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羚101售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嘉義大學 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 楊文燦、曹勝雄所指導 李中李的 休閒農場遊客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為例 (2011),提出飛羚101售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休閒農場、綠世界生態農場、滿意度、旅遊涉入。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設計研究所 諸葛正所指導 曾銘暉的 國產小客車外型設計演變 (2006),提出因為有 汽車、外型設計、設計史、設計文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飛羚101售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飛羚101售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休閒農場遊客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為例

為了解決飛羚101售價的問題,作者李中李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綠世界生態農場遊客的遊憩滿意度與旅遊涉入等情形,再進一步分析遊客屬性不同,在這二個構念上的差異情形。以問卷調查做量化研究,對綠世界生態農場之遊客發放問卷,共回收506份有效問卷。以信度分析、次數分配、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遊客手寫意見分析等方法進行探討。 樣本資料中之遊客社經屬性顯示:以女性、工業、公家機關、科技業、31到40歲、收入二到六萬、已婚與家住北部等居多數;遊客旅遊特性而言,以二次消費從101到500元、自行開車前來、首次到訪、家庭旅遊、以親友推薦為得知管道、在美食天地消費等遊客最多。 遊客滿意度之描述性分析主要顯示:遊客對園區之資源、環境整潔、設

施與服務人員態度滿意度較高,但對園區座椅數量、餐廳裝潢氣氛、餐點特色、供應效率與售價等滿意度相對較低;遊客涉入方面,遊客對園區的用心規劃、專心觀賞、與員工互動、仔細看解說資料等涉入程度較高,但在安排此趟行程與行前資料收集等方面,涉入程度相對較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方面顯示:遊客社經背景、消費特性不同,其遊憩滿意度與旅遊涉入等部分有顯著差異;而遊憩滿意度與旅遊涉入則皆有顯著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亦提出一些建議,供業者在園區經營管理上之參考,特別是遊客在問卷上的書面建議,例如:增加設施、票價優惠、消費優惠、多多宣傳推廣、改善餐飲與增加服務熱誠等,更值得業者注意改善。此外,後續相關研究議題,

也提供未來研究之參考。

國產小客車外型設計演變

為了解決飛羚101售價的問題,作者曾銘暉 這樣論述:

汽車,在台灣的消費歷史最初,是以外來輸入品的角色登上生活舞台,相對於國外汽車生產與製造百餘年的歷史,汽車工業的發展對台灣而言卻顯得年輕得多,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於1953年成立,算來是近五十年左右的事,或可說是本地的汽車工業建立在大眾的普遍使用之前。若依此單純的邏輯推理,我國的汽車工業由本土而生,理應在外型的特徵上表現出本地的使用狀況與需求,至少也該反映些許社會或文化的特色。實情卻不若此,因為臺灣的國產車工業創建,較目前已是汽車輸出大國的韓國來的早,但是由於產業形態一直脫離不了仰賴西方與日本的關鍵技術而被譏為代工業,因此其設計能量一直無法與國內的環境有任何相互調適,充其量只能由引進的廠商在「選

擇」車款時,稍見與本地使用狀況與喜好的關聯,遑論是否能夠自行發展出符合本地形態的設計款式出現。由於早期缺乏汽車工業的基礎能力,所有車型均為自國外引入,任何的設計更改,都需要經由技術母廠認可才得以更動,這樣的現象阻礙本地汽車特色的自主性發展,而設計與研發的能力也因此受到箝制。這狀況直至1981年,裕隆汽車公司投資新台幣二十餘億成立工程中心,開始進行國人自行設計研發的發展工作,並於1986年7月(12月25日上市)完成飛羚101車款的開發之後才稍有改善,在此之後的二十餘年間,台灣國產各車廠或因市場需求,或因政策鼓勵,逐漸累積出許多設計成果,而這些設計的演進脈絡與本地社會對汽車需求與使用的關聯究竟為

何,是本研究欲進一步探究與釐清的主要內容。  本研究希望探究國產汽車工業中小客車設計外型風格的演變過程,以及其與消費者使用文化間的相互影響因素,其主要目標有下列五項:1.藉由相關歷史文獻的蒐集整理,建立國產車三十餘年來的外型設計變遷過程之記錄。2.以國產車的外型設計和技術來源母廠比較,以此分析國產車外型設計的本地社會因素,並探討國產車外型設計的因果關係。3.探討國產車外型設計之成果與本地汽車工業發展之關係。4.比較各時期國產車外型設計風格與社會需求演變之關係。5.探究國產車的外型設計對本地以外市場的影響層面。  其主要研究成果則為:1.國產車初試啼聲之作,如小型有尾房車與飛羚之類,雖非成熟之作

,卻反應著當時台灣本地的使用背景與文化,其產出的設計能量與產出樣式對後來的延伸產品,亦有著深遠的啟發性。2.雖然在完整製程中,本地汽車工業未能全然自主,卻仍能建立設計機構,並以自身用車文化為基礎產出具有本地特色之作,後來並能以此反向輸出國外。3.政府汽車產業政策迭有更替,其中對進口汽車的限制,與對自行製作與設計的獎勵,促使國內產業研發亦相對產生高低起伏,此亦反映著設計趨勢的演化模式。4.國內產出的設計型式銷售範圍增逐漸增大,促使國內汽車產業的設計能量更具競爭力,進而循環產出更多樣性的設計能量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