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奧利弗·布薛特寫的 無線光通信 和顏春煌(編)的 移動與無線通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防工業 和清華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輔仁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 呂俊賢所指導 呂旻叡的 用於配對無線網路分享器與延伸器之智慧天線組態演算法 (2021),提出電磁波衰減距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天線、無線網路、無線延伸器、Wi-Fi。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林啟萬所指導 廖勇翔的 基於奈米蕭特基二極體與快速熱退火處理建構之侷域式表面電漿子共振生物感測器 (2021),提出因為有 生物感測器、侷域式表面電漿子共振效應、蕭特基二極體、快速熱退火處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磁波衰減距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磁波衰減距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線光通信

為了解決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作者(法)奧利弗·布薛特 這樣論述:

現代通信,至少在通信的末端(如電視接收器、電腦、答錄機、網路遊戲控制終端、電子書等)將被“無線化”和高速化:物理鏈路將不是銅線、光纖、矽或其他介質,而是位於一個發射接收器與另一個發射接收器之間的自由空間電磁波。    常用的無線鏈路是無線電頻譜範圍內的電磁波。這是一種很好的技術,但是它在速度(比特每秒)、頻率、功率、相容性及電磁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關於資訊的傳送,我們知道,電磁波頻率越高,速率越高。因此,現在實驗室正在研究能夠傳輸吉赫茲、太赫茲甚至更高頻率的通信系統,太赫茲以上就接近光波了,位於紅外線或可見光附近(100~1000TH),可以實現太比特每秒的通信速率。    隨著雷射器

(發明於1960年)與石英光纖(石英光纖已經在1961年被證明具有應用於通信的潛力)的產生,並伴隨著雷射器、光電子產品與石英光纖製作加工技術的巨大進步,已經確定性地開啟了光纖通信這一發展方向。基於光通信,人們已經可以實現洲際通信和寬頻互聯網。光通信作為基礎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社會價值。    無線光通信利用大氣作為傳輸介質,在組成成分、物質均勻性和信號的重現性方面,大氣環境要比矽系光導纖維複雜得多,無線光通信技術相比光纖通信技術能實現短距離寬頻傳輸,而且允許太比特每秒的通信,而現在(指2011年),限制環境中,使用的是吉比特的末端傳輸(GTTT)。    大氣光鏈路總會隨周圍環境因素(如灰塵、霧、

雨等)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因素能引起通信系統性能的下降。在這樣的環境下,光束的傳輸特性必須能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正如Al.Naboulsi等人基於大氣能見度建立的模型中描述的一樣。大氣能見度就是表徵大氣透明性的術語。現在,利用LED、鐳射、光電探測器等設施獲得非離子化光子是成熟的技術,基於短距離的自由空間通信,尤其是室內通信,具有非常大的潛力。《無線光通信/高新科技譯叢·通信技術系列》是《自由空間光傳播與通信》的繼續,《自由空間光傳播與通信》一書主要討論自由空間和有限空間遠距離通信的物理基礎。    《無線光通信/高新科技譯叢·通信技術系列》更進一步地討論關於實際通信系統的一體化通道、傳播模型、

鏈路選擇以及資料處理與解碼、調製、標準和安全性等。 緒論 第1章 光 第2章 光通信歷史 2.1 基本定義 2.1.1 通信 2.1.2 電信 2.1.3 光通信 2.1.4 無線頻率或赫茲波 2.2 史前通信 2.3 光電報 2.4 編碼 2.5 光電話 2.5.1 日光通信 2.5.2 全天候光通信 2.6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的光電話 第3章 現代與日常無線光通信 3.1 基本原理 3.1.1 工作原理 3.1.2 光的傳播 3.1.3 電磁學原理 3.1.4 資料交換模型 3.2 無線光通信 3.2.1 戶外無線光通信 3.2.2 室內無線光通信 3.2.3

學術與技術生態系統 第4章 傳播模型 4.1 引言 4.2 基帶等效模型 4.2.1 無線電傳輸模型 4.2.2 自由空間光傳輸模型 4.2.3 信噪比 4.3 封閉環境中的漫射傳播鏈路預算 4.3.1 符號間干擾 4.3.2 反射模型 4.3.3 建模 第5章 光在大氣中的傳輸 5.1 概述 5.2 大氣通道 5.2.1 大氣的氣體組成 5.2.2 氣溶膠 5.3 光在大氣中的傳播 5.3.1 分子吸收 5.3.2 分子散射 5.3.3 氣溶膠吸收 5.3.4 氣溶膠散射 5.4 光大氣傳輸模型 5.4.1 Kruse和Kim模型 5.4.2 Bataille模型 5.4.3 AINa

boulsi模型 5.4.4 降雨衰減 5.4.5 降雪衰減 5.4.6 閃爍 5.5 實驗裝置 5.6 實驗結果 5.6.1 實驗結果與Kruse和Kim模型的對比(850nm) 5.6.2 與A1Naboulsi模型的對比 5.7 霧、霾和水汽 5.8 跑道可視範圍(RVR) 5.8.1 能見度 5.8.2 測量儀器 5.9 自由空間光鏈路參數計算 5.10 小結 …… 第6章 室內光鏈路預算 第7章 輻射損傷、安全、能量和相關法規 第8章 光器件與光電器件 第9章 資料處理 第10章 資料傳輸 第11章 設備和系統工程 第12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用於配對無線網路分享器與延伸器之智慧天線組態演算法

