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柏楞.巴瓦瓦隆,蘇吏亞伯.布里旦,曾媚珍,明立國,陳泓易,鄭剛,謝明學,陳美智寫的 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簡子傑所指導 陳巧恬的 城市藝術節慶發展之探究──以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為例 (2021),提出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雄市、貨櫃藝術節、在地文化、藝術行政、文化治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為了解決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問題,作者柏楞.巴瓦瓦隆,蘇吏亞伯.布里旦,曾媚珍,明立國,陳泓易,鄭剛,謝明學,陳美智 這樣論述:

  本專輯編錄國內外14位南島當代藝術家計12組件作品,策展人以「陷阱」為主題,邀請原住民藝術家透過創作表達對山林、海洋、原初生活型態的詠嘆與文明社會的省思與回應。 創作形式與媒材:貨櫃、裝置、雕塑、編織、影像。

城市藝術節慶發展之探究──以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為例

為了解決陷阱:2019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問題,作者陳巧恬 這樣論述:

過去長期以來,高雄被定義為工業大城市,藝術文化甚至在工業發展的考量下被犧牲,但是自高雄市1998年政黨輪替後,文化政策的建構過程終於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種種的轉變形塑出高雄獨有的城市風格。「展現高雄城市的港灣之風格特色,並促進國際間的藝術交流。」是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創立時所立下的主旨,在高雄近二十年的藝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可以發現活動策畫方不斷試圖尋求活動脫離框架的可能,並且與高雄的當下處境進行連結與反思,活動至今已持續舉辦二十餘年,期間雖然歷經多方的建議與批評,但是在眾多藝術節曇花一現的台灣中,確實難能可貴。高雄國際貨櫃節圍繞著三個群體的對話——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承辦單位高雄市美

術館及高雄市民。貨櫃藝術節涉及經濟、政治、社會輿論等複雜層面的問題,而三方如何突破層層包圍的困境,使貨櫃藝術節樹立自身的定位與意義?本研究試圖還原歷屆貨櫃藝術節辦理過程,並透過三方專家的訪談和城市變遷歷程、文化政策演變以及藝術節慶的文獻探討,剖析活動之策畫與執行過程,以辯證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之傳承意義及核心價值並提出後續建議,期待為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提供未來發展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