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7 財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會計系 陳慧巧所指導 賴世祥的 鑑識會計於舞弊交易之運用-以本土判決為例 (2020),提出4557 財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舞弊、鑑識會計、內部控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古允文所指導 謝文中的 變遷環境中主體性的重構:臺灣醫務社會工作之建制民族誌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醫務社會工作、醫務社工、交織性、建制民族誌的重點而找出了 4557 財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4557 財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鑑識會計於舞弊交易之運用-以本土判決為例

為了解決4557 財報的問題,作者賴世祥 這樣論述:

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使國內外企業之經營層面產生巨大衝擊,伴隨而來的可能是曾出不窮的舞弊案件,而多數案件所涉及之挪用資產、貪腐、財務報表等3種舞弊態樣日漸複雜多元,增加內部控制制度及政府機關監管之難度,隨著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之「商業事件審理法」,可運用鑑識會計分析技巧協助法院釐清事件本質,或於企業日常營運過程中提早察覺舞弊發端。美國審計準則第 99 號公報係以犯罪心理學為出發,歸納出企業容易發生之舞弊因子。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對法院判決個案決進行分析,以美國審計準則第99號公報整理出企業舞弊風險因子之模式,並搭配審計方法、內部控制制度及鑑識會計等分析技巧,期能發現舞弊之存在及

防範於未然,並對個案提出相關建言。

變遷環境中主體性的重構:臺灣醫務社會工作之建制民族誌研究

為了解決4557 財報的問題,作者謝文中 這樣論述:

醫務社工在醫院佔有重要位置,被認為是最貼近服務對象的專業。但不像其他社會工作領域,醫務社工在醫院被認為像客人的位置、什麼都會,但樣樣都不精、說不清楚自己的主體性,甚至追求績效、文書工作比重視個案信任關係更普遍,離服務對象好像越來越遠。是什麼樣的原因和因素導致對醫務社工專業的不了解和造成專業主體性的變化?本研究目的為:1.以醫務社會工作者經驗為立足點,希望揭露醫務社工主體是透過哪些國家政治經濟、政策制度、醫院組織發展和社工專業化運作形成;2.檢視醫務社工的醫院日常實作,解析此工作世界背後所鑲嵌的結構關係,透視當中潛藏的意識形態與支配關係;3.期望研究結果對當代醫務社會工作主體,提出政策、實作和

專業論述策略之建議,作為未來醫務社工在醫療體系中確認其專業主體性,建立專業認同和增進專業地位之參考。研究方法採取建制民族誌(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IE),以交織性觀點(Intersectionality)切入,透過深度訪談法和文本/檔案資料分析法進行資料收集,共訪談25位醫務社工,收集醫務社工相關歷史檔案資料和日常工作文本。發現變遷環境中,醫務社工主體性的演變和其日常工作世界,並進一步揭露背後的交織性因素與支配關係。資料收集與分析從2017年3月起,一直到完成正式論文。本研究結果有三:1.發現醫務社會工作的主體演變,包括:(1)慈善與美式醫務社工主體:我是醫務社

工;(2)醫院財團化下的醫務社工主體:我是醫務社工,更是醫院員工;(3)國家定義的醫務社工主體:我們是醫務社工師,也曾是社工;以及(4)健保與醫院營利化交織下的醫務社工主體:我們還是醫務社工!等主體性變化。2.醫務社工的主體是在多重交織面向下的演變結果。焦點聚集在健保與醫院營利化交織性因素上,是造成對醫務社工專業主體不了解或產生工作斷裂經驗的重要原因。包括:(1)健保與醫院營利化交織下重組的出院準備「工作」;(2)健保與醫院營利化交織下質變的團體與社區工作;以及(3)健保與醫院營利化交織下共謀的醫院評鑑。3.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反抗支配關係,醫務社工另一種主體的可能,包括:(1)扁平的健保VS立體

的日常;(2)醫務社會工作VS健康照顧社會工作;和(3)專科社工師VS生活大師。研究結論部分,本研究提出:1.醫務社工的交織性位置:主體性的演變與重構;2.醫務社工的斷裂經驗與專業韌性:有變動的挑戰,但有不變的承諾;與3.醫務社工專業化再思考:專業主體性的正常性混亂。最後,提出:1.國家政策:回歸非營利本質的醫療服務;2.醫療院所:別忘了醫師誓言核心價值;以及3.醫務社工:專業論述策略的第三條路等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