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葉酸劑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雙胞胎葉酸劑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坤沂,李容妙,楊雅雯,彰化秀傳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寫的 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懷孕生產書【全圖解】:集結中、西名醫傳授孕期40週╳生產養護完全指南,讓孕婦順產、胎兒健康! 和SallyB.Oldset.al的 婦嬰護理學—產科、婦科及婦女健康(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廣廈 和華杏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雙胞胎葉酸劑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懷孕生產書【全圖解】:集結中、西名醫傳授孕期40週╳生產養護完全指南,讓孕婦順產、胎兒健康!

為了解決雙胞胎葉酸劑量的問題,作者林坤沂,李容妙,楊雅雯,彰化秀傳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這樣論述:

  ★史上第一本!婦產科醫師、中醫師、營養師聯手,專為準媽咪們撰寫的圖解式孕產百科!   ★從得知懷孕的第一天,到寶寶誕生的那一刻,所有妳最需要及想要知道的事情,都在這一本!   ★全書結合超完整知識、超實用建議、超貼心叮嚀,還有超可愛插圖,陪妳安心度過懷孕每一天!   俗話說:女人生一個孩子,就要去掉半條命!   儘管全球醫學不斷進步,然而在不同文化思維與生活習慣的影響下,專為華人女性而存在的,由婦產專科醫師、知名中醫師、專業營養師所組成的《孕產醫療團隊》的醫師群認為:   每一個準媽咪,都是獨特的存在!   也因此,這本耗費兩年、由中西醫學及營養學專家共同投入執筆撰寫的「生產懷

孕百科」,   不僅從「孕婦本身」的需求出發,提供方方面面的醫學常識,讓妳對自己與胎兒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   更融入作者群團隊多年來臨床面對及照護數以萬計準媽媽們所遭遇的各種問題,   讓妳隨時都能根據自己的孕程狀況翻閱細讀,進而獲得足以安頓身心的答案,一書在手,再無憂慮! 本書特色   (1)孕婦最大!完全符合妳的身心需求,教妳用對方法照顧自己與胎兒,擺脫所有孕期的焦慮與辛苦!   妳懷孕了嗎?現在的妳是不是憂喜參半,每天都活在既興奮期待、又擔心不完的狀態?而在複雜的心情之外,妳的身體隨著肚子裡寶貝的成長,是否每一分鐘都「反常」到讓妳無奈?……   根據調查統計,台灣的懷孕中女性,最

常遇見的困擾是:   ‧嚴重害喜、孕吐到懷疑人生~   ‧腰痠背痛、抽筋、水腫、頻尿、還有恥骨痛個不停~   ‧身材不斷橫向發展,但是胎中寶寶不見成長卻只胖了自己~   ‧高齡也就算了,而且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唯恐自己體質影響胎兒,憂鬱到不行~   ‧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做?從飲食到運動,從生活到工作,似乎動輒得咎~   如果妳也有這樣的困擾,那麼千萬別再「凡事問Google!」因為妳需要的是這一本——   「全方位而有系統」的懷孕生產書!   (2)仁心仁術!口碑絕佳醫療團隊出馬,抱著「每位準媽咪都是獨一無二」的初心,給妳最貼心的指引!   醫生很忙,好醫生更忙。但是為了「讓每位媽媽都能快

樂生養健康的下一代」,來自「秀傳醫院」的權威醫療團隊決定再忙也要寫這本書——彰濱地區接生率最高的婦產科林坤沂醫師、自己有兩個小孩同時還是中醫博士的李容妙醫師,還有多年來深受孕媽咪們信賴的楊雅雯營養師,以最先進的「整合醫學門診」概念編寫這本「懷孕生產書」。從認識媽媽與胎兒的身體、產檢衛教、營養攝取等基本常識,到害喜症狀、生病用藥、乃至於胎兒出現異狀等狀況題,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給予清晰具體的說明,讓初次懷孕的新手媽咪備感安心、有所依恃;而就算是已經生過小孩的妳,也會在這本書中看到「台灣醫師團隊專為孕婦而寫」的不同凡響與貼心細緻,讓妳曾經受過的折磨,這一回通通不必再經歷!   (3)中西合併!現代

