞車… 第一篇:序

幕︱PRELUDE 第一章 大街小城 第二章 悠遊學術天地 第三章 理事還是州長 第四章 參與大師團隊 第五章 次貸星火 第六章 新手上路 第二篇:危機︱THE CRISIS 第七章 第一次震撼、第一次反應 第八章 前進一步 第九章 序幕的結束 第十章 亞洲開盤前的貝爾斯登慘劇 第十一章 漫長酷暑考驗兩房 第十二章 雷曼兄弟:水壩潰堤 第十三章 美國國際集團令人憤怒 第十四章 我們向國會求助 第十五章 一半的人說絕對不可能 第十六章 寒風入侵 第十七章 過渡期間 第十八章 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 第三篇 餘波蕩漾︱AFTERMATH 第十九章 量化寬鬆:正統的終結 第二十章 建立金融新體系

第二十一章 曙光乍現又消失的第二次量化寬鬆 第二十二章 逆風而行 第二十三章 「縮減」鬧劇 結語 回顧與展望 致謝 推薦序 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班.柏南克(Ben S. Bernanke)任職美國聯準會主席8年(2006至2014年)期間,遭逢百年一遇的次級房貸風暴及隨後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重創金融體系及實體經濟,惟其憑藉著智慧及勇氣,果決地採行一連串因應措施,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帶領美國走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及經濟危機。這位學識涵養深厚的經濟學家,以研究經濟大蕭條及貨幣政策理論見長,其在學術上的貢獻讓他早負

盛名,一路由學者身分進入美國最高的經濟金融政策核心,擔任聯準會理事及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最後獲任命為聯準會主席,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領袖,為學而優則仕的典範,並能夠將其學術理想具體實踐於政策上,令人敬佩。   我個人過去從事金融業及目前擔任金融監理機關首長前後也有數十年,對於柏南克先生在推動各項金融政策及因應危機蔓延所採行各項措施時所遭遇的艱辛與困難,甚有所感。現代經濟體系多元複雜,金融市場環境變化多端,監理工作益趨困難,任何政策工具通常都是一刀兩刃,猶如聯準會的紓困政策,雖可保護美國經濟免於遭受金融體系災難性失靈的危害,卻也引發可能助長企業道德風險之疑慮。因此,金融政策的推動必須有

全局的觀照,以及有策略、有配套、有步驟地執行。我在擔任金管會主委之初,體認到臺灣金融市場可以進一步開放,非常重視金融業務的鬆綁創新與市場開拓,因此採行了一連串發展面的政策措施,但如市場一味地追求發展,很容易陷入失序的泥沼中,所以必須同時在監理面的工作上持續加強,強調風險控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而在金融業的獲利能力有所提升之後,再進一步要求金融機構強化體質,全面推動金融基礎工程計畫,使金融市場能平衡發展,金融機構能永續經營,以建構前瞻與穩健的金融體系。     相信各國金融監理機關都盡力地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但為何危機仍彷彿歷史循環般的層出不窮呢?柏南克先生指出困難就在於金融問題形成之始,

通常難以辨識,導致主管機關未能及時採取積極行動加以防範。誠然,能夠一葉知秋般的察微知著,實為所有金融監理工作者臨淵履冰的追求,固然容有力所未逮之處,但持平而論,許多金融失序現象也在金融監理機關的努力下,在問題尚未成為燎原星火之前就已消弭。金管會近來針對國內金融機構惡性低價競爭情形,嚴加取締,並進一步修法,訂定相關法源,我們的想法就是在形成嚴重問題之前,就積極建置防備機制,讓金融產品及服務價格更為合理化,以防杜金融機構因削價競爭導致經營不善問題之發生,避免日後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   柏南克先生於書中提到在任職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期間發生卡崔納(Katrina)風災,在一個討論重建計畫的ca

ll-in節目裡,暢談拯救該地方經濟的各種策略,結果第一個call-in民眾發言:「我覺得你只顧著講那些數字,根本忘了活生生的受害者。」。這給予他一個很好的啟示,即「絕不要忘記數字後面的人們」。的確,政府部門施政思維容易以總體性效果為考量,常忽略了個體面庶民的需要與人性的感受。尤其是現今經濟體系的發展有集中化的趨勢,分配正義的呼聲日益升高,而金融業以市場機制的經濟效率原則從事資源分配,必須輔以政策引導才能充分滿足產業與民眾的需求。有鑒於此,近年金管會除了持續推動中小企業放款,也建置了「創櫃板」、開放設立群眾募資平臺,並採行「金融挺創意產業專案計畫」相關措施,希望金融資源能夠深入微小企業及青年創

