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室內定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5g室內定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真識知識內容機構寫的 風華樂齡 合勤共生宅年鑑 第三輯 和(加)童文的 6G無線通訊新征程:跨越人聯、物聯,邁向萬物智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策馬天下 和機械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飛機工程系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李榮全所指導 林琪恩的 陸空聯網導遊系統 (2021),提出5g室內定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導航、GPS、物聯網、無人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許健平所指導 張柏毅的 透過深度可分卷積網路運用信道狀態信息進行室內定位 (2021),提出因為有 信道狀態信息、室內定位、卷積神經網路、無人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5g室內定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5g室內定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風華樂齡 合勤共生宅年鑑 第三輯

為了解決5g室內定位的問題,作者真識知識內容機構 這樣論述:

客製 / 優化 / 實踐 / 體驗 / 展望 土地開發建設經營,創新共生系統模式 推動高齡住宅議題,成就長者優質晚年 精準課程提升健康,智慧科技實踐理想   ◎關於本書   二○二○~二○二一年,世界歷史留下一個獨特且難忘的時間印記。這一整年,新冠疫情於全球延燒,與此同時,高齡化人口的危機並未緩下腳步,在這艱困辛苦的一年裡依然加快速度,整個世界面臨的高齡問題越趨嚴峻。臺灣高齡人口在今年八月正式突破百分之十六大關,人口首次開始負成長,如何照顧逐年增加的高齡人口,如何讓長者們安居樂業,不再只是政府或長照機機需要在意的事,這是身處在臺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的議題。合勤共生宅的創生、規劃

與實踐,不啻成為高齡社會浪潮下一個最佳的解決之道。   ‧旅宿服務經營;以經營旅館方式運營,除了規劃長住長輩的住宿區外,其餘空間則透過「康茵行旅」品牌為大眾提供服務,讓共生宅成為全齡友善的環境。   ‧餐飲服務提供:整體服務包括餐廳、咖啡廳、茶(酒)吧、烘焙坊、市集商店……等多種服務場域,提供入住長輩與來訪共生宅不同族群,提供符合個人化需求的餐飲服務。   ‧專業課程規劃:提供各種互動、體驗、遊戲方式的活動與課程,讓入住的高齡長者可以規劃自己的生活重心,從而重新擁有社交生活,完成自我實踐。   ‧康養照護系統:除居住環境與社區關係等內外共生協作,更有完整的康養照護系統,提供長者入住評估

、財務規劃及為其量身打造生活照顧方案,讓長者無需憂心未來生活。   「合勤共生宅」是一個陪妳我好好慢老的代名詞。以發展社區概念為核心,人們可以在地養老,晚年人生風華再現!讓銀髮族的照護功能回歸社區,從在地、社區出發,結合政府的長照政策,提供共學、共創、共食、共好、共遊的客製化共生照顧模式,將是未來超高齡化人口問題的重要解方。 產官學社會菁英‧聯名推薦   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   蔡壁如/臺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   賴勁麟/神腦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耀中/民主進步黨台中市南屯區議員   陳適卿/台北醫學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李正雄/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朱偉仁/八福

銀髮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愛長照網站)總經理   廖文章/大葉大學會計資訊學系副教授   曾思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   江哲銘/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蔡錦墩/福樂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慶光/樂齡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哲弘/祥寶健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第明/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涂心寧/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名譽理事長   莊承鑫/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施福忠/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所)專任副教授   李宗勇/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空聯網導遊系統

為了解決5g室內定位的問題,作者林琪恩 這樣論述:

摘要.................................iAbstract.................................iii誌謝.................................v目錄.................................vi表目錄.................................ix圖目錄.................................x縮語表.................................xvii第一章 緒論.........................

........11.1前言.................................11.2研究目的與動機.................................2第二章 文獻與技術探討.................................42.1文獻探討.................................42.2相關技術.................................62.2.1 5G.................................62.2.2物聯網...............................

..11第三章 系統架構.................................153.1架構與應用.................................153.2旅客穿戴裝置.................................173.3導遊平板監控系統.................................183.4聯網通訊與無人機搜救系統.................................203.4.1機體裝設.................................223.4.2單晶片電腦-Raspberry PI...