與傳統醫學兼顧,傳授融會東西方妊娠觀點的養胎法,打造媽媽健康胎兒壯體質!   身為孕媽咪,除了上婦產科、做產檢,在十月懷胎乃至於產後坐月子的過程中,妳一定無法避免來自婆婆媽媽甚至是自己從小到大被灌輸、早已根深蒂固在心裡的「生養小孩」傳統觀念,而事實上,無論是生活上的禁忌、還是飲食上的補方,這許許多多傳承自上一代的「生養智慧」,究其根源則多半與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理相關。也因此,本書在紮實完整的西方婦產科醫學與營養學之外,特別將中醫在妊娠方面的養身與養胎觀點納入,藉由傳統的溫和食療、簡單的穴道按摩,結合現代營養理念、運動醫學,幫助孕婦們輕鬆度過不同懷孕階段的不同身心挑戰。不僅能按部就班讓腹中胎兒穩定

茁壯,讓自己充滿活力,還能遠離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威脅,養出「產前好生,產後易瘦」的體質,媽媽健康漂亮,寶寶聰明強壯!   (4)好查好用!全書依照孕程進展編寫,無論懷孕第幾個月第幾週,都能輕鬆檢索,史上最強孕婦攻略!   「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依據這個理念,本書醫療團隊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將懷孕到生產280天依照身體狀況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大階段,並搭配懷孕月數及週數,分章編寫各時期的關鍵知識、保健要點、飲食指南、注意事項、以及常見疑問等實用內容,在醫師群詳盡仔細的叮囑文字之外,還搭配豐富的照片圖表,還有讓妳一看就莞爾微笑的可愛插畫;藉由「趣味圖解百科」的形式,提供準媽咪們「隨查

隨用」的全方位孕期指南,讓妳在輕鬆有趣、毫無壓力的閱讀過程中,平安度過懷孕的每一天! 名人推薦   ●醫界專家榮譽推薦   林昭庚│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座教授    林安仁│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黃明和│秀傳醫療體系總裁              莊雅琳│振興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   蔡依橙│世界兒童影像醫學會最佳研究獎獲獎人  蕭捷健│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       ●各界名人感心推薦   王瀅、吳佩慈、梁靜茹│知名藝人        小肥妮│知名部落客   竹幼婷│芬蘭媽咪‧百萬粉絲微博主      林益全│愛家運動員   蕭彤雯│飛碟電台《生活同樂會》主

持人  謝欣芷│最懂孩子的音樂製作人   振興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莊雅琳:   「當了20幾年的婦產科醫師,同時本身又經歷過三次懷孕生產,看到這本由秀傳醫療團隊編寫的懷孕生產書非常驚豔。排版生動活潑好像在看旅遊書,不會枯燥無味;按照週數編排,讀著讀著就好像一位專業的婦產科醫生,加一位中醫師,再加一位營養師,一起陪伴妳度過不太舒服的懷胎十月!而面對未知的生產過程,書內也有圖示解說,讓準媽媽們做好心理準備、減低焦慮。   閱讀是最好的胎教,一本由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懷孕生產書,就好像考試前的重點提示,讓妳對懷孕對生產有最充分的準備和認識,不再害怕。生兒育女是甜蜜的負荷,懷孕生產的酸甜苦辣,

讓專業的團隊陪你走過。誠心推薦這本像旅遊書般圖文並茂的懷孕生產書。」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   「如何在產後順利瘦身?關鍵就在孕期的體重控制。孕期體重增加太少對胎兒不好,增加太多又容易有妊娠糖尿病,甚至造成胎兒過大而生產不順利。這本書會告訴妳,孕期前、中、後該怎麼吃,該增加多少體重,才能懷孕不長肥肉,同時養出寶寶的好體魄。本書還包含了所有妳想得到的懷孕相關問題,而且非常容易翻閱查找,例如懷孕時嚴重便秘怎麼辦?產後水腫什麼時候消?孕期可以做什麼運動?這本書非常適合備在家中,有疑惑時就翻出來看,讓你孕期安心,產後身材不走山。」   最懂孩子的音樂製作人‧謝欣芷:   「剛

