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麥可.霍伊弗林格寫的 成為臉書:馬克‧祖克柏如何思考創新與布局,讓全世界離不開臉書! 和神龍工作室編著的 新手學電腦(Windows XP+Office 2003)從入門到精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電資碩士班 林育勳所指導 張期鈞的 應用於自行車微發電機設計與分析 (2021),提出雙鴻散熱技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微發電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奈米科技碩博士班 林健正、林昆霖所指導 張家毓的 銀膠接合矽晶片與銅基板之微觀結構、剪應力強度 及熱傳導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晶片接合、銀膠、燒結、等溫時效試驗、熱傳導係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雙鴻散熱技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雙鴻散熱技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成為臉書:馬克‧祖克柏如何思考創新與布局,讓全世界離不開臉書!

為了解決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作者麥可.霍伊弗林格 這樣論述:

全世界都在觀望,臉書下一步!   臉書全球用戶正式突破20億,它不僅被視為改變人類行為的科技,   更在蘋果光環褪色後,被華爾街點名為科技業的接班人!     作者麥可‧霍伊弗林格(Mike Hoefflinger)在2009~2015年於臉書任職全球行銷部門總監,   將從臉書曾面對的挑戰及背後棘手的問題,   深入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思維,是如何突破難關,讓全球驚艷!     關於使命   ﹒為何25歲的祖克柏當年願意放棄雅虎10億美金的收購價,靠一己之力發展臉書?   ﹒63億美金衛星被毀、被中國網路審查制度擋住、落後國家的網路流量限制……等,  

 祖克柏仍投入龐大資金與力氣經營,這是經營者的野心還是使命?     關於營運   ﹒臉書用戶人數不斷攀升新高,原來只要懂得三個關鍵就能創造成長!   ﹒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要在用戶成長時,同時帶動廣告營收,這背後有那些挑戰?   ﹒祖克柏買下IG和WhatsApp後獲利,這是運氣還是他的精算?   ﹒首次完整呈現祖克柏的核心團隊,深入臉書的營運、技術、軟硬體、人才管理運作模式。     關於未來   ﹒當祖克柏建構想要的未來時,同時還會面臨五大威脅!   ﹒獨家揭露祖克柏如何把人工智慧、AR和VR等科技趨勢,落實在臉書的運用。   ﹒面對難以突破的中國、日本、俄羅斯市場,祖克柏要採取何種策略

以擴大臉書版圖?     祖克柏創造的傳奇已讓你我都成為臉書的一分子,   更要一窺他在科技上如何實踐對未來的想像,   讓全世界都離不開臉書! 國內推薦   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 李世光   SmartM世紀智庫創辦人 許景泰   東方廣告董事長 溫肇東   和沛科技創辦人 翟本喬   知名作家 劉軒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祕書長 盧諭緯   奇想創造董事長 謝榮雅   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 龔大中   (依姓氏筆劃排序) 各界佳評     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超大型媒體,它的一舉一動,都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與認識世界的方式,理解祖克伯創業的初心,到改變世界的野心,當你在按下讚的

那一刻,才能做個真正有意識使用新媒體的自由人。—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祕書長 盧諭緯     PG與臉書的夥伴關係已經將近十年,這也許是廣告變化最大的十年。本書揭露了臉書何以對廣告業以及全世界的人,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PG品牌總監 馬克‧普里查(Marc Pritchard)     臉書不只改變了人們應用數位資訊的方式,也改變了科技公司追求影響力與規模的方式。關於這家指標性公司的形成,本書提供了一個內部人士的角度。非常引人入勝,而且資訊豐富,真的,必讀!—《跨越鴻溝》作者、科技公司顧問、Wildcat Technology合夥人 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     掌

握與說明了臉書如何面對自己最大的挑戰,以成為我們時代中一個最值得注意的故事。從內部人士的角度,真的可以發現很多事。我就是這樣。—英特爾前行銷長、英特爾Inside之父 丹尼斯‧卡特(Dennis Carter)     以內部人士觀點告訴我們臉書如何能風靡全球。霍伊佛林格帶你走到幕後,說明這家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願景、動機與發展劇本。— 奧多比(Adobe)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行銷總監 安•里维斯(Ann Lewnes)     以清楚而有趣的細節,呈現臉書如何成長、演變、打造它的產品與業務,以及對未來的賭注。在這樣做的時候,臉書也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了解臉書如何做到,也許能幫你做到相

同的事。—谷歌 AdSense之父、Square產品工程主管、臉書前產品總監 庫爾‧拉賈拉姆(Gokul Rajaram)     從大公司身經百戰的領導人,到積極進取的營運人士與創業家,每一個人都能從一家公司最爆炸性成長階段的方法與思維,得到洞見。—史丹佛商學院教授、XSeed Capital創投公司合夥人 羅伯特‧西格爾(Robert Siegel)   作者簡介 麥可.霍伊弗林格(Mike Hoefflinger)     曾任職於英特爾12年,直屬創辦人安迪‧葛洛夫下工作,負責擔任Intel Inside的總經理。   2009年,他投入臉書的領導層工作,成為全球行銷部門總監,

在服務臉書的7年期間,他協助公司快速地提升了廣告收入。   現在則於Pinterest 擔任顧問一職。 譯者簡介 黃逸華   華科智造數據公司創辦人、總經理。中國華東大資料交易中心顧問。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所博士班。   臺灣大學新聞所碩士。曾譯有十餘本商業書籍,並曾以翻譯作品獲得金書獎。 劉體中   文化大學會計系學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企管碩士。曾任《中國時報》編譯、國泰世華銀行消金企劃部經理,現為專職翻譯。   譯有《大處思考》,合譯有《營造幸福力:社會型企業經營指南》。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

工作。   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叢林裡的莫札特》、《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誰買走我的個資》、《拯救水資源危機》、《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     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防彈腦力》、《少說廢話》、《營造幸福力:社會型企業經營指南》、《

