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次幾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53年次幾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家揚寫的 最強保險搭配法則:只要活用「社會保險及商業保險」,就能花小錢聰明打造CP值最高的 超級保單 和周賢君的 有兩個故鄉的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準備退休了嗎?慢著!2020勞保退休金請領年齡再延後1歲也說明:雖然50年次的人請領全額勞保年金的年齡將調到64歲,但可以提前5年領取80%的的勞保年金。 ... 年才能領到全額年金。 (編輯推薦:勞保年金幾歲領?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致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許如亨、郭盛哲所指導 張光瀚的 新時代心理戰思想:策略與對策 (2021),提出53年次幾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心理戰、恐怖主義、反送中、兩岸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徐洵蔚所指導 方小予的 普普藝術應用於電影中女性影像之創作—以女性人物肖像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普普藝術、電影藝術、圖像、女性肖像的重點而找出了 53年次幾歲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年虛歲對照民國西元百歲圖 - 呂子平則補充:呂子平分享2021年百年內查詢今年的虛歲及生肖、犯太歲等年份。 ... 提供給想要查虛歲幾歲的好友們參考。 ... 民國53年甲辰(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53年次幾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強保險搭配法則:只要活用「社會保險及商業保險」,就能花小錢聰明打造CP值最高的 超級保單

為了解決53年次幾歲的問題,作者吳家揚 這樣論述:

  .假設A小姐在離職後一個月發現懷孕3個月,她可以申請勞保給付嗎?   .假設B先生在9月11日上班,但因為提供資料不齊,9月12日上午資料補齊後公司才郵寄勞保局,卻不幸在9月12日下午3點發生意外導致失能,他是否可以申請勞保給付?   .你知道勞工保險和國民年金保險有哪些保險給付嗎?   .你知道非因公生病住院4天以上,有無勞保給付?   如果你對現行社會保險沒有清楚的概念,就會非常非常容易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而那筆錢你原來是可以用在投資上、或是提升生活品質。   人吃五穀雜糧,總是會有倒楣事發生,因此需要買保險,以轉嫁風險。風險的轉嫁不是無價,但是要如何把費用降到最低,免得因為

「保險」而產生財務「風險」?   一個最基礎的概念,就是商業保險要與社會保險妥善的搭配,用商業保險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很可惜,多數人上班多年,還是不太清楚自己的社會保險有哪些。反正出了事,去會問公司人事就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談什麼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搭配呢?   我國社會保險超強,提供以下左列的給付,不足之處則用相對應的商業保險(右列)來補足:   死亡給付              →人壽保險、投資型人壽保險   老年給付              →年金保險、投資型年金保險   失能給付、健保        →長期看護險、特定傷病險   生育和傷病給付 、健保 →醫療險,重大疾

病險、特定傷病險   重點是以社會保險為基礎,補不足之處。如果你擔心遇到重大的意外,「人沒有死」,但是失去工作能力,怕因此而拖累家人,所以你想買長期看護險、特定傷病險來消除風險,那你應知道在勞保的保險期間內,因故(不必是因公)「終身無工作能力」,你可以申請失能年金給付,日後死亡時,則得由其符合資格的遺屬選擇請領遺屬年金。   如果你確知你失能年金的給付金額是多少,不足之處,就用商業保險補足。這樣才可以把資金用在刀口上,更健全你的人生保障。如作者建議:「我認為的『最少』保障原則:癌症險住院日額1萬元,重大疾病100萬元,失能扶助險每月理賠4萬元。保障不夠的人,應逐漸將安全網買足。」   「

最基本的商業保險防護網為壽險主約附加意外險、意外醫療、實支實付、住院日額、癌症,有錢再逐漸加強到完整保障,才能享受高品質的醫療和退休後生活。如果體況或年紀已經無法買商業醫療險,只好多存一些錢來因應。」   把錢花在刀口上!投保商業保險為的是補足社會保險之不足,不要白白浪費一分錢。本書不但是收入有限的上班族必備,也是每位認真繳稅的國人保障自己權益必須知道的保險之道! 本書特色            ◆提供保險要訣,讓你少付多領   例如,如果你在職場生涯中,曾短期兼差,可能可以增加百萬以上的老年給付。以以下例子說明:   志明50年次,在甲公司專職工作40年,65歲請領勞保老年給付。近10

