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修改 地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591 修改 地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埃薇•內梅特寫的 UNIX/Linux 系統管理技術手冊(第5版) 和何賓的 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基於Arm Cortex-A9雙核處理器和Vivado的設計方法(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591 修改 地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UNIX/Linux 系統管理技術手冊(第5版)

為了解決591 修改 地址的問題,作者(美)埃薇•內梅特 這樣論述:

本書延續了《UNIX系統管理技術手冊》前幾版的講解風格,以當前主流的Linux發行版本本為例,把Linux系統管理技術分為4個部分分別進行介紹。第一部分(基礎管理)對UNIX和Linux系統進行了簡介,涵蓋了運行單機系統所需的大部分知識和技術。第二部分(連網)講解了UNIX系統上使用的協定和伺服器的相關技術。第三部分(存儲)講解了如何解決資料存儲和管理的問題。第四部分(運維)介紹了系統管理員在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問題。 本書適用範圍廣泛,無論是Linux的初學者還是具有豐富經驗的Linux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從本書中獲益。 埃薇·內梅特已於2001年從科羅拉多大學電腦科學系的教師

崗位上退休。在此之後,她乘坐Wonderland號帆船探索太平洋多年,2013年的時候在海上失蹤。本書的第4版是她親自參與的最後一部作品,但是在第5版中,我們已經盡可能地保留了她的文字。 加思·斯奈德曾就職於NeXT和Sun,他擁有斯沃斯莫爾學院工學學士學位,還獲得了羅徹斯特大學的MD和MBA學位。 特倫特·R.海恩是一位創業家,他熱衷於實用的網路安全技術和自動化。在技術之外,他還喜歡徒步旅行、滑雪、飛釣、露營、藍草音樂和狗狗。特倫特擁有科羅拉多大學的電腦科學學士學位。 本·惠利是一家獨立諮詢公司WhaleTech的創始人,他被Amazon授予首批AWS社區英雄稱號。他擁有科羅拉多大學博

爾德分校電腦科學學士學位。 丹·麥金擁有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電子和電腦工程學士學位。他將Linux和其他開源技術應用於自己的工作。他喜歡滑雪、帆船、越野旅遊以及與妻子和狗狗共度時光。 詹姆斯·加內特(James Garnett)擁有科羅拉多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是Secure64 Software公司的高級軟體工程師,負責開發Linux內核的DDoS緩解技術。 法布裡齊奧·布蘭卡(Fabrizio Branca)是AOE的首席系統開發員,他曾助力過多個開源項目,專注於架構、基礎設施和高性能應用,為大型專案的開發、測試和部署過程做出了促進工作。 阿德里安·莫阿特(Adrian Mou

at)從Docker早期就開始從事容器的研究工作,是Using Docker一書的作者。他目前是Container Solutions的首席科學家,該公司專注於微服務和容器的諮詢和產品開發。 第一部分 基礎管理 第1章 從哪入手 3 1.1 系統管理員的基本任務 3 1.2 建議的知識背景 5 1.3 Linux發行版本 6 1.4 本書中用到的示例系統 7 1.5 寫法與印刷約定 9 1.6 單位 10 1.7 手冊頁和其他連線文檔 11 1.8 其他權威文檔 12 1.9 其他資訊源 13 1.10 如何查找及安裝軟體 14 1.11 選擇託管 18 1.12 專業及

相鄰學科 19 第2章 引導與系統管理守護進程 21 2.1 引導過程概覽 21 2.2 系統固件 22 2.3 引導裝載程式 24 2.4 GRUB 25 2.5 FreeBSD引導過程 27 2.6 系統管理守護進程 29 2.7 systemd詳解 31 2.8 FreeBSD init與啟動腳本 41 2.9 重新引導與關機 42 2.10 系統無法引導的應對策略 43 第3章 存取控制與超級許可權 47 3.1 標準UNIX存取控制 47 3.2 管理root帳戶 50 3.3 標準存取控制模型的擴展 57 3.4 現代存取控制 59 第4章 進程式控制制 64 4.1 進程的組成

64 4.2 進程的生命週期 66 4.3 ps:監視進程 70 4.4 使用top動態監視進程 72 4.5 nice與renice:修改調度優先順序 73 4.6 /proc檔案系統 74 4.7 strace與truss:跟蹤信號和系統調用 75 4.8 失控進程 77 4.9 週期性進程 78 第5章 檔案系統 86 5.1 路徑名 87 5.2 檔案系統的掛載與卸載 87 5.3 檔樹的組織 89 5.4 檔案類型 91 5.5 檔案屬性 95 5.6 存取控制清單 101 第6章 軟體的安裝與管理 110 6.1 作業系統安裝 110 6.2 套裝軟體管理 117 6.3 Linu

x套裝軟體管理系統 117 6.4 Linux高層套裝軟體管理系統 119 6.5 FreeBSD軟體管理 125 6.6 軟體的當地語系化與配置 128 第7章 腳本程式設計與shell 130 7.1 腳本化的哲學 130 7.2 shell基礎 134 7.3 sh腳本程式設計 141 7.4 規則運算式 150 7.5 Python程式設計 154 7.6 Ruby程式設計 160 7.7 Python和Ruby的庫與環境管理 165 7.8 使用Git實現版本控制 169 第8章 用戶管理 174 8.1 帳戶機制 175 8.2 /etc/passwd文件 175 8.3 Linu

x的/etc/shadow文件 179 8.4 FreeBSD的/etc/master.passwd文件與/etc/login.conf文件 180 8.5 /etc/group文件 182 8.6 手動添加用戶 183 8.7 用腳本添加用戶:useradd、adduser、newusers 187 8.8 安全刪除用戶的帳戶及其檔 189 8.9 禁止登錄 190 8.10 使用PAM降低風險 191 8.11 集中式帳戶管理 191 第9章 雲計算 193 9.1 雲 194 9.2 雲平臺的選擇 195 9.3 雲服務基礎 197 9.4 雲:各種平臺上的VPS快速入門 202 9.5