辦公室怪咖型錄》等書。   推薦序一 連結世界,當「人」不讓 李世光 推薦序二 建造者的容顏 溫肇東 作者序 你所不知道的臉書建造過程 第一部 登入臉書 第1章 股市給臉書的回應  第2章 找到你內心的祖克柏 第二部 從陪跑到領跑的十堂課 第3章 臉書從祖克柏放棄雅虎收購開始 第4章 為何臉書讓人欲罷不能? 第5章 用戶數不斷突破的三個關鍵 第6章 如何讓廣告營收成為主要收入? 第7章 用戶要變多、但速度要更快 第8章 臉書與谷歌的正面對決 第9章 祖克柏從何補足臉書的不足? 第10章 想要全世界,得放長線釣大魚 第11章 創造人才流動率低於蘋果、谷歌的方法 第12章 

祖克柏成功挽回股價下滑的危機 第三部 前進未來 第13章 當簡訊功能結合人工智慧 第14章 連結下一個十億人 第15章 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真的要進入臉書? 第16章 如果臉書真的連結全世界,會如何? 第四部 反思 第17章 失敗不見得是失敗 第18章 競爭者可能的下一步   推薦序一 連結世界,當「人」不讓 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 李世光   創業,是一個充滿變數的艱辛過程,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危機或帶來衝擊。因此,創業者必須從不斷的決策中,努力維持動態的經營,堅守創業之初的信念,並將其落實於企業的內部核心精神,形塑出讓企業員工能夠認同且團結的社群心流。而依據企業的核心精神研

發或推出服務,無論是企業經營的哪一階段都必須要持續貫徹與省思,沒有停止或鬆懈的一刻,這可謂是新創企業在草創、成長、茁壯過程中必經的考驗。     本書以「人」為探討的核心,一方面點出臉書乃是以「連結人」來取得今天頂尖網際網路企業地位的中心思路;另一方面也帶出臉書創業之路的曲折與高潮迭起,祖克伯做為臉書的核心領導人,堅守組織的初衷不以獲利為唯一的考量,並且時時學習,以策略的高度來逐步推動內部的組織改造、研發進展、進行合併和收購(Merge and Acquisition)以擴張版圖,;以長遠的經營為目標,拒絕雅虎的併購,當機立斷的以兩倍價格買下Instagram;秉持核心經營理念,堅持從事帶有社

會公益卻無利可圖的人造衛星計劃,與不斷找尋最佳的運算公式,讓用戶都能夠透過臉書連結到最需要與切身的資訊。     「人」是臉書最珍貴的資產,從創辦人到工程師,每一位成員的理念和背景,都影響著一個組織的運作和決策,並從中形塑出「讓世界更開放、連結更緊密」的臉書核心價值。經營過程中的重大決策,如推動臉書輕量版、人造衛星計畫,積極進軍印度、日本和中國市場等,都顯現出人才對組織的重要性。     身為組織的領導者,如何善用書中提及的「社群心流」(Social flow)來凝聚團體中的所有成員,在組織中打造出敬業文化,則是留才、用才的關鍵。所謂的心流(Flow),是指意識的最佳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員工能

感覺並且表現出最好的結果,而當整個團隊的成員均處於這樣的狀態時,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就稱之為「社群心流」。作者在本書中指出,在臉書內部,「相信讓世界更開放、連結更緊密」就是形成社群心流的原因,這個核心價值正是祖克伯創立臉書的初衷和持續經營運作的原則。以此為鑑,每個企業核心價值的訂定與成型,誠然是每個企業領導人責無旁貸的天職。     除了人才的重要性,我們身處於數位經濟時代,新興科技對產業的衝擊,將直接帶來結構的翻轉和嶄新的商業與服務模式。臉書身為引領全球創新的社群網路龍頭,從創業到持續經營的過程中,創辦人祖克伯所展現的遠見,以及對企業核心價值的堅持,並能無畏他人眼光、勇於創新變革,忠於使命的精神

與「實踐優於教條」的執行力,終能達成今天的地位,除此之外,本書還清楚的指出,沒有企業可以留在勝利的尖峰不動,唯有時時保持警覺、留心產業、趨勢、商業模式和技術的變化,時時體察世代的價值變遷,也就是今日盛行的所謂「接地氣」,這種居安思危、時時創新的態度,尤其值得台灣的企業家與創業者效尤。 推薦序二 建造者的容顏 東方廣告董事長/創河塾塾長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溫肇東     Facebook這家改寫人類行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公司及其產品,如何在短短的7年內被「打造」出來,應該是很多人有興趣的一趟過程,尤其我本身是臉書的重度使用者。作者Mike Hoeffilinger是在

矽谷待了25年的「建造者」(Builder),也喜歡觀察其他的「建造者」。這個「視角」的設定特別引起我的興趣,這些年我前後也去過矽谷不少次,生活、工作上也常接觸許多新創團隊,但很少有像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及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領導下這麼傳奇的故事。   臉書的快速崛起、饒富趣味有很多原因:第一,它是以最快速度成為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比Google、Amazon都快);其次,它恰逢其時,結合智慧型手機,創造「移動社群媒體」,改變了人類接觸資訊的來源及方式,很多人幾乎隨時都需要滑一下手機,看看「最新動態」中那些朋友在分享些什麼。   個人認

為臉書為我在網路上多創造了「另一個人生」,除了在「實體世界」生活,接觸工作上、家族上的伙伴與親友,在虛擬的國度,我每天也和全球各地的朋友透過按讚、表達心情、留言、或轉載分享,維持一定的互動。   本書對早期加入的同事及後來一些購併機緣都有很深刻的描述。這個人生歷練有限的夢幻團隊,前無古人、沒有航海圖的指引,在祖克柏和桑德伯格的領導下,如何一秉初衷,用洪荒之力找對其「北極星矩陣」,隨時優化搜尋引擎,增加用戶的參與、涉入的程度及使用時間;他們如何摸索出「成長引擎」的方程式及量化的指標,找到及辨識「神奇時刻」,讓用戶透過服務而感受到彼此緊密的連結,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在乎」連結人們這件事。   一

般商管課程教的多是「從1到N」,很少教師有「從0到1」的實務經驗。而臉書「從0到1」和「從1到N」在短短的幾年內一氣呵成,這當中當然有很多考驗與試煉。經歷2006年拒絕雅虎10億美元的併購;2011年迎戰Google+在社群媒體上的反撲;2012年順利用高價整合Instagram…等重要里程碑,每次的判斷及決策思維過程,本書都很生動地還原,且有具體數據為證,這是商學院很難得的教案。   隨著規模的擴大,他們所需的軟、硬體基礎設施,如何規劃與執行才能及時到位?相關任務所需人才的徵選、任命、留用,在矽谷這個人才必爭之地,如何才能做到有足夠的板凳深度,讓他們在組織的企業文化之下工作愉快、發揮所長,