年工資都是36,000元,勞保投保薪資為36,300元,健保投保金額36,300元。先不考慮勞(就)健保費用的調整。   A:志明每月甲公司勞保負擔=36300×11.5%×20%=835元;健保負擔=36300×5.17%×0.3=563元。勞健保40年總負擔=(835+563)×12×40=671040元。如果志明領年金而非一次金,勞保年資40年,65歲退休開始請領,到85歲身故。   勞保B式=36300×40×1.55%=22506元(擇優給付)。   假設志明也同時在乙公司部分工時兼職5年,工資4,000元。勞保投保薪資為11,100元,健保投保金額24,000元。志明每月乙公

司勞保負擔=11100×11.5%×20%=255元;不需重複繳交健保費。勞健保5年總負擔=(255+0)×12×5=15318元。乙公司的型態可能是大賣場、清潔工、速食店、便利商店、保全等等行業。     兼職後的勞保投保薪資為上限45,800元(36300+11100>45800)。   勞保B式=45800×40×1.55%=28396元(擇優給付)。   有兼差的新制勞保老年給付每月多5,890元(=28396-22506),20年多領1,413,600元(=5890×12×20)。5年只要多繳15,318元,就可以達到多領1,399,620(=1413600-13980)元的

效果。   ◆圖文對照,快速掌握重點   許多抽象的事物,用敍述的方式讀者不易理解,本書用大量的圖例,讓你輕易了解複雜的觀念,內心不再糾結。   ◆大量案例,化抽象為具體   抽象的文字說明,有時讓人難以理解,但是一個實際的案例,就說明了一切。本書用大量的案例說明,讓你由新手變專家。如:   志明45年次,在53歲就離開職場,當年國保開辦不久,自然就被納入國保。57歲國保期間因意外死亡,國保年資有4年,同時還有勞保年資20年,退保前最後10年的月投保薪資都為43,900元,遺有1子滿26歲。57歲的志明申請勞保老年減給年金,才領幾個月就身故。志明身故後,兒子可以申請什麼給付?   勞保

退保當下,53歲的志明還不具請領勞保「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資格。57歲時,志明可以領取勞保老年年金減給給付=43900×20×1.55%×(1-3×4%)=11976元(以公式B擇優領取)到身故。   志明屬於勞保斷保族,除非後來再重新加入勞保,否則勞保權益就會中斷。若請領勞保年金其間死亡,遺屬只能依規定請領遺屬年金,不得改請領差額。因遺屬不符資格,所以也無法請領遺屬年金。   ◆參考資料、主管機關詳列   法規不時變動,你要如何跟上?本書詳列各內容主管機關的相關網址,讓你必要時可以查到最新的規範及案例。 重磅推薦   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 莊豐嘉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部經理 沈聰榮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秦夢群   中鋼公司智財與檢測技術處專家室工程師 黃延真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劉江彬

新時代心理戰思想:策略與對策

為了解決53年次幾歲的問題,作者張光瀚 這樣論述:

兩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爭風險,國內並同時出現「心防鬆懈」、「資訊氾濫」、「梗圖蔓延」等三大危機,在面臨中共各種軟硬兼施的心理戰攻勢作為之下,為確保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身家生命安全,應予以提出相對應的對策。本論文以研究心理戰的變革為目的,運用以網路為主的國際經典心理戰案例來進行探討,區分第一、二章相關理論與傳統心理戰之分析、第三章「IS心理戰」(恐怖主義vs.反恐怖主義)、第四章「香港反送中社運心理戰」(港府及北京當局vs.香港泛民主派)及第五章「兩岸心理戰」(中共vs.台灣)等三個重大案例為研究對象,第六章「新時代心理戰」,談討箇中心理戰的特點與影響,更進一步研提因應網際網路及社群媒體所帶來的

新的心理戰變革。研究發現計「恐怖主義與反恐心理戰對抗模式」、「香港反送中心理戰對抗模式」、「兩岸心理戰對抗模式」、「衝突是因於誤解或利益,而心理戰是必爭工具及利器」、「社群媒體成為宣傳機器,也成為另類的洗腦武器」及「新時代心理戰,也就是『社群媒體攻防戰』」等六項:研究建議計「善用新時代心理戰,緩解兩岸緊張關係」、「從香港看台灣,警訊正在發生」及「台灣心理戰人才,急需增添新血」等三項。

有兩個故鄉的人

為了解決53年次幾歲的問題,作者周賢君 這樣論述:

  老爸這些曾經在大時代底下隱忍生存的剛毅軍人們,歷經分離與定居,悲傷與安穩。隨著時間持續奔流,他們的生命和曾經存在的證明開始逐漸消失在台灣的時間軸裡。   沒有什麼能比親身經歷更讓人感受到大時代下的哀愁。   現在記憶的歌聲漸漸止息,我想,是該有人為這些擁有「兩個故鄉的人」繼續傳唱。   § 在台老兵與他們的後代是一群擁有成雙成對的人。   § 他們一起擁有一份思鄉之情,跨越時間和空間,永存在他們的心中。   周賢君的父親有兩位妻子,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有兩個家,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更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超過四十年無法回鄉的中國徐州人周昇雷,一個是跟隨國民黨撤退來台的老兵周昇雷。

  身為老兵二代的周賢君,除了繼承父親的姓氏,也繼承了他長達四十年間的鄉愁,因為父親,她有了兩位母親,一位異母兄長,還有兩個故鄉。分隔兩地的苦悶,在她心裡化為無以傾訴的思鄉之情、不能緩解的孺慕之情,以及想要為老兵存在留下痕跡的那份迫切,促使她以文字傾訴,冀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在那個動亂不堪的時代下,最可貴的是人們心中那份堅定而溫柔的思念與盼望。 本書特色   § 最平實的文字,也是最真摯的情感。   § 老兵二代為了父親遺願,提筆寫下不為人知的80年。   § 《為台灣老兵說一句話》姊妹作,紀錄更多老兵,與更多故事。   作者簡介 周賢君   「嘓嘓」,是豬的叫聲。於是,她將自己

的筆名取為「嘓子」。   周賢君,1962年次,出生於台中清泉崗眷村的豬眷。旅居丹麥哥本哈根二十年,但不願因為歐洲舒適的生活,忘卻父親與那個時代老兵們在台灣曾經走過的腳印。於是,她一再探訪、書寫,試圖記錄並還原他們的生命故事。   前言 6 第一章  我的父親在大陸老家有個衣冠塚 10 第二章  轉世投胎的娘親 14 第三章  夢月哥中藥鋪櫃子似的前半生 18 第四章  老兵夢遊雲龍山 22 第五章  一九四九年解放前的家書及照片 25 第六章  探親金子的故事 28 第七章  祭三伯父天國書 31 第八章  當年的劃分成分 34 第九章  四個子女認祖歸宗 36 第十章

  返鄉認親差一點吃憶苦思甜飯 39 第十一章  等著看打老婆 44 第十二章  說服媽媽去大陸養老 47 第十三章  媽媽的寶貝雞鴨鵝 50 第十四章  徐州哥哥飛廈門探望台灣媽媽 53 第十五章  徐州大哥給台灣媽媽的大紅包 57 第十六章  徐州大哥與台灣媽媽的母子關係 61 第十七章  兩岸同胞的深層交流 64 第十八章  我與嫂子的交流 67 第十九章  飄洋過海的山東饅頭 70 第二十章  繞了一大圈辦入台手續 73 第二十一章  台灣光復初期的中國鹽業文件 77 第二十二章  兩岸親人各有其敏感問題 82 第二十三章  外國夫婿陪我返鄉探親碰到的問題 86 第二十四章  父親為老

家人買的耕耘機 88 第二十五章  徐州探親不忘與博友相會 92 第二十六章  我的黨員嫂子 96 第二十七章  老鼠會撈到的電動車 100 第二十八章  一張餐巾紙給我的深思 103 第二十九章  夢月哥在台灣的兩個小祕密 107 第三十章  老佛爺的洗澡記趣 110 第三十一章  一場洗澡笑話 113 第三十二章  尋親的第一張照片 115 第三十三章  探親適應,冷暖自知 118 第三十四章  老一輩的事 121 第三十五章  我思電影《溫故一九四二》 123 第三十六章  我所經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26 第三十七章  再唱驪歌 130 第三十八章  國家統一密碼與老兵的九二共識 1

32 第三十九章  從童歌憶三輪車與老牛車 135 第四十章  挖掘心中的矛盾──偷油賣油 139 第四十一章  台北故宮的那塊五花肉 142 第四十二章  電視機時代來臨的前後記憶 145 第四十三章  蔣宋美齡的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 148 第四十四章  蔣中正先生手改聖經聖詠譯稿(六) 153 第四十五章  漢字也是故鄉 155 第四十六章  老兵第二代經歷的台灣多元文化 157 第四十七章  青天白日徽章 165 第四十八章  從「蔣介石日記」尋找遷台的時間點 167 第四十九章  一九四九年的入台證 170 第五十章  過時的反攻大陸儲備人才考試制度 173 第五十一章  戰亂時期金子