 成本控制 207 第10章 日誌 210 10.1 日誌位置 212 10.2 systemd journal 214 10.3 syslog 216 10.4 內核與引導期間的日誌記錄 228 10.5 日誌檔的管理與輪替 229 10.6 管理大規模日誌 230 10.7 日誌記錄策略 232 第11章 驅動程式與內核 233 11.1 內核相關的日常事務 234 11.2 內核版本編號 234 11.3 設備及其驅動程式 235 11.4 Linux內核配置 243 11.5 FreeBSD內核配置 246 11.6 可裝載內核模組 248 11.7 引導 250 11.8 在雲中引導

其他內核 254 11.9 內核錯誤 255 第12章 列印 258 12.1 CUPS列印 259 12.2 CUPS伺服器管理 262 12.3 故障排除技巧 265 第二部分 連網 第13章 TCP/IP連網 269 13.1 TCP/IP與Internet的關係 269 13.2 連網基礎 271 13.3 分組定址 275 13.4 IP地址:殘酷的細節 277 13.5 路由選擇 285 13.6 IPv4 ARP與IPv6鄰居發現 287 13.7 DCHP:動態主機設定通訊協定 288 13.8 安全問題 290 13.9 基本的網路配置 293 13.10 Linux連網

297 13.11 FreeBSD連網 303 13.12 網路故障排除 305 13.13 網路監控 311 13.14 防火牆與NAT 313 13.15 雲連網 319 第14章 物理連網 326 14.1 乙太網:連網技術中的瑞士軍刀 327 14.2 無線:流動人員的乙太網 333 14.3 SDN:軟體定義網路 336 14.4 網路測試與調試 336 14.5 樓宇佈線 337 14.6 網路設計問題 338 14.7 管理問題 339 14.8 推薦廠商 340 第15章 IP路由選擇 341 15.1 詳解分組轉發 341 15.2 路由守護進程和路由式通訊協定 344 15

.3 協議巡禮 346 15.4 路由式通訊協定多播協調 347 15.5 路由策略的選擇標準 348 15.6 路由守護進程 349 15.7 Cisco路由器 350 第16章 DNS:網功能變數名稱稱系統 353 16.1 DNS架構 353 16.2 DNS的查詢順序 355 16.3 DNS名稱空間 356 16.4 DNS的工作原理 357 16.5 DNS資料庫 363 16.6 BIND軟體 373 16.7 DNS分割與view語句 385 16.8 BIND配置示例 386 16.9 更新區檔 389 16.10 DNS安全問題 392 16.11 調試BIND 405 第

17章 單點登錄 412 17.1 SSO的核心要素 412 17.2 LDAP:“羽量級”目錄服務 413 17.3 使用目錄服務登錄 418 17.4 替代方案 423 第18章 電子郵件 425 18.1 郵件系統架構 425 18.2 剖析郵件消息 428 18.3 SMTP協議 430 18.4 垃圾郵件與惡意軟體 432 18.5 消息隱私與加密 434 18.6 郵件別名 434 18.7 電子郵件配置 437 18.8 Sendmail 438 18.9 EXIM 457 18.10 Postfix 471 第19章 Web託管 481 19.1 HTTP:超文字傳輸協定 48

1 19.2 Web軟體基礎 487 19.3 雲環境中的Web託管 495 19.4 Apache httpd 497 19.5 Nginx 503 19.6 HAProxy 507 第三部分 存儲 第20章 存儲 513 20.1 我就是想加塊硬碟 514 20.2 存儲硬體 516 20.3 存儲硬體介面 522 20.4 硬碟的安裝與低層管理 524 20.5 逐層剖析存儲的軟體面 528 20.6 硬碟分區 530 20.7 邏輯卷管理 534 20.8 RAID:廉價磁片冗餘陣列 538 20.9 檔案系統 545 20.10 傳統檔案系統:UFS、ext4、XFS 545 20

.11 下一代檔案系統:ZFS與Btrfs 551 20.12 ZFS:解決所有的存儲問題 552 20.13 Btrfs:Linux的“簡化版ZFS” 559 20.14 資料備份策略 563 第21章 網路檔案系統 565 21.1 認識網路檔服務 565 21.2 NFS之道 567 21.3 伺服器端的NFS 572 21.4 用戶端NFS 577 21.5 NFSv4身份映射 579 21.6 nfsstat:轉儲NFS統計資訊 579 21.7 專有NFS檔案伺服器 580 21.8 自動掛載 581 第22章 SMB 585 22.1 Samba:UNIX的SMB伺服器 585

22.2 Samba的安裝與配置 586 22.3 掛載SMB檔共用 590 22.4 流覽SMB檔共用 590 22.5 確保Samba的安全 590 22.6 Samba調試 591 第四部分 運維 第23章 配置管理 597 23.1 配置管理概述 597 23.2 配置管理的危險 598 23.3 配置管理要素 598 23.4 流行的CM系統對比 602 23.5 Ansible簡介 611 23.6 Salt簡介 624 23.7 比較Ansible與Salt 639 23.8 最佳實踐 641 第24章 虛擬化 644 24.1 大話虛擬化 645 24.2 Linux虛擬化

648 24.3 FreeBSD bhyve 651 24.4 VMware 651 24.5 VirtualBox 651 24.6 Packer 652 24.7 Vagrant 653 第25章 容器 654 25.1 背景知識與核心概念 655 25.2 Dcoker:開源的容器引擎 656 25.3 容器實踐 670 25.4 容器集群與管理 674 第26章 持續集成與交付 678 26.1 CI/CD基礎 679 26.2 流水線 682 26.3 Jenkin:開源的自動化伺服器 686 26.4 CI/CD實戰 688 26.5 容器與CI/CD 698 第27章 安全 70

