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di 金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逢甲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簡士超所指導 陳家瑩的 台灣高山茶之起源及未來發展產業之意涵 ---以高山茶之父陳金地為案例 (2018),提出Jindi 金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金地、雪烏龍、大禹嶺105k、林聰明、全世界最高烏龍茶園。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Jindi 金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高山茶之起源及未來發展產業之意涵 ---以高山茶之父陳金地為案例

為了解決Jindi 金帝的問題,作者陳家瑩 這樣論述:

摘  要茶、咖啡和可可一直都是世界性的三大飲品,茶產業產值每年也在不斷的攀升;西方人喝茶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至西元16世紀,而中國更是傳說從西元前2,000多年的神農氏就開始喝茶。茶飲料市場這幾年逐漸的攀高,光台灣地區手搖飲料就可以達到800億新台幣的市場,台灣茶園的分佈也從早年集中在北部逐漸南移,現在南投和嘉義是台灣排名前一、二名的茶產區。從清朝開始,茶就一直都是台灣重要賺取外匯的物資,十九世紀美國東部的茶葉還主要來自台灣。這些年,高山茶更是站在台灣茶業的頂端,成為「高級」、「名牌」的象徵。而這個地位的取得當然來自於許多行家的推崇,把台灣高山茶推到頂端,許多愛茶專家也的確指出高山茶的風味確實

有別於低海拔的茶。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成立的福壽山農場和武陵農場所出產的高山茶,一直都是消費大眾所喜歡及信賴的品牌,但一般大眾所不知道的,是這兩個台灣知名的農場所生產的高山茶,其實是啟蒙於一個私人茶農陳金地。陳金地早在1969年,就在梨山大禹嶺海拔高度2,650公尺的高地栽種青心烏龍茶樹,雖然起因是先總統蔣中正的一句話,但陳金地鍥而不捨的在每年都會下雪的高山持續種植茶樹,讓後來有「台灣茶葉之父」名稱的吳振鐸博士也大感意外。在吳振鐸帶領茶改場人員親自到陳金地的茶園採摘茶菁,並製成烏龍茶後,確認茶樹的確可以生長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區,於是開始在福壽山農場和武陵農場試種,開啟了台灣高山茶的榮景。

而陳金地所經營的松露茶園也被證實為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烏龍茶產區,其所自建的烏龍茶品牌「雪烏龍」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台灣高山茶愛好者口中的夢幻逸品,也讓「大禹嶺 105K」的名號也帶動整個大禹嶺茶區受惠。後因時空環境以及政府政策的改變,導致松露茶園所有的茶樹被砍除,在這過程中仍有文化局努力想要保留這個「全世界最高的烏龍茶園」成為隸屬於國家的文化產業園區,可惜最後仍功虧一簣,沒有能為台灣保留這塊可能可以做為未來台灣茶產業轉型為文化園區的示範茶園。雖然陳金地人已故去,松露茶園也已消失,但是這段台灣高山茶的歷史不應該被遺忘,本文試圖從歷史資料及親訪當年相關人士,試圖還原當年的故事,讓這段台灣高

山茶的歷史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也為台灣茶產業的發展歷史留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