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G 雪 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獸醫學系所 邱明堂、林昭男所指導 林韋豪的 臺灣病豬副豬嗜血桿菌分離株血清型、基因型與潛在毒力相關因子之關聯性分析 (2018),提出KONIG 雪 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副豬嗜血桿菌、格氏病、血清型、基因型、毒力相關因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鍾曜吉所指導 徐郁婷的 發展口蹄疫結構蛋白之ELISA試劑以進行豬隻抗體監測 (2015),提出因為有 口蹄疫病毒、ELISA、VP1的重點而找出了 KONIG 雪 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KONIG 雪 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病豬副豬嗜血桿菌分離株血清型、基因型與潛在毒力相關因子之關聯性分析

為了解決KONIG 雪 鏈的問題,作者林韋豪 這樣論述:

副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 parasuis)為豬隻上呼吸道常在菌之一,普遍存在於各年齡層豬群中,為格氏病(Glässer’s disease)之病原,可造成豬隻急性暴斃、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及腦膜炎,導致飼料換肉率下降,對養豬產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不同H. parasuis菌株具有之毒力相關因子並不一致且其致病力各有差異。為了解H. parasuis血清型、基因型及毒力相關因子之關聯性,以利致病機轉研究、疫苗開發與疾病防治,本研究蒐集從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之間自疑似H. parasuis感染之豬隻之病變組織分離細菌及病理學檢查,並將分離之H.

parasuis菌株進行分子血清分型、基因分型及潛在毒力相關因子基因檢測。將取得之133株H. parasuis菌株利用分子血清分型配合序列分析,發現台灣盛行之血清型主要為第5/12型(37.6%)、第4型(27.8%)、第13型(15%)及無法分型菌株(13.5%)。腸道細菌基因間重複序列聚合酶鏈鎖反應(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RIC-PCR)結果可見眾多群集,顯示H. parasuis菌株基因遺傳具有多變性,但部分菌株之基因型與血清型、致病型間存在關聯性,且同一豬

場存在多種致病基因型。多數H. parasuis感染之病例可見肺炎病變,且多數肺臟分離菌株與漿膜分離菌株之血清型與基因型相同。H. parasuis於肺臟病變之分離率最高(30.4%),顯著高於胸膜(20.1%)、心囊膜(16.2%)、腹膜(13.7%)、腦膜(10.3%)及關節囊膜病灶(9.3%)(p < 0.01)。血清型第5/12型、第4型與第13型之致病型別分析結果可見同時導致漿膜炎及肺炎病灶病例比例最高,僅導致漿膜炎病灶病例比例次之,兩者皆顯著高於僅導致肺炎病灶病例。然而,血清型無法分型菌株同時導致漿膜炎及肺炎病灶病例比例顯著高於僅導致漿膜炎病灶。經由血清分型與基因分型,12個送檢豬

群(9.2%)可自不同豬隻、同一個體甚至同一病灶分離出一株以上菌株,且ERIC-PCR之菌株鑑別效果優於分子血清分型。與菌株侵犯能力相關之第一群毒力相關三聚體自轉運蛋白(virulence associated trimeric autotransporters, vtaA)基因普遍存在於台灣H. parasuis致病菌株中(98.6%)。綜上所述,台灣H. parasuis菌株之莢膜生合成基因座(capsule locus)存在基因序列變異,可能進一步使原有之血清型抗原多樣性更加複雜化,因而影響疫苗成效。藉由基因型高度識別力可辨別菌株並追朔來源以研究流行病學。肺臟病灶可做為H. parasu

is分離之良好標的。決定血清型別之莢膜與致病型間可能存在部分關聯性。豬場中普遍存在多種不同血清型與基因型之致病性H. parasuis菌株,未來需研發可提供良好交叉保護力之廣泛性疫苗以利疾病防治。第一群vtaA基因可做為台灣H. parasuis感染症之疾病防治、監控之指標與疫苗候選抗原。

發展口蹄疫結構蛋白之ELISA試劑以進行豬隻抗體監測

為了解決KONIG 雪 鏈的問題,作者徐郁婷 這樣論述: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所引發,屬於一種高傳染性疾病,對農畜業經濟引響重大,主要好發於偶蹄類動物,如:豬、牛和羊等。口蹄疫病毒是屬於小核醣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的口瘡病毒屬(Aphthovirus),共有 A、O、C、Asia 1、South African Territories 1、2 及3 等七個血清型,而台灣地區流行的病毒株以O型為主。台灣目前疫情之控制為施打全病毒不活化疫苗,也定期抽樣採集動物血液,檢測其抗體力價。本研究目前已利用大腸桿

菌表現系統表現O97與O99口蹄疫病毒之重組結構蛋白VP1蛋白,其大小約為27kDa,並利用抗His血清抗體進行西方點墨法,以確認VP1重組蛋白抗原性。接著藉由鎳離子管柱純化蛋白,可得到高純度的VP1抗原。把純化的抗原以不同的濃度coating在ELISA盤上製成有效且合乎成本的口蹄疫抗體檢盤驗,並以市售商業豬隻血清檢體進行測試,結果呈現使用0.1μg/mL抗原與稀釋640倍檢體血清能達到有效的特異性連結,且能有效的辨識口蹄疫病毒之結構蛋白VP1。檢測市售之商業豬血清因有施打滅活的口蹄疫疫苗,具有VP1之抗體所在ELISA檢測中能產生特異性連結。本實驗已成功開發ELISA檢測試劑組,未來將採集

各種不同年齡層豬隻血,來做進一步測試。