收到本書文稿的時候,我的二寶小米粒剛滿三個月,正在無限輪迴的三小時一次擠奶餵奶和照顧七歲大寶的日子中求生存。我用每次餵奶擠奶的時間細細讀完了『懷孕生產書』,惋惜著想著,為什麼這麼棒的一本書沒來得及在我懷孕時讀到呢?   本書用專業卻不艱深的文字細細地描述了新手媽媽們在每一個懷孕時期和生產過程中會面對的大小事,從每個孕期胎兒的成長,各種孕期中孕婦會面對的不舒服,該在哪個時期做什麼樣的檢查,到教你運動、食療、和保養,並請來中西醫師解釋一些大眾迷思或是婆婆媽媽們那一代流傳下來的習慣,搭配上色彩柔和的插畫,讓人讀起來輕鬆又解惑。   如果妳像我一樣總是緊張的在網上找尋關於孕期生產的答案,那麼不用找

了,網路上能找得到的妳可能會問的答案,這本書通通有,而且是專業可信賴的。   我是個四十二歲的高齡產婦,如果再懷孕一次,讀這本書讓我不擔心,我想,妳也會跟我一樣因為『預知』而安心的。」   飛碟電台《生活同樂會》主持人‧蕭彤雯:   「從記者到主播,再到目前有無數斜槓的主持人,我始終覺得此生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母親』。我常看著已上國中、比我高也比我壯的女兒,心想到底是怎麼把她養這麼大的?回頭再看把家弄得跟戰場似的5歲兒子,想起躺在醫院完全臥床安胎的那113天。然而,說穿了,孕媽咪們最需要的,就是支持:心理上的支持,與資訊上的支持。   十幾年前我懷大女兒時,每天必讀日本翻譯的『懷孕大百科

』,可惜日本畢竟不是台灣,飲食文化乃至各項產檢都不盡相同。當時我內心一直遺憾:為什麼台灣沒有類似書籍呢?很高興看到這本書的問世,讓台灣的準媽媽們能按『書』索驥。當資訊充足並正確,就能減少不安及憂慮。一起開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吧!」     芬蘭媽咪&百萬粉絲微博主‧竹幼婷:   「懷孕生產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是媽媽要快樂!圖文並茂的方式,將專業的醫療用語轉化成易懂的文字,孕媽媽看書時就像是有個專業的醫療團隊在家照護,安心是最好的胎教。一書在手,再也不用擔心上網查半天卻查到網路謠言。相信專業且溫暖的醫療關懷,絕對讓媽媽樂孕。」   愛家運動員‧林益全:   「從新生命降臨的那一刻起,看著

超音波上從小點點到心跳聲,再到有臉孔,隨著小生命逐漸長大,總有讓人眼眶泛淚的驚喜。蝦捲跟喬治的到來,是妻子家嘉與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我達成1500安打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家嘉跟寶貝們!翻閱這本《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懷孕生產書》時,不禁又想起很多孕期與育兒的點點滴滴,當時妻子的不適狀況總讓我不捨與不知所措,現在,期待這系列書籍帶給我們更多知識!」  

婦嬰護理學—產科、婦科及婦女健康(上)

為了解決雙胞胎葉酸劑量的問題,作者SallyB.Oldset.al 這樣論述:

Chapter 6婦女健康:常見婦科感染疾病Women,s Health:Commonly Occurring Infections   從前,我想我就是你們所謂的野孩子,總是放浪不羈地嘗試各種新事物,連性生活也一樣,因此得了?疹。我今年32歲,嫁給一個愛我的男人,有了兩個小孩。他從沒得過?疹,但我們還是採取安全性行為,我不想他因為我而感染。如果我沒有帶原這種病毒,生活將是多麼單純啊。只可惜,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很多婦女因為受到感染而求醫,其中包括性傳染病。護理人員照顧患有婦科感染疾病的婦女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正確、有同理心且具支持性的健康照護與健康訊息。此外,只有護理人員可以藉由提