1 27.1 安全要素 702 27.2 安全是如何被破壞的 702 27.3 基本安全措施 704 27.4 密碼與使用者帳戶 708 27.5 強力安全工具 711 27.6 密碼學入門 717 27.7 SSH:The Secure SHell 724 27.8 防火牆 733 27.9 虛擬私有網路(VPN) 734 27.10 專業認證與標準 735 27.11 安全資訊來源 737 27.12 如果你的網站遭受攻擊 739 第28章 監控 741 28.1 監控概覽 741 28.2 監控文化 744 28.3 監控平臺 744 28.4 資料獲取 748 28.5 網路監控 75

1 28.6 系統監控 752 28.7 應用監控 754 28.8 安全監控 755 28.9 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定 757 28.10 監控技巧 760 第29章 性能分析 761 29.1 性能調校的哲學 761 29.2 提高性能的方法 762 29.3 影響性能的因素 763 29.4 竊取CPU週期 764 29.5 分析性能問題 764 29.6 檢查系統性能 765 29.7 救命!我的伺服器實在是太慢了 773 第30章 資料中心基礎 776 30.1 機架 777 30.2 電力 777 30.3 冷卻與環境 779 30.4 資料中心可靠性分級 782 30.5 資

料中心安全 783 30.6 工具 784 第31章 方法論、策略與政治 786 31.1 大一統理論:DevOps 787 31.2 工單與任務管理系統 790 31.3 本地文檔維護 792 31.4 環境分離 794 31.5 災難管理 795 31.6 IT策略與規程 797 31.7 服務水準協定 799 31.8 合規:規章與標準 801 31.9 法律問題 803 31.10 組織、會議及其他資源 805

591 修改 地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00:00 開場
04:02 基本資料
04:39 環境公設與工法
11:19 交通資訊與生活機能
14:25 樣品屋參觀
26:41 心得總結

區域內綠地豐富
與家人散步 遛狗等非常方便
走路5分鐘內可達福基公園
還有2000坪的福美公園
10分鐘內可達頭前運動公園
和疏洪道親水公園

#頭前重劃區
#福美公園
#捷運環狀線幸福站

-------------------------
投資興建:陸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營造公司:建程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基地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福德一街及福前街135巷
基地面積:約551.35坪
樓層規劃:1棟 地上14層 地下3層
登記類別:第二種住宅區
戶數規劃:77戶住家 / 67個平面車位
坪數規劃:26/32/39 坪
房型規劃:2~3房
公設比例:約34.8%
管理費用:預估85元/坪/月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Knm6AeW-pj4E3dQw/join
----------
【Email】工商合作 | 爆料投稿 | 售屋委託 _ 請來信↓↓
https://[email protected]
----------
影片看不夠,想看書學習買房知識嗎?!
《35線上賞屋的買房實戰課 - Ted》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MOMO | 聯經 _ 各大通路販售中!!
----------
【🔴直播LIVE】TED〝不定時〞在YouTube直播,一起和Ted聊天吧!
----------
FB討論區開囉!!
不管是房屋買賣、租售、裝潢、Apple Homekit智能家居等相關問題
歡迎大家加入社團並且良性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9270251322950/
----------
💬Line貼圖新上市📣【35不動產語錄】https://reurl.cc/R4KrEe
----------
35線上賞屋xTRIDENT聯名款帽子 售價880元( 35線上賞屋布標為贈品 )
【蝦皮連結】https://reurl.cc/vDoQol
----------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FB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35visitchannel
愛奇藝: http://tw.iqiyi.com/u/1593360993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11252336
痞客邦: http://channel35.pixnet.net/blog
亞洲遊訂房: https://asiayo.com/zh-tw/?aff_id=229
IG:https://www.instagram.com/35channel/?hl=zh-tw
----------
本頻道紀錄各式不動產的參觀紀錄與懶人包,
內容與立場皆不代表建設公司或銷售單位,
如有任何購屋疑問,請洽銷售現場或建設方,
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邀請我們參觀各建案!

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基於Arm Cortex-A9雙核處理器和Vivado的設計方法(第二版)

為了解決591 修改 地址的問題,作者何賓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在已經出版的《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基於ARM Cortex-A9雙核處理器和Vivado的設計方法》一書的基礎上進行修訂而成的。   本書新修訂後內容增加到30章。修訂後,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加入了Arm架構及分類、使用PetaLinux工具在Zynq-7000 SoC上搭建Ubuntu作業系統,以及在Ubuntu作業系統環境下搭建Python語言開發環境,並使用Python語言開發應用程式的內容。   本書修訂後。進一步降低了讀者學習Arm Cortex-A9嵌入式系統的門檻,並引入了在Zynq-7000 SoC上搭建Ubuntu作業系統的新方法。此

外,將流行的Python語言引入到Arm嵌入式系統中,進一步拓寬了在Arm嵌入式系統上開發應用程式的方法。 第1章 Zynq - 7000 SoC設計導論 1 1.1 全可程式設計片上系統基礎知識 1 1.1.1 全可程式設計片上系統的演進 1 1.1.2 SoC與MCU和CPU的比較 3 1.1.3 全可程式設計SoC誕生的背景 4 1.1.4 可程式設計SoC系統技術特點 5 1.1.5 全可程式設計片上系統中的處理器類型 5 1.2 Arm架構及分類 6 1.2.1 M - Profile 7 1.2.2 R - Profile 9 1.2.3 A - Profile

