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缺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都市化缺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ichaelSzonyi寫的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和張森林的 朝向環境倫理:新馬華文詩文中的生態書寫(1976-2016)(簡體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北市立木柵國中107 學年度七年級第二學期補救考試也說明:下列何者是「都市化」過程中,都市最具吸引力的「拉. 力」要素? ... 2. 少淤積的曲折岩岸。 缺點. 1. 丘陵環抱、平地狹小。 2. 雨日較多,影響貨物裝卸。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八方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邊泰明所指導 陳榮斌的 土地多功能性評估鄉村地區屬性之研究 -以臺中市為例- (2021),提出都市化缺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鄉村地區、土地多功能性、多變量聚類分析、空間自相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都市計劃學系 陳志宏所指導 楊家榕的 臺灣現代都市計劃史之歷史研究—以聯合國顧問Alfred Schinz之規劃思想與實踐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都市計劃史、Alfred Schinz、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劃小組、歷史研究、高雄的重點而找出了 都市化缺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探討多元大數據下的都市空間結構- 以臺北市為例則補充:回顧研究脈絡,傳統研究主要強. 調靜態空間數據,忽略了時間維度的變化、動態彈性、碎片化和相互重疊,尤其探. 討都市規劃議題下其缺點將更加突出。再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都市化缺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為了解決都市化缺點的問題,作者MichaelSzonyi 這樣論述:

透析從古至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生存智慧 一部與國家打交道的中國日常政治史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 宋怡明教授 潛心力作★ ★美國《選擇》2018年度傑出學術著作獎★ ★中研院史語所李仁淵助研究員審訂+導讀★     本書敏銳而有力地融合微觀與宏觀歷史,在時間長河中探索人們如何在表面的順從下進行抵抗。——詹姆斯・斯科特/政治人類學家,著有《不受統治的藝術》、《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     《被統治的藝術》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家族如何擬定種種策略陽奉陰違,趨利避害。他們既未公然挑戰權威,亦非順從遵守律法,而是在反抗與服從之間遊走,不斷對以下問題進行

權衡與決策:何時被統治、如何被「最恰當地」統治、如何讓被統治的利益最大化又讓付出的成本最小化──運用「被統治的藝術」。     本書分成三部分,分別講述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日常生活。歷史學家宋怡明親身走訪田野,挖掘大量族譜、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間史料,結合微觀的鮮活案例與宏觀的嚴謹分析,完成這部關注一般常民大眾的社會史傑作。     「百姓如何操縱體制、為何要這麼做、為此動用哪些資源、操縱體制的方式如何重塑他們的社會關係……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承認百姓有能力知悉自己與國家的關係,並應付自如。換句話說,他們有能力創造自己的歷史。」──宋怡明   各界推薦     ▍專業審訂+導讀   李仁

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專業推薦   李孝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吳密察/故宮博物院院長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被統治的藝術》著眼於中國東南地區的軍戶與明代國家間的關係,強調個人如何協調處理對官方的義務。這本富有啟發性的著作巧妙地運用史料,以創造性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結合在一起,是近年出版的作品中對中國帝制晚期社會關係最精緻與生動的描述。——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魯大學     這本雄心勃勃的著作探討軍戶與國家的各種關係。宋怡明展現出在明代劃入軍籍的人們如何運用他們

的身分在不同的規管系統間獲取利益,而這些努力如何形塑社會關係、政治與文化,有些例子甚至影響到現代。建立在大量田野調查、一手史料與引人入勝的研究之上,本書對該領域有重大的貢獻。——戴思哲(Joe Dennis),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校區     本書敏銳而有力地融合微觀與宏觀歷史,在時間長河中探索人們如何在表面的順從之下進行抵抗。本書聚焦在明代的徵兵制度上,但其探究的學術問題無疑是闡發人民與國家間的策略操作。——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魯大學     本書是最前沿的漢學研究。融合了老派漢學的廣博,從數以千計的文獻找尋資料、破譯晦澀難讀的碑刻,並且還具有與中國偏遠地

方的人們坐下來交談、傾聽他們的故事,將口述歷史與書面文獻交互參照的能力。宋怡明不僅對明代軍事史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新視角,同時也提供我們一個數百年來中國人如何透過協商與國家打交道的寓言啟示。——張彥(Ian Johnson),普立茲獎得主、The Souls of China作者。     在這本討論明代兵役的開創性著作中,宋怡明打開了一扇了解中華帝國晚期生活的窗口,展現了一個迷人的世界,在其中家庭創造性地扭曲政府的規則來求生存。本書對中國人應對模式的嶄新觀點在這個領域有重大而緊要的貢獻。——潘文(John Pomfret),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

gdom 作者     對中國史與比較史研究有興趣的學術讀者群會最能欣賞《被統治的藝術》。研究深廣,立論有說服力,文筆清晰易讀。——竇德士 (John W. Dardess),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土地多功能性評估鄉村地區屬性之研究 -以臺中市為例-

為了解決都市化缺點的問題,作者陳榮斌 這樣論述:

我國的非都市土地自編定完成以來,由於變更不易,導致建築用地之供給受到限制,在工業化及都市化的過程中,礙於地方政府人力、財力有限,對土地違規使用之取締不週嚴,再加上土地投機炒作的催化作用,致使非都市土地違規使用的狀況盛行;105年1月全國國土計畫正式立法通過,有鑑於過往的國土空間規劃多數重城不重鄉,著重於都市空間規劃之發展、以及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地區資源的投入,對於實施區域計畫以來,第一次劃定的鄉村區未能有妥善的居住及公共設施空間配置之規劃,因此,在107年4月30日公告實施的全國國土計畫中,提出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形塑鄉村特色風貌之構想,敘明鄉村地區應以生活、生產、生態之再生規劃理念出發,

