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Altis 視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碩博士班 張育銘所指導 洪振耀的 探討房車儀表板設計對駕駛者易視性與心智負荷之影響 (2009),提出12代Altis 視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易視性、汽車儀表板、心智負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2代Altis 視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2代Altis 視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新在哪裡?
●車系第 12 代車型
●TNGA GA-C 模組化平台打造,後懸吊改為獨立式設計,車長增加 10mm、車寬增加 5mm、車高降低 20mm ;車身重心降低 10mm、乘坐臀點降低 23mm、後移 40mm。
●外型重新設計強化侵略感與大器感,整體風格更有型格。
●內裝採用水平式設計打造寬廣視野,新增三角窗提升行車安全。
●TSS 2.0、7 氣囊全車系標配
●首度導入 Hybrid 油電車型,最大綜效輸出為 122PS、官方平均油耗數據 25.8km/L。
勘誤:影片所述車輛高度應為降低而非升高兩公分。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56977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神A
#一桶漿糊

探討房車儀表板設計對駕駛者易視性與心智負荷之影響

為了解決12代Altis 視野的問題,作者洪振耀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駕駛過程中是一種複雜的動態作業,駕駛者必須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的讀取儀表板資訊,經理解之後立即做出反應。設計不佳的儀表板顯示介面,在駕駛過程中容易因儀表板易視性不佳而增加駕駛者視覺搜尋時間與心智資源,增加行車中的危險,因此儀表板設計是汽車安全設計重要的一環。本研究蒐集市面現有指針及數位儀表板樣本,挑選出受測者重視的造形特徵元素,經實驗計畫法組合配置出不同造形儀表板實驗樣本。藉由儀表板易視性與滿意度評價實驗挑選出最佳實驗樣本做為之後模擬駕駛實驗中儀表板實驗樣本。透過Vision Station虛擬實境平台投影模擬出道路駕駛環境,實驗中給予受測者在駕駛行進期間時最常觀看儀表板資訊的

四種駕駛任務,藉由實驗Flash播放界面記錄受測者對於四種駕駛任務的反應時間,實驗同時使用腦波量測儀同步紀錄受測者大腦視覺皮質區α波與β波生理訊號的變化。 本研究實驗結果歸納為下列幾點:1. 受測者對於指針儀表板駕駛任務中『時速表任務』與『油量表任務』,反應時間較快;數位儀表板中以『時速表任務』與『轉速表任務』反應時間較快。2. 儀表板造形特徵組合樣本中易視性越佳的儀表板受測者駕駛任務反應時間也越短,大腦視覺皮質區腦波α波功率強度受到抑制的程度較低;β波功率強度增強幅度腦波數值較小。3. 受測者在評價儀表板『易視性』的分數會影響其『整體滿意度』評價分數 的高低,『易視性』評價越高,

『整體滿意度』的評價分數也較高。4. 實驗結果發現指針及數位儀表板易視性較佳且較不容易提高心智負荷之造形特徵與資訊配置型式為:(1) 三圈強調式配置為指針儀表板,指針儀表板中時速表為最大儀表顯示資訊置放於儀表板中間位置,轉速表縮小配置於左側,水溫表與油量表則縮小配置於右側於同一個儀表圈內。(2) 混合式刻度動畫配置型式之數位儀表板時速表以電子數位字體顯示配置於儀表板中間位置。引擎轉速表使用圓盤式刻度動畫顯示方式,配置於儀表板左側。水溫表與油量表採用直式刻度動畫顯示方式擺放於儀表板右側。5. 實驗中發現靜態滿意度評價較高的實驗樣本,並不一定在模擬駕駛實驗中反應較佳。因此可以得知駕駛者對於

汽車儀表板滿意度評價與實際操作過後的評價結果是會有所差異的。 實驗結果將提供設計師在指針及數位儀表板造形特徵的選擇與儀表資訊配置能夠兼顧視覺美感與行車安全的考量之重要參考依據。關鍵字:易視性、汽車儀表板、心智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