10 1.3 Zynq - 7000 SoC功能和結構 11 1.3.1 Zynq - 7000 SoC產品分類及資源 12 1.3.2 Zynq - 7000 SoC的功能 12 1.3.3 Zynq - 7000 SoC處理系統PS的構成 14 1.3.4 Zynq - 7000 SoC可程式設計邏輯PL的構成 19 1.3.5 Zynq - 7000 SoC內的互聯結構 20 1.3.6 Zynq - 7000 SoC的供電引腳 22 1.3.7 Zynq - 7000 SoC內MIO到EMIO的連接 23 1.3.8 Zynq - 7000 SoC內為PL分配的信號 28 1.4 Z

ynq - 7000 SoC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優勢 30 1.4.1 使用PL實現軟體演算法 30 1.4.2 降低功耗 32 1.4.3 即時減負 33 1.4.4 可重配置計算 34 第2章 AMBA規範 35 2.1 AMBA規範及發展 35 2.1.1 AMBA 1 36 2.1.2 AMBA 2 36 2.1.3 AMBA 3 36 2.1.4 AMBA 4 37 2.1.5 AMBA 5 38 2.2 AMBA APB規範 40 2.2.1 AMBA APB寫傳輸 40 2.2.2 AMBA APB讀傳輸 42 2.2.3 AMBA APB錯誤回應 43 2.2.4 操作狀態 44

2.2.5 AMBA 3 APB信號 44 2.3 AMBA AHB規範 45 2.3.1 AMBA AHB結構 45 2.3.2 AMBA AHB操作 46 2.3.3 AMBA AHB傳輸類型 48 2.3.4 AMBA AHB猝發操作 50 2.3.5 AMBA AHB傳輸控制信號 53 2.3.6 AMBA AHB位址解碼 54 2.3.7 AMBA AHB從設備傳輸回應 55 2.3.8 AMBA AHB資料匯流排 58 2.3.9 AMBA AHB傳輸仲裁 59 2.3.10 AMBA AHB分割傳輸 64 2.3.11 AMBA AHB復位 67 2.3.12 關於AHB資料匯

流排的位元寬 67 2.3.13 AMBA AHB周邊設備 68 2.4 AMBA AXI4規範 69 2.4.1 AMBA AXI4概述 69 2.4.2 AMBA AXI4功能 70 2.4.3 AMBA AXI4互聯結構 78 2.4.4 AXI4 - Lite功能 79 2.4.5 AXI4 - Stream功能 80 第3章 Zynq - 7000系統公共資源及特性 83 3.1 時鐘子系統 83 3.1.1 時鐘子系統架構 83 3.1.2 CPU時鐘域 84 3.1.3 時鐘程式設計實例 86 3.1.4 時鐘子系統內的生成電路結構 87 3.2 復位子系統 91 3.2.1

重定子系統結構和層次 92 3.2.2 重定流程 93 3.2.3 復位的結果 94 第4章 Zynq調試和測試子系統 95 4.1 JTAG和DAP子系統 95 4.1.1 JTAG和DAP子系統功能 97 4.1.2 JTAG和DAP子系統I/O信號 99 4.1.3 程式設計模型 99 4.1.4 Arm DAP控制器 101 4.1.5 跟蹤埠介面單元(TPIU) 102 4.1.6 Xilinx TAP控制器 102 4.2 CoreSight系統結構及功能 103 4.2.1 CoreSight結構概述 103 4.2.2 CoreSight系統功能 104 第5章 Corte

x - A9處理器及指令集 107 5.1 應用處理單元概述 107 5.1.1 基本功能 107 5.1.2 系統級視圖 108 5.2 Cortex - A9處理器結構 110 5.2.1 處理器模式 111 5.2.2 寄存器 113 5.2.3 流水線 118 5.2.4 分支預測 118 5.2.5 指令和資料對齊 119 5.2.6 跟蹤和調試 121 5.3 Cortex - A9處理器指令集 122 5.3.1 指令集基礎 122 5.3.2 資料處理操作 125 5.3.3 記憶體指令 130 5.3.4 分支 131 5.3.5 飽和算術 133 5.3.6 雜項指令 13

4 第6章 Cortex - A9片上記憶體系統結構和功能 138 6.1 L1快取記憶體 138 6.1.1 快取記憶體背景 138 6.1.2 快取記憶體的優勢和問題 139 6.1.3 記憶體層次 140 6.1.4 快取記憶體結構 140 6.1.5 緩存策略 145 6.1.6 寫和取緩衝區 147 6.1.7 緩存性能和命中速度 147 6.1.8 無效和清除緩存 147 6.1.9 一致性點和統一性點 149 6.1.10 Zynq - 7000中Cortex - A9 L1快取記憶體的特性 151 6.2 記憶體順序 153 6.2.1 普通、設備和強順序記憶體模型 154

6.2.2 記憶體屬性 155 6.2.3 記憶體屏障 155 6.3 記憶體管理單元 159 6.3.1 MMU功能描述 160 6.3.2 虛擬記憶體 161 6.3.3 轉換表 162 6.3.4 頁表入口域的描述 165 6.3.5 TLB構成 167 6.3.6 記憶體訪問順序 169 6.4 偵聽控制單元 170 6.4.1 地址過濾 171 6.4.2 SCU主設備埠 171 6.5 L2快取記憶體 171 6.5.1 互斥L2 - L1快取記憶體配置 173 6.5.2 快取記憶體替換策略 174 6.5.3 快取記憶體鎖定 174 6.5.4 使能/禁止L2快取記憶體控制器

176 6.5.5 RAM訪問延遲控制 176 6.5.6 保存緩衝區操作 176 6.5.7 在Cortex - A9和L2控制器之間的優化 177 6.5.8 預取操作 178 6.5.9 程式設計模型 179 6.6 片上記憶體 180 6.6.1 片上記憶體概述 180 6.6.2 片上記憶體功能 181 6.7 系統位址分配 186 6.7.1 位址映射 186 6.7.2 系統匯流排主設備 188 6.7.3 I/O外設 188 6.7.4 SMC記憶體 188 6.7.5 SLCR寄存器 188 6.7.6 雜項PS寄存器 189 6.7.7 CPU私有寄存器 189 第7章

