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產業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電池產業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詹弗蘭科·皮斯托亞寫的 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 和王文靜的 太陽電池及其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賠了15年,昇陽電池終於等到電動車大潮 - ESG遠見也說明:從全球供應鏈角度來看,馬斯克(Elon Musk)登高一呼,讓全世界電池的主流供應商——從陸系的電池巨擘寧德時代(TACL)、韓廠LG,到與特斯拉合作最久的日商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碩士班 王義文所指導 黃筱伶的 聚合物鋰電池組成材料比熱量測與自放熱反應模式探討 (2021),提出電池產業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比熱容、燃爆模式、熱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吳基逞、周軒逸所指導 蔡欣樺的 鋁電池應用於UPS產業之研究:市場選擇及進入策略 (2020),提出因為有 不斷電系統、新型電池、市場選擇、市場進入、價值主張、策略行銷4C、五力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池產業鏈的解答。

最後網站價格趨勢| 集邦TrendForce - 提供內存閃存、LED照明則補充: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主要產品價格 · Li-Ion Battery Industry Chain Prices(每月更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池產業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

為了解決電池產業鏈的問題,作者(伊)詹弗蘭科·皮斯托亞 這樣論述:

本書共有25章,涵蓋了從材料到應用,再到回收等鋰離子電池相關的全部內容。書中詳細介紹了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以及功能添加劑、隔膜等相關組件的研究背景,以及近些年來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並重點評述了將鋰離子電池應用於消費電子、電動汽車以及大型固定應用中時,如何實現不同的性能以及電子選項要求。本書還從原理上詳細分析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以及回收等問題,並對鋰離子電池未來可用性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評估和說明。本書可作為鋰離子電池相關企業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關科研人員的參考書籍,亦可作為新能源相關專業、材料相關專業等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 第1章鋰離子電池的發展現狀以及最 新技

術趨勢0011.1概述0011.2實用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歷程0021.3陰極材料的發展現狀0041.3.1陰極材料的發展歷史0041.3.2陰極材料的最 新技術趨勢0051.3.3陰極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0051.4陽極材料發展現狀0071.4.1陽極材料的發展史0071.4.2陽極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0081.5電解液的發展現狀0091.5.1電解液的發展歷史0091.5.2電解液的最新研究進展0091.6隔膜技術0101.6.1隔膜制造方法及特征0101.6.2隔膜最新研究進展0121.7結論013參考文獻013第2章鋰離子電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新技術能否開啟新局面?0152.1概述0152

.2鋰離子電池是如何誕生的?0152.3消費者們期許的鋰離子電池性能0172.4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改進0182.4.1錫基陽極0182.4.2硅基陽極0192.4.3鈦基陽極0192.4.4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鋰離子電池0202.4.5以LiFePO4為陰極的鋰離子電池0232.5新電池技術能否為鋰離子電池開啟新篇章?0242.5.1富鋰陰極0242.5.2有機陰極材料0242.5.3陶瓷包覆隔膜0262.6結論027參考文獻027第3章鋰離子電池和模塊快速充電(最高到6C)的電熱響應以及循環壽命測試0293.1概述0293.2基本注意事項和考慮要點0293.2.1快速充電意味着什麼?0293.2.

2快速充電功率要求0303.2.3對所有電池體系充電的一般方法0303.3不同鋰電池材料的快速充電特征0313.450A•h LTO電芯及模塊的快速充電測試0333.4.1電芯測試0333.4.2模塊測試036參考文獻040第4章鋰離子電池納米電極材料0414.1前言0414.2基於脫嵌機理的電極材料的納米效應0414.3正極納米結構磷酸金屬鋰材料0444.4負極鈦基納米材料0454.5轉換電極0464.6負極鋰合金0494.7納米結構碳用作負極活性材料0504.8碳基納米復合材料0534.9結論054參考文獻054第5章未來電動汽車和混合電動汽車體系對電池的要求及其潛在新功能0605.1概述

0605.2電池的功率性能分析0615.3汽車的基本性能設計0635.4熱分析和設計0655.5建立電池組體系0655.6鋰離子電池的高功率性能066參考文獻068第6章電動汽車電池制造成本0696.1概述0696.2性能與成本模型0706.2.1電芯和電池組設計類型0706.2.2性能建模0716.2.3成本建模0736.3影響價格的電池參數0756.3.1功率和能量0756.3.2電池化學成分0776.3.3電極厚度的限制0796.3.4可用荷電狀態以及使用壽命的相關注意事項0806.3.5電芯容量?並聯電芯結構0826.3.6電池組集成組件0826.4價格評估上的不確定性0836.4.1

