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景祥,《信報》編輯部寫的 香港金融風雲40載 和黃紹開,謝冠東的 香港的資本:金融業四十年風雲啟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和商務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寇健文所指導 施漢陽的 「金融幫」的形成:中共金融官員的人事調動與關係網絡 (2020),提出香港股災197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技術官僚、金融官員、派系理論、人事調動、中共菁英。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 丁興祥所指導 李苑芳的 桃太郎的冒險:一位閱讀推動機構創辦人的自我敘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自我敘事、敘事與實踐、個人神話、自我建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股災1973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股災197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金融風雲40載

為了解決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作者陳景祥,《信報》編輯部 這樣論述:

  香港自70年代經濟起飛,發展成為今日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經歷了股市狂潮與七三股災、洋行收購戰、四會合一、紅籌股熱潮、亞洲金融風暴、港府入市打擊炒家、科網泡沫、大型國企上市、雷曼迷債風暴等大事,在在影響深遠,改變整個金融市場面貌;而於1973年創辦的《信報》,專攻財經政經,一直以其精闢報道及深具影響力的評論,與香港同步度過每一件大事,擔當專業傳媒的橋樑角色。     本書是《信報》編輯部特別為紀念《信報》創報四十周年而寫的,除了回顧香港財經風雲大事、前瞻金融業發展之外,本書更獨家訪問十三位極具代表性的財經界人物,由他們親述多項關鍵事件的來龍去脈──如任志剛談聯繫滙率的制訂、梁

伯韜述紅籌股變遷、「聯滙之父」祈連活論脫鈎條件、袁天凡談聯交所改革等;另外顧汝德、李業廣、鄭維健、周文耀、胡經昌、詹培忠、張天生、何鍾泰及鄭寶鴻,都為經典大事添上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令讀者對香港金融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     喜歡《信報》的朋友,更可藉本書重溫《信報》歷年重要的報道和評論,見證《信報》如何與香港經濟發展互動成長。   本書特色     書中詳述香港過往40年來的經濟發展歷史,訪問不同財經人物娓娓道來各個關鍵時刻的變遷,值得細讀。     獨家專訪13位極具代表性的財經界人物,如任志剛、梁伯韜、「聯匯之父」祈連活、袁天凡、顧汝德、李業廣、鄭維健、周文

耀、胡經昌、詹培忠、張天生、何鍾泰及鄭寶鴻。     書中搜羅過百張歷史圖片,部分更是從未曝光的私人珍藏,彌足珍貴。  

香港股災1973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早上八時半,太子的路人摩肩接踵趕上班。只有一家店,緩緩甦醒過來。金光閃閃的和煦陽光,灑在破落唐樓上的一副老招牌。一個歷經風霜的女人,伸一伸懶腰,拉開鐵閘,爬高蹲低,左搬右執,整理好鋪面。偶爾稍稍停下,只為和街坊打招呼說早晨。才回神,看清是一所糧油雜貨店,成興隆糧油雜貨鋪,四十六年,用柴米油鹽醬醋茶,默默服務社區。

1973年,香港發生股災。成興隆糧油雜貨鋪,就在那年開業,由施坤榮及唐秀麗兩夫婦經營,禍不單行,其開業原委,源自一筆債。當時施的父親愛打麻雀,加上股災,人不知所終,欠下一身賭債。兩人為了還債,遂頂租其米鋪並改名,專賣糧油雜貨,咬緊牙關捱過窮日子。「我們結婚時,七両金都要幫忙還債,五毫子都儲起,珍而重之,送到銀行。」施太開腔,憶起舊事,無限感慨。託賴當時環境不錯,兩人默默耕耘,夠勤奮,對着客人夠誠懇,又與供應商打好關係。十餘年間,一邊養大孩兒,一邊還清債務,漸上軌道。到了八十年代末,香港爆發移民潮,他們儲夠錢,買下鋪位物業。現在回首,確是不幸中之大幸。


半世紀將過,時至今日,施生數年前仙遊,剩下施太、二子施偉成(阿成)、幼女施寶欣(Zebra)在此,守護家業。店面與昔日變化不大,守着古樸風味,賣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多賣散裝,自己入貨自己包裝,只為方便街坊。「我們會賣三元的鹽,你說,你會不會去超市買三元的貨品?」施太娓娓道來。此外,他們賣的米,更會按傳統做法去溝,讓米吃起來軟糯、口感更佳,算是傳統雜貨店的一大特色之一。

再好的風味,也抵擋不過時光洪流。到了近年,超級市場盛行,人人追求高級,雜貨店生意大跌,門口生意,跌了三成左右,關一間少一間,剩下寥寥無幾。現在他們全賴供貨給食肆,暫且維持生計。計上爺爺一代,店已傳到第三代,承到阿成手中,他坦言,生意難做,其實可以結業出租,讓母親享享清福。「但阿媽喜歡鋪頭,喜歡工作,可以和街坊聊天做朋友,我就惟有陪她到底。」言談間,吐露一份難得的孝心。


離開前,遇上街坊前來買醬油,卻忘了帶錢。阿成輕輕揮一揮衣袖,着他明天才付。「人情味?我不敢說。都是要付錢的。」阿成爽朗地笑兩聲,不以為然道。大概,這就是超級市場永遠沒法取代的人情味。

