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瑰賢寫的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構設計(第二版) 和秦大同的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減速器和變速器(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高苑科技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所 鄒國益所指導 林成懋的 防鬆圓形華司多道次成形之研究 (2013),提出開閉盤軸承 異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防鬆圓形華司、成形負荷、等效應力、等效應變、段差。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產業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 張明宗所指導 林靜怡的 平板電腦的興起對筆記型電腦的衝擊-以樞紐零件廠商新日興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筆電樞紐、新日興的重點而找出了 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開閉盤軸承 異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構設計(第二版)

為了解決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作者李瑰賢 這樣論述: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單行本共20個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與忌》《機械製圖及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軸及其連接件設計》《軸承》《機架、導軌及機械振動設計》《彈簧設計》《機構設計》《機械傳動設計》《減速器和變速器》《潤滑和密封設計》《液力傳動設計》《液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氣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智慧裝備系統設計》《丁.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疲勞強度可靠性設計》《逆向設計與數位化設計》《創新設計與綠色設計》。 本書為《機構設計》,主要介紹了機構的基本知識和結構分析、基於杆組合解析法對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連杆機構的設計

及運動分析、齒輪機構設計、凸輪機構設計、間歇機構設計、空間機構設計、組合機構設計、機構選型範例等。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1篇 機構 第1章 機構的基本知識和結構分析 1.1機構的定義和組成11-3 1.1.1機構相關名詞術語和定義11-3 1.1.2運動副及分類11-3 1.2機構運動簡圖11-5 1.2.1定義11-5 1.2.2構件運動的規範符號11-5 1.2.3構件及機構簡圖11-6 1.2.4機構運動簡圖的繪製11-17 1.3機構自由度計算11-18 1.3.1機構自由度的定義11-18 1.3.2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11-18 1.3.3公共約束的意義和判定方法11-22 1.3.4單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11-22 1.3.5多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11-25 1.4平面機構高副低代11-29 1.4.1高副低代滿足條件11-29 1.4.2高副低代方法11-29 1.4.2.1曲線接觸的高副機構11-29 1.4.2.2曲線和直線接觸的高副機構11-30 1.5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和結構分析11-31 1.5.1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11-31 1.5.2平面機構基本杆組分類11-31 1.5.2.1無油缸和氣缸的基本杆組的分類11-31 1.5.2.2含油缸、氣缸基本杆組分類11-

32 1.5.3平面機構級別的判定11-32 1.5.3.1不含油缸、氣缸機構的判別11-32 1.5.3.2含油缸、氣缸機構的判別11-36 第2章 基於杆組解析法對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 2.1機構運動分析11-38 2.1.1平面機構運動分析解析法基本方法簡介11-38 2.1.2杆組法運動分析數學模型和副程式11-38 2.1.2.1杆組法運動分析數學模型11-38 2.1.2.2杆組法運動分析副程式11-43 2.1.2.3應用實例11-47 2.1.3不錯機構的運動分析11-49 2.1.4基於瞬心法對平面機構的速度分析11-51 2.1.4.1速度瞬心和機構中瞬心的數目1

1-51 2.1.4.2機構中瞬心位置的確定11-51 2.1.4.3速度瞬心在平面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實例11-52 2.2平面機構的力分析11-53 2.2.1基於杆組解析法對機構的受力分析11-54 2.2.1.1杆組法受力分析數學模型11-54 2.2.1.2杆組法受力分析副程式11-55 2.2.1.3杆組法受力分析例題11-57 2.2.2計及運動副摩擦時機構的受力分析11-58 2.2.2.1移動副的摩擦受力分析法11-58 2.2.2.2轉動副的摩擦受力分析法11-59 2.2.2.3應用實例11-60 第3章 連杆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析 3.1平面連杆機構的類型及其應用11-

62 3.1.1平面四杆機構的結構形式11-62 3.1.2平面四杆機構的基本特性11-63 3.1.3平面四杆機構的應用示例11-64 3.2平面連杆機構的運動分析11-65 3.2.1速度瞬心法運動分析11-65 3.2.2解析法運動分析11-66 3.3平面連杆機構設計11-68 3.3.1剛體導引機構設計11-68 3.3.2函數機構設計(解析法)11-71 3.3.3軌跡機構的設計11-75 3.4氣液動連杆機構11-77 3.4.1氣液動連杆機構位置參數的計算和選擇11-77 3.4.2氣液動連杆機構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的計算11-78 3.4.3氣液動連杆機構的設計11-79 第