分別就居住、產業、運輸及基本公共設施等需求,研擬發展或轉型策略,期望能讓鄉村地區成為國人多元生活居住空間的一種選擇。然而,內政部在108年12月提出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架構及後續執行方式”中,將鄉村地區的屬性以交通旅次或家戶活動等方式來認定,並據此研擬鄉村地區之發展策略;由於,非都市土地面向多元,土地使用朝多樣化、多功能化之方向發展,若僅採用交通旅次、或家戶活動來界定鄉村地區之屬性係有所不足,不僅無法呈現個別鄉村地區之特色與屬性,亦容易導致均值化的規劃。本研究擬從土地利用供需的角度來探討鄉村地區土地使用結構的調整方向,透過建構土地多功能性指標,運用Arcgis pro地理資訊軟體的多變量聚類分

析與空間自相關的分析方法,從生活、生產、生態及環境災害等構面,對鄉村地區進行分群與分類;研究結果發現,集群一為農地面積較大的鄉村地區,從供需分析結果顯示農地面積逐漸在減少;而集群二及集群四之村里為都市外圍之鄉村地區,都市蔓延的現象較為明顯,且住商用地與工業用地編定不足之情形亦較為嚴重;集群三及集群五之村里屬非都市化程度較高、亦屬易致災的鄉村地區,其人口流失情形亦較為嚴重;另外,非都市土地之用地編定與使用現況差異甚大、顯示出土地違規使用之問題嚴重,尚待更完善的國土空間規劃及土地管制規則來解決。

朝向環境倫理:新馬華文詩文中的生態書寫(1976-2016)(簡體書)

為了解決都市化缺點的問題,作者張森林 這樣論述:

  作者從政治倫理、人文倫理、社會倫理、科技倫理的角度,探析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文詩文中的生態書寫,冀望人類能夠從多元視角來探討生態環境。     全書共分六章。書中結合創作文本和時代背景,運用自然學科的知識,深入思考文學創作中的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嘗試以這種新的視角,探索現代化和全球化情境下人類與大自然的共存關係,交織成人與自然界最終的環境倫理,也構成了本書的論述核心,即“朝向環境倫理”。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新躍人文"系列叢書的第十冊。

臺灣現代都市計劃史之歷史研究—以聯合國顧問Alfred Schinz之規劃思想與實踐為例

為了解決都市化缺點的問題,作者楊家榕 這樣論述:

回顧臺灣現代都市計劃歷程,1966年聯合國專家顧問來臺協助建置現代規劃體制,提出經濟成長輔以都市化的發展策略,建立了我國自1970年代起的都市計劃基本範型。德籍顧問Alfred Schinz在其中先後任一般研究顧問、都市規劃專家等職,並在「工業為城市發展基礎」的主張下,提出一套結合發展機制與空間形態的規劃思想,與我國經濟建設及實質發展目標相互契合,廣泛實踐在其主責擬定之都市與區域計畫中。最後,甚至據以修訂環境整體規劃法令制度,切合本土發展之需。規劃實踐係源自於規劃思想的建構與修正,且具有相互辯證的循環關係。本研究奠基在歷史研究追本溯源以鑑往知來的精神,還原Schinz的專業知識形塑脈絡與規劃

思想內涵,檢視其在臺規劃實踐及其與規劃思想的修正關聯,探究兩其對我國現代都市計劃之貢獻與影響。研究結果發現,Schinz的規劃思想除了源於家庭成長背景的啟發之外,尚建構自兩個重要時期,並分別建立了機制上與形態上的都市規劃基本原則。其一為師承有機建築代表人物Hans Scharoun期間的「半獨立作業時期」(1947-1956),在德國柏林Charlottenburg-Nord住宅聚落規劃中,以「最小居住單元」作為現代都市計畫的基本規劃原則;另一為源於德國沃爾夫斯堡(Wolfsburg)工作實務經歷的「獨立作業時期」(1956-1967),係以「簇群式空間發模式」作為最小居住單元的空間結構配置原

則。在臺灣任職期間(1967-1974),Schinz引用並調整前期所建構的規劃思想為適合臺灣社會、民情及一般都市發展的模式。首先,在高雄臺南區域計畫(1969)中,Schinz以「都會區發展」為觀點,提出中心城市連同衛星城市與新社區之軸帶發展,並透過跨域治理的必要性,促成《區域計畫法》於1974年獨立頒訂。接著,進一步引用並調整「最小居住單元」及「簇群式空間發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在高雄市綱要計畫(1971)中,以「聯合里鄰單元」作為全市都市設計及土地規劃的最小單位,納入1973年修訂之《都市計畫法》。最後,藉由高雄市灣子內與凹子底等地區細部計畫(1977),落實二階層性土地使用管制(綱要計畫

(或主要計畫)-細部計畫)對都市風貌與實質環境的管制,成為後續新訂都市計畫的範型。Schinz的規劃思想與實踐在臺灣都市計劃初入現代化進程中,提供往後研議都市及區域計畫之基礎與工業城市規劃之準繩,奠定了以都市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亦藉此增進對規劃範型之理解、確定本土適用之標準,凸顯規劃史研究有助於重新省思規劃本質與改善實務,進一步作為檢討我國都市計畫法制相關議題與研提政策建言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