業者。此外,金管會也希望金融業能夠帶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並先由金融周邊機構推動社會公益活動做起,以期形成社會一股正面的力量與向上提升的良性循環,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西諺有云:「自信為勇氣之真髓,智慧為自信之泉源」。本書是柏南克先生的回憶錄,特別以「行動的勇氣」為書名,標識出他公職生涯的註解。書中提到「每當危機發生時,有人會勇於行動,有人則會畏怯。但這一次,我們行動了。」,回顧危機四伏的2007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以及其後百廢待舉的金融秩序重建期,柏南克先生的任何決策都將深遠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與億萬人的福祉,他一貫勇於行動,即便遭受多方的壓力與批評,仍堅定地貫徹其政策主張。雖然

對其推動量化寬鬆,各國存有仁智互見的看法,但從整體的結果來看,美國逐步脫離金融海嘯的困境,世界金融秩序也逐漸回穩,柏南克先生確實秉持智慧及堅持專業的勇氣,成功地執行了美國聯準會主席的職責。   對於金融海嘯前因後果的分析評論不乏精闢的專書論述,但必須強調這本書是以柏南克先生第一人稱記述,內容詳載美國經濟金融政策事務的運作,以及金融海嘯期間各項政策形成思維與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堪稱金融史的重要文獻。衷心推薦給讀者,如能細讀本書,將會對國際金融局勢、金融政策涵義,以及金融體系穩定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產生更為深入且具體的認識。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銘宗

問題金融機構退場機制之研究-以2008年修正銀行法為中心

為了解決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作者蘇振國 這樣論述:

摘要本文旨在釐清我國對於問題金融機構之定義、瞭解政府介入問題金融機構經營之時機及方法,並探討現行法規範合宜與否及有無增訂或修正之必要。所謂問題金融機構可歸納為:凡金融機構違背法令或財務惡化,導致發生存款異常提領、資金鉅額流失或有流動性嚴重不足之經營危機,而有停業之虞,除非立即採取必要之導正措施,否則短期內即將面臨清算者而言。由於問題金融機構常會發生規模不一之擠兌現象,然而現行緊急融通機制尚有檢討之處,應可朝擴大中央銀行融通職權之方向重新檢討,以強化「最後融通者」之功能。過去我國對於問題金融機構之退場時點,主要取決於主管機關之行政裁量,並沒有明確與一致之標準。2008年銀行法修正實施立即糾正措

施(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PCA),其內容係建立以資本為基準之監理措施,並明訂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比率低於2%時,為政府接管之時機。至於問題金融機構之退場方法,主要規定於銀行法第62條第1項、金融重建基金條例第10條第1項及存款保險條例第28條第1項,一般方法可分為:派員接管、勒令停業清理、概括承受、現金賠付、移轉存款賠付及財務協助等。然而為因應系統性危機之發生,依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得藉由排除最小賠付成本之限制、對問題要保機構提供財務協助、收取特別保費及設立過渡銀行等方法例外處理,惟此時在不同金融機構間,宜維持處理原則之一致性,避免引發公平性爭議。針對現行退場機制

方面,本文認為應確實實踐立即糾正措施之功能、培養社會大眾風險觀念、維持處理原則一致性並強化存保公司作業能力及公信力。至於在2008年銀行法修正案方面,本文亦針對立即糾正措施、員工權益之處理及法定盈餘公積之提列,分別提出修正建議。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為了解決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作者柏南克 這樣論述:

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唯一自傳  中英文版全球同步上市   獨家揭露二○○七至○九年金融危機、聯準會的作為, 以及量化寬鬆政策最不為人知的內幕與詳情     他是QE決策的唯一操盤手,   也是翻轉世界金融的關鍵角色。   他為何一上任就三次升息,輕忽房市泡沫破滅的可能衝擊?   次貸風暴初期,他為何低估影響,導致情勢一發不可收拾?   他如何推算量化貨幣政策的影響與衝擊?   他做決策時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苦衷?   這些問題,注定成為世界金融史的重要篇章,   問題的答案,都在柏南克親自執筆自傳,   大膽公開、完全揭密!     柏南克曾說,「當國家的經濟福祉需要我們採取強勁而有創意的

