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前掛跌停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開盤前掛跌停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金寫的 從零開始學量價分析: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第2版) 和王延巍的 ETF全球投資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主力開盤前掛漲停或跌停是何原因? - 小熊問答也說明:而開盤前主力掛跌停,一方面有可能該股遭遇了黑天鵝事件,有可能遭遇一系列的跌停,面對這類風險,肯定不能等到開盤後在選擇賣出,需要在開盤前就直接掛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中信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程 黃彥聖所指導 劉弟勇的 臺灣股票市場交易與非交易期間股價行為之研究 (1999),提出開盤前掛跌停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開資訊、私有資訊、交易期間、非交易期間、開盤至開盤、收盤至收盤、交易機制假說、交易停止假說。

最後網站[請益] 開盤前掛跌停沖賣可行嗎? - Stock板- Disp BBS則補充:推s90366770607: 開盤前掛跌停賣然後一開盤就賣了然後股價跌最後補18F 12/04 15:47. 推a0913 : 漲停補不了你會慘賠喔19F 12/04 15:47.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開盤前掛跌停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零開始學量價分析: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第2版)

為了解決開盤前掛跌停賣的問題,作者楊金 這樣論述:

“量價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提高分析水準,掌握分析技巧,進而提高實戰成功率,《從零開始學量價分析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第2版》即以此為目標來組織編寫內容。全書從基礎學習、模式強化、趨勢解讀、主力參與、量價形態、黑馬股啟動等多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量價交易技術。 《從零開始學量價分析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第2版》的重點章節是第3~8章,作者結合多年股市經驗,從趨勢、主力、日K線圖、分時圖、黑馬股等角度講解了多種量價形態,它們都源於A股的走勢,更適於實戰運用。《從零開始學量價分析短線操盤盤口分析與A股買賣點實戰第2版》以實戰講解為核心,內容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既為投資者入門

做好了鋪墊,也對多變的股市實戰進行了深層的闡述,是一本從入門到進階的實用操作手冊。 第 1章 量價技術基礎 1.1 認識量價圖 1.1.1 什麼是 K 線 1.1.2 認識成交量 1.1.3 調出量價圖 1.1.4 分時圖信息 1.2 量的深層含義 1.2.1 多空的分歧情況 1.2.2 籌碼的供求關係 1.2.3 動力與方向的關係 1.2.4 股價走勢的前兆 1.2.5 主力行為的線索 1.3 量價實盤交易流程 1.3.1 市場趨勢運行情況 1.3.2 個股整體價格走勢情況 1.3.3 股價的短期走勢 1.3.4 異動量能的盤面特徵 1.3.5 局部量能與整體量能對比 1

.3.6 是否為典型量價形態 1.4 均線與趨勢運行 1.4.1 均線的含義及原理 1.4.2 中期主導的多頭、空頭形態 1.4.3 途中整理的黏合形態 1.4.4 反轉前的壓力支撐轉化 1.4.5“蛟龍出海”反轉形態 1.4.6 多空交替形態 1.5 盤口中捕獲異動股 1.5.1 振幅、量比、換手率等數據 1.5.2 掛單分析 1.5.3 對全體股啟動預警監控 1.5.4 對自訂股設定詳細預警條件 第 2章 放量、縮量的常見模式 2.1 溫和式放量 2.1.1 溫和式放量的成因 2.1.2 低位攀升溫和式放量 2.1.3 升勢創新高溫和式放量 2.1.4 突破套牢區溫和式放量 2.1.5

震盪反彈溫和式放量 2.2 突兀式放量 2.2.1 突兀式放量的成因 2.2.2 短線上沖突兀式放量 2.2.3 寬震區箱頂突兀式放量 2.2.4 回檔反沖突兀式放量 2.3 連續式放量 2.3.1 連續式放量的成因 2.3.2 寬幅震盪連續式放量 2.3.3 短線飆升連續式放量 2.3.4 橫向整理連續式放量 2.4 回檔走勢中的縮量 2.4.1 回檔走勢中的縮量的成因 2.4.2 上升行情回落縮量 2.4.3 震盪回落波段縮量 2.4.4 回檔整理階段縮量 2.5 高位滯漲區的縮量 2.5.1 高位滯漲區的縮量的成因 2.5.2 高位窄幅整理下移縮量 2.5.3 高位震盪區縮量 2.5.4

