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股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1981 股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景祥,《信報》編輯部寫的 香港金融風雲40載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南華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財務管理碩士班 賴丞坡所指導 賴星翰的 總經理特質與股價崩盤之關聯 (2021),提出1981 股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總經理特質、股價崩盤風險、台灣上市櫃公司。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科技大學 智慧行銷與流通服務產業碩士專班 莫素微所指導 蕭有利的 金融商品整合行銷對消費者投資意願評估之研究-以A金控集團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整合行銷、金融商品、顧客滿意度、風險屬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1981 股災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81 股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金融風雲40載

為了解決1981 股災的問題,作者陳景祥,《信報》編輯部 這樣論述:

  香港自70年代經濟起飛,發展成為今日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經歷了股市狂潮與七三股災、洋行收購戰、四會合一、紅籌股熱潮、亞洲金融風暴、港府入市打擊炒家、科網泡沫、大型國企上市、雷曼迷債風暴等大事,在在影響深遠,改變整個金融市場面貌;而於1973年創辦的《信報》,專攻財經政經,一直以其精闢報道及深具影響力的評論,與香港同步度過每一件大事,擔當專業傳媒的橋樑角色。     本書是《信報》編輯部特別為紀念《信報》創報四十周年而寫的,除了回顧香港財經風雲大事、前瞻金融業發展之外,本書更獨家訪問十三位極具代表性的財經界人物,由他們親述多項關鍵事件的來龍去脈──如任志剛談聯繫滙率的制訂、梁

伯韜述紅籌股變遷、「聯滙之父」祈連活論脫鈎條件、袁天凡談聯交所改革等;另外顧汝德、李業廣、鄭維健、周文耀、胡經昌、詹培忠、張天生、何鍾泰及鄭寶鴻,都為經典大事添上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令讀者對香港金融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     喜歡《信報》的朋友,更可藉本書重溫《信報》歷年重要的報道和評論,見證《信報》如何與香港經濟發展互動成長。   本書特色     書中詳述香港過往40年來的經濟發展歷史,訪問不同財經人物娓娓道來各個關鍵時刻的變遷,值得細讀。     獨家專訪13位極具代表性的財經界人物,如任志剛、梁伯韜、「聯匯之父」祈連活、袁天凡、顧汝德、李業廣、鄭維健、周文

耀、胡經昌、詹培忠、張天生、何鍾泰及鄭寶鴻。     書中搜羅過百張歷史圖片,部分更是從未曝光的私人珍藏,彌足珍貴。  

總經理特質與股價崩盤之關聯

為了解決1981 股災的問題,作者賴星翰 這樣論述: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導致國內外崩盤,讓人也不禁回想起歷史上的重大股災,近年來股價崩盤(Stock Price Crash)相關的議題也有許多國內外學者關注,而本文從總經理特質(如過度自信、教育程度、任期等)的角度切入,探討其與股價崩盤風險之關聯。實證方面,本文自台灣經濟新報中,選取2019-2020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特定的股票報酬率,以觀察各公司的股票價格崩盤風險,並以迴歸模型檢視各項總經理特質變數與股價崩盤風險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總經理過度自信與是否具財務、會計或法律背景對股價崩盤風險具有正向顯著影響。

金融商品整合行銷對消費者投資意願評估之研究-以A金控集團為例

為了解決1981 股災的問題,作者蕭有利 這樣論述:

國內金融業者眾多,為強化競爭力,在放寬法規後,陸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運用整合行銷於金融商品來提升消費者的投資意願,著重於橫跨不同金融領域經營,整合金控旗下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金融產品與服務,改變過往獲利結構來源,將是金控未來發展方向。對於多數投資人,經歷網路泡沫、金融海嘯、疫情、烏俄戰爭與通膨加劇等因素,引發一系列股災,投資人也逐漸改變觀念,許多保險就是透過銀行與證券通路,連同其他金融投資,規劃更為完整與適當的資產配置並降低投資風險,讓財富能長期穩健增加。金融從業人員方面,有效的整合行銷策略,能獲得客戶高度信任與專業形象,帶來好的產品與服務體驗,自然能為金融從業人員創造更多價值並提升收入。

本論文研究目的之一為探討證劵通路具備那些優勢與特色,A金控旗下A證券為全國證券業龍頭,具有眾多的客戶基礎與豐富的業務團隊管理與風控經驗,故選A證券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設計及資料分析,了解整合行銷現況,據以了解客戶對整合行銷的滿意度如何,並提出可改善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