應對措施時,我在聯準會的同仁,包括制定貨幣政策的理事與其它同事,即使面對嚴厲的批評與指責,也都能鼓起做該做的事情的道德勇氣。我感謝他們。」      2006年,柏南克獲得提名,出任聯準會主席。他從南卡羅萊納州小市鎮力爭上游,創造傑出學術名聲後,最後意外攀登頂峰,前往華府的權力中心,擔任重要公職。   然而,他還來不及慶祝就面臨2007年房市泡沫化,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將全球金融系統推至崩潰邊緣。柏南克和聯準會同事們竭盡心力,從拯救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內爆,到推動規模空前的保險巨擘美國國際集團緊急紓困案,不眠不休,在阻止金融危機蔓延的戰役中,動用所能掌握的所有工具,對抗危機,維持美國與世

界經濟免於滅頂。   面對國會眾多派系的批評、和華爾街惡行所激發的民眾怒火,聯準會和美國財政部的同僚密切合作,在兩任美國總統的支持下,成功地安定了岌岌可危的金融體系。他們發揮創意與決心,防止了規模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進而創造非正統的解決方案,協助振興美國經濟,成為其他國家的學習典範。   本書描繪出十分精彩且豐富的決策細節、人物特寫和紀錄,並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衰退,提供最不為人知的內幕與詳情。 名人推薦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吳中書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林全   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勝正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梁國源   台灣金融研訓院顧問 許嘉棟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銘宗   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 鄭貞茂   今周刊發行人 謝金河 作者簡介 柏南克 Ben S. Bernanke   2006-2014年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曾為普林斯敦大學經濟學教授。時代雜誌評選他為2009年度風雲人物。 譯者簡介 顧淑馨(譯第一篇)      台大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業餘從事翻譯工作近二十年,主要譯作有《樂在溝通》、《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反挫》、《全球弔詭》、《競爭大未來》、《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合譯)等。   劉道捷(譯第二篇和結語)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

聞中心主任,現專事翻譯。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翻譯作品包括:《祖魯法則》、《這次不一樣:800年金融危機史》、《2014-2019經濟大懸崖》、《投資大師羅傑斯,人生、投資養成的第一堂課》、《善惡經濟學》、《大逃稅》等。   陳重亨(譯第三篇)      淡江大學國貿系畢業,曾任《財訊快報》、《經濟日報》編譯,譯作散見於財信、皇冠、時報、遠流、臉譜、麥田、新星球、聯經、今周刊等出版公司。譯有《獲利的法則》、《自食惡果:歐債風暴與新第三世界之旅》、《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失控的撙節》、《正如身體駕御意識》。 自序 前奏 我仍然來得及煞車… 第一篇:序幕

︱PRELUDE 第一章 大街小城 第二章 悠遊學術天地 第三章 理事還是州長 第四章 參與大師團隊 第五章 次貸星火 第六章 新手上路 第二篇:危機︱THE CRISIS 第七章 第一次震撼、第一次反應 第八章 前進一步 第九章 序幕的結束 第十章 亞洲開盤前的貝爾斯登慘劇 第十一章 漫長酷暑考驗兩房 第十二章 雷曼兄弟:水壩潰堤 第十三章 美國國際集團令人憤怒 第十四章 我們向國會求助 第十五章 一半的人說絕對不可能 第十六章 寒風入侵 第十七章 過渡期間 第十八章 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 第三篇 餘波蕩漾︱AFTERMATH 第十九章 量化寬鬆:正統的終結 第二十章 建立金融新體系 第

二十一章 曙光乍現又消失的第二次量化寬鬆 第二十二章 逆風而行 第二十三章 「縮減」鬧劇 結語 回顧與展望 致謝 推薦序 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班.柏南克(Ben S. Bernanke)任職美國聯準會主席8年(2006至2014年)期間,遭逢百年一遇的次級房貸風暴及隨後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重創金融體系及實體經濟,惟其憑藉著智慧及勇氣,果決地採行一連串因應措施,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帶領美國走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及經濟危機。這位學識涵養深厚的經濟學家,以研究經濟大蕭條及貨幣政策理論見長,其在學術上的貢獻讓他早負盛