4章 齒輪機構設計 4.1基本概念11-80 4.1.1瞬心及瞬心線11-81 4.1.2齒輪副的節曲面11-83 4.1.3齒輪副的齒面11-84 4.2瞬心線機構11-86 4.2.1瞬心線機構數學模型11-86 4.2.2瞬心線機構連續運動的封閉條件11-86 4.2.3解析法設計瞬心線機構11-87 4.2.3.1已知中心距和一個構件的瞬心線函數11-87 4.2.3.2已知中心距和一個構件的運動規律11-89 4.3共軛曲線機構設計及應用實例11-91 4.3.1平面嚙合共軛曲線機構11-91 4.3.1.1共軛曲面的定義及成形原理11-91 4.3.1.2平面嚙合共軛曲線機構11-

92 4.3.2共軛曲線機構設計相關數學基礎11-93 4.3.2.1常用向量代數11-93 4.3.2.2座標變換11-94 4.3.3平面共軛曲線機構設計11-98 4.3.3.1基於運動學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11-98 4.3.3.2基於包絡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11-102 4.3.3.3基於齒廓法線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11-104 4.3.4共軛曲線機構誘導法曲率的計算11-109 4.3.5平面嚙合的根切界限曲線條件方程11-112 4.4定軸齒輪機構的應用11-114 4.4.1齒輪傳動機構的類型及應用11-114 4.4.2定軸齒輪機構傳動比計算11-116 4.4.3齒輪結構設計11

-117 4.5行星齒輪機構設計11-120 4.5.1行星輪系基礎知識11-120 4.5.2行星輪系各構件角速度之間的關係11-121 4.5.3行星輪系各輪齒數和行星輪數的選擇11-123 4.5.4行星輪系的均載裝置11-125 第5章 凸輪機構設計 5.1凸輪機構的基礎知識11-128 5.1.1凸輪機構的組成及常用名詞術語11-128 5.1.2凸輪機構的類型特點及封閉方式11-129 5.1.3凸輪機構設計的相關問題11-132 5.1.3.1凸輪機構的壓力角11-132 5.1.3.2基圓半徑Rb、圓柱凸輪最小半徑Rmin和滾子半徑Rr11-134 5.1.3.3凸輪理論輪廓

的最小曲率半徑ρcmin與Rb的關係11-137 5.1.3.4滾子半徑Rr的確定11-137 5.2從動件運動規律及數學模型11-138 5.2.1常用從動件運動規律分類11-138 5.2.2基本運動規律的參數曲線11-140 5.2.3常用組合運動規律應用11-145 5.3盤形凸輪工作輪廓的設計11-145 5.3.1作圖法11-145 5.3.2解析法11-149 5.4空間凸輪的設計11-152 5.5圓弧凸輪工作輪廓設計11-153 5.5.1單圓弧凸輪(偏心輪)11-153 5.5.2多圓弧凸輪11-153 5.6凸輪及滾子結構、材料、強度、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工作圖11-155

5.6.1凸輪及滾子結構11-155 5.6.2常用材料、熱處理及極限應力11-157 5.6.3凸輪機構強度計算11-158 5.6.4強度校核及許用應力11-158 5.6.5凸輪精度及表面粗糙度11-158 5.6.6凸輪工作圖11-158 第6章 間歇機構設計 6.1棘輪機構11-160 6.1.1棘輪機構的常見形式11-160 6.1.2外嚙合齒齧式棘輪機構運動設計11-161 6.2槽輪機構的設計11-163 6.2.1槽輪機構的常見形式11-163 6.2.2平面槽輪機構運動設計11-165 6.2.3球面槽輪機構運動設計11-167 6.2.4橢圓齒輪槽輪組合機構運動設計1

1-168 6.2.5行星齒輪槽輪組合機構運動設計11-169 6.3不完全齒輪機構設計11-174 第7章 空間機構設計 7.1空間機構基礎知識11-179 7.1.1空間機構的組成原理11-179 7.1.2空間機構的數學基礎11-183 7.1.2.1回轉變換矩陣11-183 7.1.2.2多項式方程解法11-187 7.1.2.3非線性方程組解法(牛頓法)11-188 7.2空間機構的運動分析11-188 7.2.1運動分析基礎11-188 7.2.2空間機構的位移分析11-191 7.2.3空間機構的速度、加速度分析11-194 7.3空間機構的受力分析11-196 7.3.1空間

