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4財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設計學院設計博士班 黃啟梧所指導 黃天楊的 獨立生活之高齡者使用機器人輔助日常生活活動意向的影響因素研究 (2021),提出2204財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者、機器人、使用意向、科技接受模式、結構方程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會計學系 鄭桂蕙所指導 許戍瑩的 會計師查核策略之研究-以KY公司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KY公司、關鍵查核事項、查核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2204財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204財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獨立生活之高齡者使用機器人輔助日常生活活動意向的影響因素研究

為了解決2204財報的問題,作者黃天楊 這樣論述:

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生活之高齡者需要更多的外部輔助來開展日常生活活動,以實現其獨立性及在地老化。機器人是能用於高齡者日常生活活動輔助的潛在方案,然而,高齡者接受使用機器人輔助之意向的影響因素卻知之甚少。為此,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TAM)為理論基礎,加入任務科技適配模式中的任務特徵、科技特徵與任務科技適配度、社會認知理論中的自我效能、個人電腦使用模型中的社會因素,以及價格效應之概念關係模式中的感知價值變數,構建了高齡者機器人技術接受模型(SRTAM),探討了該接受模型中各影響因素間的關係。研究採用結構方程模型對403份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感知有用性和社會因素正向影響使用態度和使用意向;感知

易用性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態度有積極影響;科技特徵是任務科技適配度的前置因素;任務科技適配度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有顯著影響;使用態度顯著影響使用意向;自我效能正向影響感知易用性,但其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的影響卻未顯著;研究顯示任務科技適配度對使用意向的影響效果最大,其次是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態度。本研究進一步拓展了TAM,豐富了TAM的應用,並為高齡輔助機器人的研發設計與接受度研究提供了參考。

會計師查核策略之研究-以KY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2204財報的問題,作者許戍瑩 這樣論述:

在2020年8月,生技股王英屬開曼群島商康友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友-KY公司)爆發財報不實及掏空事件,其簽證會計師被停止簽證2年之懲處。投保中心出面替康友公司之小股東求償,獲法院裁定假扣押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名會計師與康友高層共47億元。因此本研究以2017年至2021年上市櫃KY公司為樣本,探討康友-KY公司舞弊事件與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策略之關聯性。實證結果顯示,康友-KY事件後,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策略無明顯不同。其次,檢視康友-KY事件與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兩者之交互作用,發現其與查核策略亦無顯著效果。進一步分別進行測試康友-KY事件對資誠、安侯及安永三大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策略之影響

,實證結果發現康友-KY事件發生後,三大會計師事務所揭露關鍵查核事項數目數及陳述之因應程序,皆呈現正相關。整體而言,康友事件對不同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策略之影響是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