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睡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迪卡儂睡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彼得.博德曼寫的 輝耀之山: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 和奧田英朗的 東京物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迪卡儂睡袋推薦《4ODBS4W》也說明:店迪卡侬网上商城精选推荐品牌商城进店查看迪卡侬睡袋排行榜迪卡侬轻便登山睡袋露营妈咪式防风保暖睡袋参考价格:¥349.9 所属品牌:Decathlon迪卡侬推荐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皇冠所出版 。

最後網站睡袋/睡墊- 登山健行 - 迪卡儂則補充:登山健行睡袋/睡墊推薦。迪卡儂擁有最豐富的登山健行睡袋/睡墊,無論是熱銷商品、網友推薦、國際知名品牌,搭配超低免運門檻,是您選購登山健行睡袋/睡墊的最佳選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迪卡儂睡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輝耀之山: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

為了解決迪卡儂睡袋的問題,作者彼得.博德曼 這樣論述: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2020年全新山岳文學書系meters 首波作品| 「《輝耀之山》是一本關於青春的山岳文學,或有可能,也是最迷人的山岳文學。」──詹偉雄 世界登山史上最傳奇雙人組合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喬.塔斯克(Joe Tasker) 生涯最具代表性、開啟人類登山新維度的一次攀登 影響世界山岳文學的先鋒名作,問世42年後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兩位當時代最具盛名新銳登山家的首度攜手,登山史上傳奇搭檔的起點 1975年,時年25歲的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以最年輕的成員身分,跟隨克里斯.鮑寧頓的大型遠征隊前往聖母峰,成為

登頂並回返的四名倖存者之一,因而在登山界聲名大噪。而就在幾乎同時,喬·塔斯克(Joe Tasker)也以雙人輕裝方式攻克印度的都納吉里峰歷劫歸來。對彼得來說,與聖母峰超越百人的大型遠征相比,喬以雙人輕裝攻頂的冒險與不確定性更令他羨慕。沒想到,喬在返國後不久,就前來邀請彼得和他一起回到喜馬拉雅山區,攀登這座被稱為「輝耀之山」的強卡邦峰西壁。「這是我求之不得的攀登。」面對邀請,彼得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也以此開啟了這段往後成為登山史上傳奇的搭檔情誼。 ▋開啟當代攀登風格,促使登山從集體轉向個人主義的里程碑 「這個計畫太荒謬了。不過,如果你們真的付諸行動,我認為這將是世人在喜馬拉雅山區所做過最困難的

事情。」 在他們向英國著名登山家克里斯.鮑寧頓(Chris Bonington)說了他們預計要單獨兩個人輕裝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的計畫後,鮑寧頓如此回答。強卡邦峰這面幾近垂直、爬升高度達5520英尺,且充滿冰雪岩混合地形的花崗石牆,攀登的技術難度超越聖母峰,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山區中最可怕、技術上也最具挑戰性的一座絕壁。在那時,大多數人都覺得要攀登強卡邦峰西壁根本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只有兩人的輕裝探險了。 面對這種高難度的岩壁,當時的主流攀登方式是有大隊人馬合作、投入大量資源,且背後常有國家支持的大型遠征隊(又稱「喜馬拉雅式攀登」);與之相比,僅以少數人輕裝方式進行的「阿爾卑斯式攀登」,因可攜帶的

裝備有限,亦無後援,因此難度倍增。但面對挑戰的誘惑,以及他心中希望讓自我認同與公眾認可達成一致的欲望,彼得接受了喬的邀約,一同前往那座險峻而美麗的高峰,最終成就了這場傳奇性的攀登,並為當代登山史奠定下了由集體主義轉向個人主義的關鍵轉變。 ▋將文學性、詩意與極度個人的感性帶入登山文學的先鋒名作 在彼得成功攀登強卡邦回返後親筆撰寫的這部作品,即完整記錄了整趟過程,從如何適應環境、整裝出發,到他們實際在強卡邦峰西壁40天孤立無援的攀登中,於技術與心境上所面臨的挑戰、兩人之間的交流與張力,以及途中各種錯綜複雜的時刻,直到最終登頂後的感悟,都於書中如實分享。這部作品與過往的登山文學不同之處在於,作者

