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TP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蔡立仁、謝宗翰所指導 黃仁平的 不同幾何之碳纖維複材防撞結構設計與製作研究 (2021),提出CFRTP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碳纖維複合材料、機械特性、有限元素法、補強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系研究所 林派臣所指導 高世杰的 6061-T6鋁合金/熱塑性碳纖複材十字試片之超音波銲接製程表面技術研發 (2021),提出因為有 超音波銲接、熱塑性碳纖複材、鋁合金、酸洗氧化、陽極氧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CFRTP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FRTP,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FRTP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不同幾何之碳纖維複材防撞結構設計與製作研究

為了解決CFRTP的問題,作者黃仁平 這樣論述:

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具有相較傳統金屬材料更高之強度重量比,在近年來廣泛的應用在眾多領域,而研究表明,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能顯著的降低車輛重量,並進一步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主題為碳纖維複合材料之車門內補強樑結構的設計與製作。本研究是以真空袋成形法(Vacuum bag molding)製作碳纖維複合材料防撞樑,透過測試不同基材或不同纖維編織法進行機械性能評估(機械性能評估包括:拉伸及壓縮陽氏係數、蒲松比、剪力模數及最大剪應力等測試),完成性能測試後選用較適合之製程及模具材料,並透過製作半圓形及方形之幾何形狀之複合材料防撞樑

進行三點彎曲測試,與有限元素法分析比較,進行不同疊層或不同表層之編織型態的模擬分析。從實驗結果可得知單方向纖維預浸材在強度、剛性、性能穩定性與成本下均優於其他基材或纖維編織法。在[0/90/0/90/0]s 疊層下,方形之幾何形狀剛性較佳,但製作過程中較易產生缺陷,導致實驗數據較不穩定。在不同疊層分析中,而增加 90 度或近似 90 度之纖維可以改善剛性,而使用不重複角度之疊層會導致剛性下降,並且若在表層及底層改為編織形態之纖維,可以大幅的減少破壞面積,若在成本的允許下,使用編織形態之纖維可以大幅改善破壞之情形。

6061-T6鋁合金/熱塑性碳纖複材十字試片之超音波銲接製程表面技術研發

為了解決CFRTP的問題,作者高世杰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6061-T6鋁合金/熱塑性碳纖複材(簡稱鋁/碳纖)異質超音波銲接技術進行研究,採用鋁合金表面處理技術提升鋁/碳纖波音波銲點的開裂強度,並對於改良後銲點進行疲勞測試及分析。鋁合金表面處理部分則是透過6061-T6鋁合金之酸洗氧化以及陽極氧化處理技術,利用氧化鋁微結構,提升鋁合金/熱塑性碳纖複材之超音波銲接強度。接著,以提高十字試片之超音波銲接強度為目標,對表面處理製程進行參數最佳化。根據實驗結果,陽極氧化(無電解拋光)製程擁有最佳銲接強度(402 N)。最後,將陽極氧化(無電解拋光)製程及無表面處理試片進行完整疲勞測試,取得疲勞壽命曲線。結果顯示,前者曲線明顯優於後者曲線,這表示陽

極氧化(無電解拋光)製程所生成之氧化鋁微結構對銲點強度及疲勞壽命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