維持無縫的升級與越來越貼心的服務,作者大致沒有太多保留的分享,這也是本書讀來有趣的地方。   2010年臉書啟用首個自營的數據中心,並陸續從奧勒岡州、北加州、瑞典、愛荷華州、德州、冰島、新墨西哥州擴充,到2018年將有7個中心。每個中心佔地30萬平方英尺(約1萬坪),內含100萬台伺服器、3千萬台CPU。每個造價超過10億美元,需要5千萬瓦電力,這些據點需考量最低土地成本、可靠的再生能源,以及有效的散熱技術,並且離高速網路的節點不遠。   臉書故事的運轉及系統主要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雲端」發生,對於非「數位原住民」、成長在類比時代的我,更具啟發性。他們必須同時兼顧網路效能、伺服器效

能、程式效能的平衡發展,本書很真切地讓我們「一窺」現今網路企業「鍋爐室」、「引擎房」的數位容貌。雖然虛擬的網路世界是沒有國界的,但並非每個國家都對臉書舉雙手歡迎,在地理疆域的擴展上也有不順之處,不過他們能很務實地緊守住核心、持續深化,同時對其他地方有耐心「放長線」。   這樣一家各方面看來都很成功的公司何時才會達到其頂峰?就像「樹長不上天」,臉書何時才會變成一家「平庸」的公司?之前引領風騷的每一家企業都有到頂及退場的一天。以臉書過去建造與發展的實績來看,短期內應該不會發生。但最後幾章作者也能夠反思他們一路走來的成功或失敗經驗,高處不勝寒,對組織內、外的科技平台及人為的威脅也多少了然於心。

  總之,這是一本對網路數位企業建造過程的教戰手冊,尤其是作者對領導幹部的近身觀察,書寫極為真實且平衡、很有溫度,祝大家閱讀愉快。 作者序   二○○九年,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班.梅立克(Ben Mezrich)的《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Accidental Billionaires)中成了不朽的化身。這本書是這樣開頭的,「大概是第三杯雞尾酒搞的鬼」,這句話也成了電影《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作者亞倫.索金(Aaron Sorkin)取材的內容,這部電影描述的是一個內心有愧、人際關係狹隘的電腦工程師,他最

想做的事其實是約女孩出門。二○○九年,臉書網站剛開始時只有一千五百萬用戶,一年也不過就是二.七億美元的營收,當時還沒有人認為,臉書能變成像微軟公司的MySpace那樣的事業,當時MySpace還是全美最大的社群網路。   到了二○一五年年底,祖克柏已經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執行長之一,也是最偉大的慈善家。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不僅是營運長的楷模,也是倡導平權的燈塔,臉書不僅是一家備受尊敬的公司,也堪當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正如谷歌(Google)和蘋果(Apple)一樣。臉書用戶在他們手上成長了十五倍,也成為全球六大傳播工具其中四個的根據地(其中三個每個月

服務用戶超過十億人次),市值翻了三十倍,超過三千億美元,而營收更成長六十倍,年收入達到一百八十億美元。   這本書要介紹的是這七年來發生的事,以及未來十年可能發生的事。我要從內部角度來介紹,臉書將成長為全球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至於我,我是一個建造者(Builder) ,從我在一九八一年得到了我的第一部蘋果二號電腦開始,就是這樣了。如果真有什麼能夠讓我超越自己對於寫程式的熱愛,就是觀察其他的建造者。所以毫無意外地,我的第二站就是矽谷。至於第一站,則要回頭說到一九七八年,當時我父親正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過離修年(Sabbatical leave) ,我們當時開車沿著山路前進,那時的小山谷中

還沒有個人電腦、沒有網際網路、沒有iPhone。我們到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的實驗室裡參觀最新的「拼說電腦」(Speak Spell) 。第二站開始的時間是一九九○年,經過了二十五年之後,我還在這裡。   我很幸運地可以在英特爾(Intel)工作,加入第一個晶片工作小組,並且見證了個人電腦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席捲全球的過程。到了網際網路興起的年代,我在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手下工作,並拜訪了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在帕羅奧圖用乒乓球室改裝的辦公室,也參觀過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西雅

圖設在老舊醫院建築裡的公司,還有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與班.霍洛維茲(Ben Horowitz)在森尼維爾工業區裡的新創事業,十六年後,他們成長為全球知名的創投公司。然後才加入祖克伯和桑德伯格,當時他們已經建立了最具影響力的移動應用工具。   作為 Intel Inside 計畫的總經理,我已經是桑德伯格的多年用戶。二○○八年秋天時,我們兩個人坐在帕羅奧圖市區一家咖啡館裡,談著我將加入她的團隊,她的團隊是負責臉書正在蓬勃發展的廣告業務。長話短說,桑德伯格非常有說服力,經過七年之後,臉書的廣告業務成長超過六十倍,年營收達到一百八十億美元,而我則負責全球品牌、定位、溝通

,諮詢及消費者洞察團隊。如同臉書所有的團隊一樣,我們團隊中有數以百計的人才,不僅來自全球各地,並在各自領域中都是出類拔萃的菁英,期望能夠對臉書有所貢獻,實現臉書讓世界更開放與彼此連結的使命。   一路走來無比緊張、步步艱辛,這個故事說明了祖克伯、桑德伯格以及臉書團隊如何打造出一個成功的事業體,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行動消費者服務事業體,並成為矽谷歷年來最偉大的成功故事之一。我有幸成為團隊的一員,滿心激動地將這段故事寫下來,並和各位分享。   我不是像《魔球》(Moneyball)作者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那樣的記者,或像《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

emma)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那樣的教授,但我是一個建造者和觀察者。我和桑德伯格和祖克柏以及他們的一萬位最親密的朋友一同打造新事業。   接下來要說的故事,就是我在臉書的觀察。   如何做到廣告和用戶雙贏的局面? 二○一一年對祖克柏、桑德伯格與用戶團隊及廣告產品團隊來說,可以說是心靈探索的一年。他們之間的關係會是水火不容還是水乳交融?可以攜手前進,還是注定要分道揚鑣? 他們沒想到這種組合其實風險極高嗎?要將人們自己選定的朋友和關注的事物(所謂的「有機訊息」)和廣告(所謂的「付費訊息」)放在同一欄之中?如果你看到自己好友開心貼上自己新生兒照片的消息之後,卻緊跟著牙齒潔白劑的廣告,你的感覺