Zynq - 7000 SoC的Vivado基本設計流程 190 7.1 創建新的工程 190 7.2 使用IP集成器創建處理器系統 192 7.3 生成頂層HDL並匯出設計到SDK 197 7.4 創建應用測試程式 199 7.5 設計驗證 202 7.5.1 驗證前的硬體平臺準備 202 7.5.2 設計驗證的具體實現 203 7.6 SDK調試工具的使用 205 7.6.1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205 7.6.2 導入工程到SDK 205 7.6.3 建立新的記憶體測試工程 205 7.6.4 運行記憶體測試工程 206 7.6.5 調試記憶體測試工程 207 7.7 SDK性能分析工具

209 第8章 Arm GPIO的原理和控制實現 213 8.1 GPIO模組原理 213 8.1.1 GPIO介面及功能 214 8.1.2 GPIO程式設計流程 217 8.1.3 I/O介面 218 8.1.4 部分寄存器說明 218 8.1.5 底層讀/寫函數說明 220 8.1.6 GPIO的API函數說明 220 8.2 Vivado環境下MIO讀/寫控制的實現 221 8.2.1 調用底層讀/寫函數編寫GPIO應用程式 221 8.2.2 調用API函數編寫控制GPIO應用程式 224 8.3 Vivado環境下EMIO讀/寫控制的實現 226 8.3.1 調用底層讀/寫函數

編寫GPIO應用程式 227 8.3.2 調用API函數編寫控制GPIO應用程式 232 第9章 Cortex - A9異常與中斷原理及實現 236 9.1 異常原理 236 9.1.1 異常類型 237 9.1.2 異常處理 241 9.1.3 其他異常控制碼 242 9.1.4 Linux異常程式流 243 9.2 中斷原理 244 9.2.1 外部插斷要求 244 9.2.2 Zynq - 7000 SoC內的中斷環境 247 9.2.3 中斷控制器的功能 248 9.3 Vivado環境下中斷系統的實現 252 9.3.1 Cortex - A9處理器中斷及異常初始化流程 252 9

.3.2 Cortex - A9 GPIO控制器初始化流程 252 9.3.3 匯出硬體設計到SDK 253 9.3.4 創建新的應用工程 253 9.3.5 運行應用工程 256 第10章 Cortex - A9計時器原理及實現 257 10.1 計時器系統架構 257 10.1.1 CPU私有計時器和看門狗計時器 257 10.1.2 全域計時器/計數器 258 10.1.3 系統級看門狗計時器 259 10.1.4 3重計時器/計數器 261 10.1.5 I/O信號 264 10.2 Vivado環境下計時器的控制實現 264 10.2.1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265 10.2.2

創建SDK軟體工程 265 10.2.3 運行軟體應用工程 267 第11章 Cortex - A9 DMA控制器原理及實現 268 11.1 DMA控制器架構 268 11.2 DMA控制器功能 271 11.2.1 考慮AXI交易的因素 272 11.2.2 DMA管理器 273 11.2.3 多通道資料FIFO(MFIFO) 274 11.2.4 記憶體―記憶體交易 274 11.2.5 PL外設AXI交易 274 11.2.6 PL外設請求介面 275 11.2.7 PL外設長度管理 276 11.2.8 DMAC長度管理 277 11.2.9 事件和中斷 278 11.2.10 異

常終止 278 11.2.11 安全性 280 11.2.12 IP配置選項 282 11.3 DMA控制器程式設計指南 282 11.3.1 啟動控制器 282 11.3.2 執行DMA傳輸 282 11.3.3 插斷服務常式 282 11.3.4 寄存器描述 283 11.4 DMA引擎程式設計指南 284 11.4.1 寫微代碼程式設計用於AXI交易的CCRx 284 11.4.2 記憶體到記憶體傳輸 284 11.4.3 PL外設DMA傳輸長度管理 287 11.4.4 使用一個事件重新啟動DMA通道 289 11.4.5 中斷一個處理器 289 11.4.6 指令集參考 290 11

.5 程式設計限制 291 11.6 系統功能之控制器重定配置 292 11.7 I/O介面 293 11.7.1 AXI主介面 293 11.7.2 外設請求介面 293 11.8 Vivado環境下DMA傳輸的實現 294 11.8.1 DMA控制器初始化流程 295 11.8.2 中斷控制器初始化流程 295 11.8.3 中斷服務控制碼處理流程 296 11.8.4 匯出硬體設計到SDK 296 11.8.5 創建新的應用工程 297 11.8.6 運行軟體應用工程 303 第12章 Cortex - A9安全性擴展 305 12.1 TrustZone硬體架構 305 12.1.1

多核系統的安全性擴展 307 12.1.2 普通世界和安全世界的交互 307 12.2 Zynq - 7000 APU內的TrustZone 308 12.2.1 CPU安全過渡 309 12.2.2 CP15寄存器存取控制 310 12.2.3 MMU安全性 310 12.2.4 L1緩存安全性 311 12.2.5 安全異常控制 311 12.2.6 CPU調試TrustZone存取控制 311 12.2.7 SCU寄存器存取控制 312 12.2.8 L2緩存中的TrustZone支持 312 第13章 Cortex - A9 NEON原理及實現 313 13.1 SIMD 313