為了解決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作者呂旻叡 這樣論述:

無線延伸器延長了無線分享器的訊號涵蓋範圍,可以讓訊號不佳上網速度緩慢或是完全收不到訊號的地方可以順利上網。但是無線分享器和無線延伸器的擺放位置跟天線的角度都會影響到訊號傳輸,進而影響到訊號延伸之後的上網速度。大部分的使用者也不清楚天線應該如何擺放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設備能自動調整出當下位置最好的天線角度,對使用者來說會更加方便。我們提出一個天線組態設定演算法,先在初始啟動時將無線分享器以及延伸器的天線皆設定為一根水平天線和一根垂直天線來達到訊號的最大涵蓋範圍,並互相連線,連線之後我們開始切換延伸器的天線組合,同樣選定 RSSI 加總數值最高的天線組合,此時選定的分享器和延伸器的天線組態即

為此組設備位置的最佳選擇。實驗結果我們拿傳統都是水平方向天線組態的無線設備做對比,在第一個測試點為同樓層的水平位置,得到的最佳組態和傳統的水平天線設備相同,符合預期。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就有所差異,跟傳統設備的傳輸效能相比提升了26%~217%,可見智慧天線演算法能藉由自動控制最佳的天線組態有效提升每個位置的傳輸速度。因此就算設備隨意擺放,不用再手動去調整天線角度,智慧天線組態演算法就能自動調整最佳的角度。智慧天線組態演算法能夠利用自動匹配天線組態,達到延伸器更有效率的延伸,提高傳輸的速度與訊號涵蓋範圍,但是目前只考慮到配對無線分享器與延伸器的天線組態,未來還可以進階考慮多台延伸器的智慧天線運算,

拓展到多台Wi-Fi Mesh 設備也適用的演算法。

移動與無線通信

為了解決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作者顏春煌(編) 這樣論述:

移動與無線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深刻地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最新應用與技術,廣泛且深入地探討核心內容。全書共分5篇20章,內容包括解析電磁波的秘密:正確認知電磁波的無線通信作用和生物效應;認識無線通信的術語:1G、2G、3G與4G,合作式通信與中繼技術,無線寬帶上網;了解無線通信的環境:詳解基站、無線基站與天線塔台等無線通信設施;移動與無線通信的應用: SMS、MMS、MVPN、公共無線局域網絡、WiMAX、LTE、NFC、RFID以及移動商務等相關應用與開發技術; 移動與無線通信技術:App、移動定位服務或雲服務。本書每章前有學習概念的提示,章末附常見問

題和課后習題,適合作為移動與無線通信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手機應用開發、雲計算課程的教學參考書。

基於奈米蕭特基二極體與快速熱退火處理建構之侷域式表面電漿子共振生物感測器

為了解決電磁波衰減距離的問題,作者廖勇翔 這樣論述:

近年來,針對高風險族群推行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早期篩檢已納入政府長照政策,對於高敏感度、易於操作同時兼具低成本的生物醫學感測系統的需求呼之欲出,且越來越多的突發傳染性疾病,例如當下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令社會醫療資源吃緊、負擔日益嚴重,也對感生物感測技術提出高通量、高效率的要求。傳統的光學式SPR生物感測器具有即時、免標記、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等優點,卻也因其光學系統架構精密、複雜,體積龐大又昂貴使得應用場域大大受限。本研究基於表面電漿共振激發產生熱載流子的理論,設計及製造具有Au-TiO2蕭特基勢壘(能障)結構的生物感測元件,用於激發表面電漿共振,同時有效分離、提取

與表面電漿共振相關之熱電子。在原理和元件設計上,本研究吸納實驗室先前經驗和國內外類似研究成果,採用金屬奈米孔洞結構作為關鍵結構,以激發侷限式表面電漿共振,以期提升訊雜比,提升感測器性能指標,進一步討論在表面電漿共振生物感測器應用中,以電訊號量測取代傳統基於影像的光訊號量測的可行性,從而達到簡化機構、降低成本的目標。本研究以微影、真空鍍膜、快速熱退火等奈米微機電技術完成所設計之感測元件的製程,使用專門製作的測試系統,對元件進行電學、光學特性及感測性能分析;此外,我們也借助AFM等方法評估製程品質。實驗結果顯示,感測器能透過光電流的大小成功地辨別出不同的實驗樣品,且當折射率增加時,相對應的光電流會

降低,兩者之間存在一線性關係,且估算出的靈敏度約為-21.183pA/RIU;此外,相較於前人研究的結果,本研究在訊雜比方面亦有顯著的提升改進,經過計算從約-3.5至4.4 dB。本研究針對先前提出欲改善的問題皆有很好的完成,但仍有些問題能被加以改進,因而也在後續章節對此提供未來可能的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