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梅峰農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2022梅峰農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程兆熊寫的 臺灣山地紀行 和程兆熊的 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和華夏出版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森林系所 王志強所指導 于慧正的 以苔蘚植物為主題發展環境教育之教案 (2020),提出2022梅峰農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苔蘚植物、環境教育、教案設計、戶外教育、生態旅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2梅峰農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山地紀行

為了解決2022梅峰農場的問題,作者程兆熊 這樣論述:

  民國四十四年暑假,程兆熊教授率領教授團七人與學生四十五人,深入當時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山地調查園藝作物生長與分布情形,兼及一般地形、土壤、氣候及交通狀況。關於調查的科學研究成果,已於民國四十五年結集為《台灣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農復會特刊第十六號)。   本書則為程教授於學術研究之餘,以文學心靈與筆法,將山地踏查過程,依據時間順序與路程,一一記錄臺灣中部山地的人文印象。   尤為可貴的是,當時調查團隊在台中縣行經路線即為日後中部橫貫公路西段的路線;在南投縣仁愛鄉則為今日台14線及力行產業道路;在信義鄉則為台21線中段。在當時僅為山地保留區之部落間

道路,程教授文字間所保留的臺灣山林地景、原住民部落生活情形、人文經濟活動實況均為極難得的歷史紀錄,旁及調查過程的艱辛與個人內心感懷,使得全書內容活潑易讀。

以苔蘚植物為主題發展環境教育之教案

為了解決2022梅峰農場的問題,作者于慧正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以苔蘚植物為主題,發展環境教育之系列教案。文中彙整國內外苔蘚植物相關之環境教育文獻,做為教案發展的背景資料。為瞭解民眾對於苔蘚植物的認知程度,本研究蒐集188份問卷,以SPSS Statistics 18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並以t-test進行差異性比較。結果顯示,受測者在參與本研究之課程解說後,對於苔蘚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的認知程度均有顯著提升,且並不因其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訪談八位苔蘚生態及環境教育專家進行「苔蘚認知問卷」與「苔蘚認知課程」之內容效度分析。經深度訪談後,受訪者建議未來的教案設計除認知之外,更應著重於環境素養、環境藝術、生態維護及保育行動之面向,並依不同年齡與不同對

象進行教案設計,輔以多圖像與影像並融入案例說明;藉由戶外教育、生態旅遊或社群網路服務平臺之形式來推動,亦可透過各類專案或社區營造計畫申請經費,培訓學員或志工共同參與苔蘚環境教育之推廣。本研究中研擬「苔蘚環境教育」系列教案,並同時兼具成人版及兒童版之區別,藉多元教學方式推動苔蘚環境教育,讓更多民眾認知苔蘚植物與環境之關係,並期望本教案成為此類活動推廣者之參考。

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

為了解決2022梅峰農場的問題,作者程兆熊 這樣論述:

  接續中部山地調查之後,民國四十五年暑期,程教授再度率領師生溯蘭陽溪(舊名宜蘭濁水溪),深入宜蘭縣太平鄉(今大同鄉)、南澳鄉進行園藝資源調查。   此次路線大致涵蓋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蘇花公路北段。尤其自太平山林場翻越獨立山直抵南澳的路線,至今仍因山林保育因素而未開闢道路,其間的文字紀錄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