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社團法人臺灣竹會寫的 從竹子到竹房子:給所有人的竹構築指南 和unknow的 金剛演義:劉柏村雕塑個展202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觀音區@ 半金俱樂部也說明: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 觀音區領隊小邱趕在今(2017)年桃園藝術節結束前幾天,安排同學們到桃園觀音區參觀,帶領大家來一趟桃園地景結合藝術的知性之旅,由於時間關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北星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邱淑宜所指導 黃妃珊的 藝文節慶與地方發展-以桃園地景藝術節為例 (2021),提出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藝文節慶、桃園地景藝術節、地方發展、在地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陳怡方所指導 張伊婷的 社區中博物館的藝術實踐: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李梅樹紀念館、社區博物館、藝術進入社區、社區參與的重點而找出了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解答。

最後網站美術乙版上冊: (疫情期間提供教學使用) - 第 10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都強調在地、自發與行動,但地方創生首要面臨的便是高齡化與人口減少的 ... 每年輪流舉辦國際貨櫃藝術節○4-22、國際鋼雕藝術節○4-23;桃園地景藝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竹子到竹房子:給所有人的竹構築指南

為了解決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作者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將台灣建築師們數十年來的竹建築技術與經驗,轉化為一般民眾易讀易懂的手冊。從竹子的特性談到竹材處理、竹構的基礎施作,深入淺出地說明從竹子變成竹房子的過程,並輔以國內外精彩的竹建築作品介紹。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 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
展期:8/18~9/3,歡迎大家來觀音尋秘境,賞地景吧
《請分享,讓更多人看見桃園之美》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持續深耕藝術與在地的關係,以「秘境找地景」為概念,結合觀音區引人入勝的白千層林道與周邊陂塘,藉由藝術創作與在地參與,激發不一樣的環境新觀點,探索值得玩味的「地景秘境」,而副展區崙坪的「聲音地景」與八德竹霄的「藝遊八德」亦圍繞此概念,帶給大家充滿驚奇的祕境之旅!

藉由豐富的藝術作品宣傳桃園境內的特色地景,並結合在地社區投入,讓地景藝術節不僅是觀光媒介,更成為桃園人的地方盛典。

地點(兩個展區同時舉行):觀音 廣福社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八德 竹霄社區、陂塘自然生態公園
了解更多 請上官網:http://www.taoyuanlandart.com.tw

-----------------------------------------------------------------------
桃園在地旅人誌 Fun假趣哪玩▼http://www.wearefunlife.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earefunlife/

影片製作 By 弓長桑企劃XFUN假趣哪玩採訪團隊

藝文節慶與地方發展-以桃園地景藝術節為例

為了解決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作者黃妃珊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桃園地景藝術節」為例,探討自2013年舉辦至今的「桃園地景藝術節」究竟對於桃園帶來什麼樣的實質影響。其研究取徑以個案研究方法探討「桃園地景藝術節」,藉由文本分析、半結構式訪談及參與觀察進行研究,研究之資料範圍自2013年至2021年,透過政府單位文獻、活動成果報告等為基礎資料,並進一步訪談政府單位、在地民眾及多位第一線藝文節慶執行單位等田野資料,一探藝文節慶究竟對於地方發展帶來何種影響。新冠疫情之下,「桃園地景藝術節」持續創下百萬人次的參觀流量,「為什麼政府單位需要投入如此多資源辦理藝文節慶?!」,本研究之結論以為「桃園地景藝術節」相較於臺灣其他藝文節慶之不同之處,其中最大不同點在

於它的「移動性」對於桃園經濟、政治與社會及文化三個面向所造成的實質影響,其次闡述桃園市政府的跨域合作,以跨局處所凝聚的力量,一同成就「桃園地景藝術節」歷年來均衡地方發展的城鄉風貌改善。最後,從來自政府單位、在地民眾及執行單位等不同角度對於「桃園地景藝術節」執行之建言,由田野資料逐一爬梳由官方及民間單位所提出之建議,希冀作為「桃園地景藝術節」規劃未來之參考,本研究總結三點建議如下:一、建立策展機制,回到最初相見:建立固定策展人,藉以延續藝文節慶之在地精神。二、成立關鍵組織,牽起在地連結:不論是政府單位、在地民眾或執行單位,都需要時間做好辦理藝文節慶的準備,扎根桃園,真實呈現在地生活面貌。三、裝置

藝術去留,理解民眾想法:每年展出的裝置藝術應該在落地前,想清楚未來作品在民眾生活空間中的樣貌,以及作品在藝文節慶喧鬧之後的去與留。

金剛演義:劉柏村雕塑個展2020

為了解決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金剛』系列命題是個人十年來創作的研究路線,也是以金屬材質表現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題系列作品。基本上「金剛」攫取健美力士的身軀形象,它參合了佛教的「金剛不壞之身」、神話、科幻、卡漫想像中所向無敵之軀的概念,是鋼鐵的化身,亦是對於工業文明實踐與參照的『理想與完美之軀』。   以尺寸與形象的大小變異、相對複製與差異、聚集與分離、繁複與增殖等等造形思維,由『金剛』形象所衍生出的造形實踐場,演繹出有:線性金剛、廢鐵金剛、金剛變身、幻彩金剛、異地金剛、異境金剛、金剛登天等系列。它們各自展現不同角色與內容,因而發展出個人藝術思考變異的『金剛演義』,這些概括種種的藝術實驗,以巨觀與微