材料和固定設備0846.4.2電極厚度0846.4.3電芯容量0846.4.4不確定性計算示例0856.5生產規模的影響0856.6展望086參考文獻087第7章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組0897.1概述0897.2鋰離子電池設計考慮的因素0907.3可充電能源儲存系統0927.3.1鋰離子電池單體電池0927.3.2機械結構0947.3.3電池管理系統和電子組件0957.3.4熱管理系統0977.4測試與分析0997.4.1分析工具1007.4.2標准化1007.5電動汽車可充電儲能系統的應用1007.5.1尼桑聆風(Nissan Leaf)1017.5.2雪佛蘭沃藍達(Chevrolet Vo

lt)1017.5.3福特福克斯(Ford Focus)BEV1027.5.4豐田普瑞斯PHEV1027.5.5三菱「I」1037.6結論103參考文獻104第8章Voltec系統——儲能以及電力推動1058.1概述1058.2電動汽車簡史1058.3增程序電動汽車1098.4Voltec推動系統1128.5Voltec驅動單元以及汽車運行模式1148.5.1驅動單元運行1148.5.2司機選擇模式1158.6電池經營策略1168.7開發及生效過程1188.8汽車場地經驗1198.9總結121參考文獻123第9章鋰離子電池應用於公共汽車:發展及展望1249.1概述1249.1.1背景和范圍12

49.1.2電力驅動在公交汽車中的配置趨勢1249.2在電力驅動公交汽車中整合鋰離子電池1269.3基於LIB充電儲能系統(RESS)的HEB/EB公共汽車1289.3.1使用鋰離子電池的公共汽車綜述1289.3.2FTA先進公共汽車示范與配置項目1329.4經驗積累、進展以及展望1359.4.1案例研究以及從LIB公共汽車運行中學習到的安全經驗1359.4.2LIB用於公共汽車市場:預測和展望136參考文獻140第10章采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汽車和混合電動汽車14410.1概述14410.1.1鋰離子電池的革新14410.1.2電動汽車分類14410.2HEVs14710.2.1奧迪O5混合電

動汽車(全混HEV)14710.2.2寶馬ActiveHybrid 3(全混HEV)14710.2.3寶馬ActiveHybrid 5(全混HEV)14710.2.4寶馬ActiveHybrid 7(輕混合EV)14810.2.5寶馬Concept Active Tourer(PHEV)14910.2.6寶馬i8(PHEV)15010.2.7本田(謳歌)NSX(PHEV)15110.2.8英菲尼迪EMERG?E(EREV)15110.2.9英菲尼迪M35h(全混EV)15210.2.10奔馳S400混動(輕混EV)15210.2.11奔馳E300 Blue TECHYBRID(全混EV)153

10.2.12奔馳Vision S500插電式混合電動汽車(PHEV)15310.2.13豐田Prius插電混合電動汽車(PHEV)15410.2.14豐田Prius+(全混EV)15510.2.15沃爾沃V60插電混合電動汽車(PHEV)15510.3BEVs和EREVs15710.3.1比亞迪e6(BEV)15710.3.2寶馬ActiveE(BEV)15710.3.3寶馬i3(EV&也可作為EREV)15810.3.4雪佛蘭Spark EV 2014(BEV)15810.3.5雪佛蘭Volt(EREV)15910.3.6雪鐵龍C—Zero(BEV)16010.3.7雪鐵龍電動Berlin

go(BEV)16010.3.8菲亞特500e(BEV)16210.3.9福特Focus EV(BEV)16210.3.10本田FIT EV(BEV)16210.3.11英菲尼迪LE概念車(BEV)16310.3.12Mini E(BEV)16410.3.13三菱i—MiEV(BEV)16410.3.14尼桑e—NV200(BEV)16410.3.15尼桑Leaf(BEV)16510.3.16歐寶Ampera(EREV)16510.3.17標致iOn(BEV)16510.3.18雷諾Fluence Z.E.(BEV)16710.3.19雷諾Kangoo Z.E.(BEV)16710.3.20雷