強勢股整理區縮量 2.6 下跌途中的縮量 2.6.1 下跌途中的縮量的成因 2.6.2 破位下行時縮量 2.6.3 下跌行進中縮量 2.6.4 巨幅下跌後縮量 第3章 均線、趨勢中操作量價 3.1 格氏均線法則量價實戰 3.1.1 格氏均線買賣法則示意圖 3.1.2 低點放量上穿 MA30 3.1.3 攀升回檔放量反穿 MA30 3.1.4 快漲後回落至 MA30 縮量 3.1.5 向上遠離 MA30 滯漲放量 3.1.6 高點持續回落破 MA30 3.1.7 向下遠離 MA30 後放量 3.1.8 反彈穿越 MA30 3.1.9 反彈至 MA30 遇阻 3.2 築底及升勢量能特徵 3.2

.1 底部區量能特徵 3.2.2 整體式量價齊升 3.2.3 波浪式運行的縮放量 3.2.4“活躍式”量能形態 3.3 見頂及築頂量能特徵 3.3.1 價創新高量相對縮小 3.3.2 整體式縮量震盪 3.3.3 天量長陰線 3.4 跌勢及反彈量能特徵 3.4.1 跌途無量 3.4.2 不放量弱勢反彈 3.5 趨勢關鍵點量能特徵 3.5.1 突破點托底量的兩種形態 3.5.2 突破點連續性放量 3.5.3 放量突破後縮量回抽 3.5.4 破位點連續縮量 3.5.5 破位點單日放量 3.5.6 反轉時量能整體轉變 第4章 結合主力理解量價 4.1 簡析主力 4.1.1 主力的優勢 4.1.2 簡

析主力參與環節 4.1.3 個股案例解讀 4.2 主力類型及投資風格 4.2.1 依資金性質劃分主力 4.2.2 中長線主力參與股解讀 4.2.3 短線主力參與股解讀 4.2.4 過江龍主力參與股解讀 4.2.5 主力的兩種參與路線 4.3 吸籌環節量價特徵 4.3.1 放量縮量對比 4.3.2 震盪區漲停式反復吸籌 4.3.3 突破點單日吸籌巨量 4.3.4 突破點多日吸籌放量 4.4 震倉環節量價特徵 4.4.1 連續縮量陰線下跌 4.4.2 整體放量相對縮量 4.5 拉升環節量價特徵 4.5.1 平量式穩步上揚 4.5.2 不帶量式漲停啟動 4.5.3 先放量後縮量 4.6 整理環節量價

特徵 4.6.1 平量式盤升平台 4.6.2 縮量下跌形態 4.6.3 縮量式強勢整理平臺 4.6.4 下跌後的縮量收復 4.7 出貨環節量價特徵 4.7.1 縮量震盪下滑 4.7.2 斷層式縮量滯漲 4.7.3 放量攀升再放量 第5章 日線圖量價上攻組合 5.1 進攻式三日放量組合 5.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2 案例:捨得酒業 5.2 長陽線突破點窄幅放量整理 5.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2.2 案例:三安光電 5.2.3 案例:廣譽遠 5.3 圓弧形突破套牢區溫和放量 5.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3.2 案例:浙大網新 5.3.3 案例:新華傳媒 5.4 突

破點溫和放量紅三兵 5.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4.2 案例:龍建股份 5.5 放量盤升後回檔點縮量平臺 5.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5.2 案例:北京城鄉 5.6 平量長陽突破寬震區 5.6.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6.2 案例:杭州銀行 5.7 縮量雙(三)探低 5.7.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7.2 案例:赤峰黃金 5.8 寬幅箱體區低點強縮量 5.8.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8.2 案例:法爾勝 5.9 低點縮量倒三角回升 5.9.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9.2 案例:首鋼股份 5.10 平量式攀爬上穿震盪區間 5.10.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0