與學歷證書的重要性 177 第五十二章  三十年前的照片去看老爸對「白色恐怖」的防範 180 第五十三章  想家思親的記憶,都在那「饃饃」裡 183 第五十四章  兩岸人的兒歌〈布穀〉與〈小毛驢〉 185 第五十五章  渡過黑水溝──方建唐的故事 189 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位作家老兵 192 第五十七章  一位死過三次的台灣老兵 194 第五十八章  台灣的墾荒老兵楊淵 198 第五十九章  老兵四十年記憶的地址 201 第六十章  台灣老兵曾經的敵後工作 205 第六十一章  幾段一九四九的記憶 208 第六十二章  台灣老兵闞守貴落葉歸根於家鄉 212 第六十三章  兩則來台灣打工的故事

214 第六十四章  滯留越南富國島三年半的台灣老兵 217 第六十五章  回顧1987年榮民老兵返鄉活動的歷史背景 220 第六十六章  老兵元配子女來台奔喪分家產 224 第六十七章  只差一步就搭上探親的班機 229 第六十八章  乞丐老兵 232 第六十九章  二○一二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台灣老兵高秉涵(上) 234 第七十章  二○一二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台灣老兵高秉涵(下) 236 第七十一章  北京清華學生來台掃墓失聯三十年的老兵 239 第七十二章  給台灣老兵李希賢先生的一封信 248 第七十三章  幼年兵的一頓飯 251 第七十四章  老兵的小半張照片 253 第七十

五章  沒有親人的葬禮 255 第七十六章  台灣老兵時間不多了,我知道 258 第七十七章  走過特殊年代的兩位老北京 259 第七十八章  逃難年代的袖珍地圖 263 第七十九章  抗日老兵見證紅色追夢人 267 第八十章  一生三次逃難的婆 272 第八十一章  北伐與抗日老兵的清末民初中國電報事業發展雜談 276 後記──寫在付梓之前 281   前言   台中清泉崗戰車營出生的我,就如一般小娃娃一樣,吃得多、跑得快,想要快快長大,對未來有著美好的願景。   少青年時期,眼光卻變得狹小、志向變得不再高大,對未來更是一籌莫展,對人生沒了概念,我們那個時代「榜上無名、名落孫山」的

考試壓力是多麼、多麼的大。   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後,幸運地搭上台灣「四小龍」經濟奇蹟的順風車,見證台灣產業外移及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發現世界變得太快,對未來又開始充滿徬徨不確定。   幸好,一路走來還算順利。   移民北歐過著安定的生活已是二十年,當季節一到,還是會如侯鳥般一定回到我的生身故鄉台灣。親友消遣,地球的這一頭或那一頭,飛來飛去變成是常態,儼然就是一個地球人。我知道,我不是「地球人」,我是一位「有兩個故鄉的人」。   在將要邁入六字頭年齡之際,我追求安定舒適生活的腳步放慢了,站在歐洲人面前,接受他們讚揚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優越。其實我常常恐慌,我真不知道如何簡單扼要地去介紹中

華歷史文化,也感傷自己對中華歷史文化何等的膚淺認識,慢慢我變得飢渴想去尋找父輩世世代代的傳承故事,把小時候聽過的故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如果都能記錄下來,那就是好事、那就是傳承。   一次的台灣環島旅行,我與夫婿參觀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該博物館主要介紹國姓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建立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為根據地的歷史沿革。我在郡王祠展覽廳內讀到一句話:「率水軍兩萬五千人渡台灣海峽」,這一句話深刻震撼了我,改變了我後來的休閒生活,讓我放棄所有雜事,全心專注於收集、記錄老兵的故事。   我發覺整個延平郡王祠內鉅細靡遺的介紹鄭氏父子鄭芝龍、鄭成功等生平功績及歷史地位,但我找不到任何文獻資料敘述那兩萬五千人水

