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簧樂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雙簧樂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夫·布萊克·湯姆·傑羅寫的 音樂配器法同步自學教程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雙簧片樂器:雙簧管、英國管、低音管也說明:低音管(Bassoon),亦稱巴松管(直譯),雙簧木管樂器。源於十六世紀,一五四○年左右意人阿爾方尼奧發明。實際上它是一種長的雙簧管,因此 ...

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李珮琪所指導 彭佼慧的 以五項國際音樂大賽為例(從2010-2019年) 的雙簧管各時期代表曲目初探 / 畢業音樂會 (2020),提出雙簧樂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簧管、ARD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大賽、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日本雙簧管國際大賽、國際雙簧樂器協會費爾南德吉列-雨果福克斯大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李珮琪所指導 楊詠翔的 尹伊桑《『篳篥』雙簧管獨奏 (1971)》 之研究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3),提出因為有 尹伊桑、雙簧管、篳篥、現代樂派的重點而找出了 雙簧樂器的解答。

最後網站為什麼雙簧管這麼難! | MUZIK古典樂刊則補充:雙簧管 不論在管弦樂團或管樂團中,都是音色最好辨認的樂器之一,作曲家們也常常利用其甜美的歌唱性格帶出最動人美麗的旋律。學雙簧管卻因為那反直覺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雙簧樂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音樂配器法同步自學教程

為了解決雙簧樂器的問題,作者戴夫·布萊克·湯姆·傑羅 這樣論述:

以一種詞條之間相互參照的、易於使用的方式整理而成。在每一頁最上方的頁眉中都顯示了該頁所論述的樂器。正文中的黑體字突出重點,清晰可見,便於查找。書中還配有與每個主題直接相關的譜例,這些譜例都盡可能簡明而又完整。每個樂器家族的共同要素都在該家族的主要樂器詞條中充分講解,並在該家族其他樂器詞條中提及。

雙簧樂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email protected]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以五項國際音樂大賽為例(從2010-2019年) 的雙簧管各時期代表曲目初探 / 畢業音樂會

為了解決雙簧樂器的問題,作者彭佼慧 這樣論述:

本論文蒐集五項指標性國際雙簧管大賽:ARD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ARD International Musical Competition)、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大賽(Prague Spring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日本雙簧管國際大賽(International Oboe Competition of Japan)、國際雙簧樂器協會費爾南德吉列-雨果福克斯大賽(Fernand Gillet-Hugo Fox International Competiti

on),以2010-2019年間初賽至決賽的指定曲目,依其在音樂史上所屬之時期,整理出各時期出現頻率較高的曲目來做初步的探討。畢業音樂會曲目:托馬索 ‧ 阿爾比諾尼 : 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作品九第二首路德維希 ‧ 奧古斯特 ‧ 雷布隆 : 第一號 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伯恩哈德 ‧ 莫利克 : g小調雙簧管小協奏曲尤里士 ‧ 里茨 : 雙簧管協奏曲作品 ,作品三十三

尹伊桑《『篳篥』雙簧管獨奏 (1971)》 之研究分析與演奏詮釋

為了解決雙簧樂器的問題,作者楊詠翔 這樣論述:

摘 要雙簧管(Oboe)為現今西方木管樂器中,富有表現力的管樂器之一,其發聲原理為兩片蘆葦製作而成的簧片,將其纏繞固定在金屬管上,透過演奏者的控制與吹奏使簧片發生震動並產生聲音。在東方的傳統樂器方面,也有許多與雙簧管發聲原理相同之雙簧樂器,如嗩吶、篳篥…等,都是吹奏由蘆葦製作成的簧片,透過管身的音孔而改變音高,進而奏出樂音。 現今專業雙簧管演奏者所學習的曲目派別,主要分成巴洛克、古典、浪漫以及現代這四個樂派之曲目;舉凡各規模的音樂比賽、音樂院考試,這四個不同時期曲目的演奏技巧與詮釋,都是雙簧管演奏者的能力指標之一。從十八世紀巴洛克、古典到十九世紀浪漫後期,這三個樂派的樂曲、和聲、曲式已漸漸

發展到達極限,二十世紀之後的作曲家開始尋找與嘗試不同的音樂素材與聲響效果,如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所運用的十二音列、無調性音樂以及序列音樂之作曲手法;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所主張的新古典樂派,運用許多不和諧的音程與複雜的節奏融入傳統的曲式中;更有音樂家將自身的民族音樂與素材加以組織、整理,譜寫進自己的作品中,如高大宜(Zoltán Kodály, 1882-1967)。 本論文主要探討為二十世紀的德國籍南韓裔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 1917-1995) 其作曲特色為運用西方的音樂手法,將東方的文化、

思想融入在其作品當中,如作品「篳篥 給雙簧管獨奏」,就富有非常濃郁的亞洲文化與特色。筆者期望以自身同樣身處亞洲文化圈的背景之下,能掌握作曲家所譜寫曲目的意境,更能為演奏者建立詮釋參考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