.2 案例:盈峰環境 5.11 中短線急跌後回升縮量 5.1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1.2 案例:桂林旅遊 5.12 寬震式漲跌跤映放量突破 5.1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2.2 案例:億帆醫藥 5.13 主力股震盪活躍式量能 5.1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3.2 案例:中閩能源 5.14 跌勢中巨量陰線後的反彈點 5.1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4.2 案例:福田汽車 5.15 強勢板次日巨量陰線 5.1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5.15.2 案例:大唐電信 5.15.3 案例:高能環境 第6章 日線圖量價下跌組合 6.1 單日放量長上影陽線 6.1

.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2 案例:中昌數據 6.2 放量陰孕線組合 6.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2.2 案例:遠達環保 6.3 短線上沖單日天量 6.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3.2 案例:平高電氣 6.4 放量上漲中探頭式量能 6.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4.2 案例:航太動力 6.4.3 案例:航發科技 6.5 逐級式遞增放量 6.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5.2 案例:粵泰股份 6.5.3 案例:動力源 6.6 大幅放量式滯漲 6.6.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6.2 案例:科力遠 6.6.3 案例:超訊通信 6.7 高位整理區突然縮量 6.7.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7.2 案例:蘇農銀行 6.7.3 案例:卓勝微 6.8 震盪破位前突然縮量 6.8.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8.2 案例:韓建河山 6.9 穿越式長陰放量反轉 6.9.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9.2 案例:白雲機場 6.9.3 案例:新疆天業 6.10 跳空破位放量長陰線 6.10.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0.2 案例:特變電工 6.11 高點收漲的天量陰線 6.1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1.2 案例:廣州發展 6.12 飆升股量價緩慢下滑 6.1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2.2 案例:亞盛集團 6.13 巨量的長下影線 6.1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3.2 案例:興發集團 6.13.3 案例:建發股份 6.14 雙陽天量 6.1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4.2 案例:中閩能源 6.15 連續小陰線縮量下滑 6.1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6.15.2 案例:聯美控股 7.1 早盤放量拉升盤中走高 7.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2 案例:上海貝嶺 7.2 盤中量價齊升不回落 7.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2.2 案例:中國巨石 7.2.3 案例:光電股份 7.3 量堆推升節節高 7.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3.2 案例:長城電工 7.4 活躍量能的斜線式拉升 7.4.1 形態及

市場含義解讀 7.4.2 案例:生物股份 7.5 低開下探帶量震盪上揚 7.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5.2 案例:西藏藥業 7.6 早尾盤二度上揚 7.6.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6.2 案例:江泉實業 7.7 水準式心電圖巨量 7.7.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7.2 案例:長春經開 7.8 “皮球落地”巨量跌停 7.8.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8.2 案例:ST 昌魚 7.8.3 案例:東方創業 7.9 破位前跳水式出貨預演 7.9.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9.2 案例:富奧股份 7.10 向上試盤型溫和放量 7.10.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0.2 案例:深南

電 A 7.11 縮量向下試盤線 7.1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1.2 案例:中航善達 7.12 有效推升的單筆天量買單 7.1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2.2 案例:深紡織 A 7.13 盤中漲停板吸籌 7.1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3.2 案例: ST 沈機 7.14 沖高後放量跳水至均價線下方 7.1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4.2 案例:英特集團 7.15 盤中 45 度角放量下行 7.1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5.2 案例:英特集團 7.16 開盤後的閃擊漲停板 7.16.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6.2 案例:西部資源 7.16.3

