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敏,李義明,伍國珏寫的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和林奎至,阮弼群的 電子學(基礎概念) 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系所 簡紋濱所指導 李天任的 少數層二硒化鈀之電性傳輸與熱電性質 (2021),提出電晶體 通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硒化鈀、熱電效應、席貝克效應、熱電功率因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 渡邊浩志所指導 陳彥廷的 隨機離散摻雜在堆疊式奈米片場效電晶體源極/汲極延伸區的變異性模擬 (2021),提出因為有 堆疊式奈米片場效電晶體、源極/汲極延伸區、隨機摻雜擾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晶體 通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晶體 通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為了解決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作者施敏,李義明,伍國珏 這樣論述:

最新、最詳細、最完整的半導體元件參考書籍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這本經典著作,一直為主修應用物理、電機與電子工程,以及材料科學的大學研究生主要教科書之一。由於本書包括許多在材料參數及元件物理上的有用資訊,因此也適合研究與發展半導體元件的工程師及科學家們當作主要參考資料。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第三版在2007 年出版後(中譯本上、下冊分別在2008 年及2009 年發行),已有超過1,000,000 篇與半導體元件的相關論文被發表,並且在元件概念及性能上有許多突破,顯

然需要推出更新版以繼續達到本書的功能。在第四版,有超過50% 的材料資訊被校正或更新,並將這些材料資訊全部重新整理。     全書共有「半導體物理」、「元件建構區塊」、「電晶體」、「負電阻與功率元件」與「光子元件與感測器」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半導體物理」包括第一章,總覽半導體的基本特性,作為理解以及計算元件特性的基礎;第二部分「元件建構區塊」包含第二章到第四章,論述基本的元件建構區段,這些基本的區段可以構成所有的半導體元件;第三部分「電晶體」以第五章到第八章來討論電晶體家族;第四部分從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探討「負電阻與功率元件」;第五部分從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介紹「光子元件與感測器」。(中文版上冊

收錄一至七章、下冊收錄八至十四章,下冊預定於2022年12月出版)   第四版特色     1.超過50%的材料資訊被校正或更新,完整呈現和修訂最新發展元件的觀念、性能和應用。     2.保留了基本的元件物理,加上許多當代感興趣的元件,例如負電容、穿隧場效電晶體、多層單元與三維的快閃記憶體、氮化鎵調變摻雜場效電晶體、中間能帶太陽能電池、發射極關閉晶閘管、晶格—溫度方程式等。     3.提供實務範例、表格、圖形和插圖,幫助整合主題的發展,每章附有大量問題集,可作為課堂教學範例。     4.每章皆有關鍵性的論文作為參考,以提供進一步的閱讀。

少數層二硒化鈀之電性傳輸與熱電性質

為了解決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作者李天任 這樣論述:

尋找高效率的熱電材料是一個重要而有趣的課題,二維 (Two-Dimensional, 2D) 過渡金屬二硫化合物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C),因其優越的熱電性能以及未來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二維二硒化鈀 (PdSe2) 因其理論上計算出高熱電性能,吸引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本實驗使用機械剝離法,剝取少數層PdSe2,利用半導體製程技術製作少數層二硒化鈀的場效電晶體與熱電元件,在室溫下研究了二硒化鈀的電性。本實驗中,二硒化鈀為n型半導體材料,電流的開關比 (On/Off Ratio) 約爲104,臨界擺幅 (Subthre

shold Swing, S.S.) 約爲9.52 V/dec,載流子遷移率 (Mobility) 最大為34.7 cm2·V-1·S-1。 另外,在二硒化鈀元件的熱電性能測量上,得到的最大席貝克係數約爲655 µV/K,與理論值十分接近,並觀察到席貝克值與電晶體場效應有關聯性。當閘極偏壓設定在臨界電壓附近時,席貝克係數到達峰值,而當閘極偏壓小於臨界電壓時,通道關閉沒有熱電效應。最後計算了二硒化鈀的熱電功率因子(Power Factor, PF),通過調節閘極偏壓觀察熱電功率因子隨場效應的變化,並對比相應的材料層數,發現最大熱電功率因子為0.26 mW/m·K2,材料厚度為12層,證明二硒化鈀

是極具潛力的熱電材料。

電子學(基礎概念) 

為了解決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作者林奎至,阮弼群 這樣論述:

  本書以作者多年教學經驗,配合淺顯易懂的文字和圖形的描述編撰而成,對於重要觀念及公式,善用問答的方式陳述,加強研讀時的吸收與想像。各章皆以學習流程圖及生活化短文,啟發學習興趣、確立學習目標,內容節選重要定理及觀念,以中、英語對照的方式呈現,建立課堂雙語互動,並收錄豐富且經典的題型及各校入學考題,有效驗證學習成果;全書共分成「基礎概念」、「進階分析」兩冊,適用於大學及科大之電子、電機、資工系「電子學」課程。 本書特色   1.每章皆以學習流程圖歸納重點、確立學習目標。   2.每章前皆設計「生活電子學」短文,以生活、歷史為喻說明電子專業,啟發學習興趣。   3.每章皆節

選重要定理、觀念,以中、英語對照呈現,活絡雙語學習的潛力。   4.本書以簡單扼要的方式闡述觀念,定理推導有條理且詳盡。   5.本書收錄豐富的例題及習題,且精選近十所大專校院研究所入學考題、公務員高考考題,有效驗證學習成果。

隨機離散摻雜在堆疊式奈米片場效電晶體源極/汲極延伸區的變異性模擬

為了解決電晶體 通道的問題,作者陳彥廷 這樣論述:

近年來,針對電子元件的隨機摻雜擾動,無摻雜通道的採用有效地緩解了此一問題。然而,對於立體結構元件的源極/汲極延伸區,其狹窄的橫切面預期了隨機離散摻雜在源極/汲極延伸區仍會造成元件特性的擾動。在此篇論文中,我們探討了隨機離散摻雜在垂直堆疊式奈米片場效電晶體源極/汲極延伸區造成的變異性,其中我們模擬了堆疊式奈米片場效電晶體在不同層數的通道堆疊下產生的直流特性變異。我們發現臨限電壓的變異性會隨著堆疊層數的增加而放大,並且隨著堆疊層數增加,導通電流與關態電流之間的變異特性有著不同的趨勢。我們發現,除了摻雜體數量變化造成的特性擾動,摻雜體的位置與摻雜體不均勻地分佈在各層通道能顯著地改變關態電流的散佈。

同時,摻雜體在源極延伸區與汲極延伸區對關態電流造成的影響也有統計上的不同,因此,藉由個別地摻雜不同濃度在源極延伸區與汲極延伸區,我們預期關態電流的變異性可以由此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