閉鏈機構的受力分析11-196 7.3.1.1空間閉鏈機構的靜力分析11-196 7.3.1.2空間閉鏈機構的動力分析11-199 7.3.2空間開鏈機構的受力分析11-200 7.3.2.1空間開鏈機構的靜力分析11-200 7.3.2.2空間開鏈機構的動力分析11-201 7.4空間閉鏈機構設計11-201 7.4.1空間閉鏈機構設計基本問題11-201 7.4.1.1設計空間與約束條件11-201 7.4.1.2設計要求與可行方案數目11-202 7.4.1.3型綜合與尺寸綜合11-202 7.4.2空間閉鏈機構的設計方法11-202 第8章 組合機構設計 8.1組合機構的組合方式及其

特性11-207 8.2凸輪連杆組合機構11-213 8.2.1固定凸輪-連杆機構11-213 8.2.2轉動凸輪-連杆機構11-214 8.2.3聯動凸輪-連杆機構11-217 8.3齒輪-連杆組合機構11-218 8.3.1行星輪系與Ⅱ級杆的組合機構11-218 8.3.2四杆機構與周轉輪系的組合機構11-221 8.3.3五杆機構與齒輪機構的組合機構11-224 8.4凸輪-齒輪組合機構11-226 8.4.1週期變速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11-226 8.4.2按預定軌跡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11-227 8.4.3週期停歇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11-228 8.5鏈-連杆組合機構11-22

9 第9章 機構選型範例 9.1勻速轉動機構11-231 9.1.1定傳動比勻速轉動機構11-231 9.1.2有級變速機構11-236 9.1.3無級變速機構11-238 9.2非勻速轉動機構11-240 9.3往復運動機構11-243 9.4急回運動機構11-251 9.5行程放大機構11-252 9.6可調行程機構11-256 9.7間歇運動機構11-259 9.8超越止動及單向機構11-269 9.9換向機構11-271 9.10差動補償機構11-275 9.11氣、液驅動機構11-279 9.12增力及加持機構11-284 9.13實現預期軌跡的機構11-292 參考文獻11-3

00  

防鬆圓形華司多道次成形之研究

為了解決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作者林成懋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Deform-3D有限元素模擬軟體,假設在定剪摩擦下,針對防鬆圓形華司進行多道次成形模擬分析,探討SUS304、SCM4135、S50C三種材料之華司成形,以求得成形時所產生之等效應力、等效應變、速度場及成形負荷。再者,實際進行實驗量測三種華司沖鍛前後之硬度及華司截面段差尺寸,以驗證有限元素模擬分析模式適用性。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減速器和變速器(第二版)

為了解決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作者秦大同 這樣論述: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單行本共20個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與忌》《機械製圖及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軸及其連接件設計》《軸承》《機架、導軌及機械振動設計》《彈簧設計》《機構設計》《機械傳動設計》《減速器和變速器》《潤滑和密封設計》《液力傳動設計》《液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氣壓傳動與控制設計》《智慧裝備系統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疲勞強度可靠性設計》《逆向設計與數位化設計》《創新設計與綠色設計》。 本書為《減速器和變速器》,主要介紹了減速器設計一般資料、標準減速器及產品、機器人減速器及產品、機械無級變速器及產品等。本

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丁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5篇減速器、變速器 第1章 減速器設計一般資料 1.1常用減速器的分類、形式及應用範圍15-3 1.2通用圓柱齒輪減速器基本參數15-6 1.2.1中心距a15-6 1.2.2傳動比i15-7 1.2.3減速器齒輪齒寬係數ψa15-7 1.2.4減速器輸入、輸出軸中心高及軸伸尺寸15-7 1.3減速器傳動比的分配及計算15-8 1.4減速器結構設計15-11 1.4.1減速器基本結構15-11 1.4.2齒輪減速器、蝸杆減速器箱體15-12 1.4.3減速器附件15-15 1.4.3.1油標