..............................233.4.3飛行控制電腦-Pixhawk 4.................................253.4.4無人機之微電腦-Arduino MEGA 2560 PRO.................................28第四章 硬體設計.................................304.1微控制器單元.................................304.1.1 disPIC30F.................................304.1.2驅

動電路.................................324.2感測器單元.................................334.2.1全球衛星定位系統.................................334.2.2單晶片電腦夜視攝影鏡頭.................................374.2.3溫度感測計.................................394.3通訊單元.................................414.3.1 5G通訊系統 ...................

..............414.3.2 ZigBee無線通訊.................................444.3.3 ZigBee網路層協定.................................454.4電路設計.................................474.4.1 Altium Designer.................................474.5 3D列印.................................54第五章 軟體設計................................

.565.1 旅客穿戴式裝置.................................565.1.1 MPLAB IDE.................................565.2導遊監控平板.................................585.2.1 整合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 IDE Visual C#.................................585.2.2溫度計.................................585.2.3 姿態儀...............................

..595.2.4航向指示計.................................595.2.5 離線地圖(Gmp.NET).................................605.3 聯網通訊與無人機搜救系統.................................625.3.1人機介面實現.................................625.3.2網頁伺服器架設.................................625.3.3網路資料庫架設.................................635.3.4無

人機資料擷取系統.................................655.3.5資料庫管理工具.................................665.3.6管理工具.................................67第六章 系統功能設計.................................686.1穿戴式裝置設計流程圖.................................686.2導遊監控平板裝置設計流程.................................706.3聯網通訊與無人機搜救系統設計流程....

.............................72第七章 系統測試.................................747.1地面ZigBee傳輸距離測試.................................747.2 ZigBee和5G聯網測試.................................777.2.1 5G資料接收測試.................................777.2.2 ZigBee資料接收測試.................................807.2.3 5G即時影像........

.........................827.3 無人機飛行與搜尋測試.................................837.3.1 近距離搜尋測試.................................837.3.2 遠距離搜尋測試.................................847.4 GPS接收測試.................................877.5 緊急求救延遲時間測試.................................89第八章 結論..........................

.......90參考文獻.................................91Extended Abstract.................................94

6G無線通訊新征程:跨越人聯、物聯,邁向萬物智聯

為了解決5g室內定位的問題,作者(加)童文 這樣論述:

本書是關於6G無線網路的前沿系統性著作,展現了萬物智慧時代的6G總體願景,闡述了6G的驅動因素、關鍵能力、應用場景、關鍵性能指標,以及相關的技術創新。6G創新包含以人為中心的沉浸式通信、感知、定位、成像、分散式機器學習、互聯AI、基於智慧聯接的後工業4.0、智慧城市與智慧生活,以及用於3D全球無線覆蓋的超級星座衛星等技術。 本書還介紹了新的空口和組網技術、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以及地面與非地面一體化網路技術,並探討了用以實現互聯AI、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路、原生可信等功能的新型網路架構。本書可作為學術界和業內人士在B5G移動通信(Beyond5G)方面的基礎書目。

透過深度可分卷積網路運用信道狀態信息進行室內定位

為了解決5g室內定位的問題,作者張柏毅 這樣論述:

WiFi室內定位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缺少視距(LOS)傳輸的室內環境中。在這篇論文中,我們設計了一個多室內指紋定位系統(Multiple Indoor Fingerprints-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MIFI)。MIFI是基於深度可分卷積網路技術並且運用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來收集指紋資料。透過使用無人機來收集信道狀態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可以大幅減少人力的耗損。在訓練的步驟,實驗環境會被區分成數個小方格,並視為參考點(Reference Point)來收集信道狀態

信息。這些收集的資料在經過前處理後會作為輸入,輸入至機器學習模型中。在測試步驟中,於測試點所發送的資料會由樹梅派(Rasberry Pi4)所收集並做為模型輸入,並且模型會輸出預測的目標位置。與其他方法相比,MIFI的定位精準度皆較佳,在位置分類的問題上可以達到99\%以上的準確率,對於未訓練過的位置也可達到0.9公尺的精準度。透過使用無人機所收集的資料進行訓練,人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測試,我們也可以達到1.28公尺的誤差,證明無人機搭配我們的系統可以達到輔助室內定位,減少人力損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