案例:中國船舶 7.17 開盤封板、中盤打開的“凹”形板 7.17.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7.2 案例:ST 創興 7.17.3 案例:滄州大化 7.18 10:00 前沖高不回落下的封牢漲停型 7.18.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8.2 案例: ST 山水 7.18.3 案例:ST 椰島 7.19 早盤大漲後、午盤前後的直線封牢型 7.19.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19.2 案例:中昌數據 7.20 早盤 15 分鐘內快速上漲的二次封板 7.20.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7.20.2 案例: ST 信通 第8章 黑馬股經典量價組合 8.1 吸籌後極度縮量整理 8.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1.2 案例:中國聯通 8.2 盤整中的極度縮量 8.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2.2 案例:廈門象嶼 8.2.3 案例:浙江富潤 8.3 獨立股回落啟動點縮量盤整 8.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3.2 案例:激智科技 8.3.3 案例:平治信息 8.4 震盪上行區間整體縮量 8.4.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4.2 案例:興齊眼藥 8.5 漲停突破點強勢放量整理 8.5.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5.2 案例:深科技 8.6 突破點連續加倉式放量 8.6.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6.2 案例:華能水電 8.7 “N”字形放量漲停 8.7.1 形態及

市場含義解讀 8.7.2 案例:銀鴿投資 8.8 跳空板空中加油放量平臺 8.8.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8.2 案例:長城動漫 8.9 不放量收復前期跌停區 8.9.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9.2 案例: ST 安凱 8.10 啟動前的逆市放量震盪平臺 8.10.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10.2 案例: ST 中絨 8.11 漲停震盪平臺溫和放量區 8.11.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11.2 案例:海特高新 8.12 弱勢板小量突破低位震盪區 8.12.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12.2 案例:達安基因 8.13 平量式突破震盪區 8.13.1 形態及市場含義解讀 8.13