和油尺15-15 1.4.3.2透氣塞和通氣罩15-15 1.4.3.3螺塞15-15 1.4.3.4視孔和視孔蓋15-15 1.4.3.5甩油盤和甩油環15-17 1.4.3.6潤滑附件15-18 1.4.4減速器軸承選擇15-18 1.4.5減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15-19 1.4.6減速器技術條件15-20 1.5齒輪與蝸杆傳動的傳動效率和散熱15-20 1.5.1齒輪與蝸杆傳動的傳動效率15-20 1.5.2齒輪與蝸杆傳動的散熱15-20 1.6齒輪與蝸杆傳動的潤滑15-24 1.6.1齒輪與蝸杆傳動的潤滑方法15-24 1.6.2齒輪與蝸杆傳動的潤滑油選擇15-26 1.6.2.1閉式

齒輪傳動的潤滑油選擇15-26 1.6.2.2開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油選擇15-26 1.6.2.3蝸杆傳動潤滑油選擇15-28 1.7減速器典型結構圖例15-28 第2章 標準減速器及產品 2.1H1、H2、H3、H4、R2、R3、R4型圓柱齒輪減速器(JB/T8853—2015)15-35 2.1.1適用範圍和代號15-35 2.1.2外形尺寸及佈置型式15-36 2.1.3承載能力15-50 2.1.4減速器的選用15-68 2.2CW型圓弧圓柱蝸杆減速器(JB/T7935—2015)15-71 2.2.1適用範圍和標記15-71 2.2.2外形、安裝尺寸15-71 2.2.3承載能力和效

率15-72 2.2.4潤滑15-75 2.2.5減速器的選用15-76 2.3TP型平麵包絡環面蝸杆減速器(JB/T9051—2010)15-78 2.3.1適用範圍和標記15-78 2.3.2外形、安裝尺寸15-79 2.3.3減速器的承載能力及傳動效率15-83 2.3.4減速器的選用15-85 2.4HW型直廓環面蝸杆減速器(JB/T7936—2010)15-87 2.4.1適用範圍和標記15-87 2.4.2外形、安裝尺寸15-87 2.4.3減速器的承載能力和總傳動效率15-90 2.4.4減速器的選用15-98 2.5行星齒輪減速器15-99 2.5.1NGW型行星齒輪減速器(J

B/T6502—2015)15-99 2.5.1.1適用範圍、代號和標記方法15-99 2.5.1.2公稱傳動比15-100 2.5.1.3結構型式和尺寸15-100 2.5.1.4潤滑和冷卻15-105 2.5.1.5承載能力15-105 2.5.1.6選用方法15-109 2.5.2HZW、HZC、HZL、HZY型垂直出軸混合少齒差星輪減速器(JB/T7344—2010)15-110 2.5.2.1適用範圍和代號15-110 2.5.2.2外形、安裝尺寸及裝配形式15-111 2.5.2.3減速器的承載能力和熱功率15-114 2.5.2.4減速器的選用15-115 2.6擺線針輪減速機(

JB/T2982—2016)15-117 2.6.1型號和標記方法15-117 2.6.2外形尺寸15-118 2.6.3承載能力15-119 2.6.4選用方法15-119 2.7諧波傳動減速器15-121 2.7.1工作原理與特點15-121 2.7.2XB、XBZ型諧波傳動減速器(GB/T14118—1993)15-122 2.7.2.1外形、安裝尺寸15-122 2.7.2.2承載能力15-125 2.7.2.3使用條件及主要技術指標15-127 2.7.2.4減速器的選用15-127 2.8三環減速器15-127 2.8.1工作原理、特點及適用範圍15-127 2.8.2結構型式與特

徵15-128 2.8.3裝配型式15-130 2.8.4外形、安裝尺寸15-132 2.8.5承載能力15-138 2.8.6減速器的選用15-144 2.9同軸式圓柱齒輪減速器(JB/T7000—2010)15-144 2.9.1適用範圍和代號15-144 2.9.2減速器的外形尺寸15-145 2.9.3減速器承載能力15-152 2.9.4減速器的選用15-174 2.10TH、TB型硬齒面齒輪減速器15-176 2.10.1適用範圍及代號示例15-176 2.10.2裝配佈置型式15-176 2.10.3外形、安裝尺寸15-177 2.10.4承載能力15-200 2.10.5減速器

