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加工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鈑金加工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大衛寫的 變革的關鍵時刻:談企業變革管理與個人行為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寰圻有限公司【徵才職缺簡介】104人力銀行也說明:【徵才職缺】燒焊組立或學徒【公司簡介】1 個工作職缺、員工數:25人。有鑑於台灣產業之發展,勢必走向高附加價值之產品,為顛覆外界對於一般鈑金加工廠髒亂環境的觀感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葉凱莉所指導 詹德興的 產品品質管理之探討與改善對策-以G機械精密鈑金加工廠為例 (2020),提出鈑金加工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品質管理、精實生產、鈑金。

而第二篇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鄭榮郎所指導 黃柔鈞的 應用FlexSim模擬軟體提升生產效率-以高雄某鈑金工廠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鈑金、設施規劃的重點而找出了 鈑金加工廠的解答。

最後網站迎盛- 板金設計加工服務則補充:迎盛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台南永康,專精於精密板金的設計製造服務:雷射切割、折床加工、焊接、烤漆塗裝,主要產品有電子機械零件、半導體設備板金、電子電機設備、醫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鈑金加工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變革的關鍵時刻:談企業變革管理與個人行為

為了解決鈑金加工廠的問題,作者郭大衛 這樣論述:

  ▍企業經營需要堅持信念,變革是條繞不過去的路!   ▍員工是企業重要的資產,也是成長的關鍵因素,然而「搞定人」卻是企業管理最大的挑戰。     企業不論是擴大經營、縮小規模、轉型升級或完成重大專案,都需要透過變革來達成目的。企業變革涉及到領導力、執行力及專案管理等多門理論,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個人行為」。既然「搞定人」是企業管理的最大挑戰,本書著重在談論員工的品德意識,其中的核心要務是:通過職能學習,養成員工服務意識;提升員工與公司利益共享的合作意識;打造上下一體的企業文化。     作者郭大衛,曾任國際知名外企的地區總經理,以及國內上市企業高階主管多年,結合企業的管理手段和實踐方法,同

時透過實務案例來分析品質管理標準P→D→C→A迴旋模式、績效管理(KPI)、目標管理(OKR)、ADKAR變革管理五法則等原理,論述深入淺出易於吸收。讓本書有如一本管理與變革的教戰守則,不論是企業主或中高階主管,皆能從書中獲取變革的參考模式,從而打造出堅強的企業基礎。   本書特色     ■ 前Emerson網路電源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北亞區銷售總監   ■ 前IBM全球服務部大中華區首席架構師   ■ 現任臺灣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講師     透過管理手段、實踐方法、實務案例,   從策略到執行的方法論,以及成人行為學,   建立員工「知、能、行」的工作力及價值觀。   名人推薦     張豫偉

(財團法人光鹽基金會董事長/佳家久公司董事長) 作者簡介   郭大衛     本名郭冷昕,60年代出生於臺灣,在兩岸三地工作超過30年。     30年的工作經歷,從基層到高管,從內地到海外,歷經產業的轉型,體驗企業的變革。作為企業顧問,特別注重企業發展與認知的文化養成,以及企業員工行為與性格的心理輔導。 推薦序突破障礙,須把握核心思想/張豫偉 序企業變革發展,要做什麼?怎樣做?   CH01從繭蛹蛻變成蝴蝶 1. 企業主的痛與夢 2. 企業變革是條繞不過去的路 3. 渴望改變的動力 4. 改變員工思維先從領導者做起 5. 邊做邊改是變革失敗之母 6. 想要走得遠就結伴而行

  CH02前期準備奠定了變革的成功率 7. 變革管理從盤點資源做起 8. 考核是管理重要的手段 9. 變革的天敵──本位主義 10.無論專案大小都要建立管理角色的分工 11.專業的價值在於區分需要的和想要的 12.借助成功的經驗不要迷信大牌顧問 13.因應過程中的變數養成建立B計畫的習慣 14. 對應遠期目標一定要規劃路線圖並建立里程碑   CH03組織的成功是每一個人努力的結果 15.新舉措的成功同時需要技術和人才 16.領導者只要作好兩件事 17.遇到阻力怎麼辦 18.作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19. 在理性的計畫中穿插感覺體驗讓變革更有趣 20. 瞻前顧後只能迎接失敗,永遠記住「要事第一

」 21.整體的成功要從獨立到互賴   CH04變革從探索開始 22.員工想要改變什麼? 23.什麼是企業文化? 24.溝通的第一步,如何作好傾聽? 25.訓練自己把想法變成提議 26. 過度承諾來自品德的缺陷,引發的後果難以預料 27.變革行動須考慮應急舉措 28.完整的行為模式要養成確認的習慣   CH05改變是每一個人的事 29.解決煩惱只需要改變習慣 30.思維改變了,困境就會豁然開朗 31.樹立「成功必須有我」的當責信念 32.合作當責提高執行力 33.協作的原則是換位思考 34.放棄結果論轉而著重過程管理 35.任何企業文化都是在傳遞價值鏈   CH06最偉大的領導力是品德 36.

