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CR-V 1.5 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鄭憲清所指導 彭柏森的 輕量化富鈦高熵合金設計及機械性質探討 (2018),提出2018 CR-V 1.5 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輕量化、非等比例、高熵合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18 CR-V 1.5 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輕量化富鈦高熵合金設計及機械性質探討

為了解決2018 CR-V 1.5 t的問題,作者彭柏森 這樣論述:

高熵合金之於傳統合金擁有獨特的顯微結構以及優越的機械性質,在應用中引起極大的研究關注。過去十幾年,大部分的研究主要在多元等量的成分上。而本研究將探討非等量高熵合金之成分設計,欲設計出密度在5 g/cm3且具有高強度以及高延展性的高熵合金。首先由低密度金屬元素Ti、Al開始進行成分設計並配合高熵合金相關參數,由四元合金Ti50系列(Ti50Al25V25-xCrx、Ti50Al25Nb25-xCrx、Ti50Al45-xNbxCr5)逐步至五元Ti60合金系列(Ti60Al40-x(NbVCr)X),找出適當的合金成分進行微結構分析、機械性質分析、氧化分析以及電化學分析。根據XRD結果顯示,無

論是Ti50或Ti60合金系統其微結構皆為單一BCC相;由密度分析結果顯示,五元合金較四元合金系統由更多原子種類結合,導致晶格扭曲效應更加明顯而造成體積膨脹現象;從硬度結果來看,在Ti50Al45-xNbxCr5系列合金中將Al含量由30%降至20%其硬度值從480Hv大幅下降至365Hv,顯示Ti、Al元素之間含量比對合金整體硬度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以SEM觀察合金試片拉伸後之破斷面,可以在Ti60Al10(NbVCr)30中發現類似葉脈狀紋路的塑性行為,此合金成分在本研究中也具有最佳機械性質,其降伏強度1009MPa、抗拉強度1223MPa、塑性更高達27.1%;其磨耗性質也與商用合金Ti

6Al4V相當。在確定Ti60Al10(NbVCr)30合金具有優越的延展性之基本性質條件下,相信藉由冷軋變形使晶粒結構改變調整其機械性質,勢必能夠獲得具有更高強度且保有延展性之高熵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