諾Zoe Z.E.(BEV)16810.3.21Smart Fortwo電動車(BEV)16810.3.22Smart ED Brabus(BEV)16910.3.23Smart Fortwo Rinspeed Dock+Go(BEV或EREV)16910.3.24特斯拉Roadster(BEV)16910.3.25豐田eQ(BEV)17010.3.26沃爾沃C30(BEV)17110.3.27Zic kandi(BEV)17110.4電動微型汽車17210.4.1Belumbury Dany(重型四輪)17210.4.2雷諾Twizy(輕型和重型四輪車)17210.4.3Tazzari Ze

ro(重型四輪車)17310.5城市運輸車輛新概念17310.5.1奧迪Urban Concept17310.5.2歐寶Rak—E17410.5.3PSAVELV17410.5.4大眾Nils17510.6結論175第11章PHEV電池設計面臨的挑戰以及電熱模型的機遇17711.1概述17711.2理論17811.3設置描述17911.4提取模型參數18011.4.1熱對流18011.4.2熱阻18311.4.3熱容18411.5結果和討論18511.5.1校准開發的模型18511.5.2確定開發的模型18811.5.3傳熱系數變化18911.6結論190附錄190參考文獻191第12章電動汽

車用固態鋰離子電池19412.1概述19412.1.1汽車發展環境19412.1.2汽車用可充電電池19412.1.3電動汽車和混合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和相關問題19512.1.4對電動汽車用新型鋰離子電池的期望19612.2全固態鋰離子電池19612.2.1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優點19612.2.2Li+導電固態電解液19712.2.3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問題19912.2.4總結20512.3結論205參考文獻206第13章可再生能源儲能以及電網備用鋰離子電池20713.1概述20713.2應用20713.2.1與PV系統共享的住宅區電池儲能20713.2.2分布式電網中的季度電池儲能21013

.3系統概念和拓撲結構21213.3.1交流耦合PV電池系統21313.3.2直流耦合PV電池系統21313.4組件和需求21513.4.1電池系統21513.4.2電力電子21513.4.3能源管理系統21513.4.4通信設施21613.5結論217參考文獻217第14章衛星鋰離子電池21914.1概述21914.2衛星任務21914.2.1GEO衛星22014.2.2LEO衛星22114.2.3MEO/HEO衛星(中地球軌道或者高地球軌道)22214.3衛星用鋰離子電池22314.3.1主要產品規格22414.3.2資格鑒定計划22614.4衛星電池技術和供應商22814.4.1ABSL

22814.4.2三菱電氣公司23014.4.3Quallion公司23214.4.4Saft23714.5結論241參考文獻242第15章鋰離子電池管理24415.1概述24415.2電池組管理的結構和選擇24515.3電池管理功能24615.3.1性能管理24615.3.2保護功能24715.3.3輔助功能24815.3.4診斷功能24815.3.5通信功能24815.4電荷狀態控制器24815.4.1基於電壓估算SoC值24815.4.2基於電流估算SoC值(安時積分法)24915.4.3聯合基於電流與基於電壓的方法24915.4.4根據阻抗測試來估算SoC值25115.4.5基於模型的

方法251參考文獻253第16章鋰離子電池組電子選項25516.1概述25516.2基本功能25516.3監控25616.4測量25716.5計算25816.6通信25916.7控制26016.8單電芯鋰離子電池設備(3.6V)26116.8.1手機、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和耳機26116.8.2工業、醫療及商業設備26316.9雙電芯串聯電池設備(7.2V)26316.9.1平板電腦、上網本和小型筆記本電腦26316.9.2車載電台、工業、醫療和商業設備26316.103~4個電芯串聯電池設備(一般10.8~14.4V)26416.10.1筆記本電腦26416.10.2工業、醫療和商業設備26

416.115~10電芯串聯電池設備26516.11.1電動工具、草坪和花園工具26516.11.2汽車SLI電池26616.1210~20電芯串聯電池26716.12.1電動自行車26816.12.248V通信系統及不間斷電源26816.13超大陣列電池系統26916.13.1汽車:混合動力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7016.13.2汽車:純電動汽車27016.13.3電網儲能和穩定系統27016.14結論270參考文獻271第17章商業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27217.1概述27217.2便攜式設備用商業鋰電池組27317.3商業鋰離子電池的局限性27317.4商業鋰離子電池的質量控制28117.