名,一路由學者身分進入美國最高的經濟金融政策核心,擔任聯準會理事及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最後獲任命為聯準會主席,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領袖,為學而優則仕的典範,並能夠將其學術理想具體實踐於政策上,令人敬佩。      我個人過去從事金融業及目前擔任金融監理機關首長前後也有數十年,對於柏南克先生在推動各項金融政策及因應危機蔓延所採行各項措施時所遭遇的艱辛與困難,甚有所感。現代經濟體系多元複雜,金融市場環境變化多端,監理工作益趨困難,任何政策工具通常都是一刀兩刃,猶如聯準會的紓困政策,雖可保護美國經濟免於遭受金融體系災難性失靈的危害,卻也引發可能助長企業道德風險之疑慮。因此,金融政策的推動必須

有全局的觀照,以及有策略、有配套、有步驟地執行。我在擔任金管會主委之初,體認到臺灣金融市場可以進一步開放,非常重視金融業務的鬆綁創新與市場開拓,因此採行了一連串發展面的政策措施,但如市場一味地追求發展,很容易陷入失序的泥沼中,所以必須同時在監理面的工作上持續加強,強調風險控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而在金融業的獲利能力有所提升之後,再進一步要求金融機構強化體質,全面推動金融基礎工程計畫,使金融市場能平衡發展,金融機構能永續經營,以建構前瞻與穩健的金融體系。       相信各國金融監理機關都盡力地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但為何危機仍彷彿歷史循環般的層出不窮呢?柏南克先生指出困難就在於金融問題形成

之始,通常難以辨識,導致主管機關未能及時採取積極行動加以防範。誠然,能夠一葉知秋般的察微知著,實為所有金融監理工作者臨淵履冰的追求,固然容有力所未逮之處,但持平而論,許多金融失序現象也在金融監理機關的努力下,在問題尚未成為燎原星火之前就已消弭。金管會近來針對國內金融機構惡性低價競爭情形,嚴加取締,並進一步修法,訂定相關法源,我們的想法就是在形成嚴重問題之前,就積極建置防備機制,讓金融產品及服務價格更為合理化,以防杜金融機構因削價競爭導致經營不善問題之發生,避免日後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      柏南克先生於書中提到在任職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期間發生卡崔納(Katrina)風災,在一個討論重建

計畫的call-in節目裡,暢談拯救該地方經濟的各種策略,結果第一個call-in民眾發言:「我覺得你只顧著講那些數字,根本忘了活生生的受害者。」。這給予他一個很好的啟示,即「絕不要忘記數字後面的人們」。的確,政府部門施政思維容易以總體性效果為考量,常忽略了個體面庶民的需要與人性的感受。尤其是現今經濟體系的發展有集中化的趨勢,分配正義的呼聲日益升高,而金融業以市場機制的經濟效率原則從事資源分配,必須輔以政策引導才能充分滿足產業與民眾的需求。有鑒於此,近年金管會除了持續推動中小企業放款,也建置了「創櫃板」、開放設立群眾募資平臺,並採行「金融挺創意產業專案計畫」相關措施,希望金融資源能夠深入微小企

業及青年創業者。此外,金管會也希望金融業能夠帶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並先由金融周邊機構推動社會公益活動做起,以期形成社會一股正面的力量與向上提升的良性循環,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西諺有云:「自信為勇氣之真髓,智慧為自信之泉源」。本書是柏南克先生的回憶錄,特別以「行動的勇氣」為書名,標識出他公職生涯的註解。書中提到「每當危機發生時,有人會勇於行動,有人則會畏怯。但這一次,我們行動了。」,回顧危機四伏的2007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以及其後百廢待舉的金融秩序重建期,柏南克先生的任何決策都將深遠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與億萬人的福祉,他一貫勇於行動,即便遭受多方的壓力與批評,仍堅定地貫徹其

政策主張。雖然對其推動量化寬鬆,各國存有仁智互見的看法,但從整體的結果來看,美國逐步脫離金融海嘯的困境,世界金融秩序也逐漸回穩,柏南克先生確實秉持智慧及堅持專業的勇氣,成功地執行了美國聯準會主席的職責。      對於金融海嘯前因後果的分析評論不乏精闢的專書論述,但必須強調這本書是以柏南克先生第一人稱記述,內容詳載美國經濟金融政策事務的運作,以及金融海嘯期間各項政策形成思維與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堪稱金融史的重要文獻。衷心推薦給讀者,如能細讀本書,將會對國際金融局勢、金融政策涵義,以及金融體系穩定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產生更為深入且具體的認識。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銘宗 我還來得及煞