觀方式回應工業發展與現代文明,乃至於自然、宇宙與人類存在景況的觀照。此次的『金剛演義』意味藉此一併以『全面性演出』的形式,既回溯、也延伸擴充展出的內容。   『金剛』指的或許已非只是既定認知中的金剛體,它何嘗不也是個人對工業科技文明未來發展的一種理想性憧憬?神識投射的肉身容器?亦或帶有虛空表徵的意涵?宇宙未知狀態的現在式寓言? 名人推薦   「金剛」以一複現,在無限變身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意識流的生產場域裡,一種以人為本位的擬人態美學觀演繹,悠遊於恆古的當下,指向描繪人類幻想的未知宇宙。-劉柏村   我個人認為,超人/金剛系列更具雕塑的挑戰性。對我而言,後來的這些作品,經營著一個較陌

生的領域,因此更讓人縈繞腦海,它們的原創性也清楚顯見而令人難忘。-菲利普. 金 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倫敦皇家學院前主席   劉柏村使用鋼鐵材質,不論是以鍛鍊成鋼板的重複切割或高溫延展、撿拾回收的現成物的焊接及表面處理,呈現一位專業雕塑家利用鋼鐵廠內的各種機具模組、設備與處理劑,甚至煉鋼爐下的爐渣(地金),創造整體場域「新語義學」的「構成文法」,以表達他對工業文明喜悅與憂慮的交感反應,不管是形式語言的決定及繁衍,或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製造另一個創作過程寓言的激動,都是劉柏村和許多其他同樣以金屬作為材質媒介的雕塑家,非常不同而獨特的地方。-王哲雄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系所前主任所長、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教授   劉柏村的藝術創作經歷每一個不同時期的困頓與突破,才能走出如今的成熟與豐饒。如果說古典時期的雕塑是讚美諸神的藝術,那麼劉柏村做為神話已經被工業取代的時代的一個雕塑家,他的鋼鐵雕塑似乎是引領著我們回到神話誕生以前的宇宙,那裡還沒有山川萬物,還沒有日夜晨昏,只有無盡的塵土。立足在無盡的塵土中,劉柏村為鋼鐵雕塑找到母親的懷抱,他在那裡與鐵共舞,譜寫著神話誕生以前的鋼鐵史詩。-廖仁義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終究,什麼是巨大?什麼是渺小?什麼是完美?什麼又是殘缺?何為不朽,又何為流變?⋯⋯ 在劉柏村的雕

塑中,似有無法了結的角力。他作品中歷經種種變異的身體,一再鬆動乃至推翻絕對定義,彷彿以某種的辯證循環一再嘗試脫離制約、探索與慣性和與歷史分裂的可能。劉柏村以此作為推演自己藝術的方法,並藉以作為關照世界的方式。也正是在充滿極大對比、蘊含多重歧義的辯證張力中,劉柏村造就了豐厚強烈的異質感性力量,為人體雕塑注入了獨特的新意。若說一如戲劇理論家阿赫托(Antonin Artaud)所言,「身體是個值得我們重返的戰場」,劉柏村的雕塑,即是以此,強力重返、震撼上場。-劉俊蘭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  

社區中博物館的藝術實踐: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

為了解決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問題,作者張伊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李梅樹紀念館於三峽的藝術實踐過程,如何形塑符合社區博物館精神之條件,筆者身為在地居民,有感紀念館於三峽長期推展藝文活動,並將藝術展覽進入社區中展示,因此由李梅樹紀念館的藝術實踐歷程,探討社區藝術活動和參與者之間的影響及價值,並從中探究李梅樹紀念館從私人紀念館的定位,如何逐漸發展成為社區博物館的想像,以及社區參與居民對於李梅樹紀念館實踐行動的回饋與展望,李梅樹紀念館為地方文化館身份,透過藝術節辦理、教學活動體驗的方式,逐漸構成為社區博物館之角色,將藝術進入社區學校進行推廣教育。本研究以李梅樹紀念館兩項藝術實踐作為研究路徑,透過梅樹月之歷程作為論述基礎,由筆者田野觀察、實際參與及對

話訪談等研究方法,爬梳梅樹月2012年至2019年展覽內容、推廣活動等策展歷程,並藉此討論梅樹月的定位與價值;以及2018年進行文化體驗專案之過程,筆者將以紀念館、社區學校、參與居民之間的合作過程分析,討論三方合作的成果與影響。上述兩項藝術實踐的過程,筆者以自身參與志工及在地居民的兩種身分作為觀察研究的方法,及進行實際訪談參與居民的回饋,從中討論藝術與社區的關聯和教育作為推廣藝術的想像,期望透過本研究結果,梳理出李梅樹紀念館由藝術行動的過程,展現出社區博物館構成及藝術推廣的脈絡,且期望往後能有更多研究能持續深入探討三峽藝文發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