5商業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認證過程28217.6結論284參考文獻285第18章鋰離子電池安全性28718.1概述28718.2系統層面的安全性28818.3電芯層面的安全性29018.4濫用耐受測試29118.4.1熱失控耐受以及熱穩定性測試29118.4.2電濫用耐受測試29218.4.3機械濫用耐受測試29318.4.4對可控內部短路測試的需求29418.5內部短路和熱失控29718.6大型電池及其安全性30118.7鋰沉積302參考文獻304第19章鋰離子電池組件及它們對大功率電池安全性的影響30619.1概述30619.2電解液30719.2.1控制SEI膜30719.2.2鋰鹽的安全問

題30819.2.3針對過充的保護措施30919.2.4阻燃劑30919.3隔膜31119.4陰極的熱穩定性31219.5Li4Ti5O12/LiFePO4:最 安全、最強大的組合31419.6其他影響安全性的參數31619.6.1設計31619.6.2電極工程31619.6.3電流限制自動復位裝置31719.7結束語317參考文獻318第20章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熱穩定性32420.1概述32420.2電池安全的基本考慮32420.3電解液被負極化學還原32520.3.1石墨電極32520.3.2硅/鋰合金32720.4電解液的熱分解32820.4.1LiPF6/碳酸烷基酯混合溶劑電解液3282

0.4.2LiPF6/二氟乙酸甲酯電解液33020.5電解液在正極的氧化反應33320.5.1LiCoO233320.5.2FeF333420.6濫用測試的安全評估33520.6.1安全設備33620.7總結337參考文獻337第21章鋰離子電池的環境影響33921.1概述33921.2鋰離子電池回收的益處33921.3鋰離子電池環境影響34021.3.1電池組成34121.3.2電池材料供應鏈34221.3.3電池裝配34421.3.4電池對電動車輛生命周期環境影響的貢獻34521.4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概述及分析34721.4.1高溫冶金回收過程34721.4.2BIT回收過程34921.4

.3中間物理回收過程35021.4.4直接物理回收過程35121.4.5回收過程分析35121.5影響回收的因素35421.6總結355參考文獻356第22章回收動力電池作為未來可用鋰資源的機會與挑戰35822.1資源危機35822.2鋰儲備和鋰資源的地理分布36122.2.1鋰資源概述36122.2.2鋰儲量分布的特征36222.3未來電力汽車對鋰需求的影響36422.4目前不同研究中采用的回收額度綜述36622.5不同回收額度對鋰可用性的影響36822.6結論370參考文獻370第23章生產商、材料以及回收技術37423.1鋰離子電池生產商37423.1.1公司概述37423.2電池生產的

材料以及成本37823.3回收38023.3.1電池回收方面的法律條款、經濟和環境友好原則38023.3.2可充電電池回收過程38123.3.3一些電池回收的工業方法38223.3.4電池回收總述386參考文獻387第24章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現狀、趨勢以及影響38924.1概述38924.2鋰離子電池市場38924.3電池和材料生產過程39024.3.1當前成本結構39124.3.2中期成本結構以及利潤率39424.3.3長期成本結構(2015~2020年)39524.4產業鏈結構以及預期改變39624.4.1陰極和其他材料39624.4.2電池生產397參考文獻398第25章鋰離子電池熱力

學39925.1概述39925.2熱力學測量:程序和儀器40025.3老化前的熱力學數據:評估電池成分40125.4過充電池的熱力學40225.4.1概述40225.4.2過充老化方法40325.4.3放電特征40325.4.4OCP曲線40425.4.5熵和焓曲線40425.5熱老化電池的熱力學40825.5.1概述40825.5.2熱老化方法40825.5.3放電特征40825.5.4OCP曲線41025.5.5熵及焓曲線41025.6長時循環電池的熱力學41525.6.1概述41525.6.2老化方法41525.6.3放電特性41525.6.4OCP曲線41625.6.5熵及焓曲線416

25.7熱力學記憶效應42025.8結論422參考文獻424索引427

電池產業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讓出國旅行變得困難重重,也對航空產業衝擊非常大,航空產業經歷快要兩年的低迷,最近全球又有變種病毒讓疫情升溫,市場上似乎已經沒有甚麼人對航空產業有所期待,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低迷很久、經歷最壞時刻的產業,最容易出現供應鏈洗牌,這集內容就是要幫大家挖出產業重構後,將迎來轉機的航空零組件廠商!