車…… 時間是二○○八年九月十六日,星期二,晚上八點。我精疲力盡,心智與感情都已枯竭。四小時前,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與我在白宮無窗的羅斯福廳,並肩坐在棕色皮椅上,在閃閃發亮的原木桌對面,面向著鮑爾森和我的,是白宮的主人,悶悶不樂的小布希總統,他旁邊是副總統迪克.錢尼,接著依序是總統的顧問、鮑爾森的資深助理、其他金融監理機關的代表,他們坐滿了會議桌旁的另外十二張座椅。通常總統開會喜歡保持輕鬆的氣氛,以俏皮話或是無傷大雅地戲弄親近的顧問作為開場。那天下午則不然,他開口就問:「我們怎會落到這步田地?」 總統是明知故問。一年多以來,我們一直在對抗一場失控的金融危機。三月,聯準會融資三百億美元,協助摩根

大通集團解救華爾街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免於倒閉。 九月初,小布希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免這兩家公司破產,美國約有一半的房屋抵押貸款出自它們。就在此刻開會的前一天,凌晨一點四十五分,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鮑爾森與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提姆.蓋特納的主導下,極力尋求合併夥伴未果,已經聲請破產。 而我當時正向總統說明,聯準會為何計畫融資八百五十億美元,給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該公司運用奇特的金融工具,為次級房貸擔保的證券提供保險,輕率地冒險投機。到如今,次級房貸的違約率打破以往紀錄,投保過那種保險的金融公司和其他AIG的交易對象,均要求它理賠。要是沒有這筆現金,AIG

不出幾天,也許不要幾小時,就會破產。我向總統表示,我們的動機不是要協助AIG、其員工或股東。而是我們認為,整個金融體系,更重要的是美國經濟,恐怕會承受不住AIG破產。 市場對雷曼倒閉的反應,已經陷入完全的恐慌之中,其嚴重程度是經濟大蕭條以來前所未見。周一道瓊指數暴跌五○四點,是二○○一年九月十七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那一天是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而這一波賣壓已擴散到全球的市場。由於金融機構喪失信心,銀行間的拆款利率向上狂飆。禍不單行的是,我們陸續接獲報告,自從某大基金因雷曼倒閉而虧損累累後,其大小投資者都陸續把現金撤出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官僚自主性與金融改革表現—台灣金融自由化的歷史制度分析

為了解決農業金融局紓困的問題,作者張珈健 這樣論述:

本研究嘗試建立官僚自主性與金融改革表現的因果關係,並找出影響官僚自主性的制度性因素,藉此對台灣金融自由化所面臨之危機提出整體一貫的解釋。官僚體系經常必須解決自主性過強或太弱導致的危機,亦即「國家自主性的雙重面貌」,於是政經行為者如何處理官僚自主性內在矛盾將直接影響金融改革表現。追求官僚體系內部團結會降低金改政策執行的制衡力量,增加官僚獨斷濫權的風險;強化官僚體系內部制衡時,則相對減少官僚推動金改時面臨外來干預的抗衡力量,提高政策被滲透或扭曲的可能性。1949年來台的國民黨政府疏離於本土社會,迅速國有化金融體系輔以專制暴力隔絕外在的尋租壓力;另方面則將分屬不同派系的黨籍官僚混編至重要金融及行庫

要職,藉由派系相互監視的機制避免官僚濫權。這種利用非正式制度因素如派系關係、外來政權特性所構建的金融治理網絡,亦即「網絡化金融統御」,兼顧官僚體系的組織一致與內部制衡,於焉確保金融官僚既獨立又自律的統理金融改革。隨著冷戰終結、威權轉型,國民黨政府內的主要統治派系在權力繼承鬥爭時,基於政權維繫而選擇鞏固網絡化金融統御的團結,以中常會/黨管會為樞紐凝聚黨、政、商三系一體主導19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組織一致的黨籍金融官僚指揮金改時高度獨立自主,卻無可避免的籠罩於黨國濫權陰霾。拜國民黨內部分裂而在2000年猝然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缺乏駕馭官僚體制的經驗於是廣泛結盟外部政、商、學界力量,雖然意外的重現網

絡化金融統御之派系制衡,卻沒有及時演化弭平政策衝突的機制。內部分歧的金融官僚在改革過程經常面臨政令不一致,因而傾向自我約束甚至放棄管理市場秩序,讓金融自由化不可或缺的再管制付之闕如,也就使兩次金改受迫於各方勢力的扭曲與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