.2 案例:威海廣泰

開盤前掛跌停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浩鼎 (4174) 乳癌新藥解盲未過關,也就是OBI-822這支乳癌新藥因為主要療效指標並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這樣的結果嚴重衝擊股價表現,昨天開盤跳空躺平一路跌停鎖死在613元,終場成交239張,跌停委賣張數仍高掛近2萬張。市值一天就蒸發掉116億元,更拖累其他生技類股,不過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在昨天下午的法說會面對現場爆滿的法人表示自已心中沒有股價,但為了維持營運的穩定性,大股東們將會商議買進自家股票事宜,不過公司也不會實施庫藏股制。法人表示,昨日浩鼎法說肯定OBI-822的臨床療效,市場是否會買單還有待觀察,若是以昨日收盤還有將近兩萬張賣單排隊等著要出售的情形來看,短期內跌勢將不會結束,不過,也不至於出現當年基亞的暴跌行情。但至少在昨天生技股(OTC41)還是成為重災區,新藥族群中還有中裕(4147)也是跳空跌停開出,賣壓沉重,永昕(4726) 、健亞 (4130) 也加入跌停行列,智擎 (4162) 重挫近6%。
電子股的重頭戲世界通訊大展MWC開展倒數計時,非蘋陣營三星、宏達電 (2498) 、LG等大廠皆秀出新品,相關手機供應鏈股價受到激勵,三星供應鏈的閎暉 (3311) 一度漲停,宏達電供應鏈的位速 (3508) 漲幅則逾2%,反倒是宏達電本身翻黑壓回近2%。面板龍頭群創(3481)在6月股東會將改選董監事,由於董事長段行建可能退休,傳出總經理王志超接任董座呼聲高,不過籌碼面群創持續遭外資大手筆調節,昨天下跌1.42%。鴻海(2317)爭取入主夏普已到最後一週,預計這個禮拜四25日就會有結果,市場屏息以待,股價平淡收在平盤。股后漢微科(3658)昨天下跌3.43%、以817元收在月線之下,由於來勢洶洶的第三高價股浩鼎(4174)股價因新藥解盲失敗而出現跌停收613元,漢微科的股后寶座暫時不會受到威脅,只是股王大立光(3008)近期因傳出部份iPhone7照相鏡頭鏡片將由5P升級至6P利多消息帶動,股價再度回升至2,500元之上,雙方價差已越拉越大。美商應材(AMAT.US)在法說會中釋出成功切入電子束檢測市場訊息,摩根大通證券等外資法人昨日指出,台積電光學散射校正(CDU)已開始採用應材Pro-Vision,使得漢微科eP4屈居下風,由於競爭加劇,漢微科70%高毛利率將面臨保衛戰。連接器廠長盛 (3492) 及矽瑪 (3511) 因1月合併營收表現出色,近期股價連番大漲,昨天在買盤力挺下,長盛及矽瑪盤中均強攻漲停板,其中長盛更以漲停價47.9元作收,創下上櫃以來新高價。工業電腦族群今年大多有雙位數成長展望,並且結合智能化、物聯網市場,在連年成長當中無形造就一股新的成長生命力,歷年又有高配息政策支持,成為電子業中進可攻退可守,股價、股息雙頭賺的新標竿,振樺電(8114)昨日小漲0.65%收155.5元、廣積(8050)上漲3.07%收53.7元,漲幅遠比大盤強勢。大宇資(6111)在台北國際電玩展展出八款遊戲,今年規畫將推出6~8款遊戲,董事長凃俊光去年底曾表示「2016年的營收、獲利均會優於2015」。也因今年前景看好,大宇資昨日攻上漲停,以117元作收,成交張數2,131張。朋程(8255)目前的產品100%應用在車用市場,儘管車用倒車影像尚未大量出貨,但因為本益比遠低於同致,吸引買盤卡位,昨日更以大漲8.3%、137元作收,創近20個月新高。
國際油價反彈,加上東北亞輕油裂解進入歲修旺季,塑化報價反彈,SM概念股成為昨天塑化股領漲指標,台苯 (1310) 收盤大漲4.68%,國喬 (1312) 漲幅為1.85%。
長榮集團發生接班風暴,外界認為,長榮航(2618)擬現金增資4億股,張國煒可能會趁機加碼,以拉高可掌控的持股,股價收盤收高4.61%。
其他焦點股金居(8358)1月營收3.66億元,月增1.46%,年增6.53%,連續5個月優於前一年同期,在營運逐漸顯現轉機之下,昨日股價漲停並重返票面,收盤價10.3元創9個多月新高。彰源(2030)受惠於農曆年後出貨大增,激勵昨日股價上揚,盤中最高曾經漲停來到10.50元,終場收盤價10.00元,單日漲幅4.60%,成交量1,392張。如興(4414)與玖地合併案儘管因現金增資延後,不過本業合作關係持續進行,讓營運仍有成長表現,加上特定買盤看好雙方合併案持續低檔承接,股價2月以來緩步走揚,至昨日已放量重新站上21元,終場收21.2元,突破前波高點20.1元

臺灣股票市場交易與非交易期間股價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開盤前掛跌停賣的問題,作者劉弟勇 這樣論述:

交易期間(trading periods)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非交易期間(non-trading periods)的股票報酬變異數以及開盤至開盤(open-to-open)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收盤至收盤(close-to-close)的股票報酬變異數,這二種現象是常為學者所討論的。 French and Roll(1986)為了解釋交易期間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非交易期間股票報酬變異數的股價行為,分別檢查了公開資訊、私有資訊以及交易噪音的角色。因為公開資訊通常都是在企業的正常營業時間內發生,而私有資訊的洩露則只能透過私有資訊擁有者參與市場交易而反應出來,French and

Roll(1986)測試了相關的假說並認為造成交易期間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非交易期間股票報酬變異數現象的主要原因係為私有資訊。 Amihud and Mendelson(1987)與 Stoll and Whaley(1990)等人也發現開盤至開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收盤至收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的現象。 Amihud and Mendelson(1987) 與 Stoll and Whaley(1990)利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資料,比較開盤至開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與收盤至收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間的關係,並測試交易機制假說(trading mechanism hypothesi

s);他們的研究發現的確存在開盤至開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收盤至收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的現象,而且他們認為這一結果係與交易機制假說相一致的。 然而,有關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在開盤時具有較大的報酬變異數的現象,交易機制假說並非惟一的解釋。另一說明開盤時具有較大的報酬變異數的解釋為交易停止假說(trading halt hypothesis),交易停止假說主張是因為在開盤前有一夜的期間交易是停止的,方造成開盤時具有較大的報酬變異數現象。 Choe and Shin(1993) 與 Choe(1994)的研究認為在開盤時具有較大的報酬變異數的現象是與交易停止假說相一致的。

