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人數預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 林英哲所指導 楊繕鳴的 一百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數學科試題分析之研究 (2011),提出112學測人數預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試題分析、古典測驗理論、試題反應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莊謙本、陳聰勝所指導 紀寰緯的 兩岸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學校制度比較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兩岸、高等技職教育、學校制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學測人數預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學測人數預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百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數學科試題分析之研究

為了解決112學測人數預估的問題,作者楊繕鳴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因為行之多年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仍免除不了紙筆測驗的考試制度,作為大學校系篩選學生之門檻。所以良好的試題,便是這個制度的重要基礎。有鑑於此,本研究將針對「一百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數學科試題」的答題情形做「試題分析」,希望能提供一套有效可行之試題分析方法,作為學校教師或命題專家、學者從事命題改良的參考;也期望能透過第一線教師的試題分析,在現今考試引導教學的情況下,能讓教師教學與學生評量有良性的互動。試題分析主要分成兩方面進行:壹、質的分析:包含內容效度、建構效度、雙向細目表。貳、量的分析:一、利用古典測驗理論,並使用程式 TESTER For Windows 2.0 版進行試題和測驗

的相關指標分析,有:(一)難易度,(二)鑑別度,(三)選項誘答力等。二、利用試題反應理論,並使用 TestGraph98 軟體,進行試題圖表分析,有:(一)試題特徵曲線,(二)選項特徵曲線等。經由上述的過程,將本次學科能力測驗的分析結果歸納如下:壹、本測驗的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表現良好貳、古典測驗理論下的各項難易度指標平均難易適中參、古典測驗理論下的各項鑑別度指標平均非常優良肆、單選題試題均未違反誘答力指標伍、單選題的試題特徵曲線分布良好陸、單選題的選項特徵曲線多數分布良好柒、效度良好

兩岸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學校制度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112學測人數預估的問題,作者紀寰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比較兩岸高等技職教育學校制度的異同,特別針對培育目標與學設計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方法主要採用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法,將兩岸技職教育歷史文獻與現行學制作並列比較,以提供教育主管部門與技專校院規劃兩岸交流與招生的參考。  本研究經比較分析後,歸納出下列三項主要結論,分述如下:一、臺灣高等技職教育僅有《專科學校法》規範出培育目標,然而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迄今尚無專法規範,大陸則以《職業教育法》涵概各級技職教育培育目標。二、臺灣的技專校院,專科學校僅包括二專與五專,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則可開設二技與四技,並得附設二專或五專。大陸則分為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與職業技術學院,均為培育專科層次的學

制,修業期以三年制為主,五年制次之,並未授予學士學位。目前僅遼寧省試行四年制本科學制,可授予學士學位。三、臺灣技專校院主要招收技職體系的高職、附設職業類科之高中與綜合高中專業學程畢業生為主,普通高中生次之,已形成專業學習的一貫體系;而大陸高等職業院校皆以招收高中生為主,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與技工學校等畢業生次之。其中後三者之報考人數不得超過當年度5%的畢業人數,造成中等技職學校畢業生被迫就業,而高等技職校院學生缺乏專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