拋開過往作品以技術、成就為主的描寫方式,而是以更具詩意、文學性的文字描繪他一路上的見聞,也誠實剖露他極度個人的感受與思考,因此更能使讀者在閱讀時身歷其境,感同身受。 在1978年出版後,這本書引起了廣大迴響,更於隔年獲得傳統得主是純文學英語作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的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John Llewelyn Rhys Memorial Prize),成為開啟山岳文學此一文類的先鋒名作,傳頌至今不墜。 1982年5月,彼得與喬參加了鮑寧頓的聖母峰遠征隊,試圖首攀高難度的東北脊,卻在接近峰頂時雙雙消失身影,直到1992年,日俄遠征隊才發現了彼得的遺體。為了紀念兩人在

登山及山岳文學上的貢獻,他們的好友與家人於1983年創立了「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The Boardman Tasker Award for Mountain Literature),每年頒與當年度傑出的山岳自然文學、非文學作品,此一獎項逐漸建立起隆崇聲譽,也帶動山岳文學的新世代閱讀風潮。 【各界推薦】 吳懷晨(詩人、北藝大教授)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者)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   每每看到攀山的書,總是讓我興奮不已,

也因為我不斷在探險,走向高海拔對身體的極限,深刻面對生死離別的情緒,很能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以及實際環境下,人是如此渺小而努力想保持探險的價值,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對登山家來說,永遠有更困難的攀登難題正在尋求著答案。祝福那些不斷追求夢想而逝去的人們。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如果說攀登聖母峰是有組織的作戰,那麼絕壁的攀登,則是人與山的競技場。   一座山可以有很多條登頂路線,選擇絕壁一向被視為英雄事蹟。   海拔高度6,864公尺的強卡巴峰,不以高度取勝,也不是未經登頂的處女峰,然而那直插入雲的尖銳山型、令人望而生畏的花崗岩西壁、吊掛於高海拔崖壁的露宿、揹負糧食裝備的重量……只有懷

抱熱情的二個年輕登山家敢於挑戰。   隨著作者文筆的生動描述,我與他們一起經歷從準備工作到攀登時的種種磨難,年輕時自己在高山稜脊上的小小身影也不時浮現在眼前。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好的登山文學,是普世性的。登山之所以有趣,之所以撼人心弦,絕不在那些外顯的技術行為。每天從哪走到哪、用什麼技術攀爬多困難的岩壁,並非攀登的重點。這些,只是內心活動的載體。攀登體驗的深刻之處,在於人將自身置入那極端的絕境之域,從而激發的思考、體悟,以及人我之間的互動。那些屬於人的故事,才是攀登跟世界的連結,也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要知道怎麼寫登山,那就

去看The Shining Mountain吧!」不只一次,在箭竹草原穿梭、迂迴在石壁與冷杉林間的休息空檔,詹偉雄大哥這樣對我說。於是這一面閃著薔薇金、鑲著藤壺的鯊魚背鰭,夕照下的強卡邦峰,就這麼進入了我的人生。   比起鹿野忠雄博物學精神的好奇與探索觀察,我讚嘆彼得・博得曼是位非虛構寫作高手;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將白描法練得淋漓盡致,讓你能在希斯洛機場和印度小巷中和他相遇,身歷其境一九七〇年代的高峰攀登,看見屏幕般潔白的強卡邦峰,還有他與隊友間的情感:依賴與摩擦、競爭與合作。比起英雄式的肯定,他細膩刻劃了人面對山的渺小、兩個心靈間的碰撞,還有登山家在挑戰未知時的痛苦磨難、精神世界與內在轉變