13.2 NEON架構 315 13.2.1 與VFP的共性 315 13.2.2 資料類型 316 13.2.3 NEON寄存器 316 13.2.4 NEON指令集 318 13.3 NEON C編譯器和彙編器 319 13.3.1 向量化 319 13.3.2 檢測NEON 319 13.4 NEON優化庫 320 13.5 SDK工具提供的優化選項 321 13.6 使用NEON內聯函數 324 13.6.1 NEON資料類型 325 13.6.2 NEON內聯函數 325 13.7 優化NEON彙編器代碼 327 13.8 提高記憶體訪問效率 328 13.9 自動向量化實現 329

13.9.1 匯出硬體設計到SDK 329 13.9.2 創建新的應用工程 330 13.9.3 運行軟體應用工程 331 13.10 NEON彙編代碼實現 331 13.10.1 匯出硬體設計到SDK 331 13.10.2 創建新的應用工程 332 13.10.3 運行軟體應用工程 333 第14章 Cortex - A9外設模組結構及功能 334 14.1 DDR記憶體控制器 334 14.1.1 DDR記憶體控制器介面及功能 335 14.1.2 AXI記憶體介面 337 14.1.3 DDR核和交易調度器 338 14.1.4 DDRC仲裁 338 14.1.5 DDR記憶體控制

器PHY 340 14.1.6 DDR初始化和標定 340 14.1.7 改錯碼 341 14.2 靜態記憶體控制器 342 14.2.1 靜態記憶體控制器介面及功能 343 14.2.2 靜態記憶體控制器和記憶體的信號連接 344 14.3 四 - SPI Flash控制器 345 14.3.1 四 - SPI Flash控制器功能 347 14.3.2 四 - SPI Flash控制器回饋時鐘 349 14.3.3 四 - SPI Flash控制器介面 349 14.4 SD/SDIO外設控制器 351 14.4.1 SD/SDIO控制器功能 352 14.4.2 SD/SDIO控制器傳輸

協議 353 14.4.3 SD/SDIO控制器埠信號連接 356 14.5 USB主機、設備和OTG控制器 356 14.5.1 USB控制器介面及功能 358 14.5.2 USB主機操作模式 361 14.5.3 USB設備操作模式 363 14.5.4 USB OTG操作模式 365 14.6 吉比特乙太網控制器 365 14.6.1 吉比特乙太網控制器介面及功能 367 14.6.2 吉比特乙太網控制器介面程式設計嚮導 368 14.6.3 吉比特乙太網控制器介面信號連接 372 14.7 SPI控制器 373 14.7.1 SPI控制器的介面及功能 374 14.7.2 SPI控制

器時鐘設置規則 376 14.8 CAN控制器 376 14.8.1 CAN控制器介面及功能 377 14.8.2 CAN控制器操作模式 379 14.8.3 CAN控制器消息保存 380 14.8.4 CAN控制器接收篩檢程式 381 14.8.5 CAN控制器程式設計模型 382 14.9 UART控制器 383 14.10 I2C控制器 387 14.10.1 I2C速度控制邏輯 388 14.10.2 I2C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模式 388 14.11 XADC轉換器介面 390 14.11.1 XADC轉換器介面及功能 391 14.11.2 XADC命令格式 392 14.11.3

供電感測器報警 392 14.12 PCI - E介面 393 第15章 Zynq - 7000內的可程式設計邏輯資源 395 15.1 可程式設計邏輯資源概述 395 15.2 可程式設計邏輯資源功能 396 15.2.1 CLB、Slice和LUT 396 15.2.2 時鐘管理 396 15.2.3 塊RAM 398 15.2.4 數位信號處理 - DSP Slice 398 15.2.5 輸入/輸出 399 15.2.6 低功耗串列收發器 400 15.2.7 PCI - E模組 401 15.2.8 XADC(類比 - 數位轉換器) 402 15.2.9 配置 402 第16章

Zynq - 7000內的互聯結構 404 16.1 系統互聯架構 404 16.1.1 互聯模組及功能 404 16.1.2 資料路徑 406 16.1.3 時鐘域 407 16.1.4 連線性 408 16.1.5 AXI ID 409 16.1.6 寄存器概述 409 16.2 服務品質 410 16.2.1 基本仲裁 410 16.2.2 不錯QoS 410 16.2.3 DDR埠仲裁 411 16.3 AXI_HP介面 411 16.3.1 AXI_HP介面結構及特點 411 16.3.2 介面資料寬度 415 16.3.3 交易類型 416 16.3.4 命令交替和重新排序 416

16.3.5 性能優化總結 416 16.4 AXI_ACP介面 417 16.5 AXI_GP介面 418 16.6 AXI信號總結 418 16.7 PL介面選擇 422 16.7.1 使用通用主設備埠的Cortex - A9 423 16.7.2 通過通用主設備的PS DMA控制器(DMAC) 423 16.7.3 通過高性能介面的PL DMA 426 16.7.4 通過AXI ACP的PL DMA 426 16.7.5 通過通用AXI從(GP)的PL DMA 426 第17章 Zynq - 7000 SoC內定制簡單AXI - Lite IP 429 17.1 設計原理 429 1

7.2 定制AXI - Lite IP 429 17.2.1 創建定制IP範本 429 17.2.2 修改定制IP設計範本 432 17.2.3 使用IP封裝器封裝外設 436 17.3 打開並添加IP到設計中 440 17.3.1 打開工程和修改設置 440 17.3.2 添加定制IP到設計 442 17.3.3 添加XDC約束檔 445 17.4 匯出硬體到SDK 446 17.5 建立和驗證軟體應用工程 446 17.5.1 建立應用工程 447 17.5.2 下載硬體位元流檔到FPGA 449 17.5.3 運行應用工程 450 第18章 Zynq - 7000 SoC內定制複雜AX

