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獨/增程雄二E量產國軍建構陸目標「高精度地貌模型」 - 聯合報也說明:雄二E 屬次音速彈種,以低空姿態隨地貌飛行,精準打擊特定軍經目標,除需GPS導航外,還需輸入通往目標途徑沿途地貌的「高精度地貌模型(DSM)」,教飛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涂添智的 我國獨立遂行嚇阻戰略之研究 (2021),提出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重層嚇阻、不對稱戰力、嚇阻戰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洪陸訓教授所指導 林政榮的 釣魚臺列嶼衝突及其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2015),提出因為有 釣魚臺列嶼、國家安全、國際衝突、危機管理、想定分析、主權、海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的解答。

最後網站復仇的毒牙--台灣的雄二E飛彈(雄2e - 總覽則補充:由我中科院自行研發的「雄二E」巡弋飛彈,據了解,原本軍方所提作戰需求射程 ... 雄二E巡弋飛彈增程型,曾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進行試射且成功,射程達1000公里以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獨立遂行嚇阻戰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的問題,作者涂添智 這樣論述:

依據美國國防部公布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中共軍力報告,中共在海軍造艦、陸基中長程飛彈、以及整合防空系統等三個方面,已經與美國實力相當或是超越美國,國軍與中共軍力差距逐漸擴大。共軍的目標是在2035年前完成軍事現代化與2049年前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中共多年來發展整合陸、海、空的核打擊方式,現已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中共國防預算至2019年時,約略為我國的15倍之多,其中多數用於發展武力統一台灣的軍事能力。我國認知到兩岸軍事預算的差距,致力於發展並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面對海峽兩岸軍力失衡,差距加速擴大,美國依《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將持續對台軍售,協助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然而,美國對於台海

衝突升高時,長期以來保持不明講是否會以軍事介入的「戰略模糊」立場,軍事崛起的中共很可能採取速戰速決的犯台模式,在美國未能及時以軍事回應的情況下結束戰爭,又或共軍未來發展出能成功拒止美軍的軍事實力進而輕啟戰端。一旦共軍攻台,我國須想定在沒有美國的外力介入或馳援失敗之情況下,為了維持自由民主以及主權獨立的現狀,如何發展一套有效的獨立嚇阻能力,為本論文研究目的。嚇阻最重要是在預防戰爭,因此軍事戰略制定上必須合理可行,避免建軍目標方向錯誤,而影響嚇阻武力之建構。研究發現我國嚇阻戰力規劃僅用於反制或反擊,且反擊目標局限於共軍之兵火力,此一反武力(counter-force)目標之戰略是難以對中共犯台企圖

產生嚇阻的,最後建議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籌建有效嚇阻能力且具高度意志貫徹報復的決心,可提高嚇阻的可信度。

釣魚臺列嶼衝突及其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

為了解決雄二e增程飛彈射程的問題,作者林政榮 這樣論述:

1969年艾默利報告(K. O. Emery Report) 發現釣魚臺列嶼附近可能是世界藏油氣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之後相關國家從此圍繞該島嶼爭議,成為東亞地區衝突的引爆點。其中爭端國包括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都宣稱擁有釣魚臺列嶼主權。然而,美國因素卻是爭議最重要的關鍵,增加該區域的複雜化。2012年9月11日,日本把釣魚臺列嶼「國有化」後,將長期實質控管該島嶼之行政權做本質上的改變,引起爭端國的抗議與轉變。尤其是中國大陸立場的轉變,從以往消極被動轉向為積極主動爭取主權與海權,甚至表示為捍衛主權,表示強烈態度,並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一連串軍事演習,引起美國與周邊國家高度關注,也造成中日雙

方發生軍機的對峙情勢,使得國際衝突危機逐漸升溫。因此,本文將以國際衝突與危機管理以及想定分析的視野,探討釣魚臺列嶼衝突及其對我國國家安全之影響,以作為我國政策之參考。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1.釣魚臺列嶼衝突過程顯現國際衝突的特徵。2.危機管理對解釋釣魚臺列嶼衝突的適切性。3.釣魚臺列嶼爭端,促使臺、美、中、日陷入四方複雜又緊密關係。4.日本避免釣魚臺列嶼事件更加複雜。5.中日運用無人飛機,成為監控釣魚臺列嶼選項之一。6.運用南海緊張局勢,有利日本恢復控制釣魚臺列嶼。7.美國因素是影響釣魚臺列嶼爭議的重要關鍵。8.中國大陸改變以往對釣魚臺列嶼危機管理模式。9.中國大陸透過戰略升級模式,與日本達成

四點原則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