。   在這個三十一歲長眠聖母峰,卻留下不朽山岳鉅著的青年淺白好讀、幽默卻不失優雅的文字之間,或許你有機會看見現代登山文化,在後遠征時代之中,冰雪高峰攀登者所尋求的價值、開創性與精采的生命歷程。   「什麼?這傢伙居然跟我一樣,會為了省托運行李重量而穿雙重靴登機?」這是本讀起來很享受、輕鬆的書。它無疑是世界經典的山岳文學,但卻沒有名著的貴氣,反而更像是看著一位熟悉的朋友,和他可靠的夥伴一起到異地,不顧一切圓一個嚮往已久的夢。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台灣的登山翻譯書籍很稀少,最耳熟能詳不外乎是《登山聖經》(The mountaineering)與《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舊版書名為《巔峰》)兩本書,前者為登山技術書籍,後者則為敘述一九九六年聖母峰山難的故事。而記述著彼得.博德曼及喬.塔斯克兩人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登頂的這本《輝耀之山》,則是繼《聖母峰之死》一書之後值得推薦的山岳文學。   攀登的過程除了自我技術與外在環境的抗衡之外,更存在著攀登者的反思與山岳的互動。《輝耀之山》一書也把這些登山迷人的要素闡述得相當動人,讀著讀著內心也跟著激動起來,猶如身歷攀登過程,想著我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經典攀登史,《輝耀之山》是你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一。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現代人,也是登山的人;或者說——終究會去登山的人。 現代文明創造了城市,但也發掘了一條條的山徑,遠離城市而去。 現代人孤獨而行,直上雲際,在那孤高的山巔,他得以俯仰今昔,穿透人生迷惘。漫長的山徑,創造身體與心靈的無盡對話;危險的海拔,試探著攀行者的身手與決斷;所有的冒險,顛顛簸簸,讓天地與個人成為完滿、整全、雄渾的一體。 「要追逐天使,還是逃離惡魔?登山去吧!」山岳是最立體與抒情的自然,人們置身其中,遠離塵囂,模鑄自我,山上的遭遇一次次更新人生的視野,城市得以收斂爆發之氣,生活則有創造之心。十九世紀以來,現代人因登山而能敬天愛人,因登山而有博雅情懷,因登山而對未知永恆好奇。 離開地

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山岳文學的旨趣,可概分為由淺到深的三層:最基本,對歷程作一完整的報告與紀錄;進一步,能對登山者的內在動機與情感,給予有特色的描繪;最好的境界,則是能在山岳的壯美中沉澱思緒,指出那些深刻影響我們的事事物物——地理、歷史、星辰、神話與冰、雪、風、雲……。 登山文學帶給讀者的最大滿足,是智識、感官與精神的,興奮著去知道與明白事物,渴望企及那極限與極限後的未知世界。 這個書系陸續出版的書,每一本,都期望能帶你離開地面! ▍詹偉雄──策畫.選書.導讀 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過財經記者、廣告公司創意總監、文創產業創業

者,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之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退休後領略山岳與荒野之美,生活重心投注於山林走踏與感官意識史研究。2019年協助青年登山家張元植與呂忠翰攻頂世界第二高峰發起「K2 Project 8000 攀登計畫」,目前專職於文化與社會變遷研究、旅行、寫作。

迪卡儂睡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默森露營野餐趣》系列其他影片→ https://bit.ly/3eZBpqg

▶影片介紹◀
耶!!自從上次與彼得爸一家露營後!!
我們再次與好友們來體驗露營啦~
這次我們來到網友激推的親子露營區~
【鳳梨屋水上莊園】租帳露營!!
雖然上次沒有成功推坑老婆買帳篷~
但這次身為超淺眠代表的默默~
竟然同意我購入1萬元的露營新裝備!?
究竟3980/1顆的露營專用記憶枕頭~
能不能讓我們睡個好覺呢?!趕快跟我們去看看吧!!

▼此次露營提及相關產品資訊在這唷▼(非商業合作)
鳳梨屋水上莊園→http://bit.ly/2NJWLz6
BlackRoll攜帶式放鬆舒壓枕頭→https://bit.ly/2NGTIrs
迪卡儂睡袋→http://bit.ly/3drKnPf

#親子露營 #寶寶 #露營 #新裝備 #露營裝備
#迪卡儂 #戶外 #家庭 #老婆 #默森夫妻 #鳳梨屋

▼默森夫妻其他推薦影片▼
露營累了,第五露挑戰超簡便露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Dzv104dEg
超奢侈!一晚居然破萬元的露營帳! 到底值不值得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VGAOHeJng
每人3700元!超豪華露營別墅...晚餐居然還有龍蝦火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EqrJ2Fqpk&t=194s


