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埔租屋行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蕭全政所指導 張志源的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之政經分析,2010-2020 (2020),提出青埔租屋行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住宅、公共政策、偏差、偏差動員、政經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賴宗裕、彭建文所指導 劉浩學的 社會住宅提供方式之探討 (2013),提出因為有 社會住宅、公私協力、住宅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青埔租屋行情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青埔租屋行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社會住宅政策之政經分析,2010-2020

為了解決青埔租屋行情的問題,作者張志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政治經濟分析角度,討論臺灣2010-2020年社會住宅政策因果脈絡,並結合社會住宅之建築計畫內容,分析社會住宅建築特色。 在社會住宅政策倡議與反對(2010-2011)階段,主要分析社會各界對社會住宅政策推動的正反意見,討論該政策出現歷程及政策倡議侷限在新北市及臺北市之原因,探討此階段馬英九總統的政治考量及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倡議目的和內容。 在社會住宅政策執行停滯與變動(2012-2015)階段,主要分析中央政府原規劃社會住宅與合宜住宅並行,但因2014年桃園八德合宜住宅標案弊案而改變之原因,並探討此階段民間團體發動巢運,對社會住宅政策提出之觀點。由於此階段政策侷限在新北

市、臺北市、桃園市,故探討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內政部、內政部營建署、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三個直轄市的市長候選人及總統候選人對社會住宅政策之觀點。 在社會住宅政策創新與更新(2016-2020)階段,主要分析實現蔡英文總統宣示8年內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提出的各類配套方案內容以及《住宅法》修訂及政策創新,探討此階段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內政部及內政部營建署社會住宅政策觀點,分析各直轄市政府對於社會住宅政策的執行成果。 最後討論台灣社會住宅政策的特殊性,並提出社會住宅政策未來展望與建議。

社會住宅提供方式之探討

為了解決青埔租屋行情的問題,作者劉浩學 這樣論述:

「居住」為人民基本需求,快速都市化之結果造成住宅問題日益嚴重,對於弱勢者之衝擊更為廣泛,更進而衍生諸多社會問題,促使世界各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而提供只租不售之社會住宅協助弱勢者安居即屬策略之一。臺灣則於《住宅法》第3條中將社會住宅定義為:「由政府興辦或獎勵民間興辦,專供出租之用,並應提供至少百分之十以上比例出租予具特殊情形或身分者之住宅。」然而,《住宅法》雖於第22條與第23條中明訂政府取得社會住宅之方式,惟礙於國內起步較晚,相關經驗與配套尚屬不足,造成後續推動過程遭遇阻礙而執行不易,並影響政策成效與目標。弱勢者所面臨之困境不僅係居住,更係如何融入社會之問題,興辦社會住宅應規劃完善制度與配套

,進而達到社會包容之政策目標,是故,當前政府提供社會住宅之方式與配套似仍有待改善與檢討。為使臺灣未來社會住宅順利推行,本研究以《住宅法》第28條規定之社會住宅承租者,應以無自有住宅或一定所得、財產基準以下之家庭或個人為社會住宅提供對象,並以同法第22條與第23條之政府取得社會住宅方式為中心,藉由歷史研究法、間接訪談法、比較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回顧臺灣過去住宅政策發展沿革,並選取臺北市與新北市之興辦案例為研究範圍,分析當前社會住宅政策推動情況,另參考美國、荷蘭與新加坡相關興辦經驗,並以問卷調查國內專家學者之看法,藉以確認當前社會住宅提供方式之議題,進而提出改善對策之方向。參考國外經驗與針對國內專

家學者所進行之問卷調查結果,對於臺灣當前社會住宅提供方式之改善建議與配套研擬,本研究作出結論如下:促進社會包容為提供社會住宅之積極功能、公私協力模式係推動社會住宅之較佳策略、興辦社會住宅有賴政府積極釋出土地與建物、社會住宅應與社會福利服務搭配與結合;並建議成立社會住宅專責機構與培力第三部門、設置專屬住宅基金與擴大財源、研議鼓勵民間參與誘因、健全租屋市場制度,以協助社會住宅之興辦與提供。關鍵字:社會住宅、公私協力、住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