I Lite IP 451 18.1 設計原理 451 18.1.1 VGA IP核的設計原理 451 18.1.2 移位暫存器IP核的設計原理 453 18.2 定制VGA IP核 454 18.2.1 創建定制VGA IP範本 454 18.2.2 修改定制VGA IP範本 455 18.2.3 使用IP封裝器封裝VGA IP 459 18.3 定制移位暫存器IP核 460 18.3.1 創建定制SHIFTER IP範本 460 18.3.2 修改定制SHIFTER IP範本 462 18.3.3 使用IP封裝器封裝SHIFTER IP 463 18.4 打開並添加IP到設計中 464 1

8.4.1 打開工程和修改設置 464 18.4.2 添加定制IP到設計 466 18.4.3 添加XDC約束檔 470 18.5 匯出硬體到SDK 471 18.6 建立和驗證軟體工程 472 18.6.1 建立應用工程 472 18.6.2 下載硬體位元流檔到FPGA 476 18.6.3 運行應用工程 477 第19章 Zynq - 7000 AXI HP資料傳輸原理及實現 478 19.1 設計原理 478 19.2 構建硬體系統 479 19.2.1 打開工程和修改設置 479 19.2.2 添加並連接AXI DMA IP核 480 19.2.3 添加並連接FIFO IP核 482

19.2.4 連接DMA中斷到PS 485 19.2.5 驗證和建立設計 487 19.3 建立和驗證軟體工程 487 19.3.1 匯出硬體到SDK 488 19.3.2 創建軟體應用工程 488 19.3.3 下載硬體位元流檔到FPGA 497 19.3.4 運行應用工程 497 第20章 Zynq - 7000 ACP資料傳輸原理及實現 499 20.1 設計原理 499 20.2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499 20.3 配置PS埠 499 20.4 添加並連接IP到設計 500 20.4.1 添加IP到設計 501 20.4.2 系統連接 501 20.4.3 分配位址空間 502

20.5 使用SDK設計和實現應用工程 504 20.5.1 創建新的軟體應用工程 504 20.5.2 導入應用程式 504 20.5.3 下載硬體位元流檔到FPGA 507 20.5.4 運行應用工程 508 第21章 Zynq - 7000軟體和硬體協同調試原理及實現 509 21.1 設計目標 509 21.2 ILA核原理 510 21.2.1 ILA觸發器輸入邏輯 510 21.2.2 多觸發器埠的使用 510 21.2.3 使用觸發器和存儲限制條件 510 21.2.4 ILA觸發器輸出邏輯 512 21.2.5 ILA資料捕獲邏輯 512 21.2.6 ILA控制與狀態邏輯

513 21.3 VIO核原理 513 21.4 構建協同調試硬體系統 514 21.4.1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514 21.4.2 添加定制IP 514 21.4.3 添加ILA和VIO核 515 21.4.4 標記和分配調試網路 516 21.5 生成軟體工程 518 21.6 S/H協同調試 520 第22章 Zynq - 7000 SoC啟動和配置原理及實現 527 22.1 Zynq - 7000 SoC啟動過程 527 22.2 Zynq - 7000 SoC啟動要求 527 22.2.1 供電要求 528 22.2.2 時鐘要求 528 22.2.3 復位要求 528 22.

2.4 模式引腳 528 22.3 Zynq - 7000 SoC內的BootROM 530 22.3.1 BootROM特性 530 22.3.2 BootROM頭部 531 22.3.3 啟動設備 535 22.3.4 BootROM多啟動和開機磁碟分割查找 538 22.3.5 調試狀態 539 22.3.6 BootROM後狀態 540 22.4 Zynq - 7000 SoC器件配置介面 543 22.4.1 描述功能 544 22.4.2 器件配置流程 545 22.4.3 配置PL 549 22.4.4 寄存器概述 550 22.5 生成SD卡鏡像檔並啟動 551 22.5.1

SD卡與XC7Z020介面設計 551 22.5.2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552 22.5.3 創建級啟動引導 553 22.5.4 創建SD卡啟動鏡像 553 22.5.5 從SD卡啟動引導系統 555 22.6 生成QSPI Flash鏡像並啟動 556 22.6.1 QSPI Flash介面 556 22.6.2 創建QSPI Flash鏡像 557 22.6.3 從QSPI Flash啟動引導系統 558 22.7 Cortex - A9雙核系統的配置和運行 558 22.7.1 構建雙核硬體系統工程 558 22.7.2 添加並互聯IP核 559 22.7.3 匯出硬體設計到SDK中

561 22.7.4 設置板級包支援路徑 561 22.7.5 建立FSBL應用工程 562 22.7.6 建立CPU0應用工程 562 22.7.7 建立CPU1板級支持包 566 22.7.8 建立CPU1應用工程 566 22.7.9 創建SD卡鏡像文件 570 22.7.10 雙核系統運行和測試 571 22.7.11 雙核系統的調試 571 第23章 Zynq - 7000 SoC內XADC原理及實現 574 23.1 ADC轉換器介面結構 574 23.2 ADC轉換器功能 575 23.2.1 XADC的命令格式 576 23.2.3 供電感測器報警 576 23.3 XAD

C IP核結構及信號 577 23.4 開發平臺上的XADC介面 578 23.5 在Zynq - 7000 SoC內構建數模混合系統 579 23.5.1 打開前面的設計工程 579 23.5.2 配置PS埠 579 23.5.3 添加並連接XADC IP到設計 580 23.5.4 查看位址空間 582 23.5.5 添加用戶約束檔 583 23.5.6 設計處理 583 23.6 使用SDK設計和實現應用工程 584 23.6.1 生成新的應用工程 584 23.6.2 導入應用程式 585 23.6.3 下載硬體位元流檔到FPGA 591 23.6.4 運行應用工程 591 第24章

