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A 麥克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輔仁大學 音樂學系 李康榮所指導 簡均芳的 從立體聲監聽喇叭聆聽位置探討立體聲錄音技術- 以單簧管、木吉他、大提琴為例 (2020),提出DPA 麥克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數位音樂、錄音技術、立體聲錄音。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方維倫所指導 王紹達的 單壓電層懸臂式麥克風之設計與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微機電麥克風、性能指標、壓電、PZT、單壓電層、聲學、訊噪比、頻寬、懸臂樑的重點而找出了 DPA 麥克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PA 麥克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DPA 麥克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拜訪畫家及吉他收藏家曾銘祥老師,用他收藏的世界第一流手工琴 Ervin Somogyi 兩把錄下「延禧攻略」片尾曲。
0'00~2'30是 OMD 型
2'30之後是 MD 型
麥克風使用DPA 4099,直接錄進手機,再加上混響(Reverb)後製,沒有經過等化器(EQ)修飾。

從立體聲監聽喇叭聆聽位置探討立體聲錄音技術- 以單簧管、木吉他、大提琴為例

為了解決DPA 麥克風的問題,作者簡均芳 這樣論述:

聆聽音樂這件事是許多人每天的例行公事之一,不論是使用耳機、喇叭、或者現場音樂演奏的聆聽,大部分的聆聽模式主要以立體聲為主,也因此市面上針對立體聲播放的硬體設備日新月異。 立體聲成為主要的聆聽模式是由於早期的工程師認為人類是用兩隻耳朵聆聽聲音,因此發明了左右兩個喇叭,使其發出不同的聲音,而相較單聲道而言,立體聲更能夠呈現聲音的完整度與動態感。隨著科技逐漸發展,為了追求更精確的立體聲響,才逐漸有了四顆、五顆甚至更多喇叭數量所組成的環繞音響,但在一般民眾的經濟及生活空間條件下,大部分的人還是使用兩顆喇叭的立體聲為主,這也成為本論文筆者所想要延伸探討的主題。 透過本論文,筆者以立

體聲錄音手法作為出發點,針對單簧管、木吉他、大提琴此三項樂器個別錄製獨奏曲目做為聆聽所使用的音源,於立體聲喇叭最佳聆聽位置放置一對麥克風,使用XY、AB、ORTF立體聲錄音手法作錄製,以錄音技術來創作出不同的立體聲聆聽模式,並加入其他有別於常見的錄音角度做實驗性錄音,針對錄製結果來做不同手法上的差異比較。

單壓電層懸臂式麥克風之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DPA 麥克風的問題,作者王紹達 這樣論述:

微機電壓電式麥克風相較於電容式麥克風,擁有防水防塵與低功耗的優勢,然而受限於壓電材料本身的介電損失,使壓電式麥克風元件訊噪比較低,因此本研究將以訊噪比提升作為主要目標。首先將建立單壓電層懸臂式麥克風之解析模型,計算出能夠同時進行訊噪比與頻寬兩麥克風重要參數的性能指標-訊噪比與頻寬之乘積;並以此為設計基準進行下電極與PZT壓電材料層定義,提升元件的輸出能量並減少振膜之等效質量,使元件之訊噪比與頻寬得到上升。本研究以沉積PZT薄膜的SOI晶圓完成製程,完成後首先萃取使用之PZT各項參數,而後進行元件之聲學量測。結果顯示PZT/下電極定義後,其訊噪比於1 kHz下達到77.2 dB,且工作頻寬涵蓋

至10 kHz,相比於未進行壓電材料與下電極定義的兩種不同長寬比的懸臂振膜,能在近乎等量的訊噪比下將頻寬提升兩倍;或是在相同的工作頻寬下提升4.6 dB的訊噪比輸出。另外,本研究額外透過給予壓電薄膜額外偏壓,減緩振膜殘餘應力翹曲,改善前後腔間孔隙造成的聲學短路,使訊噪比在1 kHz進一步提升了2.3 dB,更加改善元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