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純森寫的 鋼骨鋼筋混凝土工程實務 和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台灣混凝土學會,美國混凝土學會台灣分會的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ACI 318-14)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博碩士論文行動網也說明:論文名稱: 鋼筋混凝土建物骨架之配筋實務 ... 目前國內對於鋼筋混凝土工程規範依據,為內政部審訂「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86a)【1】與「混凝土工程施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技圖書 和科技圖書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潘誠平所指導 張振耀的 以安卓應用程式開發之梁彎矩設計 (2013),提出鋼筋混凝土規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單筋梁配筋設計、Java、Eclipse、Android。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陳誠直所指導 林家毅的 鋼骨鋼筋混凝土邊柱之火害行為 (2012),提出因為有 十字型鋼骨、SRC柱、高溫、殘餘強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鋼筋混凝土規範的解答。

最後網站鋼筋混凝土規範-新人首單立減十元-2021年12月 - 淘寶則補充:建築施工手冊第五版全套1-5冊+新版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彙編2021年版施工專案技術管理建築施工測量鋼筋混凝土工程建築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鋼筋混凝土規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鋼骨鋼筋混凝土工程實務

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作者陳純森 這樣論述:

  建築物使用SRC非常普遍,可惜基礎教學不足,導致許多工法不符規範規定。本書除介紹目前常使用之作法外,特別說明規範之規定與要求,做為業界之參考。

鋼筋混凝土規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30402管碧玲對江宜樺院長施政總質詢,管碧玲指出,核四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所使用的膨脹錨栓,竟有高達至少13407支,既不具國際規範委員會(ICC)認證、也不在核能品保(NQA-1)認證範圍,卻使用於核能安全級(S級)器材設備之相關工程,台電至今若非渾然不覺,就是蓄意隱瞞重大核安問題。管碧玲呼籲江宜樺在今天成軍的核四強化安全檢測小組,應立即對此進行專案調查。

以安卓應用程式開發之梁彎矩設計

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作者張振耀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Android作業系統進行行動裝置的軟體開發,使用Java程式語言建立及編譯,在Eclipse程式開發平台上,選擇土木領域中的單筋梁配筋設計與軟體之結合,主要論點於研究軟體上的開發與技巧,最後利用範例進行說明與呈現軟體之應用。內容將從程式語言元素及搭配敘述式逐步介紹,包括基礎的UI(User Interface)編輯、Java程式語言編輯及實例應用,進而之推展出跨領域技術整合,也期望最終能以此方式讓結構領域與手機應用程式普及化。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ACI 318-14)

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台灣混凝土學會,美國混凝土學會台灣分會 這樣論述: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簡稱「本規範」)針對混凝土建築結構物及可適用之非建築結構物,提供材料、設計及細節上之最低要求。本規範闡明包括場鑄、預鑄、純混凝土、非預力、預力和合成建造物之結構系統、構材和接頭,其中項目涵蓋:強度、使用性和耐久性之設計與施工;載重組合、載重因數和強度折減因數;結構分析方法;撓度限值;混凝土之機械和黏結式錨栓;鋼筋伸展和續接;施工圖說資料;現場檢查與試驗;評估既有結構強度之方法。本規範亦參考《混凝土薄殼建築規範 (Building Code R

equirements for Concrete Thin Shells)》(ACI 318.2)。   本規範使用者會發現 ACI 318-14已大幅改編,並將前版本重新規格化。本次重組之主要目標為在個別專門章節中,提供結構系統或個別構材之所有設計及細部需求,並符合一般設計與施工之過程及順序下安排章節。構材設計共用之資訊及流程,則位於公用章節。   而解說中討論了一些318委員會在發展「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 (ACI 318-14)」條文過程之考量,以下簡稱「規範」或「2014年規範」。對規範使用者可能較不熟悉之新條文或更新條文,也加強了該條文的解釋。此外,也針對前版規範之某些項目提出評論

,使本解說獨立於前版。特定條文之評論也依照規範的相應章節號碼進行。本解說並不打算提出有關規範發展過程之完整歷史背景,亦不想提出委員會在制定規範過程,針對學術研究和調查數據之詳細簡歷。然而,提供某些研究數據之參考文獻,給那些想要更深入了解背景資料者。顧名思義,「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就是要作為一個合法建築規範的一部分,因此必須與那些提供詳細的規定、推薦實務的做法、完整的設計流程、設計輔助工具之文件,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不同。   本規範和解說不能取代健全的工程知識、經驗和判斷。建築規範只規定為了公眾健康和安全,必要之最低要求,而本規範即基於這個原則。對於任何結構,所有者或有照設計專業人員可能需要比

本規範為保護公共安全所訂必要之最低要求,更高的材料和施工品質,然而,比本規範更低標準是不被允許的。解說將注意力導引至提出建議去執行本規範條款及內容之文獻,但這些文獻和解說不是規範的一部分。本規範不具法律地位,除非它被具有管轄權的政府機構有系統地用於建築設計及施工。當本規範未被採用,即使它不具法律地位,但仍可將它視為優良施工的參考。本規範提供了一個方法,讓合法任命的建築官員或其指定的代表,可藉以建立設計和施工的最低驗收標準。本規範和解說不用於解決業主、工程師、建築師、承包商或者其代理商、分包商、材料供應商或試驗機構之間的紛爭。

鋼骨鋼筋混凝土邊柱之火害行為

為了解決鋼筋混凝土規範的問題,作者林家毅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實驗及分析方法探討鋼骨鋼筋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邊柱於火害下之行為。實驗方面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高溫試驗,於小型複合高溫爐進行,並以熱電偶量測鋼骨、鋼筋及混凝土之升溫狀況;試驗規劃4支鋼骨鋼筋混凝土柱研究SRC邊柱於不同參數下之斷面溫度分佈,參數包括混凝土強度以及柱斷面形狀。第二階段為載重試驗,利用大型萬能試驗機進行軸壓載重試驗。高溫試驗之4支受火害試體可得到SRC柱受火害後之殘餘強度,另外4支未受火試體則可得到未受火害之軸壓強度,兩組試體對照比較後可知SRC柱試體受火害後之強度折減程度。分析部分採高溫試驗得到之試體斷面溫度

分佈數據,以熱傳學塊狀系統之概念推估SRC柱試體火害後之殘餘強度,並與實驗值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高溫下圓形柱受火面之混凝土保護層嚴重爆裂,反之方形柱僅於受火面角隅處混凝土剝落,可知斷面幾何形狀影響試體之耐火能力。不同強度混凝土對於斷面溫度分佈及升溫速率並無明顯影響;鋼骨腹板之溫度高於鄰近混凝土測點溫度,是由於鋼骨熱傳導係數較混凝土高,熱能傳遞過程中產生蓄熱、溫度上升情形。載重試驗之結果顯示,強度較高混凝土之柱試體殘餘強度折減程度大於普通強度混凝土之試體。殘餘剛度折減程度方面,試體參數為方形斷面及普通強度混凝土之組合,折減程度最小。韌性方面,火害後試體之韌性皆有不同程度之增加。本研究提出

合理之分析方式計算受火害試體之殘餘軸壓強度,分析之結果與實驗數據相符。包覆型SRC柱由於混凝土之包覆可降低火害之影響且具優異之防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