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 拉 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碩士班 鄭錦銅所指導 陳泊文的 鋼板與混凝土複合剪力牆系統耐震性能研究 (2017),提出6mm 拉 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震工程、鋼板剪力牆、複合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鄭誠功所指導 游秉聖的 新一代前十字韌帶重建固定器生物力學評估 (2015),提出因為有 前十字韌帶固定器、內螺釘、生物力學測試、有限元素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6mm 拉 釘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6mm 拉 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鋼板與混凝土複合剪力牆系統耐震性能研究

為了解決6mm 拉 釘的問題,作者陳泊文 這樣論述:

鋼板混凝土複合牆,為兩面鋼板中間填充混凝土,其藉由牆面板之剪力連接器傳遞混凝土與鋼板之間之剪力,並達到束制鋼板延遲鋼板挫屈時機,發揮鋼板張力場效應。因其強大的勁度與強度,一開始這種結構配置於核能電廠中,藉以抵抗垂直與側推力。為將此結構元件運用於建築結構內,須研究鋼板混凝土複合牆之邊界條件對於剪力強度之影響,此次實驗令鋼板混凝土複合牆在承受零軸力情況下,以平面內反覆側推試驗研究其耐震能力,以探討實驗結果與邊界條件之關係。本實驗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南部實驗室,藉由BATS(Bi-Axial dynamic Testing System)機台,完成四座尺寸1200x1200x106 mm³,高寬

比皆為1.0的鋼板混凝土複合牆,在零軸力的情況下,本實驗試體側推強度皆為剪力控制,試體控制參數為牆面開孔與否、邊界條件型式以及一組隔絕邊界混凝土試體作為對照組。實驗後分析部分以AISC N690s1-15及ACI349-M06兩個現有規範,以及Varma et al.(2011)與Epackachi et al.(2015)兩位學者所提出之強度預測理論,對於實驗結果進行比較討論,證明現有的側推強度預測式具有相當的預測水準。使用Bhowmick et al. (2014)研究預測開孔對鋼板混凝土複合牆強度折減的影響,發現鋼板混凝土複合牆之開孔行為比純鋼板剪力牆複雜,預測結果在63~76%之間,明

顯低估試體剪力強度。本文提出理論模型是以AISC 2010及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參考文獻試驗結果,提出以鋼材比為控制變因之強度預測理論。

新一代前十字韌帶重建固定器生物力學評估

為了解決6mm 拉 釘的問題,作者游秉聖 這樣論述: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於現行固定技術中,分為懸掛式固定、壓迫式固定與橫向釘固定。不同固定方式都有無法避免之問題,其中懸掛式固定有較佳的抗拔出強度,但固定處與移植物(tendon graft)有較長距離,該長度會產生蹦極效應(bungee effect)降低張力與雨刷效應(wiper effect)產生擴孔問題。壓迫式固定有植入物鬆脫現象、擴孔與移植物撕裂傷問題。橫向固定釘與植入物方向不同導致手術過程複雜容易產生角度偏移、受力不均產生固定釘斷裂。為解決上述臨床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陳志華醫師提出"內螺釘"(Endoscrew)的概念,即移植物連結於螺釘之後,螺釘能完全咬合於股骨,這與現行介面螺釘(In

terference screw) 進行前十字韌帶重建的技術完全不同,在過去生物力學實驗中有相當好的固定結果。不過第一代的內螺釘設計概念為金屬材質並且有再次翻修手術的困難以及螺牙設計缺失,後續發展的非金屬內螺釘發現拔出強度不足的問題。本研究提出新一代前十字韌帶重建技術設計,改良非金屬內螺釘設計提升前十字韌帶重建後的初始強度。並透過生物力學測試評估該設計之有效性。本研究延續"內螺釘"的手術概念進行固定器;內螺釘改良,使用有限元素法進行內螺釘最佳化,得到螺牙斷面為圓弧形、長度20mm與螺距2mm,該參數使新一代內螺釘(new Endoscrew)可以承受685N拔出強度,與過去生物力學實驗中介面螺

釘測試結果相當。本研究將新一代內螺釘製造成實體並與市售產品介面螺釘(Inion Hexalon™ screw, INION)依照膝關節十字韌帶重建固定方式進行拔出測試,最大拔出強度分別為1391.20(1362.22~1420.42)N與409.02(344.26~477.69) N。經由上述測試,新一代內螺釘設計獲得較佳的拔出強度,其固定方式有較佳的初始固定條件有助於移植物與周邊骨組織結合,避免發生類似的蹦極效應降低張力與雨刷效應造成擴孔現象或是介面螺釘有移植物鬆脫現象、擴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