供客觀的健康促進、衛生教育、諮詢等,讓婦女日後的健康行為產生正向的重大影響。為了符合婦女的需求,護理人員必須了解有關各類感染疾病的最新資訊,例如傳染方式、診斷、治療及長期影響。   本章將介紹幾種婦科感染疾病,其中特別強調性傳染病。藉由提供最新的訊息,讓護理人員能提供婦女及其家屬更有效的照護。 陰道感染的護理   陰道炎(vaginitis)為婦女至婦科求助最常見的原因,其症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加;外陰部刺激、搔癢;外因性排尿困難或有惡臭味。陰道炎可能是由於異常感染,或是因正常菌叢,如念珠菌(Candida)、陰道加德納菌(Gardnerella vaginalis)過度增生所引起(Esche

nbach, 1999)。 細菌性陰道疾病   在美國,細菌性陰道疾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最常見的陰道感染疾病,特別好發於性生活活躍的婦女。然而,在部分無性行為的族群中也有罹病案例,所以,細菌性陰道疾病是否為性傳染病,仍備受爭議。即使一併治療男性性伴侶,亦無法有效預防細菌性陰道疾病的復發(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2002)。   細菌性陰道疾病過去稱為非特異性陰道炎(nonspecific vaginitis)或加德納菌性陰道炎(Gardnerella vaginitis),由於陰道正常菌叢改

變,導致產氫乳酸桿菌減少及厭氧菌增生。一般健康婦女的陰道菌叢中含有少於1%的厭氧菌,罹患細菌性陰道疾病的婦女則含10 ~ 1,000倍以上的厭氧菌,乳酸桿菌甚至幾乎不存在(Eschenbach, 1999)。引發菌叢過度增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性交或陰道灌洗導致的創傷,有時會被認為是肇因。在大部分的病例中,可以發現陰道加德納菌和人形黴漿菌(Mycoplasma hominis),以及厭氧菌叢增加。   感染的婦女會出現大量稀薄如水、呈白色或灰色的陰道分泌物,並發出如魚腥味般的惡臭;以溼漬法製片將分泌物於顯微鏡下檢驗,可觀察到「線索細胞」(clue cells;陰道上皮可見到點刻狀菌叢)以及明顯缺乏

白血球(圖6-1)。分泌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行沃夫測試(whiff test),會釋放出強烈魚腥味或氨類氣味(呈陽性)。陰道的pH通常大於4.5(正常值為3.8 ~ 4.2)。有細菌性陰道疾病的婦女較易罹患:骨盆腔感染性疾病、子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子宮全切除術後感染問題,及流產後的骨盆腔感染性疾病。孕期婦女罹患細菌性陰道疾病,則易引發早產、絨毛膜炎及剖腹產後子宮內膜炎(Scott & Hasik, 2001)。   有症狀之未懷孕婦女一般以metronidazole(Flagyl)500毫克口服治療,一天2次,持續7天(參閱「用藥指引:Metronidazole」),或使用0.75%

metronidazole凝膠塗抹陰道患處,每天1次,持續5天。這2種治療效果相同。另外,也可選用2% clindamycin(Cleocin)陰道軟膏塗抹,每天1次,睡前使用,持續7天;但這種方式治療效果稍差(CDC, 2002)。完成藥物療程後,除非症狀復發,否則無需返診。   許多年來,metronidazole被認為是潛在的致畸胎源,尤其是使用於第一孕期時;所以一般在孕程中禁用,特別是懷孕初期。近來,美國疾病管制局(2002)指出,多篇研究均無法證實孕期使用metronidazole與新生兒畸形之間的相關性。因此,目前之建議療法為:口服metronidazole 250毫克,每天3次