軍隨鄭成功渡台後的下場,可見歷史自古以來只記錄達官顯要,鄭成功在台灣的歷史上當然有他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兩萬五千人水軍跟隨他來台,那他的歷史定位又會是如何?鄭成功以台灣為根據地意欲反清復明的這段歷史,幾乎與蔣介石總統帶領六十萬國軍以台灣為反共復國基地的歷史如出一輒, 且不論蔣總統反共未竟事業,單就看歷史不斷重演,身為國軍子女的我們,怎能忍受隨蔣來台的六十萬國軍在將來歷史搜尋中只是一片空白,如同隨鄭氏兩萬五千水軍遷台後下落已是查無可考?有了這個概念後,收集記錄榮民老兵故事變成是我生活的最重要重心。   在過去十幾年記錄老兵如何在台灣落地生根時,我碰到幾個案例感觸特別深刻,一定要說出來,例如台北

市和平東路大我新村的老兵宿舍內有一位老人,他曾是空軍飛行員,在他七十五歲時中風,他沒有住進榮民療養院,取而代之的是他在成都的孫女來台照顧這一位老飛行員,孫女來台照顧爺爺一晃至今已是二十有年,如今這一位孫女也已達中年婦人階段,她犧牲她自己的婚姻及人生黃金歲月來台照顧親人,居住在台灣長達二十年並沒有取得台灣的居留權,讓我懷疑她將來再回到大陸成都是否能適應大陸的環境?而她的犧牲卻是中國曾經內戰後造成兩岸分治、人民骨肉分離的痛苦延續,她也是一位「有兩個故鄉的人」。   有一位榮民老伯,他是我父親的老鄉,他的家鄉村子就在徐州觀音機場的省道旁,老伯十六歲時因內戰逃難,結果被國軍抓壯丁,戰爭時部隊打散後,

他又被八路軍抓俘虜,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他隨中共軍隊參加古寧頭戰役,可說是幸運也是不幸,在戰場上受傷被俘虜,槍傷治癒後歸隊又變成國軍,老伯在古寧頭戰役中受的槍傷,他是躺在乒乓球桌上手術取出彈殼的,老伯告訴我,年紀十六、七歲參與國共內戰,他們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長官發號施令往東就不敢往西跑,生命往往是頃刻間就沒了,他們的命運就是「砲灰」,不值錢的砲灰一桶一桶的往戰場倒,那時哪敢奢想明天或未來。   另一位榮民老伯曾參加過遼瀋會戰及古寧頭戰役,他同時也是民國四十年五月十八日草嶺潭潰堤的倖存者之一,這個事件奪走七十四名國軍官兵生命,為紀念國軍常山部隊工兵營第三連犧牲之官兵,梅山公園建立「草嶺潭官兵

殉難紀念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榮民是幼年兵,他才十三歲就被國軍抓壯丁,十三歲哪!都還沒長大成人。老伯給我一份他保留多年的簡報,是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刊登於經濟日報有關「兵工建設實施辦法草案」,老伯很詳細地跟我講述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如何利用國軍開墾荒地,增加可耕用農地面積,為了推動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政策,當時國軍除了要保家衛國,還要擔任建設台灣的任務,依據的就是「兵工建設實施辦法」為法源基礎,結果榮民老伯工兵任務建設台灣二十幾年,包括開墾荒地十多年,他的戰士授田證補償金只領得台幣五萬元,老伯苦笑著說,領到的錢買不起他雙腳下踩著的一塊小地,而他篳路藍縷、雙手開荒僻地,清理的荒地

變農地何止是一畝三分地,卻輪不到分配給他去耕耘。   老伯查閱的數據資料,當時國軍工兵拓荒增加五十八%耕用農地,雖然這一個數據沒有確切索引依據,但我認為對於研究國軍建設台灣項目及台灣土地改革政策,這是一項值得研究的題材。另外,其他榮民老伯給我許多國軍工兵架橋、開路、自來水管鋪設工程等照片,究竟有多少比例全台灣省的自來水管是國軍工兵鋪設的?其法源基礎是什麼?依照這「兵工建設實施辦法草案」,日薪「案工給價、暫定普通工五元、技術工六元」,榮民老兵該等到何年何月才能領到這一份微薄的薪水呢?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現在的政府是不可能去補發國軍建設台灣的薪水了,不過我們後代子孫去肯定國軍老兵對台灣保家

