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分享器天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陳永芳、丘增杰所指導 許雅評的 應用於微小型行動路由器之天線設計 (2019),提出4G分享器天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天線、微小型、行動路由器。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陳立軒所指導 黃人和的 應用於金屬邊框智慧型手機之多模態天線 (2017),提出因為有 智慧型手機、倒L形天線、金屬邊框的重點而找出了 4G分享器天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4G分享器天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於微小型行動路由器之天線設計

為了解決4G分享器天線的問題,作者許雅評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應用於微小型行動路由器之天線設計,天線整體為全平面印刷,天線尺寸僅為45 × 15 × 0.4 mm3,搭接在系統主板的尺寸僅為90 × 60 × 0.4 mm3,且訊號源饋入置於天線板短邊,適合應用於小尺寸印刷電路板的無線裝置產品,例如行動式熱點分享器,無線攝影機(IP CAM)…等等。首先,本論文天線設計之主結構,是將訊號饋入至單極化天線,去耦合四分之一波長共振的寄生元件,藉由彎折寄生元件的路徑,激發出0.698GHz和0.96GHz的雙低頻共振模態,以及2.17GHz和2.5GHz的高頻共振模態等共四個模態,經調適單極天線與寄生元件之間距,可優化低頻段的阻抗匹配,達到較寬的天

線頻寬,其可涵蓋LTE Band 7/8/12/20/28頻段。為了增加天線之高頻頻寬,基於單極化天線的結構下,在其另一側延伸出一開路殘枝,激發共振在1.71GHz的模態;此外,也增加另一寄生元件當作匹配件,改善低頻與高頻的阻抗匹配。本論文所提出之天線採用全平面印刷電路板製作,結構簡單,容易生產,且成本低,此天線操作在多頻帶,可涵蓋LTE Band 1/3/7/8/12/20/28/40 (0.698GHz~0.96GHz,1.71GHz~2.69GHz),WLAN 2.4G頻段(2.4GHz~2.484GHz),詳細的天線設計及實驗數據,將在本論文中說明及討論。

應用於金屬邊框智慧型手機之多模態天線

為了解決4G分享器天線的問題,作者黃人和 這樣論述:

  當智慧型手機採用玻璃為機殼時,以現代技術需要採用金屬邊框與玻璃機殼相互搭配。當金屬邊框可以成為天線一部分時,如何去設計與製作,對天線設計者會是重要課題。  本篇論文提出應用於金屬邊框智慧型手機的多頻帶天線,不包含金屬邊框時大小為60*110 mm2,淨空區只有40*5 mm2。若包含金屬邊框時大小為64*114*5 mm3。其設計頻率包含LTE 900、1800、2100、2600 MHz,這當中也包含Wi-Fi 2400 MHz。  本論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為使用倒L形天線、矩形和C型的接地平面相互配合,除了產生頻率外,也減少淨空區。第二為利用三個貼片產生耦合迴路,激發所需要的頻率。第

三為提供實作金屬邊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