成興隆糧油雜貨
地址:旺角柏樹街12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8:30am-7:30pm
電話: 2395 0775

採訪: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邱覺達
剪接:麥煒軒、謝致中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金融幫」的形成:中共金融官員的人事調動與關係網絡

為了解決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作者施漢陽 這樣論述:

本文的研究問題為中共金融官員是否有可能形成派系?派系形成的背景、成因及關係網絡的輪廓為何?過往文獻鮮少將中共技術官僚放在派系理論的分析框架,但兩者不應是互斥的研究途徑。本文爬梳歷史文獻,以資料編碼研究與社會網絡分析法,研究對象為1993年至2020年之間的中共金融官員,並依國務院屆次劃分研究區間。資料編碼比較研究對象的專業條件與政治條件,社會網絡分析則以共事關係陳述政治菁英的互動情形、關係網絡。研究結果顯示,中共金融官員形成了以朱鎔基為核心的派系輪廓,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派系形成的主要推動力。金融官員的派系邏輯並沒有隨著朱鎔基退休而消散,派系版圖在溫家寶政府持續擴張,但是在習近平時代出現

終結的跡象。同時本文也發現,中共金融官員在學術基礎、職務歷練趨同,「系統內流動」現象集中,直到幹部的共同特徵呈現飽和。

香港的資本:金融業四十年風雲啟示

為了解決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作者黃紹開,謝冠東 這樣論述:

本書在編輯部之整體計劃中有何構想:   香港穩健的金融體制與法規廣為世界稱道,過去近半世紀以來,香港資本市場的成功,也正是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最根深柢固的資本所在;所以,香港的資本市場,也就是香港發展的資本。   六、七十年代正是香港製造業和出入口貿易的黃金時期,也是金融業嫩芽初長之時。短短四、五十年間,香港歷過無數經濟風浪:英資置地的牛奶公司收購戰、1973年股災,恆生指數大跌九成、四會合一,香港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紅籌股熱潮、亞洲金融風暴、國企來港上市等。這些大事都印證了香港歷來的金融面貌。   本書作者黃紹開投資半生在金融業,後來成為海通國際(前大福證券)的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

見證香港證券業及資本市場四十多年的起伏興衰。他由個人經歷出發,道出種種金融大風雨下的小故事,展現香港金融界風雲色變的發展歷史;並檢視香港未來仍需把持的優勢和面臨的全球挑戰。 作者簡介 黃紹開   1941年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縣,中學畢業後,因父親早逝開始投身社會工作,並持續進修,獲澳門東亞大學(現澳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先後在貿易公司、洋行及外資行等工作10年,包括太平洋行、牛奶公司、怡和洋行、日資川崎等。其後從事金融工作40多年,曾服務金融機構包括億萬財務、百粵金融(現粵海投資)及大福證券(現海通國際)。1987年起任大福證券總經理達23年多,將公司由小型證券商,打造為企業化經營的

上市綜合金融服務機構。另積極參與眾多公職事務,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證監會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不同委員會委員工作,例如曾任上市委員會委員、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委會委員等。並曾任香港董事會主席、香港證券專業學會董事。黃先生於2011年退休,現持續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工作。 謝冠東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替香港中文大學EMBA整理文稿,刊於《信報》、《信報月刊》、《明報》、和《星島日報》。   著作包括20多本EMBA叢書,如《專業營銷第一課:與市務專家對話》、《與CEO對話:先知先覺》等。其他著作包括為郵政署編寫《香港郵政.卓越唯心》以及為楊鐵樑錄寫《品味英語》叢書。業餘製作四個網上字典,包括《

東東錯別字詞典》和《東東同義詞詞典》等。

桃太郎的冒險:一位閱讀推動機構創辦人的自我敘事研究

為了解決香港股災1973的問題,作者李苑芳 這樣論述:

自從敘事研究逐漸成為一種質性研究。「自我敘事」研究是一種敘事研究。這個方法也逐漸成為人為及社會科學可廣泛應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即是以「自我敘事」(Self-narrative)為方法,以「主體」作為「研究者」,探究個人的生命經驗;試圖理解自身,運用自述及文本資料,將文本經由佈局(emplotment)加以形構化(configuration),成為可理解的故事。本研究的焦點放在何以一位衣食無虞、備受呵護的女兒,一路遵循父母親期望,求學、結婚、生子的家庭主婦,卻在中年陷入生命困頓,勇敢的走出傳統束縛活出自己,並採取行動,創辦了一個以關懷「弱勢兒童」閱讀興趣為主旨的公益教育協會,而且持續地堅持著。

經由自我書寫及收集相關個人文獻,訪談相關人士並與他人討論,重新回顧自身的生命經驗,整理與爬梳生命的情節,透過反思及佈局,重新形構化。最後也將形塑後的文本與相關理論對話及討論。透過這樣的「自我敘事」,可以覺察到自身生命的處境及位置,並採取行動逐漸開啟了自己的未來。「自我敘事」是經由不斷的回眸與反思,將自己生命經驗形構成故事的歷程。結果顯示出:人的一生是為了某種價值及理想,在投入世界的行動中,在某種「個人神話」(personal myths)的形構歷程中,所揭示展開的一種生命實踐。敘說與實踐是生生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