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地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1999年地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翠溶寫的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莊昀叡所指導 林亞嫻的 1999年集集地震後濁水溪河道變遷 (2019),提出1999年地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震循環、地表破裂、地表作用、地形輪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生態旅遊碩士班 鄭先祐所指導 洪郁捷的 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困境 (2014),提出因為有 旅遊地區生命週期(TALC)、生態旅遊、桃米社區、核心價值、r-K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1999年地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999年地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為了解決1999年地震的問題,作者劉翠溶 這樣論述:

  本書是劉翠溶院士多年來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從漢人到台灣拓墾及聚落的形成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從自來水的建設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問題;從近百年來台灣產業發展脈絡探討水污染的防治與管理;以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比較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和九二一大地震之災情、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剖析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及其災後的調適等等。對於19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觀念在台灣的推廣、環境法規的訂定與執行,以及全球永續發展理念,作者也有深入的析論。本書為台灣環境研究

提供了兼具高度、廣度與深度的視野。

1999年地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給鄉親的承諾一一實現❗
💓「石岡壩管理中心」、「大甲溪水資源館」完工入厝❗
#東豐鐵馬中繼站 #快帶小朋友來放電
今年是921二十週年,災後重建的石岡壩沒有中斷持續提供大台中地區用水與灌溉,但石岡壩的管理中心的工作同仁自1999年地震那年至今,一直都在危樓中辦公,啟臣在中央奔走,協調部會終獲2.2億經費,將危樓中的管理中心升格為兼具石岡壩管理與水資源教育的新風貌,除了原有的功能外,也要讓石岡壩成為山城地區的觀光新亮點。
水是人類生活不可獲缺的資源,一個城市對水資源的態度就是文明的程度。啟臣擔任立法委員以來不僅從源頭管理,也同時正視污水處理的問題,完工「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明年初就可開始進行家戶接管,讓豐原跟臭水溝說再見!同時也爭取「旱溪河岸整治美化」,興建景觀平台,提供民眾休憩空間,打造旱溪左岸!
啟臣擔任立委開始,爭取的建設正一一實現,建設成果是豐原山城的鄉親與啟臣一起拚的成績單!除了感謝鄉親們給予啟臣的支持,更要再次承諾鄉親,啟臣會緊盯建設進度,加速豐原山城,啟動幸福!

1999年集集地震後濁水溪河道變遷

為了解決1999年地震的問題,作者林亞嫻 這樣論述:

短時距的河流地形演育是很複雜的,了解十年尺度的河流變化是地形學一直以來想要關注的目標。然而十年尺度的河流快速變化的性質,使得保留這些變化較長時間尺度來得更困難。西元1999年發生在台灣中部的集集地震(Mw = 7.6),沿著南北走向的車籠埔斷層產生了約100公里長的地表破裂,切穿了台灣中部許多河流,其中包含台灣中部地區流量最大的河流——濁水溪,根據野外調查,通過濁水溪的地表破裂約為3公尺。濁水溪有非常強的河川侵蝕功率(stream power),且在地震後上游興築集集攔河堰,這些因素都會加速河道地形的改變。因此在如此大的地表錯移與人造建物的相互影響下,濁水溪自名竹大橋到集集攔河堰河段提供了了

解河流地形如何快速演變的獨特機會。本研究利用航空影像帶入SfM-MVS的方法產製DSM與正射影像,並展示自1999年地震以來歷年的地形變化。根據數化正射的結果,2009年之前的河道是以沖積型河道為主,而2009年後轉為底岩型河道;另外,河道型態從1998年到2016年間可分為三個階段,原始的辮狀河道轉為曲流最後形成單一且直的河道。利用河道縱剖面結果分析,在2009年之前河道遷急點(knickpoint)在車籠埔斷層投影範圍內來回移動,直到2011年開始後退,直到2016年的後退量約為1000公尺。另外2009年到2016年間河道底岩下切為5-9公尺,這樣的下切量已經超過了同震抬升。本研究結果顯

示,這樣的變化是同時受到構造運動與人類活動的交互作用所致。

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過程與困境

為了解決1999年地震的問題,作者洪郁捷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探討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與困難。按「旅遊地區生命週期模型」,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發展階段經歷兩次發展期。第一次發展期(1999年~2005年)包含探索、參與、發展與停滯階段。第二次發展期(2006年~2013年)包含發展階段與鞏停階段。遊客人數成長呈現兩次J型曲線,甚至目前仍是企圖追求人數成長,顯現桃米社區內部控管有困難。交通擁擠和民宿飽和顯示有超過承載量的現象。年輕人有外流的情況,顯示經濟規模不足。桃米社區需要開始學習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下,提升旅遊的品質,力行「節能減碳」,減少資源與物質的浪費,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同時避免資源耗用過量,超過其承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