的選用15-215 第3章 機器人減速器及產品 3.1諧波減速器原理與結構15-219 3.1.1諧波齒輪變速原理15-219 3.1.2諧波減速器結構15-221 3.1.3諧波減速器主要技術參數15-225 3.2諧波減速器選擇、安裝與使用15-227 3.2.1諧波減速器選擇15-227 3.2.2部件型諧波減速器安裝使用15-229 3.2.3單元型諧波減速器安裝使用15-234 3.3國產諧波減速器15-236 3.3.1規格型號與技術參數(GB/T30819—2014)15-236 3.3.2CS系列諧波減速器15-239 3.3.3CD系列諧波減速器15-241 3.3.4HS

系列諧波減速器15-242 3.3.5HD系列諧波減速器15-243 3.4哈默納科諧波減速器15-244 3.4.1CSG/CSF部件型諧波減速器15-244 3.4.2CSD部件型諧波減速器15-255 3.4.3SHG/SHF部件型諧波減速器15-259 3.4.4FB/FR部件型諧波減速器15-268 3.4.5CSG/CSF單元型諧波減速器15-275 3.4.6CSD單元型諧波減速器15-282 3.4.7SHG/SHF單元型、簡易單元型諧波減速器15-289 3.4.8SHD單元型、簡易單元型諧波減速器15-303 3.5RV減速器原理與結構15-309 3.5.1RV齒輪變速原

理15-309 3.5.2RV減速器常用結構15-313 3.5.3RV減速器主要技術參數15-314 3.6RV減速器選擇、安裝與使用15-318 3.6.1RV減速器的選擇15-318 3.6.2基本型RV減速器安裝使用15-319 3.6.3單元型RV減速器安裝使用15-323 3.7納博特斯克RV減速器15-324 3.7.1基本型RV減速器15-324 3.7.2標準單元型RV減速器15-340 3.7.3中空單元型RV減速器15-365 3.7.4緊湊單元型RV減速器15-381 第4章 機械無級變速器及產品 4.1機械無級變速器的基本原理、類型和選用15-396 4.1.1傳動

原理15-396 4.1.2特點和應用15-397 4.1.3機械特性15-398 4.1.4類型、特性和應用示例15-398 4.1.5選用的一般方法15-402 4.2錐盤環盤無級變速器15-403 4.2.1SPT系列減變速器15-403 4.2.2ZH系列減變速器的型號、技術參數及基本尺寸15-405 4.3行星錐盤無級變速器15-410 4.4環錐行星無級變速器15-416 4.5帶式無級變速器15-418 4.6齒鏈式無級變速器15-421 4.6.1齒鏈式無級變速器原理、特點及用途15-421 4.6.2P型齒鏈式無級變速器15-422 4.7三相並列連杆脈動無級變速器15-42

4 4.8四相並列連杆脈動無級變速器15-427 4.9多盤式無級變速器15-428 4.10新型機械無級變速器15-431 4.10.1橡膠帶式無級變速器15-431 4.10.2牽引式無級變速器15-434 4.10.3回流式無級自動變速器15-438 4.10.4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15-440 參考文獻15-443

平板電腦的興起對筆記型電腦的衝擊-以樞紐零件廠商新日興為例

為了解決開閉盤軸承 異音的問題,作者林靜怡 這樣論述:

日新月異且多樣化之產品讓消費者有了許多選擇,也讓市場充滿競爭,更可使產業產生消長之變化。近年來很熱門的平板電腦即為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平板電腦興起之後,使替代性的電子產品受到衝擊,例如筆記型電腦產業中的Netbook。由於樞紐對筆電是必要的零組件,我們聚焦在筆電產業的樞紐產品,探討其生存空間及其應變能力。 本研究以產業經濟學中的SCP(結構-行為-績效)為主要架構,進一步分析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以及筆電樞紐等三大產業。除了用結構-行為-績效來貫穿本文的架構,還會探討幾個原因來補充此主題:1.產品多角化,但生產專業化。2.創新與技術進步的觀點。3.垂直分工與垂直整合的相對優劣。本文探討過程

中,針對平板電腦軟、硬體、應用程式之概況來說明與筆電之異同情況,再探討平板電腦可能興起的原因。接著分析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對樞紐產品的影響,透過外在的利害關係,樞紐零件該如何因應。最後針對個案-新日興,探討公司的營運方向及生存空間。經文獻探討及透過SCP的架構分析,可以了解樞紐廠商新日興在平板電腦興起前,早已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筆電廠商的市場策略而提早思考及調整公司的營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