國外的研究普遍的發現交易期間的股價行為與非交易期間的股價行為以及開盤至開盤的股價行為與收盤至收盤的股價行為是不同的。本論文我們將檢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在交易期間的股價行為與非交易期間的股價行為以及開盤至開盤的股價行為與收盤至收盤的股價行為;亦即我們將在本論文中探討交易期間與非交易期間的報酬變異數以及開盤至開盤與收盤至收盤的報酬變異數並測試相關的假說。 本論文主要探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九六年間,台灣證券交易所所有掛牌的上市有價證券在交易期間與非交易期間的股價行為。目前廣為用來解釋交易期間與非交易期間股價行為的假說計有:公開資訊假說、私有資訊假說及交易噪

音假說。在公開資訊假說為真下,我們推論將產生非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高於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的現象;在私有資訊假說為真下,我們推論將產生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高於非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的現象;在交易噪音假說為真下,我們推論將產生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高於非交易期間的證券報酬變異數的現象,且交易期間與緊接其後的非交易期間的證券價格會有反向變動關係。由本論文的結果顯示在台灣股票市場中存在有交易期間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非交易期間的股票報酬變異數的現象,而且在較大交易量分群中更為顯著,另外我們也發現交易期間與緊接其後的非交易期間的證券價格間是呈正向變動關係;故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究的結果係與

私有資訊假說相一致的。 再者,我們也發現在台灣股票市場中也存在有開盤至開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大於收盤至收盤的股票報酬變異數的現象。在研究期間內,台灣證券市場不論是在開盤抑或收盤均採用定期集合競價交易機制進行撮合,故當交易機制假說為真下,我們可以預期在台灣證券市場中不應存在有開盤至開盤的報酬變異數高於收盤至收盤的報酬變異數的現象;相對於交易機制假說,交易停止假說則主張因為開盤前有一段期間市場是不開盤交易的,故於開盤前將累積大量的資訊,並於開盤時迅速將前開累積的資訊反應於股價上,進而造成開盤時的股價呈現較激烈的波動;而收盤時因前面仍持續進行交易,故不致有大量資訊累積的情形存在,因

此於收盤時其股價將較開盤的股價波動平緩,故當交易停止假說為真下,我們可以預期在台灣證券市場中會存在有開盤至開盤的報酬變異數高於收盤至收盤的報酬變異數的現象。故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究的結果係與交易停止假說相一致的。

ETF全球投資指南

為了解決開盤前掛跌停賣的問題,作者王延巍 這樣論述:

這本書以美國股市為突破口,通過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這一投資工具,向讀者介紹了ETF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同時,循序漸進地向讀者介紹了如何用ETF投資美國股市、全球各國股市,甚至包括黃金、石油、貨幣等另類品種,讓你低門檻、低成本地進行全球化投資和配置,帶你展開一場“一個帳戶投資全球”的神奇旅程。   王延巍 互聯網從業者,在早期職業生涯中伴隨公司在美上市,開始接觸美股,成為美股和全球投資愛好者,以“美股基金策略”為筆名長期在公眾號、投資社區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憑藉對美國市場ETF的深入理解和多年投資經驗,擁有超十萬的關注者,成為國內ETF投資專家。  

