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偉歡,羅金義寫的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和葉保強的 企業文化的創造與傳承:創新、競爭、適應、續航,品牌生存經典之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冷凍空調與能源系碩士班 張雅羚所指導 顏伯錩的 舊型全熱交換器之節能改善與分析 (2021),提出香港空氣質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室內空氣品質、二氧化碳、感測器、SCR控制器、全熱交換器、PID控制、Smith-PID控制。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 唐進勝所指導 郭至晟的 精神醫療機構室內產業治療空間之空氣品質評估 (2020),提出因為有 室內空氣品質、總揮發性有機物、PM10、PM2.5、粒相多環芳香烴、烘培空間、產業治療、精神醫療機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空氣質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空氣質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為了解決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作者何偉歡,羅金義 這樣論述:

  一百年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1980 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議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當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享受經濟奇跡帶來的繁榮富裕之餘,與之共生的是急劇惡化的環境污染。四十年來,環保署的成立、「去工業化」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污染問題;然而在整體環保政策上,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香港,似乎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完全不感興趣。     在香港講環保並不討好。但事實是,氣候變遷的確在進行中,我們的確需要作出改變—— 儘管很多人懷疑甚或否認這個事實,又或對氣候變遷的言論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本書以「問

題探究法」(issue inquiry approach)寫作,探討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廢物何去何從、與動植物共融、過綠色生活四個重大範疇,涵蓋再生能源、垃圾分類、保育海洋生物、糧食安全危機、綠色本地遊、古蹟保育等二十多項與每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議題,分析香港政府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推出的政策,又以其他國家的環保政策作對比、借鑒。期望能為理論和哲學層面的考掘先邁開第一步,讓我們切實地在國際視野下反省自身的不足。

香港空氣質素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晚講到發電的問題,令到香港空氣質素差,令到香港競爭力排名下降。這是因為PM10和PM2.5經常超標。昨晚多謝阿WING上來講,她不提起,其實我都沒有留意到一些東西。PM10和PM2.5最大的來源,大家都會以為是來自陸路交通,但其實不是來自陸路交通,而是海上交通。37%的PM10來自海上交通,而PM2.5更有43%來自海上交通。這是我不明白的。這是可以強硬制行所有船踏入香港必須要用低污染燃料。在公海用甚麼燃料可以不理,但是入到香港領海12海里以內,派人登船看他們用甚麼燃料。這成本不是很大,在大海依然可以用便宜的燃料,12海里的燃料可以用到多少錢,但立即令到問題大為改善,我覺得特區政府是非常愚蠢。由這一點蠢又講到第二點蠢。
既然海上污染那麼嚴重,如果海上污染影響到民生,一些大船駛到維港中間,廢氣都困在香港,因為北面有獅子山南面又有太平山,把廢氣困在那裏。這想到郵輪碼頭的荒謬。
這又牽涉到政府做事是如何愚蠢。如果讓我去做,一定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大家知道那個郵輪碼頭佔地有多大,7.5公頃。1公頃就是10萬呎。7.5公頃即是佔地70萬呎,起了3-4層。這是多大的地方。這是用了很大的公共資源,幾乎可以建半個伊甸園。第二,這用了多少錢,政府總共用了80多億,地基用了20多億,上蓋用了50多億。簽了租約給人,如果生意好就有錢分,但也不像會生意好,應該也分不到甚麼錢。但那固定租金是多少錢呢?這個80多億的建築物簽了15年死約,租金是我的辦公室的一半。10萬元一個月。那不如租給我吧。我們搬去那裏,開個足球場也可以。10萬元一個月,那用了那麼多土地資源,用了80多億。這些政府最好就癱瘓它。不做事比做事更好。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舊型全熱交換器之節能改善與分析

為了解決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作者顏伯錩 這樣論述:

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會間接得知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過高,因此如何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就成為現今主流議題。而對於密閉的室內空間,主要使用全熱交換器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來減少二氧化碳濃度。雖變頻全熱交換器在近年已於市面販售,為使舊機亦達節能功效,本研究針對原先安裝舊款的單相交流電機全熱交換器進行數據分析和舊系統耗能改善。實驗採用ASHRAE通風標準,依據人體二氧化碳呼出量為0.31L/min,對全熱交換器進行數據分析和耗能改進,研究項目包括:感測器安裝高度探討、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差異性探討、PID控制、Smith - PID控制全熱交換器改善,使舊機能永續利用,達到環保節能之目的。

企業文化的創造與傳承:創新、競爭、適應、續航,品牌生存經典之道

為了解決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作者葉保強 這樣論述:

  ▌確立文化DNA,創造企業強價值   ♦解剖企業文化:四面觀察起手式、四大生態系統、四個建立步驟。   ♦分析華人/西方企業文化的差異,探討如何打造卓越的企業文化。   ♦十多種品牌地圖深度解析:IKEA、NIKE、Levi's、Walmart、Patagonia、Panasonic、統一、資生堂等   ▌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就是決勝關鍵   ♦企業文化DNA,不可取代的核心價值。   ♦讓品牌有血有肉,展現歷久不衰的魅力。   文化是無形資產,但在各方面來說卻是一件利器。舉凡組織效能、公司領導、職場管理、永續經營等,從變革到傳承,無不與其有千絲萬縷的關連。   企業/組織文化

,一直是管理界熱議的課題,這份熱度從80年代延續至21世紀,在科技趨勢的推波助瀾下,於現今更加重要。本書以公司創辦人與企業文化主軸,結合眾多出色的品牌個案,深度解析發展歷史及價值影響。   ♦文化,是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   英雄典範、擬定策略、人才招募、獎懲機制。本書告訴你觀察心法、調查方法、建立步驟及測量指標,包含問卷調查範例、訪談的注意細節、參與式觀察等要領。打造及維護良好的企業文化,成為永續經營的基石。   ♦西方/華人企業的跨文化研究,「文化羅盤」   文化羅盤(Culture compass),一種新型框架,各國企業文化的差異。除了剖析美國的福特模式,也聚焦於儒家主導的中華文

化企業。梳理歷史、環境及發展將成功企業的非凡形象立體化。   企業即是社群,永續經營就從解讀文化開始。  

精神醫療機構室內產業治療空間之空氣品質評估

為了解決香港空氣質素的問題,作者郭至晟 這樣論述:

[目的] 精神病人於住院時間內會參加各種團體及產業治療活動,藉以穩定情緒,恢復其身心功能。已有文獻證實精神病人是空氣品質的敏感族群,空氣污染物會引發諸多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產業治療多集中在密閉空間內,且產業治療中較常使用之治療空間的空氣品質調查研究相當缺乏,故本研究探討精神醫療機構室內產業治療空間之空氣污染物概況及影響因素,作為醫療機構安排產業治療活動規劃時參考。[方法] 本研究考量臺灣氣候概況後,於較濕熱的夏季時間應用直讀式儀器進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懸浮微粒、臭氧及粒相多環芳香烴等室內空氣污染物之連續性監測,並以每日8-16時作為每日病人產業治療時間暴露測定數據,與臺

灣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比較,並運用Mann-Whitney U Test分析研究地點病人治療時間與非治療時間污染物、污染物與活動之間的差異性,試圖找出可能影響因素。[結果] 在培教室中,CO及O3增減趨勢與有無烘培行為相符,無論在烘培教室和代工場中,PM10濃度增減與人員進出的時間相符,CO2濃度趨勢與人員及門窗開關時間相符,但並未發現P-PAHs濃度變化趨勢。在烘培教室中所有監測的汙染物中,TVOC濃度增加至最大值時間最長(1時17分),O3濃度增加比例最大(33.2倍)。監測過程中,烘培教室的CO及O3各時段未超過法規標準,PM10及PM2.5有5.6%時段超過法規標準,TVOC有73%時段超

過法規標準,CO2所有時段超過法規標準;代工場CO、PM10及PM2.5各時段未超過法規標準,CO2有50%時段超過法規標準,TVOC有95.5%時段超過法規標準。烘培教室的CO2、CO、TVOC、PM10、PM2.5、PM1及O3在病人治療時段污染物平均濃度(1,240.2ppm、0.2ppm、0.8ppm、50.4µg/m³、14.6µg/m³、9.2µg/m³、12.6ppb)皆較非病人治療時段高,代工場的CO2、CO、TVOC、PM10、PM2.5、PM1及P-PAHs在病人治療時段污染物平均濃度(797.4ppm、< 0.1 ppm、1.0ppm、33.2µg/m³、8.1µg/m³

、5.1µg/m³、2.8ng/m3)皆較非病人治療時段高。[結論] 本研究是首次針對精神病人產業治療空間進行空氣品質探討,提供了精神醫療機構、烘培空間等室內空氣品質之調查資料,可做為未來住院精神病人復健治療、烘培職業等相關研究之參考。本研究調查的精神醫療機構產業治療環境室內空氣污染物在大部分時間皆符合國內標準,只有在人數較多的尖峰時段會超過法規標準且因為活動型態不同而導致室內污染物分佈不同。本研究首次發現因電熱烤箱造成O3濃度增加,TVOC濃度則受到烘焙產物靜置揮發影響。建議產業治療環境應與使用之原(材)料儲放空間間隔,且烘烤過程及完成後的2小時內,應持續使用適當的通風設備或空氣濾淨機來減少

室內空氣污染物之累積,並評估運用個人防護設備如口罩,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之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