品德是一種天賦 37.凡事先考慮別人的立場 38.個人魅力應該建立在品德上 39.豐富品德的底蘊從學習開始 40.將心比心共創雙贏   圖表資料來源237 序   企業變革發展,要做什麼?怎樣做?     有人認為在國際情勢動盪、對國內外經濟發展不利的此刻,企業應儘量節約花費。例如節省資本支出,限制部門預算使用,減少員工出差等等,這是大部分企業會使用的手段。此時此刻,企業經營者正確的思維應該是,做好企業資源盤點並制定應變的計畫,也就是必須因應變革,採取先進的管理手段,讓企業找到新的增長點及轉型的良機。因此,適當的投資在讓企業成長的方向,打好經營基礎,是正確的選擇。然後等待景氣復甦,躍向成功

舞臺。     市場上企業管理的論述或課程不少,談領導力、執行力、創造力、生產力以及各種方法論、模型、技巧等等理論,令人眼花繚亂。其實,所有的理論都不是創新的東西,它們都是多年累積的做事方法與行為準則彙編而成,其理論功力差異就在於:誰的邏輯性更清楚,誰能提供出易學易懂的論述和實踐的方式。須要留意,落伍的理論,往往是在學術理論名義下,包裝著語意模糊的敘述。     我們要研習的是,如何將正向的行為價值,表現在工作習慣中,而習慣養成是要靠正確的認知和不斷的練習。只有簡單易記的內容才能不斷的被練習,最後變成習慣,這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本書作者,曾任國際知名外企的地區總總理,以及國內上市企業高

管多年,如今將企業管理手段和實踐方法結合編撰成籍,同時透過案例分析,讓變革理論不再是艱深難懂又不切合實際,而是易讀易懂的論述。本書內容涵括:從策略到執行的方法論,以及成人行為學。它補充目前管理學方法論述的缺陷,就是理論難以落地的情況,也是一種員工的企業品德教育。上個世紀的著名企管大師詹姆‧柯林斯(A到A+作者)就說過:「偉大的領導力來自於品德」。既然「搞定人」是企業管理的最大挑戰,本書的重點就著重談論企業員工的品德意識。     在IBM服務過的人,都知道公司每年對全球員工做線上「行為準則」的測驗,提醒員工要規範的進行所有商業行為。IBM不斷創新員工學習模式,開發新課程作為內訓員工使用,也提供

諮詢部門對外部客戶培訓服務。新進人員有導師制的入職培訓,每個員工也有專屬的HR專員提供保姆式服務。之所以願意如此投資在個人的學習成長的工作上,憑藉的就是這家百年企業經營積累的總結:「員工是企業唯一的資產,也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     企業經營總會不斷地變革。變革涉及到領導力、執行力及專案管理等多門理論。無論哪一種方法論,必須符合企業能力可以承受,和員工水準能夠理解為準則。變革管理要富有彈性,要確實做好事前評估,從頂層設計到分段執行,都要考慮周全並具備好實施條件。尤其當涉及企業轉型或體系改造的大型專案,都需要有適格的「人」去執行。因此,訓練員工成長的配套教育體系,就顯得舉足輕重。但一般企業

要從這樣的基本功練起確實難為,甚至連華為這樣等級的國際巨頭企業,當初它要打造自身體系的時候,也是經過慎重的思考與論證,最終還是決定複製IBM的體系來保證成功率,當時IBM可是連系統帶人員都移植了過去,從此奠定了華為堅實的基礎。這說明模仿類似的成功經營者,也是變革中值得參考的方式。     國內有不少企業,創業時期的經營方式並不規範,於是往後限制了企業朝向現代化發展的空間。原因是,當年這些企業邊做邊擴展,靠老闆和員工攜手並肩的奮鬥,一步步發展成較具規模的企業。但是,當相對於現代化企業系統性的發展,原先那種粗糙的經營方式顯然落伍,再加上對老員工的感情包袱太重,企業的發展自然受限。有些自覺性強的經營

者意識到這些情況,懂得通過資本操作轉型成股份制的公司,聘請專業經理人,重新打造全新的企業體系。能夠堅毅不饒的轉型成功,關鍵還是在於企業主對價值觀的認知(Awareness)。     價值觀念會隨著時空背景、文化差別而有變異,但基本原則不會改變。怎麼建立員工「知」、「能」、「行」的基本價值觀念,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核心要務。企業對員工宣導觀念的途徑有三:     1. 讓員工通過職能學習,養成現代的服務意識。   2. 提升員工與公司利益共享的合作意識。   3. 打造內部上下一體的企業文化,有效傳遞價值鏈。     總之,這些就是本書論述的重點。也希望書中所列舉的案例,能提供給大家一些具體的參考