第1章 ETF: 可交易基金……/ 1 巴菲特10 年賭局獲勝的秘密: 指數基金/ 3 什麼是ETF, 如何交易它/ 5 ETF 的優勢在哪裡/ 7 案例:當大盤開盤就跌了3%, ETF 可以為你做些什麼/ 9 第2章 全球投資:世界那麼大, 你應該去看看/ 11 你應該擁有一個美股帳號/ 13 當股市沒有漲跌停: A 股市場與美股的差異/ 14 …… 只需一個帳號, 用ETF 投資全世界/ 18 ETF 知識進階: 什麼是ETF 的流動性,ETF 會像股票一樣退市嗎/ 21 ETF 是如何被“關閉” 退市的/ 24 第3章 美股ETF: 你幾乎可以投資一切/ 29 這只ET

F 讓你50 年“躺著賺錢” / 31 美國小盤股ETF: 波動大一些, 收益多一些/ 36 找對美國熱門板塊, ETF 幫你站在風口賺錢/ 40 QQQ: 科技板塊ETF 王者, 美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43 XLP 和XLY: 消費品板塊雙傑, 剛需推動更堅挺/ 46 IBB: 生物科技股旗艦, 波動劇烈, 收益驚人/ 53 ITA: 美國軍工板塊之王/ 57 VNQ: 房產ETF 王者, 涉足美國房產的高流動性選擇/ 59 ETF 知識進階: 折價和溢價——走進ETF 的價格機制/ 63 股市下跌也不怕: 走進做空類ETF / 68 經典做空類ETF 簡介/ 72 做空類ETF 風險有哪

些/ 73 天使還是魔鬼——走進美國杠杆類ETF / 75 經典杠杆類ETF 簡介/ 82 進階: 由Direxion 公司的官方說明深入杠杆類ETF機制/ 83 ETF 知識進階: ETF 的規模是如何變大的/ 88 ETF 股份的產生過程/ 88 以盈透為例看券商在ETF 申購中的角色/ 90 佈局還是靜待: 小市值ETF 的投資策略/ 92 案例: 突然停擺的和“一夜暴富” 的/ 92 走近標普500 指數掌門人: 他如何“掌控”指數/ 96 第4章 美國全球市場ETF: 投資全世界其實很輕鬆/ 99 案例: 無需去印度開戶, 用ETF 投資印度股市/ 101 為什麼要考慮投資印度/

101 印度股市有什麼特點/ 104 如何用美國市場ETF 投資印度/ 108 什麼樣的國家和市場值得投資/ 112 以成熟市場作為海外投資的主力市場/ 113 新興市場看機會, 更需注意風險/ 115 投資全球的N 種兵器: 全球各國ETF 投資地圖/ 123 非美發達國家或地區區域市場ETF / 124 非美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單一市場ETF / 127 中國香港市場ETF / 130 新興市場區域市場ETF / 132 新興市場單一市場ETF / 136 俄羅斯市場ETF / 137 巴西市場ETF / 138 東南亞市場ETF / 140 阿根廷市場ETF / 144 波蘭市場ETF /

149 其他新興市場ETF / 150 在美國投資中國: 美國市場的中國ETF / 151 覆蓋A股三大主流指數的ETF / 152 投資中概股的利器: KWEB / 153 用ETF 輕鬆對抗匯率風險/ 156 美國基金如何投資海外市場/ 157 匯率對沖ETF: 對抗匯率波動的利器/ 158 HEWG: 讓你在德國股市真的賺錢/ 159 美國市場主要匯率對沖ETF 簡介/ 163 案例: 一次躺在家裡拿著手機做空俄羅斯的奇幻之旅/ 167 第5章 美國商品和貨幣ETF / 171 案例: 石油價格風雲變幻, 對你來說只是新聞嗎/ 173 不懂期貨沒關係, ETF 讓你輕鬆投資石油/ 17

