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連選股大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麥克連選股大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麥克連寫的 最強散戶翻身買股術:從10萬到1億的籌碼必修課 和PhilipJenks&StephenEckett的 投資名人堂2-選股策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選股大師也說明:找到寶塔線翻紅的股票. 融資及融券使用率代表著散戶動向,融券使用率高則為散戶看空傾向的人多,我們來挑融券使用高個股,其後勢軋空上漲的力道可能有助漲勢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所出版 。

南華大學 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丁誌魰所指導 林宏亮的 布林通道突破策略績效實證分析-以台股觀光類成分股與ETF類股元大台灣50為例 (2018),提出麥克連選股大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布林通道、觀光類股、技術指標、移動平均線、突破策略。

最後網站蕃新聞則補充:端午連假輕旅行中市經發局推薦海線商圈一日遊 · 國漫館年底開展倒數! 盧秀燕搶先開箱5大打卡熱點 · 拾手機送交警方卻收被告通知書引起熱議霧峰分局這樣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麥克連選股大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強散戶翻身買股術:從10萬到1億的籌碼必修課

為了解決麥克連選股大師的問題,作者麥克連 這樣論述:

  靠運氣賺來的錢,將來一定會靠實力賠回去,   和大師一起練習金之呼吸,從每日交易記錄開始,   斬除交易心魔,抱緊獲利不是夢。     麥克連曾是平凡上班族,靠著不到10萬元的本金,5年在股市滾出上億元,又在短短5個月內慘賠到只剩100萬。痛定思痛後,他發現大盤籌碼才是掌控股價漲跌的核心,開始每天分析並記錄大盤,透過成功判斷股市情勢及個股漲勢,重回億元身價。     【麥克連獨授散戶升級投資祕笈】     ▍從零開始學,投資入門大補帖   沒有內線,不聽明牌,想要理解市場,就從基礎的K棒開始,了解技術指標,看懂趨勢,用最系統化的方式應用解讀,從此不當韭菜

當天菜。     ▍兩張EXCEL,交易贏家的每日功課   想讓交易和呼吸一樣自然,就要每天做功課,麥克連詳細分享他的交易記錄和觀察重點,加上法人籌碼的追蹤解讀,讓你輕鬆作波段、賺價差,不再錯過強勢飆股。     ▍盯緊一條線,財富重分配   買股需要真功夫,但看準時機更重要,麥克連首度公開台股跌破10年線的翻倍買股術,好好把握進場機會,你也能達到財富自由。     ▍最新傻瓜當沖術   股市小白愛當沖,到底當沖要怎麼做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麥克連分享能賺價差、收退佣,讓獲利穩定提升的當沖心法。     ▍穩穩賺需要更聰明的存股術   沒有時間天天做功課,但

靠存股賺錢速度好慢,麥克連教你利用技巧,在成本不變之下,加速存股的速度,離財富自由更進一步。     從一般社畜到最強散戶,麥克連將如何判讀股市和多年來進化後的投資方法無私大公開。希望讀者能將知識內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讓錢越理越多,時間越用越多,煩惱越來越少。   本書特色     ★最新大盤記錄表,7個指標,預先判讀走勢多空。   ★從法人籌碼表找到被認養的強勢飆股,讓你跟著法人一起飛。   ★完勝大盤的無腦存股法,讓你年報酬率衝上40%。   ★最強散戶全面進化,讓你讀懂股市,選股、買股、賺錢,一本就通。  

布林通道突破策略績效實證分析-以台股觀光類成分股與ETF類股元大台灣50為例

為了解決麥克連選股大師的問題,作者林宏亮 這樣論述:

  2018 年台股進入萬點來回動盪行情,投資者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上無法立即過濾資訊,隨市場不確定訊息而造成頻繁交易虧損。然過去學者研究相關技術指標實證結果驗證可得到超額報酬。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運用股價在布林通道區間波動之特性,擬定出不同策略組合建立買賣操作模組,檢驗布林通道突破策略實證分析的報酬績效為何?  本研究樣本以觀光類成分股 16 檔與 ETF 類股元大台灣 50(0050)的日交易資料,研究期間從2013年1月1日2018年10月30日止,蒐集近 5.8 年歷史數據回測實證分析。以布林通道(BBand)為主要技術指標 結合 RSI、威廉指標、移動平均線驗證突破策略的績效是否優於