如何? 在臉書的深思熟慮中,這樣的事只成功過一次。全球網路廣告霸主谷歌,也是全球廣告收入最高的公司,就是將付費訊息和有機訊息整合在搜尋結果的單一頁面上。這個頁面是用戶搜尋的結果,其中整合了有機與付費資訊,但呈現的方式就像老派的黃頁廣告,人們很熟悉,也有一定的重視程度。但臉書想做的事更大也更複雜,臉書想要直接展示廣告,不要像谷歌一樣把廣告伴隨著搜尋結果。所以一定要找到最優質的廣告。 臉書要讓這件事實現,必須要把兩件困難的事一起解決。在動態消息的呈現上,人們與企業必須覺得地位平等。因此在外觀呈現上要一致(當然,企業廣告必須加註「企業贊助」),讓企業有機會像一般人一樣分享照片與連結,但一樣要提供人略

過廣告的機會,只要輕鬆把大拇指一點,就可以略過朋友傳來的無聊政治貼文。 另外,要讓人覺得自己看到的廣告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目的是要提供很好的使用者經驗,而且要協助廣告客戶提升廣告效果,只有做到這些事,臉書才能走得長遠。 廣告必須有用、又有趣,或很有娛樂效果,感覺就像朋友或自己選的連結訊息一樣。 人們只要分享自己的一點資訊,臉書和廣告客戶就必須盡可能增加價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臉書可以運用的資訊是很強大的。不只在臉書上,每天就有數十億則的信號─ 大部分是以按讚與貼文的形式,此外,臉書也從其他管道增加了許多有用的訊息。其中最重要的是,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比對現有客戶資料和臉書上的用戶

數據,這樣企業就能夠更聰明地溝通訊息,不管對方是現有客戶、或符合特定行為與資料的客戶,或根本不是客戶。

雙鴻散熱技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特斯拉外,更多的傳統汽車大廠將進入電動車市場
版圖會如何變化?
傳統車跨入電動車 台灣車廠供應鏈又有什麼機會?

🔴電動車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
🔴傳統車v.s.科技大廠在電動車產業的優劣勢
🔴電動車滲透率大起 誰可gain到機會
🔴特斯拉概念股中,也要精挑細選

⭐️本集提到的個股:台達電(2308)、康控(4943)、凡甲(3526)、貿聯(3305)、超眾(6230)、雙鴻(3324)、艾姆勒(2241)、智伸科(4551)、英利-KY(2239)、同致(3552)、Tesla(TSLA)

00:00 開場
00:46 Tesla車主用戶正反評價
03:37 傳統車廠陸續推電動車計畫
05:09 電動車與傳統油車未來版圖變化
06:42 電動車怎麼發展這麼快?!
07:34 無人駕駛技術推升電動車銷售
08:32 未來會出現比Tesla更強的車廠嗎
10:12 高級車研發電動車的比較
14:01 傳統車廠轉型後台廠供應鏈的機會?
16:09 原傳統車零組件供應鏈可轉型跟進嗎?
18:27 散熱廠也因此受惠
19:57 傳統車零組件的機會
21:56 如何挑選特斯拉概念股?
25:35 結論

🎤主持人:
🔹MoneyDJ產業記者 萬萬
主跑路線: 記憶體、太陽能、印刷電路板、文化創意產業等等

🎤來賓:
🔹MoneyDJ產業記者 瑩慈
主跑路線: 汽車、鋼鐵、工業電腦等等

🎧收聽我們的Podcasts:
Apple https://reurl.cc/0O6Wd9
Spotify https://reurl.cc/bRGEbl
Google https://reurl.cc/8nb834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們聊聊哦

#電動車 #特斯拉 #汽車產業

應用於自行車微發電機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作者張期鈞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在討論過去研究中自行車發電機以及市售之自行車微發電機特性,並設計與製作一個輕量化且簡單易於使用的永磁式自行車微發電機。在目前市售的自行車微發電機效率最佳的為輻調式發電機,其重量輕且發電功率高。而在本次研究中則分別使用4片與6片I型矽鋼片疊製作鐵芯,並以漆包線纏繞不同匝數線圈的定子利用不銹鋼所製成的支架固定在車架。使用切割墊與圓形強力磁鐵製作成轉子安裝於自行車的輪框上,與固定在車架的定子相結合。根據研究後可得出結論共有三個面向,首先定子鐵芯以越多矽鋼片疊製成且纏繞的線圈匝數越多時,在時速越高的情形下,其輸出電壓越大,此結論與過去研究之結論相符合,並進一步發現定子線圈的纏繞方式

會影響輸出電壓,兩者呈正相關。其次則是與市售之微發電機之比較結果,本次製作的微發電機與發電花鼓或是摩電式發電機來說其輸出電壓較其二者為高,但在重量上較發電花鼓輕而比摩電式發電機重,而與幅條式發電機相比時則輸出功率較差且重量較重,均不如市售之幅條式發電機故仍有改進之空間。最後則是本次研究與過去研究相比較發現,將定子串聯後確實可增加輸出電壓,因此欲輸出更多電壓應使用更多定子串聯,但本發電機不能對電動輔助自行車之電池充電,其主因在於電動輔助自行車並沒有行駛中充電的設計,且即便可直接對該電池進行充電,本次製作之發電機與市售之升壓充電模組相搭配時仍不足以補充因電動輔助之電能。

新手學電腦(Windows XP+Office 2003)從入門到精通

為了解決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作者神龍工作室編著 這樣論述:

是指導初學者學習Windows XP和Office 2003的入門書籍。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初學者學習Windows XP和Office 2003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並對初學者在學習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專家級的指導,以免初學者在起步的過程中走彎路。全書共分15章,分別介紹第一次開啟電腦,Windows XP快速入門,電腦打字,文件和文件夾管理,Windows XP個性化設置,Word 2003的使用,Excel 2003的使用,PowerPoint 2003的使用,網上沖浪,網上溝通,網上娛樂與生活,管理和使用常用工具軟件,管理和使用電腦硬件,系統安裝、備份與還原,以及電腦的

安全等內容。《新手學電腦(Windows XP+Office 2003)從入門到精通》附帶一張精心開發的專業級DVD格式的多媒體電腦教學光盤。光盤采用全程語音講解、情景式教學等方式,緊密結合書中的內容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提供長達10個小時的與本書內容同步的視頻教學演示。同時光盤中附有包含1200個Office 2003應用技巧的電子文檔、1200套Office 2003實用模板、8小時的Windows 7基礎知識和精彩實例講解、辦公設備和常用軟件的視頻教學、電腦日常維護與故障排除常見問題解答等內容,大大地擴充了本書的知識范圍。《新手學電腦(Windows XP+Office 2003)

從入門到精通》既適合電腦初學者閱讀,又可以作為大中專類院校或者企業的培訓教材,同時對有經驗的Office使用者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神龍工作室創作團隊擁有多位Office高手、經驗豐富的重點院校教師、AutoCAD高手、資深設計師、PS高手。其出版的「新手學」系列、「外行學」、「高效辦公」系列受到讀者的一致認可,其中《新手學電腦》、《新手學上網》、《新手學Photoshop圖像處理》、《外行學電腦從入門到精通》被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評為「全行業優秀暢銷品種」(科技類)。 第1篇 基礎入門 第1章 第一次開啟電腦 光盤演示路徑:電腦基礎知識 1.1 啟動電腦 3 1.正常啟動 3

2.重新啟動 3 1.2 認識WindowsXP桌面 5 1.桌面背景 5 2.桌面圖標 5 3.【任務欄】 5 4.【語言欄】 6 1.3 電腦的「指揮棒」——鼠標 6 1.3.1 鼠標按鍵的組成 6 1.3.2 正確「握」鼠標 6 1.3.3 認識鼠標指針 7 1.3.4 操作鼠標 7 1.移動鼠標 8 2.單擊鼠標 8 3.雙擊鼠標 8 4.右擊鼠標 8 1.4 電腦的輸入工具——鍵盤 9 1.4.1 認識鍵盤的組成 9 1.功能鍵區 9 2.主鍵盤區 10 3.光標控制鍵區 11 4.數字鍵區 11 5.鍵盤指示燈區 12 1.4.2 鍵盤指法的正確分工 12 1.4.3 敲擊鍵盤時

的注意事項 12 1.4.4 練習用鍵盤輸入字符 13 1.5 關閉電腦 14 1.5.1 正常關閉電腦 14 1.5.2 死機時強制關閉電腦 14 高手過招 快速解決單擊變雙擊的問題 快速消除鼠標指針后的「小尾巴」第2章 WindowsXP快速入門 光盤演示路徑:WindowsXP快速入門 2.1 操作WindowsXP桌面圖標 18 2.1.1 添加常用的系統圖標 18 2.1.2 創建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圖標 19 1.利用右鍵快捷菜單 19 2.通過手動拖動 19 2.1.3 快速排列桌面圖標 20 2.1.4 刪除桌面圖標 20 1.刪除圖標到【回收站】 20 2.徹底刪除 21 2.

2 調整任務欄 21 2.2.1 調整任務欄大小 21 2.2.2 調整任務欄位置 22 2.3 操作【開始】菜單 22 2.3.1 認識【開始】菜單的組成 22 1.固定程序區 23 2.常用程序區 23 3.【所有程序】區 23 4.系統控制區 23 5.用戶賬戶區 24 6.關閉選項按鈕區 24 2.3.2 啟動應用程序 24 2.3.3 快捷的搜索功能 25 2.4 操作WindowsXP窗口 26 2.4.1 打開窗口 26 1.通過桌面圖標打開 26 2.通過【開始】菜單打開 26 2.4.2 認識WindowsXP窗口的組成 26 1.標題欄 27 2.菜單欄 27 3.工具欄

27 4.地址欄 27 5.任務窗格 27 6.工作區 27 7.狀態欄 27 2.4.3 移動窗口 27 2.4.4 調整窗口大小 28 1.通過控制按鈕調整 28 2.通過標題欄調整 29 3.通過手動調整 29 2.4.5 多窗口排列 29 2.4.6 多窗口快速切換 31 1.單擊任務按鈕區切換 31 2.使用【Alt】+【Tab】組合鍵切換 31 2.5 操作菜單和對話框 31 2.5.1 WindowsXP菜單 31 1.菜單的分類 31 2.菜單的使用 32 2.5.2 WindowsXP對話框 32 1.對話框的組成 32 2.對話框的操作 33 高手過招 快速清理桌面不用的圖

標 巧讓桌面字體變得更大 恢復桌面上的系統圖標 第3章 電腦打字輕松學 光盤演示路徑:WindowsXP快速入門 3.1 打字的注意事項 40 3.2 輸入法相關知識 40 3.2.1 認識語言欄和狀態條 40 1.語言欄 40 2.狀態條 41 3.2.2 快速切換輸入法 42 3.2.3 添加和刪除輸入法 43 1.添加輸入法 43 2.刪除輸入法 45 3.3 拼音輸入法輸入漢字 46 3.3.1 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漢字 46 1.全拼輸入 46 2.簡拼輸入 47 3.混拼輸入 47 3.3.2 微軟拼音輸入法輸入漢字 47 3.3.3 搜狗拼音輸入法輸入漢字 49 1.豐富的網絡詞

庫 49 2.智能的組詞技術 49 3.便利的全拼簡拼混合輸入 49 4.人性化的輸入方式 50 5.實用性的功能設置 50 3.4 使用五筆字型輸入法 51 3.4.1 五筆輸入法的基礎知識 51 3.4.2 五筆字根的分布 52 3.4.3 漢字的拆分 53 1.漢字的4種字根結構 53 2.漢字拆分的五大原則 53 3.4.4 漢字的輸入 54 3.4.5 簡碼的輸入 55 3.4.6 詞組的輸入 56 高手過招 你知道怎麼輸入X2嗎 使用鼠標手寫不認識的漢字 第4章 文件和文件夾管理 光盤演示路徑:WindowsXP快速入門文件和文件夾管理 4.1 認識文件和文件夾 60 1.文件 6

