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滯係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黏滯係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唯耕寫的 電子構裝散熱理論與量測實驗之設計(二版) 和王曉剛的 流體力學究竟在說什麼?:簡單讀懂流體力學的奧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流體的黏滯性也說明:黏滯係數 測定目的測量液體的黏滯係數,並觀察黏性隨溫度變化的關係。 原理要了解液體的黏滯性,我們可以考慮如圖1的兩片平板,中間夾著一層液體,下面那片平板保持固定,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樂果文化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黃啟炎所指導 石拉杰的 使用有機材料作為摻雜物和配向層製作液晶光電元件 (2021),提出黏滯係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液晶、有機摻雜物、免摩擦配向、氟末端原子、硝基末端群、快速響應、單晶紅熒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 陳殿榮、吳俊傑所指導 陳逸桓的 干涉法量測藍相液晶雙折射與液晶盒厚度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干涉法、電容法、液晶材料、干涉光譜、藍相液晶、液晶盒厚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黏滯係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黏度- 中文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中文版网站】則補充:黏度(英語:Viscosity),是黏性的程度,是材料的首要功能,也称动力粘度、粘(滞)性系数、内摩擦系数。不同物质的黏度不同,例如在室温(25℃)及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黏滯係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子構裝散熱理論與量測實驗之設計(二版)

為了解決黏滯係數的問題,作者林唯耕 這樣論述:

  林唯耕教授專業著作《電子構裝散熱理論與量測實驗之設計》於2020年全新改版,修正初版中的錯誤,並增加了全新的章節〈如何測量熱管、均溫板或石墨片的有效Keff值〉。   本書針對一般業界或專業領域人士所欲了解的部分提供詳盡介紹,至於一般熱交換器製造、鰭片設計等,由於坊間已有許多專業書籍,本書將不再贅文說明。本書第1章簡單介紹電子構裝散熱,特別是CPU散熱歷史的演變。第2章在必須應用到的熱傳重要基本觀念上做基礎的介紹,以便讓非工程領域的人亦能理解,了解熱之性質與物理行為後才能知道如何散熱,以及散熱之方法、工具、量測及理論公式。第3章旨在敘述流力的基本觀念,重要的是如何計算

壓力阻力,從壓力阻力才能算出空氣流量。第4章探討一般封裝IC後之接端溫度TJ之理論解法。第5章討論一些實例的工程解法,包括自然對流、強制對流下溫升之計算,簡介風扇及風扇定律、風扇性能曲線、鰭片之阻抗曲線,以及如何利用簡單的區域分割理論求取鰭片之阻力曲線。第6章至第9章則注重實務經驗,尤其是實驗設計,其中包括理論設計及實驗之技巧。第6章說明如何設計一個測量熱阻的測試裝置(Dummy heater)。第7章解說AMCA規範下之風洞設計如何測量風扇性能曲線及Cooler系統(或鰭片)之阻抗曲線。第8章以熱管之理論與實務為主,逐一介紹其中重要之參數及標準性能,並說明量測之原理。第9章對LED散熱重要之

癥結做了觀念上的說明,注重於LED之內部積熱如何解決。二版新增的第10章則詳細敘述如何利用Angstrom方法量測熱管、均溫板、石墨片、石墨稀等物質之熱傳導係數K值。  

使用有機材料作為摻雜物和配向層製作液晶光電元件

為了解決黏滯係數的問題,作者石拉杰 這樣論述:

本論文添加不同種類有機摻雜物於液晶盒中,例如N-benzyl-2-methyl-4-nitroaniline (BNA)、Morpholinium 2-chloro-4-nitrobenzoate (M2C4N)及N-(4-Fluoro-2-methylphenyl) benzenemethanamine (BFM),並研究其光電特性。這些有機摻雜物會增加液晶混合物之極化率、極化率各向異性、偶極矩,從而增加液晶混合物之介電各向異性。介電各向異性的增加導致液晶盒之閾值電壓減少。摻雜BFM、BNA和 M2C4N液晶盒之下降時間 分別比一般純液晶盒快了約 5.8倍、5.1倍和3倍,其主要是由於有機