ETF 台灣 50 其 6.85%平均年化報酬率,研究工具採嘉實資訊分析軟體進行資料彙整檢驗其績效。結果歸納如下:1、運用布林突破一、二策略實證結 果,策略樣本組合(日)交易總績效不佳。2、個股表現上,布林突破策略三、四績效部分個股可優於買進持有策略與 ETF 台灣 50 平均年化報酬(6.85%)。3、研究期間布林通道技術指標實證績效優於 ETF 台灣 50 不符合其效率市場假說。其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單位參考與提供投資人作為觀光類股票買賣參考。

投資名人堂2-選股策略

為了解決麥克連選股大師的問題,作者PhilipJenks&StephenEckett 這樣論述:

與投資大師面對面 提供經驗.喚起勇氣.擴展視野 當代投資大師現身說法,智慧投資人的第一本書 「有史以來最佳投資工具書!」 ——洛克.詹森(Luke Johnson),Intrinsic Value信託基金創辦人,《周日電訊報》專欄作家   來自世界各地,當代備受敬重景仰的投資大師,首次聯手以簡潔明快的書寫形式,與投資人分享縱橫市場的成功法則。每位執筆人都是投資界的重量級人士,大師中的大師,擁有令人敬畏的投資績效,以及長年擊敗大盤的操作手法——他們知道該買哪一支股票,在哪個價位,以及何時敲進。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何時賣出!   更難得的是,當代投資大師以直言不諱的坦率態度,親身演練投資操作的

標準動作,以及務必要避開的投資迷思。對於想要在投資市場中累積財富的投資人而言,本書提供了經過千錘百鍊的投資經驗與實戰心得,以及有效擊敗大盤的投資知識與操作智慧。 投資名人堂045 約翰.柏格(John C. Bogle)   約翰.柏格是著名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的創辦人,並身兼伯格財務市場研究中心(Bogle Financial Markets Research Center)董事長。先鋒集團名列全美規模最大的兩個共同基金組織之一,擁有超過一百支共同基金,目前總資產高過五千億美元。他於1975年所成立的先鋒500 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是

目前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也是首支指數型共同基金。   他由於「模範成就、傑出實踐和真正領袖精神」而榮獲投資管理研究協會(AIMR)頒發「傑出從業人員獎」,並且入選為「固定收益分析師協會名人堂」的一員。   1999年,他獲得《財星》雜誌評選為投資業界四大「二十世紀巨人」之一。 *著作   2003年1月,《柏格談共同基金》(Bogle on Mutual Funds),寰宇出版   1999年,《共同基金共識》(Common Sense Mutual Funds),John Wiley出版   2000年,《柏格談投資:第一個五十年》(John Bogle on Investing: The F

irst 50 Years),McGraw-Hill出版 *常識投資學 一、逃不過的風險   你一旦決定要用錢滾錢來累積長期財富,就必須要決定你想承擔哪種風險,而非你想不想承擔風險。「盡人事,資產聽天命」,就如「審慎原則」(prudent man rule)保證的一樣。   沒錯,金錢放在存款帳戶中的確安全,但這些安全的錢卻容易受巨幅通膨侵蝕,以致於你幾乎可以確定無法達成累積資本的目標。   同樣的,就短期而言,把錢投入股市雖然是風險十足,但是就長期來看,如果能夠多元化操作,應該能提供高度一致性的可觀成長。 二、買得巧、看得緊   你所面臨的最關鍵決定,在於如何在投資組合中適當分配資產:資本成

長型股票或是收益成長型股票;資金保守型債券或是當期收益型債券。一旦你抓準正確比例,那就緊緊抱牢,無論市場開高或走低。只有在投資組合改變的時候,改變分配比例。從股票債券各佔五成著手,然後遇到以下情形下時提高股票的比例:   1、你還有許多年要累積財富   2、你的下注的資本總額不高(例如你的首項投資企業存款計畫)   3、你對於當期收益的需求不高   4、你有勇氣鎮定而平和地度過市場大起大落   如果上述條件相反,那就隨之縮減股票所佔的五成比例 三、與時間為友,與衝動為敵   往長期思考,不要因為股價異動無常而影響你的投資計畫。每天波動起伏的股市中參雜著許多噪音,這些通常正如莎劇《馬克白》所述:

「一個白癡所講的故事,充滿了聲音和憤怒,卻表達不出任何深意。」   股票可能長年來被高估或低估。你需明白,投資的最大罪惡,是被市場的妖女魔音所套牢,引誘你在股價高漲時買進股票,在下跌時賣出。衝動是你的敵人。為什麼呢?因為擇時操作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使你果真恰巧在下跌前賣出股票(這是非常罕見的!)那麼你又如何得知是再買進的正確時機點?一項正確決定已經夠難了。兩項正確決定簡直是趨近於不可能。   時間是你的朋友,如果在未來二十年內,股票產生10%報酬,而存款帳戶產生0.5%報酬,那麼投入股市的一萬美金將成長為十萬八千美金,然而存款戶中則只有三萬四千美金。(在考慮3%通膨率之後,相當於五萬四千美金比上

一萬六千美金)。掌握你所擁有的時間。 四、預期要實際:培果和甜甜圈   這兩種不同的烘培產品象徵了帶來股市報酬的兩項迥異元素。股市的培果(Bagel)即是投資報酬,例如股利和獲利增長,這並不難想像,因為股票投資報酬反應出其潛在特色:有營養、硬殼而結實。   同樣的,投機報酬則是市場蓬鬆的甜甜圈,這指的是由投資人願意替每股盈餘支付的價格變化而來;反映出大眾對於股票評價的看法,從軟軟甜甜的樂觀主義到酸澀的悲觀主義皆有。   結實而培果式的投資經濟學,幾乎總是無一例外都具有生產力;但是薄弱而甜甜圈式的投資人,情緒卻很不穩定,有時有助生產力,有時反而有害生產力。   就長期而言,投資報酬在股市獨領風騷

。過去四十年間,股票投機報酬是零。而投資報酬達11.2%,正好等於每年股市總報酬率11.2%。但是在頭二十年間,投資人對於經濟前景看壞,起伏翻騰終日的本益比每年提供-4.6%的投機報酬,使得有營養的年度投資報酬從12.1%降低到7.5%。然而從1981年至2001年,前景轉好,高漲本益比產生甜美的5%投機報酬,同時促昇投資報酬達10.3%。   結果:市場報酬跳升15.3%,是先前二十年的兩倍。   教訓:盡情享受培果的健康養分,勿仰賴甜甜圈的糖分來加味   結論:對於接下來十年的實際預期顯示,報酬將會遠低於過去二十年。 五、何必大海撈針?把大海買下來   經驗證實,預先挑出正確股票、正確投資

形式和正確基金經理人,無論是哪一樣,都像大海撈針一般困難。   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泰半是藉由過去表現做判斷,而忽略一項事實:過去行得通的,未來卻很少行得通。投資股票伴隨四種風險:股票風險、形式風險、經理人風險和市場風險。前三項可以很容易去除:只要你擁有整個股市,亦即把大海買下,然後永遠持有它。   沒錯,市場風險仍存在,而確實也很大。所有為什麼要把前面三項風險加諸其上呢?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擁有正確的股票(有誰能確定?)那就要分散操作。   擁有整個股市是最終的多元操作法。如果你在大海中撈不到針,就把大海買下來。 六、盡量縮小莊家的份   將股市比做賭場並不離譜。沒錯,股市是正和(positive

-sum)遊戲而賭場是零合遊戲……但是只有扣掉玩遊戲成本前才是如此。把沉重的財務中間成本(手續費、管理費和稅金等)扣除掉後,使得想要打敗股市必然成為一場輸家的遊戲;就像在莊家抽頭後,想要打敗賭場必然成為輸家的遊戲一般。若將所有投資人視為一個整體,在扣除成本前,他們必然能從市場贏得定額報酬,而在扣除成本後,則輸給市場定額報酬;這兩部分的報酬正好數目相同。   因此,你要贏得市場報酬的最大機率,就在於把莊家的份降到最低。當你閱讀股市報酬時,要認清楚,除非高價,否則金融市場是非賣品。其間差異很大,如果市場報酬在扣除成本前為10%,而中間成本趨近於2%,那麼投資人獲利為8%。累積五十年後,8%可以使一