0 2.文件夾 60 4.2 學習基本操作 61 4.2.1 新建文件或文件夾 61 1.新建文件 61 2.新建文件夾 62 4.2.2 選擇文件和文件夾 62 1.選擇單個文件或文件夾 62 2.選擇多個文件或文件夾 63 4.2.3 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夾 64 4.2.4 復制與移動文件和文件夾 65 1.復制文件和文件夾 65 2.移動文件和文件夾 66 4.2.5 刪除與恢復文件和文件夾 67 1.將文件或文件夾刪除到回收站中 67 2.恢復文件和文件夾 69 4.2.6 設置文件和文件夾的顯示和排列方式 69 1.文件或文件夾的顯示方式 69 2.文件或文件夾的排列方式 71 4.3

學習高級管理 71 4.3.1 隱藏和顯示文件或文件夾 71 1.隱藏文件或文件夾 71 2.顯示隱藏的文件或文件夾 72 4.3.2 創建文件或文件夾的快捷方式 73 4.3.3 壓縮或解壓縮文件或文件夾 73 1.壓縮文件或文件夾 74 2.解壓縮文件或文件夾 74 4.3.4 備份與還原文件或文件夾 75 1.備份文件或文件夾 75 2.還原文件或文件夾 77 4.3.5 加密重要的文件或文件夾 78 高手過招 顯示文件的擴展名 創建共享文件的方式 快速查看文件或文件夾的屬性 第5章 WindowsXP個性化設置 光盤演示路徑:WindowsXP快速入門個性化設置WindowsXP 5

.1 自定義桌面 84 5.1.1 設置桌面背景 84 5.1.2 設置屏幕保護程序 86 5.2 自定義【開始】菜單 87 5.2.1 設置【開始】菜單屬性 87 5.2.2 設置【固定程序】列表 88 1.添加常用的程序 88 2.刪除【固定程序】列表中的程序 89 5.2.3 設置【常用程序】列表 90 1.設置【常用程序】列表中的程序數目 90 2.刪除【常用程序】列表中的程序 90 5.3 自定義任務欄 90 5.3.1 設置任務欄的屬性 90 5.3.2 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91 1.顯示日期和時間 91 2.調整日期和時間 91 5.4 管理用戶賬戶 92 5.4.1 初識用戶賬

戶 92 5.4.2 創建用戶賬戶 93 5.4.3 設置用戶賬戶 94 1.更改賬戶名稱 94 2.更改賬戶圖片 94 3.更改賬戶類型 95 4.設置賬戶密碼 96 5.4.4 刪除用戶賬戶 97 高手過招 顯示通知區域中隱藏的軟件圖標 自定義桌面系統圖標 自定義桌面文件夾圖標 第2篇 無紙辦公 第6章 文檔編輯大師——Word2003 光盤演示路徑:使用Office2003辦公軟件文檔編輯大師——Word2003 6.1 Word2003基礎知識 103 6.1.1 新建Word文檔 103 1.新建空白文檔 103 2.新建基於模板的文檔 103 6.1.2 保存Word文檔 104

1.保存新建文檔 104 2.另存為其他文檔 105 3.保存修改的舊文檔 105 4.設置自動保存 106 6.1.3 打開和關閉文檔 106 1.打開已有的文檔 107 2.關閉文檔 107 6.2 編輯「健康有道」文檔 108 6.2.1 輸入文本 108 1.輸入中文 108 2.輸入數字 109 3.輸入日期和時間 109 4.輸入符合文本 110 6.2.2 編輯文本 111 1.選定文本 111 2.移動和復制文本 113 3.刪除和修改文本 114 4.查找和替換文本 115 6.2.3 設置字體格式 116 1.通過【字體】對話框 116 2.通過【格式】工具欄 117 6.

2.4 設置段落格式 118 1.設置段落對齊方式 118 2.設置段落縮進方式 118 3.設置行間距和段間距 120 6.2.5 設置分頁、分節和分欄 120 1.設置分頁 121 2.設置分節 122 3.設置分欄 122 6.3 美化「會議通知」文檔 123 6.3.1 頁面設置 123 1.設置頁邊距 123 2.設置紙張大小 124 3.設置版式 124 4.設置文檔網格 126 6.3.2 設置背景圖片 126 1.圖片填充 127 2.圖片水印填充 128 6.3.3 添加項目符號和編號 129 1.添加項目符號 129 2.添加編號 130 6.3.4 添加文本框和藝術字 1

32 1.添加文本框 132 2.添加藝術字 132 3.編輯藝術字 133 6.3.5 填充背景顏色 134 6.3.6 打印文檔 135 1.打印預覽 135 2.打印Word文檔 135 6.4 Word2003高級應用 137 6.4.1 添加圖片 137 1.插入系統自帶的剪貼畫 137 2.插入本地磁盤中的圖片 138 6.4.2 設置頁眉和頁腳 140 6.4.3 添加表格 141 1.插入和繪制表格 141 2.編輯表格 144 3.表格的合並與拆分 146 4.調整行高和列寬 148 5.調整對齊方式 149 6.設置邊框和底紋 150 6.4.4 添加圖表 151 1.插入

圖表 151 2.編輯圖表 152 高手過招 在Word中制作識字卡片 巧用雙行合一 在Word中巧輸分數 第7章 電子表格專家——Excel2003 光盤演示路徑:使用Office2003辦公軟件電子表格專家——Excel2003 7.1 Excel2003基礎知識 160 7.1.1 啟動和退出Excel2003 160 1.啟動Excel2003 160 2.退出Excel2003 161 7.1.2 了解Excel2003工作界面 161 1.工作區 162 2.編輯欄 162 7.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63 7.2.1 新建工作簿 163 1.新建空白工作簿 163 2.使用模板快

