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詞+疊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顏色詞+疊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碧香寫的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周益忠所指導 汪琪的 張籍諷諭詩研究 (2021),提出顏色詞+疊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張籍、諷諭詩、中唐、元和體。

而第二篇論文文藻外語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王季香所指導 邵氏夏靈的 漢越詞彙對比分析與教學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漢越詞彙對比、一對多詞、多對一詞、詞彙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顏色詞+疊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顏色詞+疊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

為了解決顏色詞+疊詞的問題,作者周碧香 這樣論述:

  「語言風格學」包含了一切語言形式的風格。既涵蓋口頭語言,也涵蓋書面語言,既處理文學語言,也處理非文學語言,而「風格」也包含了體裁風格(或文體風格)、時代風格、地域風格、個人風格諸方面。     詩的語言仍是自然語言的延伸與規律放寬,是自然語言的一個「方言變體」,對文學語言進行細緻的描寫。每個文學家、個個詩人創造語言、驅遣語言的方式不儘相同,這就是個人風格之所在,語言學者正是由此而具體的說出作品的語言風格。   本書針對《東籬樂府》詳加探討,共分為七章,就散曲風格的形成、語言風格學諸問題以及《東籬樂府》的音韻、詞彙、句法風格作研究。是部具有前瞻性、開拓性的著作,提供給學

界參考。

張籍諷諭詩研究

為了解決顏色詞+疊詞的問題,作者汪琪 這樣論述:

中唐有白居易提出「諷諭詩」一詞,與其同屬「元和體」而年代稍早的張籍也有大量諷諭詩創作,兩人在諷諭詩手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學界卻對後者討論不多。本研究以《張籍詩集校注》所收的85首諷諭詩為範圍,在詩歌諷諭傳統之脈絡下對張籍的諷諭詩進行探討,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以詩歌諷諭傳統為主題進行探究,依時代先後分別對「先秦《詩經》到漢魏六朝」、「從初盛唐到杜甫」、「元結、白居易與元和體」三個階段做論述;第三章就張籍的創作背景作探索,闡述中唐的社會情況、張籍生平經歷、張籍交遊往來;第四章論析張籍諷諭詩之表現形式,包括體制結構、藝術技巧、語言風格

三者;第五章詳述張籍諷諭詩之主題內涵,包括直陳朝政的不當、悲憫百姓的痛苦、代訴女子的心聲三大主題;第六章總結張籍諷諭詩之特色與其在詩歌諷諭傳統之地位。

漢越詞彙對比分析與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顏色詞+疊詞的問題,作者邵氏夏靈 這樣論述:

詞彙為奠定語言能力的關鍵因素,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項目。漢越詞彙對應情況豐富且多層次,筆者身兼教學與學習者身分,發現對越漢語詞彙上的問題主要在於同近義詞辨析和多詞義之處理及展現。一對多、多對一及交叉對應詞尤其容易混淆。筆者以TOCFL 8000詞為範圍,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為對象加以分析,即得出:有51.9%(260之135)以上的詞組需要進行同近義詞辨析(占漢越多對一詞組的93.1%,145之135組),23.8%(260之62)以上的詞組需尋找各個詞彙(義項)之間詞義關聯(占漢越一對多詞組的53.9%,115之62組)。故擬以對比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法加以探究

漢越詞彙中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的對應情況與各種對應類型歸類及學習難易度排序;並透過義素分析法與三個平面理論,構建同近義詞辨析框架,也基於認知語義學理論將生成詞庫理論中的物性結構與詞彙語義關係相關研究的成果,構建詞彙語義關聯模式;進而提出相關之詞彙教學問題及教學對策。經研究結果顯示:(1)TOCFL 8000詞中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的對應情況可分為16種類型,並依其學習難易度制訂15級的漢越一對多、多對一詞難度等級體系;(2)通過同近義詞辨析框架19個對比項目進行對越同近義詞辨析,指出詞組中各個詞彙之間的異同;(3)利用詞彙語義關聯模式,尋找各個詞彙(義項)之間的語義關係。最後,提出四點教學建議

:(1)基於指稱論進行上下位詞辨析;(2)利用漢越詞進行漢語詞彙教學;(3)將同近義詞辨析框架運用在詞彙課堂教學上,並將其辨析結果運用在對越漢語詞典、教材的釋義上;(4)將詞彙語義關聯模式運用在詞彙課堂教學上,並將其辨析結果運用在漢、越民族語言思維對比研究上,從而培養學生的漢語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