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馬寧寫的 無愧人生──矢志抗日、熱衷教育的馬元放 和的 大馬詩選 2.0:詩三百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碩(博)士班 陳曉朋所指導 徐佳寧的 我是一顆薄紗泡泡:繪畫作為記憶的保存術 (2021),提出2021立秋日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記憶、經驗、召喚、感官、感知。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唐維敏所指導 吳鄞瑾的 阿比查邦《狂中之靜》展覽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阿比查邦、電影部署、虛構、邊緣性、替代敘事的重點而找出了 2021立秋日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1立秋日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愧人生──矢志抗日、熱衷教育的馬元放

為了解決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作者馬寧 這樣論述:

  「我是早已抱定了一死的決心,和敵偽奮鬥到底,要使敵偽知道國中並非無人。」──馬元放   1902年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的馬元放,在中國國民黨中擔任諸多要職。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江蘇省國民黨黨務系統的地下抗日鬥爭。後遭出賣,被汪精衛政府逮捕羈押三年餘,但他始終堅貞不屈;抗戰勝利後,他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後被任命為南京市副市長兼教育局局長,推行實施多項政策,例如:搶救學荒、制定教育發展草案、培養穩定師資、提高教學品質等,成功重振戰後南京市的教育事業。   國共內戰後,他放棄赴臺,居留上海。因1946年南京「下關事件」及1947年南京「五二〇」、「六二」學生運動之政治事

件,於50年代初離世。然而,他真的有罪嗎?根據檔案文獻中承載的歷史真相,本書將揭示馬元放的真實人生。   作者馬寧是馬元放之孫,為還原馬元放真正的歷史樣貌,曾前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江蘇省及南京市檔案館、南京上海等地圖書館,甚至在2013年來到臺灣,走訪臺北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圖書館、武進同鄉會。此外,還拜訪了海峽兩岸瞭解馬元放的先輩與學者。本書不但是馬元放的個人傳記,也體現民國建都南京之初期市政建設、江蘇省抗戰教育,以及抗戰勝利後南京教育的部分歷史片段。   另外,本書亦收錄馬元放於1944年出版的《歸漢記》,並特別新增注釋。該書回憶其在

抗日期間,被汪精衛政府監禁在看守所、感化院的經歷,以及在敵後工作的種種情況。《歸漢記》不僅可作為珍貴的抗戰史料,也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價值。 本書特色   ★馬元放之孫馬寧根據珍貴家族照片、族譜及往返兩岸各地檔案館、圖書館與同鄉會蒐羅之資料,完整呈現馬元放的一生。   ★書中收錄1944年馬元放的作品《歸漢記》(特邀南京師範大學徐克謙教授作注)。  

我是一顆薄紗泡泡:繪畫作為記憶的保存術

為了解決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作者徐佳寧 這樣論述:

記憶是許多藝術家所探討的主題,我們可以看到探討記憶的藝術家從不同的面向切入,經由夢境、日常討論個人的記憶,或是田野調查所得來的資料聚集成不同於個人的集體記憶。得到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從人、事、物中得到之外,所有的五官感受也是構築記憶的元素。由於記憶是擁有眾多面貌的,在藝術創作中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皆可以作為表達的方式。本論文提供在面對記憶時,自己和其他藝術家如何用以不同的創作方法描述記憶和經驗。由個人創作的脈絡開始,藉由多件作品說明記憶作為創作的主題核心,是如何起始與變化的,從物件以及日常生活的經驗與想像,開啟對於記憶的構築與召喚的思考,進而轉換進入下一個記憶生存的狀態,並描述其他藝

術家的作品案例以及創作材料的運用,最後再回到「我作為一顆薄紗泡泡」的概念與經驗的思考作結。本論文試圖提供在面對記憶時,視覺與繪畫的可能性,透過作品將過去的經驗與記憶從潛伏的狀態返回,並以自己與其他藝術家的作品說明記憶和感官經驗的特質及描述的可能性。

大馬詩選 2.0:詩三百篇

為了解決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大馬詩選2.0》是1974年出版的《大馬詩選》的餘緖。相隔半個世紀,再編一部《大馬詩選》近乎瘋狂,物是人非、老成凋謝、不願再亮相的隱遁、國籍身分的變化、使《大馬詩選》again 的計劃,難乎其難。   不過,我還是做了,它不是艾略特的《荒原》,是《四個四重奏》的開始即結束,結束即肇始……那種近乎佛家的大圓滿。   從這部《2.0》,讀者會發現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2021年5月的作品。那些被馬華文學大系、年度詩人特輯摒棄門外的詩人,在《2.0》令人驚訝地出現。他們的作品,構成馬華新詩史五十年来的脈絡。   一部詩史有大詩人、小詩人,不能說「我看不到他們」,就把不合

己意的作品掃到地毯底下去。《2.0》不用「ism」來分類,由作品反映史實,這比評論者那一套「想當然爾」的臆測靠譜許多。 本書特色   ★ 將近四十年後重啟的馬華文學現代詩詩選,提供了相對寬濶的橫切面,讓許多未被看見的馬華詩人及詩壇新鋭,能有機會浮上水面!   ★ 《大馬詩選2.0》藉由廣泛的徵稿企畫,試圖回到詩人輩出、寫詩乃日常的盛唐時代,進一步勾勒出大馬的現代詩史。  

阿比查邦《狂中之靜》展覽研究

為了解決2021立秋日期的問題,作者吳鄞瑾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狂中之靜》展覽為研究對象。在電影性的動態影像作品越來越多地佔領美術館的背景中,檢視阿比查邦獨樹一幟的跨媒介實踐。阿比查邦的長片電影緩慢而催眠,遁入睡眠是他表達政治抵抗立場的方式,而在美術館中他如何回應政治,是否以他種方式對觀眾主體性產生影響,是本研究發問的緣起。本研究的問題意識為:阿比查邦作為一個電影導演,以個展的方式進入美術館,影像作品發生不同形式的展示和觀看,其對政治的批判和反省如何持續具有反思意義,而阿比查邦在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持續對泰國政治發起的回應,如何依舊富有能量,是否足以與當代美術館觀眾溝通,進行了何種溝通?本文回顧阿比查邦的

創作歷程和關於美術館中的動態影像藝術的討論,提出以電影部署的概念作為方法,來檢視《狂中之靜》展覽中的影像投映部署,分析展覽中的作品與美術館空間和觀眾的互動關係。透過對展覽的多次探訪,筆者盡可能紀錄展覽全貌,整理出展覽中存在多樣貌的電影部署的變體,透過靈活運用空間和媒介部署,展覽中觀眾的觀看和感知體驗是既隨時被吸引又時而感到抗拒,被影像幻覺捲入又主動選擇自身的位置,觀眾與影像保持一種羅蘭·巴特所謂擁有判斷力愉悅的距離。我的結論是,透過反幻覺和製造幻覺的對峙,展覽比電影更強調媒介的存在,並且使媒介中的人現身。透過展覽與長片電影中的互文性分析進一步深入理解展覽,提出阿比查邦的創作策略在於從日常生活中

展開虛構的可能,並以集體虛構和通靈主體的方式生產替代敘事,以抵抗單一敘事。虛構和邊緣性是展覽中最重要的兩種思想,是阿比查邦透過異質性的電影部署想要展現的核心的藝術理念,透過這樣的方式生產更多理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