速創建工作簿 164 7.2.2 保存工作簿 164 1.保存已有的工作簿 165 2.另存工作簿 165 3.自動保存工作簿 165 7.3 制作「員工信息明細表」 166 7.3.1 輸入表格數據 166 7.3.2 編輯表格數據 169 1.通過編輯欄修改 169 2.在單元格中直接修改 169 3.查找數據 169 4.替換數據 170 5.刪除數據 170 7.3.3 編輯單元格 170 1.自動調整單元格大小 171 2.手動調整單元格大小 171 3.插入單元格 171 4.刪除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 173 5.合並單元格 173 6.拆分單元格 174 7.3.4 操作工作表 1

74 1.插入工作表 174 2.刪除工作表 175 3.重命名工作表 176 4.移動工作表 177 5.復制工作表 177 6.隱藏和顯示工作表 178 7.保護工作表和撤消工作表保護 178 7.3.5 打印工作表 179 1.設置打印區域 179 2.設置居中打印 180 3.打印行號和列標 181 7.4 美化「員工信息明細表」 181 7.4.1 設置單元格格式 181 1.設置字體格式 181 2.設置對齊方式 182 3.設置邊框和底紋 182 7.4.2 設置工作表格式 184 1.自動套用工作表格式 184 2.設置工作表背景 185 3.隱藏網格線 185 7.4.3 插

入圖形 186 1.插入藝術字 186 2.插入剪貼畫和圖片 187 高手過招 共享工作簿 隱藏和取消隱藏行或列 快速給數字加上單位 第8章 演示文稿制作大師——PowerPoint2003 光盤演示路徑:使用Office2003辦公軟件演示文稿制作大師——PowerPoint2003 8.1 PowerPoint2003基礎知識 192 8.1.1 認識PowerPoint2003操作界面 192 8.1.2 PowerPoint2003視圖方式 193 1.普通視圖 193 2.幻燈片瀏覽視圖 194 3.從當前幻燈片開始幻燈片放映 194 8.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94 8.2.1

創建演示文稿 194 8.2.2 保存演示文稿 197 8.2.3 關閉演示文稿 198 8.2.4 打開演示文稿 199 1.打開最近使用過的演示文稿 199 2.使用【打開】菜單項打開演示文稿 199 8.2.5 打印演示文稿 200 8.3 幻燈片的基本操作 201 8.3.1 插入和刪除幻燈片 201 1.插入幻燈片 201 2.刪除幻燈片 201 8.3.2 移動和復制幻燈片 202 1.移動幻燈片 202 2.復制幻燈片 202 8.3.3 豐富幻燈片的顏色 203 1.設置幻燈片顏色 203 2.使用配色方案 203 3.設置幻燈片背景 205 8.4 制作「行業報告」演示文稿

206 8.4.1 輸入文本 206 1.使用占位符輸入文本 207 2.使用文本框輸入文本 208 8.4.2 設置文本格式 209 8.4.3 添加日期和時間 212 8.4.4 設置段落格式 213 1.設置段落的對齊方式 213 2.設置段落的縮進格式 213 8.4.5 插入表格和圖表 214 1.插入與設置表格 214 2.插入與設置圖表 216 8.5 美化幻燈片 218 8.5.1 插入圖形對象 218 1.插入自選圖形 218 2.插入藝術字 220 8.5.2 插入圖片 222 8.5.3 設置動畫效果 224 8.5.4 插入和播放音頻文件 228 8.5.5 鏈接幻燈片

230 8.5.6 放映幻燈片 231 1.幻燈片放映 231 2.增加放映效果 232 8.5.7 設置放映時間 234 1.手動設置排練時間 234 2.使用排練計時功能 234 8.5.8 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解包 237 1.演示文稿的打包 237 2.演示文稿的解包 238 高手過招 幻燈片想藏就藏,想看就看 消除幻燈片放映時保留的墨跡注釋 在幻燈片中插入任意形狀的圖片 第3篇 網上世界 第9章 網上沖浪一點通 光盤演示路徑:網絡新生活網上沖浪一點通 9.1 上網前的准備——連入Internet 245 9.1.1 撥號上網 245 9.1.2 ADSL上網 245 9.1.3 LAN

小區寬帶上網 245 9.1.4 無線局域網上網 246 9.1.5 無線移動上網 246 9.2 上網直通車——IE瀏覽器 246 9.2.1 認識IE瀏覽器 246 1.安裝IE8.0 246 2.啟動IE8.0瀏覽器 247 3.認識IE8.0窗口 248 9.2.2 打開和瀏覽網頁 249 9.2.3 設置IE瀏覽器 250 1.設置主頁 250 2.設置命令欄 251 3.設置IE臨時文件夾 252 9.2.4 IE安全設置 254 9.2.5 快速瀏覽網頁的技巧 256 9.3 搜索與下載網上資料 258 9.3.1 使用IE瀏覽器的即時搜索功能 258 1.使用地址欄搜索網絡資源

258 2.使用IE的搜索功能搜索網絡資源 259 3.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網絡資源 259 9.3.2 下載軟件 260 9.3.3 使用下載軟件下載 261 9.3.4 保存網上資源 264 高手過招 使用搜索命令快速搜索特定類型的文件 屏蔽彈出的廣告窗口 第10章 網上溝通無極限 光盤演示路徑:網絡新生活 10.1 聊天工具——QQ 268 10.1.1 下載並安裝QQ程序 268 10.1.2 申請和登錄QQ 270 10.1.3 查找和添加QQ好友 272 10.1.4 使用QQ與好友聊天 274 10.1.5 發送和接收文件 274 10.2 網上鴻雁——電子郵件(E—mail) 2

75 10.2.1 申請免費的電子郵箱 275 10.2.2 發送與接收電子郵件 276 10.2.3 刪除電子郵件 278 10.3 網絡日志——微博 278 10.3.1 注冊微博 279 10.3.2 使用微博 280 高手過招 為電子郵箱設置美麗背景 自定義郵件信紙 第11章 網上娛樂與生活 光盤演示路徑:網絡新生活網上娛樂與生活 11.1 網上玩游戲 284 11.1.1 單機游戲 284 11.1.2 網上玩QQ游戲 287 11.2 網上新視聽 289 11.2.1 網上聽音樂 289 11.2.2 網上看電影 290 11.2.3 網絡電視PPLive 291 11.3 網上購

