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4 2016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亞洲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 楊雅甄所指導 詹巧羽的 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進行澤蘭屬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鹼之季節性含量分析 (2021),提出K14 2016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吡咯里西啶生物鹼、林氏澤蘭、基隆澤蘭、島田氏澤蘭、氣相層析質譜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應用力學研究所 周佳靚所指導 潘建宇的 以分子動力學模擬探討上皮角蛋白K5/K14之分子結構組裝及力學性質 (2020),提出因為有 上皮角蛋白、分子動力學、中間絲、卷曲螺旋、旋鈕-口袋、遺傳性表皮分解水泡症的重點而找出了 K14 2016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K14 2016,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K14 2016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Excel 2016 教學影片

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進行澤蘭屬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鹼之季節性含量分析

為了解決K14 2016的問題,作者詹巧羽 這樣論述:

吡咯里西啶生物鹼 (pyrrolizidine alkaloid;PAs) 為植物中抵禦昆蟲的一種天然毒素,經人體吸收活化代謝後,會產生有毒的次級代謝產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肝毒性、肺毒性、基因毒性以及致癌性等影響,大多存在於菊科、紫草科和豆科等植物中。本研究以菊科澤蘭屬植物進行研究,其常被當作中草藥之一,也多為斑蝶喜愛之蜜源植物,因此蒐集栽種臺灣原生種林氏澤蘭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栽種臺灣特有種基隆澤蘭 (Eupatorium kiirunense (Kitam.) C.H. Ou & S. W. Chung) 和野生臺灣特有種島田氏澤蘭 (Eupato

rium shimadai Kitamura) 進行成分鑑定。將實驗植物樣品經 60 度 12 小時烘乾後,超音波酸水萃取的方法將 PAs 從植物樣品中提取純化,用鋅粉還原後鹼化,以固相萃取的方式得待分析之 PAs,最後經氣相層析質譜儀 (GC/MS) 檢測分析。分析結果為在林氏澤蘭中發現 27種 PAs 化合物,其中含有 16 種不飽和型態之 PAs 化合物,基隆澤蘭中發現 20 種 PAs 化合物,其中含有 14 種飽和型態之 PAs 化合物,而島田氏澤蘭中發現 19 種 PAs 化合物,其中含有 16 種飽和型態之 PAs 化合物。依據不同植物樣品各部位之吡咯里西啶生物鹼含量比例均存在差

異,針對四季溫度的不同,在樣品植物中各部位的含量也會有所改變。本研究透過 GC/MS 分析菊科澤蘭屬植物中其含有的吡咯里西啶生物鹼以及在各部位之含量,可以提供給衛生單位與醫藥生技產業更多科學依據,提高公眾健康的安全。

以分子動力學模擬探討上皮角蛋白K5/K14之分子結構組裝及力學性質

為了解決K14 2016的問題,作者潘建宇 這樣論述:

上皮角蛋白是一種中間絲蛋白。它是維持人體最大器官皮膚表皮中細胞核穩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它會吸收水分並承受外部壓力,從而影響皮膚的結構穩定性和機械性能。人的皮膚角蛋白由I型和II型角蛋白組成,通過鏈內氫鍵和鏈間的疏水作用能穩定地形成螺旋狀捲曲螺旋結構。K5/K14為本研究所探討的一種上皮角蛋白,關於此角蛋白的序列變異導致的遺傳疾病為遺傳性表皮分解水泡症,為普遍被大眾知道的泡泡龍疾病。根據文獻提出的角蛋白中間絲的組裝模型,在上皮角蛋白的結構之1B-1B區域之間旋鈕-口袋(Knob-Pocket)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水平方向的組裝。另一方面發現在2B-2B結構域之間的ID1 接觸與中間絲的延長有關。目

前X射線衍射實驗無法獲得全長中間絲的結構,因此不能全盤了解中間絲的組裝方式。本研究通過已知的蛋白質序列構建了完整的人體上皮角蛋白,應用全原子模型建構出角蛋白中間絲的模型並透過分子動力學模擬討論在1B以及2B結構域中二聚體及四聚體間的結構和氫鍵關係,以及透過拉伸分子動力學模擬獲得其力學特性,並且討論不同點位的錯義基因突變與其角蛋白組裝力學性質之間的相關性。我們發現在序列上不同位置的點突變會以不同方式影響1B區域的截斷四聚體結構,而對於2B區域相同位置的點突變並不一定影響異二聚體的結構,反之導致在四聚體的組裝差異。最後我們的結果與最新的實驗觀察結果進行進一步比較,連結基因造成的結構缺陷在分子尺寸上

對於整體角蛋白中間絲的組裝情形以及力學性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