▶默森夫妻其他相關社群◀
【Youtube】
默森夫妻(主頻道)→https://bit.ly/2VE1yUt
BUBU生活日常頻道(副頻道)→https://bit.ly/2Kvw10J
【Facebook】
默森夫妻粉絲專業 →https://bit.ly/3eTHrZV
默森夫妻好物團購社→https://bit.ly/3aAOZ0e
【Instagram】 搜尋→anson_tv→https://bit.ly/2KxZwz1
【BiliBili】(大陸媒體平台)→https://bit.ly/3bEdGKM
【YahooTV】→https://bit.ly/2KA0Rp2

有任何商業合作歡迎寫信至工作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

東京物語

為了解決迪卡儂睡袋的問題,作者奧田英朗 這樣論述:

溫馨懷舊有如「幸福的三丁目」,令人既感動又感傷!   六段美好的時光剪影,一串令人永難忘懷的青春歲月!  不只是東京,任何地方,任何時空,  年輕的味道大概永遠都是這樣吧!   青春結束了,人生才要開始……   這句話,如果久雄還是當年那個十八歲的小夥子,一定不會同意。記得第一天到東京的時候,陪他來的母親感嘆地說:「十八歲了,真好,正青春呀!」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母親講出心底話。   母親依依不捨地離去那一刻,久雄覺得自己的人生終於開始了!這裡可是離家三百多公里遠的東京呢!接下來一年,他將獨立生活、準備重考大學,還會交一個和偶像明星山口百惠一樣可愛的女友,他要穿上最PA的老爺褲,請她去時髦

的咖啡廳喝美式咖啡,不加奶也不加糖。他再也不用哀嘆在家鄉看不到搖滾演唱會,只能存一堆黑膠唱片過乾癮,因為所有外國樂團都會來東京,而他離夢想中的樂評家之路也越來越近!還有,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史蒂芬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最新的電影都先在東京上映,他可有得向那群土包子死黨吹噓了!   十八歲的他,正有用不完的青春呀!他怎麼可能想得到,一年後,自己才終於嚐到初吻的滋味;兩年後,他因父親破產而不得不休學;未來的樂評家,現在卻成了廣告公司的老闆。   他怎麼可能想得到呢?多年後當他來到了青春的尾聲,才發現開展在眼前的,是與背後截然不同的全新人生…… 作者簡介 奧田英朗   一九五九年生於岐阜縣

。曾從事雜誌編輯、企畫、廣告創意人、文案等工作,一九九七年以《盂蘭盆的森林》出道成為作家。二○○二年以《邪魔》榮獲「大藪春彥賞」,二○○四年以《尖端恐懼》贏得「直木賞」,二○○七則以《家日和》榮獲第二十屆「柴田鍊三郎賞」,二○○九年再以《奧林匹克的贖金》獲頒「吉川英治文學賞」。   另著有《最惡》、《持續勃起》、《一郎二郎》、《六宅一生》、《粉領族》、《無理》等書。 譯者簡介 陳(女閒)若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從事翻譯和編輯的工作多年,譯作有《喜樂京都》、《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一隻貓的巴黎研究》(以上為馬可孛羅出版)、《東京歸鄉》(臉譜,即將出版)、《周極星》(經濟新潮社)等。 推薦序那

個時代的你我他【作家】張國立   「時代」是個很大、令人敬畏的名詞,摸不著也猜不透,等到有天發現它存在的時候,已經過去,所以「時代」幾乎像個過去式,能發現「時代」是現在式且是未來式的,幾乎都是偉人。對平凡的小人物,其實正因為「時代」往往代表過去,才產生若干意義。   例如我成長於六○、七○年代,那時除了聯考、把馬子、吸膠之外,有趣的事情很少,加上沒錢,美軍電台(後來的ICRT)播放的搖滾樂就成最直接的娛樂,於是我跟著排行榜、跟著Rolling Stone(滾石)、Simon and Garfunkel(賽門與葛芬柯)走,每年底的年終排行是大事,一缸子同學窩在某痞子的房間裡聽收音機,每一首都代表