衛國建設的付出,絕對是再遲都不晚,深挖歷史檔案國軍開墾荒地增加多少耕地面積?國軍鋪設多少自來水管道?這兩個議題應該是研究生論文很好的主題。   台灣這一塊土地繼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重要瑰寶,台灣人的族群融合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中華大地上,唯獨台灣最先達到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回朔寶島的歷史就是一部移民史,現代台灣人的祖先都是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唯一差別僅是先到與後到,三百多年前隨鄭氏來台的兩萬五千人水軍都是現代台灣人的祖先,但他們如何為這塊土地打拼的故事卻沒留下一頁篇章,這樣的事不會再重複發生在我們的榮民老兵身上了,因為六十萬老兵的血、汗、骨灰遍撒台、澎、金、馬,大陸八

零年代經濟改革開放後,六十萬老兵又是第一批進入大陸的尖兵,那兒雖是他們曾經的故鄉,儘管山河變色,這些國軍脫下軍服變成返鄉探親老兵,其實老兵是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前的最重要開路先鋒者。   只有六十萬老兵的子女最懂得、最了解他們這一代「有兩個故鄉的人」的心路歷程。   § 第一章  我的父親在大陸老家有個衣冠塚 ◎父親 二○○六年,父親去世,他的骨灰罈安奉在台中豐原的觀音山上。 八個年頭來,我持續不斷地鼓動策畫大陸的夢月哥來台。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的心願「八」字有了一撇,即將美夢成真了。 二○○八年,馬英九上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後,兩岸開啟更進一步的接觸,有了直航,有了對等的落地簽證,

兩岸民間的接觸變得非常頻繁。更多更多的大陸同胞第一個旅遊目的地莫不選擇台灣,為的是一揭台灣神祕面紗,圓卻終身期待及一生夢想。 多年過去,大陸同胞來台灣旅遊探親的人數早已超過幾百千萬,我們卻還在等待夢月哥敲定來台的日期。 啊!我的夢月哥終於可以來台灣了!更棒的是,夢月哥計畫帶著大嫂一起來! 夢月哥說,他們台灣十天自由行的全部時間,只想待在我豐原老家的合作新村,陪伴我的媽媽過過簡簡單單的生活。真是有心人! 回想二○○六年父親病重,父親在短暫清醒的片刻連續喊了幾聲:「不行了!」「不行了」!表達希望再見到夢月哥一次。於是,弟弟緊急安排申請大陸親友探親手續。 無奈,那幾年台灣執政者囿於政治意識形態之故,

與大陸當局間的互動不大活絡,連帶地也阻滯了夢月哥來台探親奔喪的安排。夢月哥為此人生再增一個終身遺憾──無法為四十年等待相認的父親送終! 回想父親生病期間,家人已經看出這是父親的最後時期了,因此我們有共識,父親的告別儀式,一切聽從媽媽的安排。當時還不是佛教徒的母親為父親準備的是道教送終儀式,並在豐原的觀音山上買了一個夫妻合葬靈骨塔位,為的是將來媽媽百年後仍可以回到父親身邊重聚。 媽媽特別交代,不要使用「棺材」這種難聽的字眼,因此我們都跟著媽媽用「爸爸的大房子」來稱呼父親安寢的棺槨。我自己則信仰基督教,出於私心,在封棺前,我悄悄地在父親的枕頭下放了一本聖經。然而,我也留意到媽媽為父親戴上佛珠手環,

希望父親的魂魄能隨「南無阿彌陀佛」的助唸聲之引領,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普普藝術應用於電影中女性影像之創作—以女性人物肖像為例

為了解決53年次幾歲的問題,作者方小予 這樣論述:

普普藝術源自生活,與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對群眾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隨著普普藝術的不斷發展,普普藝術家層出不窮,他們不斷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突破,風格特異,各有特色。在當代,電影藝術是必不可少的傳媒工具,電影文化在世界各地發展,但多是以男性為主角或男女共同作為主角,很少有專門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在一些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中,女性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突出,人物的特質具有普普藝術風格。基於此,本研究探討品讀了幾位普普藝術家作品,在分析作品的特徵後,將其運用到電影中女性主角人物肖像中,探索普普藝術與肖像之間的聯繫,同時展開實際創作,以壓克力手繪為媒介進行表現,以電影中女主角的肖像作為主要內容,以

普普藝術風格為參考,創作出具有筆者個人創作特質的普普藝術風格的電影女性人物肖像作品。在本次創作中,女性人物肖像主題的作品以鮮明的色彩和新穎的構圖以及與普普藝術風格巧妙融合,展現出獨特的光彩,透過此藝術風格更加彰顯女性頑強自信的特質,本次創作成果為筆者往後更多元化的創作實踐提供良好的基礎。關鍵字:普普藝術,電影藝術,圖像,女性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