摻雜物會減少液晶盒之閾值電壓及轉動黏滯係數。此外,有機分子之自發性極化電場產生的強大恢復力也幫助降低液晶盒的下降時間。BFM摻雜物之氟末端原子能有效抑制液晶盒之自由離子,因此進一步降低了轉動黏滯係數及下降時間; BNA摻雜物之硝基末端群會導致液晶盒在波長400nm附近產生劇烈光吸收;因M2C4N的苯胺/羥基與液晶分子具有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因此摻雜M2C4N對液晶混合物之介電各向異性有較大的提升。這些結果顯示摻雜M2C4N可用於開發高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混合物,而摻雜BNA適用於製作具有快速響應及濾藍光功能之液晶光電元件,摻雜BFM則不僅可以防止色偏還能大幅降低液晶盒之響應時間。此外,本論文還

研究了有機單晶紅熒烯薄膜對液晶分子之配向並用來製作免摩擦配向之液晶光電元件。在單晶紅熒烯薄膜上之液晶分子定向可以透過注入液晶時的毛細流動方向來決定,並且液晶分子會呈現低的預傾角排列。與傳統使用聚酰亞胺配向膜之液晶盒相比,使用單晶紅熒烯薄膜製作液晶盒不需摩擦配向處理且具有更低的操作電壓、更快的響應時間和更高的電壓保持率(voltage holding ratio)。有機單晶紅熒烯薄膜可以同時當作免摩擦配向處理之配向層及弱導電層,其多功的特性能用來開發新穎液晶光電元件。

流體力學究竟在說什麼?:簡單讀懂流體力學的奧妙

為了解決黏滯係數的問題,作者王曉剛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以學生之觀點撰寫的教科書 是工程與技職科系學生克服學習流體力學恐懼症的工具 這是一本比科普更深入更人性化的案頭書 期許一般大眾領略大自然力量與奧妙並讚嘆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智慧   流體力學對於理工科系學生而言,似乎都是艱深的一門課,被「當」者大有人在,普通人更只能望其項背,而失去認識大自然的機會,殊為可惜,因為人類無論了解大自然與否,時時刻刻都生活在流體的世界中,不了解它就受其肆虐,了解它 就為我們應用造福人類,也許就是達到中國人所謂之天人合一境界吧!   流體力學並不難學,「順藤摸瓜、循序漸進」,從日常生活及大自然中觀察、比較,建立正確之基本觀念,加上一些邏輯分析與判斷來學習

,就可領略流體的奧妙,令人生畏的數學只是描述其美麗的工具而已。   本書跳出一般中英文教科書定理、公式、證明等見樹不見林之枯燥窠臼,尤其多年來與學生之教學相長中體會到學生學習的困難與盲點,以更簡單、更人性的方法解釋看似抽象的流體世界。  

干涉法量測藍相液晶雙折射與液晶盒厚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黏滯係數的問題,作者陳逸桓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致謝 iv圖目錄 vii表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論文架構 1第二章 液態晶體材料特性 22.1 液晶簡介 2 2.1.1液晶的分類 32.2 液晶分子配向分類 42.3 液晶的光電特性 6 2.3.1 雙折射與穿透率 6 2.3.2 介電異向性 7 2.3.3 彈性係數 8 2.3.4 黏滯係數 8第三章 藍相液晶介紹 93.1 藍相液晶的發現 93.2 藍相液晶的雙螺旋結構 93.3 藍相液晶的光電特性 113.4 藍相液晶的克爾效應 11第四章 實驗機制

134.1 實驗材料 134.2 實驗樣品製備 144.3偏光顯微鏡(POM) 15 4.3.1干涉光譜量測法 15 4.3.2 薄膜干涉 16 4.3.3 觀測樣品紋理 184.4 溫度控制裝置 194.5 電容數值量測法 19 4.5.1 量測裝置 19 4.5.2 量測模式比較 21 4.5.3 電容特性 224.6 J. T. Ho裝置(鎖相放大器) 234.7螺旋測微器量測方法 24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265.1 干涉法與電容法在空氣下量測厚度結果 275.2比較有無配向膜是否影響空液晶盒厚度 295.3螺旋測微器量測厚度結

果 315.4 比較空液晶盒在不同厚度下量測結果 335.5 在不同液晶盒厚度下使用J. T. Ho系統與干涉光譜法量測雙折射結果 375.6 藍相液晶量測結果 41 5.6.1 觀測藍相液晶偏光圖(POM)紋理 41 5.6.2 量測藍相液晶折射率 42第六章 結論 46參考文獻 47附錄: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