過去一年中某段時間的回憶,像Lobo(灰狼羅伯)在一九七一年唱他的成名作〈Me and You and a Dog Named Boo〉時,我十六歲,剛結束為期兩週零三天的莫名其妙戀情,聽著歌便想起女孩媽媽在電話裡對我講的:   「阿呆,她忙著補習,你不要再打電話來了。乖,你不是也要考大學嗎?」   許多瑣瑣碎碎的小事累積成「時代」,包括他們的時代和我們個人的時代,因此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凌晨台北突然起了陣狂風驟雨時,蔣介石死了,而我呢?那晚跳了起碼七小時的舞,努力想跟某個堅強的女孩跳三貼卻不幸失敗,因此那個時代,對很多人出現不同的意義,即使第二天我跟很多人一樣,對蔣介石的死得表現出哀悼、傷心,

腦袋中想的卻是如何再約那個女孩出來,同時我母親獨自坐在她房內兩眼無神地說:   「回不了大陸了。」   奧田英朗寫的《東京物語》可以算是「啟蒙式」小說,也就是寫出作家年輕時的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國沙林傑的《麥田捕手》、日本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另一位美國大師約翰厄文的《蓋普眼中的世界》等等。這種類型的小說特別強調時代,他們把那個時代的點滴當成小說的背景,一幕一幕的換,讓讀者有參與了那個時代的感覺,非常「幸福的三丁目」味。   「時代」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時代」可能有若干的交集,即使奧田英朗是日本人,我是台灣人。例如小說一開始提到松田聖子於一九八○年唱的成名作〈藍色珊瑚礁〉,那年我正

躲在軍營裡數饅頭,距離退伍的日子沒幾天了,於是也感染上歌曲中的青春、快樂。也是那一年,我瘋狂地迷戀上一個叫劉藍溪的女孩,她唱著〈野薑花的回憶〉,與聖子同樣的清純可愛。很多年後,當松田聖子鬧出不少性醜聞時,劉藍溪則剃度出家。兩個美麗女孩成為我的一九八○年人生背景。   當然,一九八○年約翰藍儂被刺殺,全球的年輕人都一再嘶吼出他生前的名作〈Imagine〉時,這更是許多人的共同時代背景。   終於我明白,時代與個人,像河水與游泳的人,我們得跳進河裡才能游泳,努力往前游,水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游。看見從身旁流走的樹葉,看見其他也在河中的人有的超越我,有的被我超越,他們和我幾乎都沒有關係,甚至連水

都和我越來越沒有關係,可是得當心別給亂流拖進去。   而且「時代」沒有記憶我們,它靜靜地流過去,我們卻始終忘不了「時代」,它令我們想起許多不該遺忘的人生歲月。   八○年代是段好日子,Bee Gees(比吉斯)和約翰屈伏塔的「Staying Alive」(「龍飛鳳舞」)把迪斯可帶入高潮,台北車站對面的希爾頓飯店每天下午有茶舞,票價低廉,我擠進裡面才首次明白年輕是種盡情流汗、忘記明天的享受。台北酒吧一間間地開,告別午夜十二點起警察憲兵能在街上要我拿出身分證的戒嚴時代;女孩的裙子由短而長再變短,頭髮吹高又拉直再吹出劉海。原來滿街都是愛情,看我能否於酒後的混亂之中抓住一二。   由戀愛到失戀再戀愛,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開宗明義說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的也是男女關係囉?台灣經濟起飛,每個人都說,只要努力一定賺得到錢。去美國念書,因為那裡滿地是黃金;留在台灣工作,因為處處是機會。   沒有了蔣經國,台灣得照樣走下去;沒有了鄧小平,大陸的開放仍是不歸路。「時代」也是無情的,吞噬浪花,河水繼續向前翻滾。你,我,他,隨著奧田英朗偶爾回頭看看人生的背景看板,「人生的意義只發生在回顧的時候,而我們卻總是瞻望未來」。   放慢點腳步,讓自己喘口氣,順便一起哼哼〈Imagine〉:   你也許說我活在夢裡,  不過我絕不是唯一的,  希望有天你能加入我們,  然後世界必能合而為一。*   *編註