7 掛鉤石油價格的ETF / 178 石油產業ETF / 182 天然氣ETF / 185 用ETF 穿“金” 戴“銀” / 186 黃金ETF 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189 黃金行業ETF / 191 白銀主題ETF / 193 農產品ETF / 194 貨幣ETF / 196 案例: 咖啡不只是飲品, 用咖啡ETF 能賺錢/ 201 第6章 美國債券ETF / 205 債券——從美國國債ETF 說起/ 207 AGG: 美國債券ETF 之王/ 212 LQD: 簡簡單單投資公司債/ 215 一體兩面: 高收益/ 垃圾債/ 219 其他債券ETF簡述/ 223 第7章 聰明貝塔: 一種“增

強型” 的ETF 投資策略/ 225 什麼是聰明貝塔策略/ 227 紅利投資: 最常見的增強投資策略/ 230 動量投資: 捕捉股票漲跌的趨勢規律/ 236 倉位權重優化: 持股結構性調整求突破/ 241 回購投資: 把握大概率上漲的金融動作/ 244 第8章 全球化投資組合/ 247 國內股市和海外股市如何側重/ 249 如何正確選擇ETF / 252 以一隻ETF 的ETF 來理解投資組合/ 259 經典投資組合進階/ 266 後記: 放眼全球, 不再焦慮/ 272   我們這為財富焦慮的一代人 每天,打開微信上的朋友圈,你會看到各種體現焦慮情緒的文章刷屏,從職業

瓶頸到房價,從財富貶值到階層固化,種種焦慮的指向還是一個現實問題: 我們如何持續地獲得和積累財富,我們如何保證辛苦打拼積累的財富不會貶值。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房產投資已經顯得遙不可及,它需要龐大的資金,而一旦涉及貸款還會讓你背上債務負擔,在今天,房產甚至對很多人來說更像是財富積累的目標,而非手段。 於是,對於更多人來說,證券市場成了投資可大可小,流動性強,充滿機會的投資領域。事實上,在全球大部分國家,投資股票也正是大眾理財的重要手段。但是,長期以來,“投資股市= 炒股=炒A 股” 已經成為大部分股民的固有觀念,而中國股市的特點恰是“牛短熊長”,暴漲暴跌,這給廣大中國投資者帶來了新的焦慮。

在過去的2014 年到2015 年上半年的牛市中,大量投資者,特別是新股民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單一的A 股市場,卻在後來的暴跌中遭受巨大損失。再一次,“珍愛生命,遠離股市” 的聲音響起,而同時,我們卻常常在新聞中看到如美國股市連創新高的消息。 標普500 指數2010 年到2017年的漲勢喜人。甚至,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股市同期也是連連上漲,走勢也比A股順暢。顯然,如果我們能夠將資金在全球範圍內投資和配置,我們就可能更好地平衡我們的收益和風險,真正做到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 難道需要我們去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家開戶? 為了全球投資我們還得當“空中飛人”? 想想成

本,看著國外這麼多賺錢機會,我們似乎又要焦慮起來。 幸運的是,現如今,全球投資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難。比如幾年前,美國股市對你還只是國際財經新聞上的概念,而如今,你可以通過網上券商輕鬆開戶,投資美國股市。更重要的是,這整個過程都是中文服務,相關軟體也符合中國使用者交互的習慣。 看起來投資美國股市方便了,但是投資其他國家股市怎麼辦,哪怕都可以網上開戶,難道我要開幾十個國家的股市帳戶不成? 畢竟,我是投資,不是集郵啊! 事實上,這一切可以不那麼麻煩,你完全可以用“一個帳戶投資全球”。但是,問題來了,如何投資? 事實上,上述基金都是美國股市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xchange Tra

cled Fund,簡稱ETF),即可交易基金,相信不少朋友對這類基金已經比較熟悉。而如今,你只需擁有一個美國股市帳號,就可以購買美國股市內豐富的投資於全球市場的ETF,無需再去這些國家單獨開戶,也就是前面提及的“一個帳戶投資全球”。這下,投資全球一下子簡單了很多,你只需打開美國炒股軟體,按照你對市場的判斷,買賣不同市場的基金,在各個市場輾轉騰挪,方便地捕捉全球市場的各類機會。 那麼,什麼是ETF,美國的ETF 又有何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