;或是口服clindamycin 300毫克,每天2次,兩種藥物均需持續服用7天。美國疾病管制局也指出,現有的研究並不支持孕期內使用陰道內軟膏治療。有些專家建議,所有孕婦均需接受細菌性陰道疾病篩檢;有些則建議,針對有早產危險的孕婦檢查即可。無論如何,孕婦罹患細菌性陰道疾病,即應接受治療。 外陰陰道念珠菌症   外陰陰道念珠菌症(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又稱為念珠菌病(moniliasis)或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在美國,每年有1,300萬名婦女被診斷罹患外陰陰道念珠菌症,其發生率僅次於細菌性陰道疾病(Sinofsky, 1999)。據

估計,75%的婦女一生中至少會罹患一次外陰陰道念珠菌症,而40 ~ 45%的婦女會罹患兩次以上(CDC, 2002)。其中,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最為常見,約占所有陰道酵母菌感染之85?90%。其他非白色念珠菌種(Non-albicans)的念珠菌,例如:C. glabrata、C. tropicalis、C. krusei也會引起外陰陰道感染症狀,而且感染病例越來越多。許多證據顯示,這些細菌已對某些治療產生抗藥性,例如:fluconazole。易受酵母菌感染的因素包含:尿糖、使用口服避孕藥、使用抗生素、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劑。   罹患外陰陰道念珠

菌症的婦女,其主訴症狀為:濃稠或凝塊狀陰道分泌物、嚴重搔癢、排尿困難與性交疼痛。其性伴侶可能會發現陰莖皮膚紅疹或脫屑,甚至感到搔癢難耐。有時在一對感染念珠菌的性伴侶中,可能只有男性有症狀,而女性無症狀發生。   如搔癢厲害,在身體檢查時,會發現婦女的陰唇紅腫、脫屑。陰道窺鏡檢查時會發現濃稠、白色、黏性、如白乾酪似的斑點附著於陰道黏膜上。診斷方法是將陰道檢體以10%氫氧化鉀製片後,於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菌絲或假菌絲(圖6-2)。當革蘭氏檢驗或細菌培養為黴菌時,更可正確診斷病原體。感染時陰道pH會維持在4.5或以下(正常陰道pH為3.8 ~ 4.25)。   一般建議於陰道內局部使用butocona-

zole、clotrimazole、miconazole、nystatin、terconazole,或tioconazole軟膏、錠劑或陰道塞劑來治療;單次劑量或是3天的短期治療,可治癒80 ~ 90%單純感染外陰陰道念珠菌症的婦女。單次口服fluconazole 150毫克,也可有效治療輕微患者(CDC, 2002)。有嚴重症狀者,則需持續4天,重複給予單次口服劑量(Mead, 2001)。如果外陰部有感染症狀,則需以外用軟膏局部治療。若反覆發作、感染抗藥性病菌,或已知是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則於患處使用硼酸或nystatin治療效果較佳(Eschenbach, 1999);上述藥品中,有些為市

售成藥,適合有酵母菌感染病史、能清楚識別感染徵象的婦女。   同時治療性伴侶並非必要,僅建議反覆感染婦女的性伴侶執行。男性若罹患龜頭念珠菌炎,則可以局部抗黴菌劑治療(CDC, 2002)。   約有少於5%的婦女會罹患反覆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症(recurrent VVC),即一年內出現4次或4次以上有症狀之外陰陰道念珠菌症(CDC, 2002)。如果反覆感染念珠菌性陰道炎,則需進一步檢查血糖值,以確立是否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狀況。性傳染病高危險群婦女需同時檢測愛滋病毒。排除其他危險因素後,反覆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症需先以細菌培養確定菌種,再密集以口服藥或局部用藥徹底治療7 ~ 14天;之後,則施以

抗黴菌治療持續6個月,這些治療包括:每日口服ketoconazole或itraconazole 100毫克;每週使用1次clotrimazole陰道塞劑;或每週口服1次fluconazole,持續6個月。長期接受fluconazole之婦女,需要定期追蹤肝功能(CDC, 2002)。   感染外陰陰道念珠菌症的孕婦,只能以azole類藥物局部外用治療7天(CDC, 2002)。患此病症的孕婦生產時可能造成新生兒感染一種名為鵝口瘡(thrush)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