:這四句歌詞出自約翰藍儂的歌曲〈Imagine〉,原文為──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那天聽的歌1980/12/9〉1站在沙丁魚罐頭般的電車內,一扭身,Sierra Designs外套的防風布料就互相摩擦,發出蟲鳴般的咻咻聲。眼前的粉領族似乎面露不悅,為了避免誤會,田村久雄把皮包抱在胸前,再次轉過身子,朝向別的角度。暖氣開得太強了,他的額頭已滲出汗來。外套裡還套了一件圓領羊毛衣,體

溫沒處可散,可以感覺到汗水凝成一滴在背上往下滑。久雄用吊環支撐著快要傾斜的身體,微微地嘆了口氣:早知道還是應該在公司打地舖。為了工作在公司打地舖已經沒什麼大不了。他不小心考進的這家「新廣社」廣告公司,全體員工都帶著睡袋上班,早上進門時,總會有一、兩個人躺在地板上。想到公司連老闆一共只有五個人,頗像是非法勞工的營房。昨晚,他無論如何都想到澡堂去一趟,他已經四天沒洗澡了,公司內部雖然是大廈住家的格局,但浴室改成暗房了。一個十萬火急的文案工作讓他思緒阻塞,但自己再這麼悶頭空想,也激不出什麼好點子,他用這個藉口說服自己,於是坐上末班電車回家去。然而,現在他後悔了,雖然可以好好洗個澡,但昨天的困境依然沒

有改變。久雄總是會把事情往好處想:泡在澡盆裡,就會閃出什麼好點子吧!躺在床上瞪著天花板,就會想到什麼絕妙好詞吧!然而,這種靈感從來沒有發生過,幾乎屢試不爽地,到了早上又帶著鬱悶的心情困在電車裡。他必須想出來交差的文案,是新型卡式錄放音機的宣傳標語,中午之前一定要送去發包的廣告商那裡,讓他們審閱。發包的廠商叫「威斯特」,是一家擁有百名員工的廣告公司,簡單地說,新廣社就是威斯特的下游公司。久雄會在新廣社成為廣告文案員,完全只因為這是份沒人能做的工作。公司竟然敢用他這個大學沒讀完、也沒有經驗的大少爺來做這種事,他著實佩服老闆的勇氣。老闆是個設計師,今年才三十幾歲,一句話裡一定要加上「不管怎麼樣」,每

天平均睡眠只有四小時,算是個能人。半路上經過轉運站,車廂內變得更嘈雜了。久雄被擠到通道中央,他旁邊站的是一個學生打扮的男孩,隨身聽的耳機裡流洩出刺耳的噪音。前面的中年上班族毫不掩飾地皺起眉頭,久雄也在心裡喊著「吵死了」,雖然他愛音樂勝過吃飯,但是對去年開始大流行的隨身聽卻很感冒。久雄轉過頭去,掛在走道上方的週刊廣告映入眼簾,斗大的標題寫著「太陽族以來的震撼,《無來由、水晶》作者果然是一橋大學生」等字樣。「這傢伙也很礙眼。」久雄其實根本不看小說,此時似乎把他當成了出氣筒。還是回頭想文案吧!只要一台就能對錄的新型雙卡錄放音機,得替它想廣告文案。久雄閉上眼睛,腦中的思緒翻轉著。「我們的音樂故事」。一

路上就只想到這幾個字,大概不能用吧!久雄想。音響產品不喜歡太輕的文案,他已經可以預見將會有人嘲諷他:「你以為你是系井重里嗎?」廣告文案這個時髦的頭銜雖然讓他有點輕飄飄的,但事實上,他只是最下層的雜工罷了,每天有做不完的雜務,甚至可以說,每天都得利用雜務的空檔才能做些自己分內的工作。車內廣播告知即將到達惠比壽站。久雄穿過人群走上月台,霎時,他呼出的氣成了一團白霧。經過驗票口,儂特利對面的漢堡店,大白天的卻已打開聖誕節的應景霓虹燈。年底的時光過得特別快吧!前兩天才想起十二月到了,今天卻已經是九號了。看樣子,今年自己又要過個沒有情人的聖誕節了。久雄宛如大猩猩般吐著白氣,重新將圍巾圍上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