價值。 CH01 從繭蛹蛻變成蝴蝶 1. 企業主的痛與夢 許多企業在創建之初都心懷夢想,所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但在持續經營的過程中,發現現實情況與設想的方向有著落差,令人不解。為什麼基層員工不清楚企業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部門領導經常在老闆前面說一套做一套?為什麼同樣的錯誤總是一再發生,員工老是教不會?為什麼……?直到每個破碎的夢都變成了企業主的痛點,這才逼得企業著手進行改革,這是我們最常見到的被迫性變革動機;相對的,有的企業在創建之初,就計劃性的預設了發展階段的變革,按照變革計畫發展組織及經營模式。但無論是計劃性的變革或被迫性的變革,其變革過程都是相同的,每個環節都不會減少,成功率

的差異在領導者的決心及團隊的共同認知。 某一個國際設備大廠在華南的生產基地負責設備組裝,作為它的代工廠之一的設備箱體鈑金加工廠,長期與其配合,無論在工藝品質或交付能力都深獲原廠認可,雙方一路合作順暢。隨著市場增長,工廠接單量也加大,可是由於原物料、人工等成本增加了,企業獲利卻沒有跟隨訂單的增加而成長,反而加重了資金的積累,老闆壓力不減反增。在這樣危機意識的作用下,公司成立了專案組,探討多種轉型變革的方案,企圖透過轉型或產品升級來提高獲利率,並就此方向與客戶深度交流,發現雙方其實存在高度的互賴性。當專案組經過相當程度的交流之後,探索出了新的機會點,發現客戶設備其中的一個重要組件,完全可以透過工廠

技術提升及少量加工器械的補充便能夠生產,同時還具有價格的競爭優勢。於是他們對客戶作出了新的提議,經過幾番探討終於獲得客戶的首肯,願意讓他們試單,最終結果是得到客戶的正式訂單。他們成功的從單一工藝的供應商,轉型成技術較高的組件配套供應商。工廠不但找到增長點提升了公司獲利的來源,也達到了與客戶共同成長的戰略目標,更重要的是企業找到了未來轉型升級的模式,解決了企業主的痛,成就了一個可以逐步實現的夢。

產品品質管理之探討與改善對策-以G機械精密鈑金加工廠為例

為了解決鈑金加工廠的問題,作者詹德興 這樣論述:

有鑑於近年來客戶更加注重品質管理的議題,從事精密機械鈑金製造的G公司,過去個案公司曾為了追求更多業績、開發更多客戶,反而忽略品質的部分,但近幾年個案公司除了在製作過程上發現些許問題外,亦收到許多客戶來電抱怨品質上有些許落差及不良品的流出,導致交貨略有延宕,不僅影響公司的信譽更造成資源的浪費,是以,今年品管檢測便成為個案公司欲改善的重點目標,從內部做起,內部品質就是紀錄異常的狀況,透過作業員的全面自主檢查,避免不良品流至下個工程或是客戶端,若發現內部品質變異一定要提出改善,並由各單位提出報告,確實落實內部品管的基礎,故本研究將針對此基礎為機械精密鈑金業所面臨的品管議題提出因應策略。透過訪談結果

的調查,並引用精實生產的理論,結果顯示G公司造成品質不良最大的問題源自內、外部人員的疏失,是以解決人員疏失所造成的不良為G公司首當其衝的課題,透過教育訓練、溝通、確實的自主檢查來達到降低不良率之最終目的,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G公司仍需再人員、品質及管理項目中做加強,最後期望鈑金相關產業之企業能透過本研究之研究貢獻更了解到鈑金業所面臨之品質問題及解決方法,並將本研究結果做為建議供其參考,也期許對未來研究能有所幫助。

應用FlexSim模擬軟體提升生產效率-以高雄某鈑金工廠為例

為了解決鈑金加工廠的問題,作者黃柔鈞 這樣論述:

鈑金業為傳統行業之一,所包含的產品種類包羅萬象,由於科技的進步,鈑金製品的尺寸與品質管制也逐漸嚴格,因此以機械鈑金取代手工鈑金,已是鈑金加工的趨勢與潮流,而個案公司為高雄一家鈑金加工廠,主要以鈑金加工、精密雷射、為營業項目,對於鈑金的品質、創新技術、確實交期、服務迅速也也秉持著一貫的原則。本研究應用設施規劃(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SLP)分析工廠之機械位置及產品生產動線,蒐集資料後繪製工廠佈置圖,選出有效的佈置方式,並應用FlexSim軟體模擬工廠空間,進行改善前後的數據模擬,相互配合進行改善,為工廠提供新動線及判定公司是否需增減人力或者機台,經由FlexS

im軟體模擬,本研究最終決定由動線來做為改善,個案公司原雷射機台FO-3015NT生產稼動率原為54.42%,改善後變為73.75%,稼動率提高了19%,而稼動率提升使機台吞吐量產出較多,使工廠更能穩固生產線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