🔴航空運輸走鋼索?後市怎麼看
🔴檯面上看不到的事!航空產業鏈正在洗牌
🔴兩大廠交機回溫,零組件正式落底
🔴機會給準備好的廠商,三大條件缺一不可
🔴精挑細選受惠股出列

⭐️本集提到的個股:漢翔(2634)、駐龍(4572)、豐達科(3004)、華航(2610)、長榮航(2618)

🎤 主持人:
🔹MoneyDJ產業記者 以忠
主跑路線: 電子組裝、零組件、觀光等等
🎤來賓:
🔹MoneyDJ產業記者 莞青
主跑路線: 運輸、醫材、電池等等
🎧收聽我們的Podcasts:
Apple https://reurl.cc/0O6Wd9
Spotify https://reurl.cc/bRGEbl
YouTube https://reurl.cc/ldZexA
Google https://reurl.cc/8nb834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歡迎留言給我們
理財露桃社https://www.facebook.com/moneythebest

聚合物鋰電池組成材料比熱量測與自放熱反應模式探討

為了解決電池產業鏈的問題,作者黃筱伶 這樣論述:

高效能的可充電式鋰離子電池 (Lithium-ion battery, LIB; 鋰電池) 因擁有高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長且可快速充放電等特性,在現今社會已被廣泛地應用在各類之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其更是作為電動車能源供應的主流,也應用於大型電池儲能系統。聚合物鋰離子電池 (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 LIPB; 聚合物鋰電池) 其性能如同 LIB,不同的是其更為輕薄且可任意形狀化,而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 3C 產品及部分消費性家電用品。鋰電池的應用正快速的發展,數量龐大的電池模組可提供更高的能量,但若其中一顆電池芯出現短路或熱失控等失效狀況,將

可能導致模組發生異常電化學反應而造成自燃風險。面對不穩定的新興電池材料,有必要全面探討鋰電池組成之熱物化特性,其對鋰電池效能評估、品質控制以及安全設計至關重要。 本研究使用鈷酸鋰 (LiCoO₂, LCO) 與鎳鈷錳酸鋰 (LiNiCoMnO₂, NCM) 兩種不同正極材料之市售 603450 聚合物鋰電池作為測試樣品,以微差掃瞄熱卡計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1) 搭配 ASTM Standards-E1269-11 測定比熱容標準方法量測鋰電池各組成材料之比熱容 (Specific heat capacity, Cp; 比熱),接

著以改良之緊急排放處理儀 (Vent sizing package, VSP2) 搭配直流電供應系統 (DC power supply) 及 12-channels 溫度紀錄器來分析全電池之比熱,並使用 VSP2 進行鋰電池之熱失控反應,取得其熱失控之熱力學參數,以探討鋰電池組成材料之比熱容、熱焓 (Enthalpy, ΔH),及熱失控燃爆模式;最後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鋰電池材料於熱失控反應前後之表面特徵。

太陽電池及其應用

為了解決電池產業鏈的問題,作者王文靜 這樣論述:

目前光伏太陽能產業與太陽電池行業仍然處於高速發展之中。太陽電池可大致分為以半導體矽材料為主的單晶矽、多晶矽太陽光伏電池和薄膜太陽光伏電池兩大類。   本書以國內外先進、新型太陽電池為內容,全面介紹目前各種產業化和有產業化前景的太陽電池,涉及晶體矽太陽電池、矽基薄膜太陽電池、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III-V族疊層太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並對太陽電池基本概念、前沿技術及其各方面的應用進行了重點介紹。

鋁電池應用於UPS產業之研究:市場選擇及進入策略

為了解決電池產業鏈的問題,作者蔡欣樺 這樣論述:

不斷電系統(UPS)應用層面十分廣泛,特別是在當今科技趨勢下,為許多企業或者個人用戶提供可靠乾淨的備用電源,不斷電系統中電池佔據 2 成左右的成本,為最大的成本項目,因而電池挑選也成為許多廠商所重視的議題。目前主要的鉛酸電池及鋰電池,皆存在缺點而無法滿足所有市場,也有許多學者著手改良既有電池、或探討新型電池的使用,而個案中的 A 公司,便是新型鋁電池的技術擁有者,在面對這樣的看似激烈但還有許多發展機會的產業環境下,本研究將A 公司應該如何選擇出對其有利之 UPS 市場,發展進入策略。本研究主要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方式,結合次級資料蒐集法,分析 A 公司所面臨的環境狀況作出適當的策略建議,產業面之

資料主要來自於次級資料歸納而來,並透過五力分析及競爭者分析來歸納出 A 公司可行之市場區隔,並利用價值主張圖進一步的選擇市場,以及使用策略行銷架構發展 A 公司進入策略之建議。根據研究之結果,本研究給予個案公司的策略建議有以下幾點:(1) 發展重視電池耐候性之戶外不斷電系統市場;(2) 應以低溫用為主,著重於溫帶、寒帶地區;(3) 除了降低外顯單位效益成本,及管理專屬陷入成本外,A 公司發展商規品後,應著重降低客戶的資訊蒐集成本,以吸引更多客戶聯繫,並降低道德危機成本,促成合約的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