萬美金達到四十六萬九千美金。但是若是10%,則可躍升到一千一百七十萬美金,幾乎三倍有餘,重點在於把莊家的份去掉即可。 七、小心別打最後一場戰爭   許多個人和機構投資人,常常會根據近期或過去的教訓來做投資決定。他們眼見科技股上場戰爭中獲得大勝利,就持續尋找科技股。在通貨膨脹成為公認的惡魔之後,他們為它提心吊膽;當股市大跌後,他們改買債券。   你不應該忽視過去,但也不應該假設特定的周期趨勢會永久持續下去。它們並沒有。你不必因為某些投資人堅持「打最後一場戰爭」,就跟著這麼做。這不是長久之計。 八、牛頓對於華爾街的報復——回歸平均值   橫跨歷史來看,投資受到某種「重力法則」所束縛:凡是往上漲的終

究要下跌,怪的是,凡是下跌的也有回升之一日。當然不是每次都如此(已經死掉的公司很少能起死回生),不過相較下可以算是整體市場常態。   舉例來說,比獲利和利息支撐之投資報酬更高的股市報酬,經過一段時間後通常會出現情勢逆轉,下一階段則會跌出其正常基準。股價就像鐘擺一樣,擺向高於其潛在價值的地方,只為了盪回其公平價值,然後再到遠低於其價值的地方。   另一個例子:從1997年開始到2000年3月,納斯達克股票(+230%)飆漲超過紐約交易市場(NYSE)掛牌股票(+20%),然後就聽到尖銳的緊急煞車聲,到了下個年度,納斯達克股票失去67%價值,紐約交易市場股票只失去7%,逆轉了原先的所謂「新經濟」和

「舊經濟」的市場價值關係(大約是一比五)。   回歸平均值在財務叢林中四處可見,因為平均值是一個強力磁鐵,就長期而言,將會吸引萬物回歸。 九、刺蝟擊敗狐狸   希臘哲人阿爾基洛科斯(Archilochus)說:「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偉大的事。」狐狸有技巧、狡猾、靈敏,有些金融機構恰巧像狐狸,對於複雜市場和複雜老練行銷多所了解。刺蝟縮成一團時,全身尖針宛如一件幾乎無隙可趁的防身鐵甲;有些金融機構則像刺蝟,其了解一件偉大的事:長期投資成功立基於簡單。   金融世界中的精明狐狸會宣傳這種概念:投資人只能透過其淵博知識和專長才能生存,藉此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可是呢,這種協助代價並不便宜,勢

必得要消耗更多加值的表現,但這卻是連最聰穎的狐狸也無法提供的。結局往往是投資人透過如共同基金等機構中間人所獲得的年報酬,通常低於股市年報酬率80%。   另一方面,刺蝟了解真正偉大的投資策略的成功,不在於複雜性或精明,而在於簡單和價格低廉。所以刺蝟廣為分散風險、買進抱牢,然後把費用維持在最低。而「終極」刺蝟就是全市場指數基金,其操作成本最低,投資組合最少更迭,幾乎保證可以將市場報酬100%交到投資人手上。   在投資管理領域上,狐狸來來去去,刺蝟卻永久常在。 十、堅持到底:投資秘訣在於沒有秘訣   當你思考先前九項原則,你會了解它們不是魔法或騙術,不是要你預測那些無法預測的,也不是要你下注在長

期、最終無法凌駕的機率上,更不是要你學習偉大的成功投資秘訣。因為根本沒有偉大秘訣,有的只是簡單的尊嚴。這些規則是關乎基本數學、基礎和無可辯駁的原則,也是關乎最不尋常的屬性:常識。   透過指數型基金來擁有整個股海,同時以適當分配所有債券市場指數型基金來平衡你的投資組合,藉由其成本效益、課稅效益和保證獲利市場報酬的特性而來,這就是所謂的必勝投資策略。只要你堅守成功投資最後一項、或許是所有投資睿慧中最重要的原則:堅持到底。   www.vanguar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