物 291 11.3.1 注冊會員 291 11.3.2 網上購買服裝 293 11.3.3 當當網購買圖書 295 11.3.4 京東網購買電器 296 高手過招 網上購物注意事項 巧用安全工具,為網絡交易保駕護航 第4篇 常用軟件和硬件 第12章 管理和使用常用工具軟件 光盤演示路徑:管理和使用常用工具軟件 12.1 安裝軟件前的准備 303 12.1.1 認識常用軟件 303 12.1.2 查看電腦中已安裝的軟件 304 12.1.3 獲取軟件安裝程序的方法 305 12.1.4 安裝軟件的注意事項 306 12.2 安裝和刪除軟件 306 12.2.1 安裝軟件 306 12.2.2

刪除軟件 308 12.3 使用常用工具軟件 309 12.3.1 使用壓縮軟件360壓縮 309 12.3.2 看圖軟件ACDSee 311 12.3.3 使用PDF閱讀軟件AdobeReaderXI 313 12.3.4 使用千千靜聽音樂播放器軟件 314 12.3.5 使用暴風影音媒體播放器軟件 316 12.3.6 使用金山詞霸2012 317 高手過招 快速下載並安裝需要的軟件 快速截取暴風影音播放影片的精彩瞬間 批量轉換圖片格式 第13章 管理和使用電腦常用硬件 光盤演示路徑:無 13.1 認識電腦硬件設備 322 13.1.1 主機箱內的硬件設備 322 1.主板 322 2.C

PU 322 3.內存 323 4.顯卡 323 5.硬盤 323 6.光驅 324 7.電源 324 13.1.2 常用的電腦外部設置 324 13.2 正確連接電腦常見的外部部件 326 13.2.1 連接鼠標和鍵盤 326 13.2.2 連接顯示器 326 13.2.3 連接耳機 328 13.2.4 連接音箱 328 13.2.5 連接主機和顯示器電源 328 1.連接顯示器電源 329 2.連接主機電源 329 13.3 管理硬件設備 329 13.3.1 查看硬件設備屬性 329 13.3.2 更新硬件設備驅動程序 331 13.3.3 卸載硬件設備 331 13.3.4 禁用和啟

用電腦硬件設備 332 13.4 維護電腦硬件設備 333 13.4.1 主板的維護 333 1.清理灰塵 333 2.加強散熱 333 13.4.2 CPU的維護 333 1.散熱 333 2.取放 333 3.超頻 333 13.4.3 內存的維護 334 1.禁止帶電插拔 334 2.清潔金手指 334 13.4.4 硬盤的維護 334 1.防震 334 2.散熱 334 3.定期檢查磁盤錯誤並整理磁盤碎片 334 13.4.5 光驅的維護 335 1.保持光驅及光盤的清潔 335 2.關機前取出光盤 335 3.不使用質量差的光盤 335 4.正確開、關光驅 335 5.避免用光驅直接

播放影碟 335 13.4.6 顯示器的維護 335 1.避免震動 335 2.及時關閉 335 3.正確擦試屏幕 335 13.4.7 鍵盤和鼠標的維護 336 1.鍵盤的維護 336 2.鼠標的維護 336 13.5 安裝和管理打印機 336 13.5.1 安裝打印機 337 13.5.2 打印文件 339 13.5.3 使用打印機的注意事項 339 13.5.4 打印機省墨技巧 340 13.6 連接和使用其他設備 341 13.6.1 移動存儲設備的使用 341 13.6.2 將數碼照片導入電腦 342 高手過招 設置電腦以最佳性能運行 Windows優化大師一鍵優化系統 第5篇 電腦

系統與安全 第14章 系統安裝、備份與還原 光盤演示路徑:無 14.1 安裝系統前的准備 347 14.1.1 系統安裝的一般流程 347 14.1.2 設置BIOS優先光盤啟動 348 14.2 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 349 14.2.1 全新安裝WindowsXP 349 14.2.2 升級安裝WindowsXP 354 14.3 系統的備份與還原 357 高手過招 備份驅動程序 還原驅動程序 第15章 電腦的安全 光盤演示路徑:無 15.1 查殺電腦病毒和木馬 364 15.1.1 認識電腦病毒和木馬 364 15.1.2 使用殺毒軟件查殺電腦病毒 365 15.1.3 使用3

60安全衛士查殺木馬 366 15.2 做好網絡安全防范 367 15.2.1 啟用WindowsXP防火牆 367 15.2.2 使用系統自帶的更新功能 368 高手過招 360軟件殺毒技巧 電腦殺毒的小技巧

銀膠接合矽晶片與銅基板之微觀結構、剪應力強度 及熱傳導研究

為了解決雙鴻散熱技術的問題,作者張家毓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不同顆粒大小銀膠接合矽(Si)晶片於銅(Cu)基板上,成功地克服兩者熱膨脹係數差異造成接合失效現象,試片接合是利用兩種不同大小銀顆粒(0.6、8 μm)銀膠,於150、250及350℃持溫15分鐘分別接合Si晶片與Cu基板。並進行Si晶片或Cu基板進行金屬化過程評估接合效果,金屬化鍍層為鈦(Ti)/鎳(Ni)/銀(Ag),將比較有無金屬化差異。實驗結果發現最佳接合試片為Si有金屬化層與Cu無金屬化層接合於250℃。Si晶片金屬化有助於銀膠與銀接合,故接合強度達到約21 MPa,接著使用此一參數於250℃大氣氣氛中進行500小時等溫時效試驗。等溫時效試驗後,銀膠中銀顆粒燒結良好,環氧

樹脂散佈於燒結銀層中,而Cu基板上則出現薄且分布廣的Cu2O層,進而降低時效後接合強度,強度降至約15 MPa,且斷裂面多沿Cu2O層延伸;透過超音波掃描檢測(SAT)可以發現接合比率由時效前87%,經時效500小時後,顯著提高至97%;熱傳導性質方面,因樹脂熱傳導較差,0.6 μm小顆粒銀膠因銀顆粒/樹脂間界面較多,樹脂大量阻擋金屬顆粒間之熱傳導,具有較低之熱傳導係數(6.5~18.8 W/m∙K),反之,8 μm大顆粒之銀膠則有較高熱傳導係數(54.4~148 W/m∙K),比較傳統銀膠此銀膠具有更優異的散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