Linux開發環境的構建 592 24.1 構建虛擬機器環境 592 24.2 安裝和啟動Ubuntu 14.04客戶機作業系統 595 24.2.1 新添加兩個磁片 595 24.2.2 設置CD/DVD(SATA) 596 24.2.3 安裝Ubuntu 14.04 597 24.2.4 更改Ubuntu 14.04作業系統啟動設備 600 24.2.5 啟動Ubuntu 14.04作業系統 600 24.2.6 添加搜索連結資源 600 24.3 安裝FTP工具 601 24.3.1 Windows作業系統下LeapFTP安裝 601 24.3.2 Ubuntu作業系統環境下FTP安裝

602 24.4 安裝和啟動SSH和GIT組件 603 24.4.1 安裝和啟動SSH組件 603 24.4.2 安裝和啟動GIT組件 604 24.5 安裝交叉編譯器環境 604 24.5.1 安裝32位支援工具包 604 24.5.2 安裝和設置SDK 2015.4工具 605 24.6 安裝和配置Qt集成開發工具 606 24.6.1 Qt集成開發工具功能 606 24.6.2 構建PC平臺Qt環境 607 24.6.3 構建Arm平臺Qt環境 613 第25章 構建Zynq - 7000 SoC內Ubuntu硬體運行環境 622 25.1 建立新的設計工程 622 25.2 添加I

P核路徑 623 25.3 構建硬體系統 623 25.3.1 添加和配置ZYNQ7 IP 624 25.3.2 添加和配置VDMA IP核 625 25.3.3 添加和配置AXI Display Controller IP核 626 25.3.4 添加和配置HDMI Transmitter IP核 627 25.3.5 添加和配置VGA IP核 627 25.3.6 連接用戶自訂IP核 627 25.3.7 添加和配置Processor System Reset IP核 630 25.3.8 連接系統剩餘部分 630 25.4 添加設計約束檔 632 25.5 匯出硬體檔 633 第26章

構建Zynq - 7000 SoC內Ubuntu軟體運行環境 635 26.1 u - boot原理及實現 635 26.1.1 下載u - boot源碼 635 26.1.2 u - boot檔結構 636 26.1.3 u - boot工作模式 637 26.1.4 u - boot啟動過程 637 26.1.5 編譯u - boot 650 26.1.6 連結指令檔結構 652 26.2 內核結構及編譯 654 26.2.1 內核結構 654 26.2.2 下載Linux內核源碼 655 26.2.3 內核版本 655 26.2.4 內核系統組態 655 26.2.5 Bootload

er 啟動過程 658 26.2.6 Linux內核啟動過程 660 26.2.7 編譯內核 662 26.3 設備樹原理及實現 662 26.3.1 設備樹概述 662 26.3.2 設備樹資料格式 663 26.3.3 設備樹的編譯 664 26.4 檔案系統原理及下載 664 26.5 生成Ubuntu啟動鏡像 665 26.5.1 生成FSBL檔 666 26.5.2 生成BOOT.bin開機檔案 666 26.5.3 製作SD卡 668 26.5.4 複製BOOT. bin文件 670 26.5.5 複製編譯後的內核檔 670 26.5.6 複製編譯後的設備樹檔 671 26.5.7

複製檔案系統 671 26.6 啟動Ubuntu作業系統 672 第27章 Linux環境下簡單字元設備驅動程式的開發 674 27.1 驅動程式的必要性 674 27.2 Linux作業系統下的設備檔案類型 675 27.3 Linux驅動的開發流程 676 27.4 驅動程式的結構框架 676 27.4.1 載入和卸載函數模組 676 27.4.2 字元設備中重要的資料結構和函數 677 27.5 編寫makefile檔 683 27.6 編譯驅動程式 684 27.7 編寫測試程式 685 27.8 運行測試程式 686 第28章 Linux環境下包含中斷機制驅動程式的開發 688

28.1 設計原理 688 28.2 編寫包含中斷處理的驅動代碼 688 28.2.1 驅動程式標頭檔 688 28.2.2 驅動的載入和卸載函數 689 28.2.3 file_operations初始化 691 28.3 編寫makefile檔 691 28.4 編譯驅動程式 692 28.5 測試驅動程式 693 第29章 Linux環境下影像處理系統的構建 694 29.1 系統整體架構和功能 694 29.2 OV5640攝像頭性能 695 29.2.1 攝像頭捕獲模組的硬體 696 29.2.2 SCCB介面規範 696 29.2.3 寫攝像頭模組寄存器操作 697 29.2.

4 讀攝像頭模組寄存器操作 698 29.2.5 攝像頭初始化流程 700 29.3 Vivado HLS實現拉普拉斯運算元濾波演算法的設計 701 29.3.1 Vivado HLS工具的性能和優勢 701 29.3.2 拉普拉斯演算法與HDL之間的映射 703 29.4 影像處理系統的整體構建 706 29.5 影像處理系統軟體的設計 708 29.5.1 Ubuntu桌面系統的構建 708 29.5.2 Qt影像處理程式的開發 708 29.6 內嵌影像處理系統測試 710 第30章 Zynq-7000 SoC上構建和實現Python應用 712 30.1 設計所需的硬體環境 712

30.2 構建PetaLinux開發環境 712 30.2.1 PetaLinx開發環境概述 712 30.2.2 安裝32位庫 714 30.2.3 安裝並測試tftp伺服器 714 30.2.4 下載並安裝PetaLinux 715 30.3 構建嵌入式系統硬體 717 30.3.1 下載並安裝Vivado 2018.2整合式開發環境 717 30.3.2 添加板級支援包檔 717 30.3.3 建立新的Vivado工程 717 30.3.4 構建硬體系統 718 30.4 構建嵌入式Python開發環境 721 30.5 構建PC端Python開發環境 723 30.6 伺服器和用戶端P

ython的開發 724 30.6.1 伺服器端Python的開發 725 30.6.2 用戶端Python的開發 726 30.7 設計驗證 728 30.7.1 啟動伺服器程式 728 30.7.2 啟動用戶端程式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